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通过测量HT-6B等离子体中OⅥ的线辐射强度随放电参数的变化,利用杂质输运分析的数值结果,给出了在等离子体参数很大的变化范围内[ne=(0.2-2.0)×10^13cm^-3,qa=3-8.5]Zeff及杂质相对浓度随放电参数的变化规律。在外加共振螺旋磁场(RHF)抑制外撕裂模的实验中,OⅢ、CⅢ的线辐射测量表明RHF具有改善杂质约束的迹象,此时光谱信号中反映出的相应频率的粒子扰动也被RHF所  相似文献   

2.
通过H_α/D_α及杂质辐射研究HL-1等离子体特性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利用石英光纤光导、WDS-3单色仪和光电倍增管等构成的8道光电系统,通过观察H_α/D_α及杂质的辐射,研究了在低混杂波电流驱动(LHCD)、电子回旋共振加热(ECRH)、氩弹丸注入、孔栏加偏压及补送氦气等不同放电条件下的HL-1托卡马克等离子体的特性,并得到了较好的结果。  相似文献   

3.
本文叙述了在器壁碳化、抽气孔栏、偏压电极、送杂质气体、ECRH加热和弹丸注入等实验条件下用多道辐射热探测器(Bolometer)阵列测得的HL-1等离子体辐射损失,并给出了辐射损失的时空分布图。  相似文献   

4.
HL—1M多发弹丸加料等离子体的特性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HL-1M装置在一次放电中注入3-8粒氢弹丸的欧姆加热等离子体密度分布和扰动特征进行了研究。实验表明,器壁再循环对高密度的获得有重要的影响。在再循环较高的条件下连续注入3粒1.0mm弹丸,获得了加料实验的最好参数:等离子体中心密度ne(0)=5.3×1013cm-3,总体储能Wp=6.0kJ,τe=26ms。用CCD相机拍摄了弹丸消融云的照片,并对消融过程进行了简要的分析。结果证实,消融的不对称和弹丸轨迹的偏转是电子侧消融强于离子侧的结果,弹丸发射间隙及完整性对密度扰动有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HL—1M装置欧姆等离子体实验的初步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从1994年10月24日开始,对HL-1M装置进行欧姆加热等离子体的调试实验,获得了Ip=310kA,qn<2.5,nc=3×10^13cm^-3,Tc(0)>1keV,Ti(0)>0.5keV和τE≈10ms的平衡稳定等离子体。本文简述了HL-1M装置及其诊断等的实验结果进行了初步分析和讨论。  相似文献   

6.
HL—1M装置多发弹丸加料实验观测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首次在HL-1M装置上投放使用的多发弹丸加料系统,能一次注入多达4粒Φ1.0mm的氢弹丸,弹丸速度在500-800m.s^-1之间。弹丸注入后,得到离子体密度峰化系数nc(0)/〈nc〉=1.8能量约束时间与喷气加料放电的相比提高30%以上的实验结果。观察到了弹丸注入等离子体引起弹丸消融物沿磁力线流动的图像变化,电子温度分布和MHD行为的演变过程以及新的边缘等离子体特性。  相似文献   

7.
在HT-6B托卡马克低杂波驱动电流(LHCD)的同时,等离子体的粒子及能量约束也随之发生改善。我们从空间多道Hα线的测量推算出LHCD可将等离子体粒子约束时间提高1-5倍,介绍了我们的分析过程,HT-6B上的Hα线测量还表明粒子约束的改善程度与低杂波(LHW)的注入功率无明显依赖关系;改善粒子约束的发生与超热电子的产生相对应,通过观察边界层OII两条不同激发电位的谱线强度比的变化,发现等离子体在约束改善的同时,具有边界电子温度梯度增大的类H模现象。 关键词: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测量HT─6B等离子体中OⅥ的线辐射强度随放电参数的变化,利用杂质输运分析的数值结果,给出了在等离子体参数很大的变化范围内[ne=(0.2-2.0)×10(13),qa=3-8.5]Z(eff)及杂质相对浓度随放电参数的变化规律。在外加共振螺旋磁场(RHF)抑制外撕裂模的实验中,OⅢ、CⅢ的线辐射测量表明RHF具有改善杂质约束的迹象,此时光谱信号中反映出的相应频率的粒子扰动也被RHF所抑制。  相似文献   

9.
高辉  翟侃 《物理学报》1995,44(9):1435-1441
在KT-5C托卡马克上,采用多块组合的可偏压限制器控制等离子体边缘电场,进行了改善等离子体的边缘参数及其机制的研究。实验显示,限制器的正、负偏压都能改变等离子体电位,但正偏压更胶儿,能有效地建立边缘电场,进而抑制边缘扰动改善等离子体约束。利用可移动静电探针,测得正偏压期间边缘电子温度Te(r)、电子密度ne(r)、空间电位Vp(r)分布变陡,与计算得到的边缘粒子通量Г(a0)减少,整体粒子约束时间  相似文献   

10.
用马赫探针阵列测量HL—1M装置边缘涨落和流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利用一组马赫探针研究了HL-1M装置刮离层(SOL)和边缘等子体流在欧姆放电、朋化、偏压抽气孔栏、偏压电极、低杂波电流驱动(LHCD)和电子回旋共振加热((ECRH)等情况下的平行流马赫数离子饱和电流扰动,平行流速度剪切和极向流速度的分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