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对于磁约束直流等离子体炬,用氩-氢等离子体的放电体系,研究了等离子体炬几何结构、真空室气压、弧电流、外磁场与比变化等对等离子体炬放电特性的影响。得到了影响等离子体炬宏观和微观参数变化的一些基本规律。 相似文献
2.
电晕放电作为等离子体的一种重要获取手段,它的放电特性及其降解能力与所处空气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为了得到不同海拔高度对电晕放电特性和等离子体降解能力的影响,本文通过COMSOL软件基于流体动力学模型,对不同海拔高度的放电模型进行数值模拟计算.分别对电流波形、影响等离子体降解能力的电子密度、平均电子能量等物理量随海拔高度变化的规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海拔越高,气压越低,环境温度越低,电流脉冲峰值越高,频率越高,脉冲启动时间越提前.脉冲波形的上升时间减小、下降时间增大.同时,电子密度以及平均电子能量也会随着海拔高度的升高而增强. 相似文献
3.
4.
5.
秦运文 《核聚变与等离子体物理》2001,21(3):165-172
强调了托卡马克等离子体的约束时间是等离子体粒子损失或热能损失的特征时间,评述了有关物理概念和实验现象分析了方面的问题,并应用于HL-1M装置等离子体。 相似文献
6.
刘祖黎 《核聚变与等离子体物理》1990,10(4):209-215
本文采用非中性冷等离子体模型,研究了沿磁场入射的电子束和等离子体相互作用引起的低频等离子体波的非稳定性。计算表明,在束-等离子体放电情况下,振动频率和增长率都随电子束密度增加而增加,当束电流一定时,它们随l增加而略有增加。l=1时其频率数量级与离子迴旋频率相同。l≥3时,振动频率几乎不随k_z变化,其振动频率和增长率数量级与低混杂振荡频率相同,实质是低混杂漂移非稳定性。理论结果与实验一致。 相似文献
7.
8.
在HT-6B托卡马克低杂波驱动电流(LHCD)的同时,等离子体的粒子及能量约束也随之发生改善。我们从空间多道Hα线的测量推算出LHCD可将等离子体粒子约束时间提高1-5倍,介绍了我们的分析过程,HT-6B上的Hα线测量还表明粒子约束的改善程度与低杂波(LHW)的注入功率无明显依赖关系;改善粒子约束的发生与超热电子的产生相对应,通过观察边界层OII两条不同激发电位的谱线强度比的变化,发现等离子体在约束改善的同时,具有边界电子温度梯度增大的类H模现象。
关键词: 相似文献
9.
电晕放电与介质阻挡放电等离子体简介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等离子体(Plasma)是在宏观尺度内维持电中性的非凝聚系统,又被称为物质第四态。Plasma源于希腊语πλασμα,原意是能够成型的东西,生物学上作原生质讲。1927年,朗缪尔(I.Langmuir)最先引入等离子体(Plasma)这个术语,并在两年后与唐克斯(L.Tonks)一起给等离子体赋予电离气体的涵义。其主要特征是:体系内除了单个分子间的弹性碰撞外,还发生大量的使分子处于激发量子态的非弹性碰撞;粒子间存在长程库仑力,导致带电粒子群的集体效应;等离子体的运动与电磁场的运动紧密耦合。按其体系温度,等离子体可分为高温等离子体和低温等离子体两大类。 相似文献
10.
11.
本文叙述了在HL-1装置上利用真空紫外光谱测量系统,通过观测低杂波驱动,靶丸注入,ECRH和高密度氦放电的杂质辐射,研究杂质的行为,产生和输运等特性。 相似文献
12.
在H模式和高密度模式(HDM)下,用光谱方法研究了HL-1等离子体的约束状况。实验表明,在这两种模式下粒子约束时间都有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13.
本文描述HL-1装置器壁碳化,观察了碳化前后氢的约束时间和再循环现象,同时还观察了加抽气孔栏条件下粒子约束时间和再循环的变化。实验表明,碳化后氢的再循环增大,使用抽气孔栏可以控制壁附近边缘等离子体的粒子密度,粒子约束时间比不用抽气孔栏增大17.7%,再循环系数减小13.2%。 相似文献
14.
能量约束时间是衡量环流器等离子体约束性能的重要参数。分析表明,在加偏压电L模过渡到类H模的过程中,如果等离子体的辐射损失功率与总损失功率之比显著变化,则扣除辐射损失的能量约束时间的增量是一种更好的衡量约束得到改善的尺度。在这种考虑之下,我们讨论HL-1等离子体偏压电极L模-类H模过的能量约束及电子热传导特性。 相似文献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