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系统研究了在混合表面活性剂 CTMAB-Tween-80 存在下,新显色剂 2,3,7-三羟基-9-[3,5-二溴-4-(2,5-二羟基)苯偶氮]苯基荧光酮(DBAPPF) 与 Zr(Ⅳ)的显色反应及其光度性质并讨论了混合表面活性剂对显色反应的增敏机理.在浓度为 0.4mol/L 的 HCl 介质中,新试剂与 Zr(Ⅳ)和表面活性剂形成胶束络合物,混合表面活性剂有较强的增敏作用,络合物最大吸收波长为 539 nm,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 1.55×105 L·mol-1·cm-1.锆(Ⅳ)的质量浓度在 0~0.32 mg/L 范围内服从比尔定律.方法已用于铝合金中微量锆的测定.  相似文献   

2.
本文研究了在HCl与H_3pO_4的混合酸介质中,乳化剂OP存在下,铬(Ⅵ)与2.7-二溴茜素紫(DBV)的显色反应。配合物组成Cr(Ⅵ):DBV=1:3,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2.74×10~4L·mol~(-1).cm~(-1)(λmax=416nm)。反应的选择性高,常见金属离子均不干扰铬(Ⅵ)的测定,拟定了用二溴茜素紫分光光度法测定金属材料中铬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对乙酰基偶氮氯膦褪色光度法测定微量Cr(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Cr(Ⅵ)是十分有害的环境致癌物质,系环境研究中的重要监测对象。微量Cr(Ⅵ)的测定,常用二苯卡巴肼光度法,而有关偶氮类(变色酸双偶氮类)试剂与Cr(Ⅵ)褪色反应的研究近年已有报道。本工作研究了于H_2SO_4,介质中CPA-pA与Cr(Ⅵ)褪色反应的光度性质,据此可进行Cr(Ⅵ)的测定。方法的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1.95×10~4,在酸度为0.01~3.0mol·L~(-1)H_2SO_4介质中沸水浴加热5min,即可褪色完全,Cr(Ⅵ)1~25μg/25ml遵从比耳定律。本法的选择性较好,体系稳定,操作简便。 1 试验部分 1.1 主要仪器与试剂 721型分光光度计 DMS-300型分光光度计(美国瓦利安) Cr(Ⅵ)标准溶液:以K_2Cr_2O_7(A.R)按常规法配成Cr(Ⅵ)1.000mg·ml~(-1)的储备液,再将此溶液逐级稀释至2.0μg·ml~(-1)的工作溶液。  相似文献   

4.
(2)显色反应要求的酸度钨(Ⅴ)与硫氰酸盐的显色反应宜在较强的盐酸介质中进行。在按方法的溶样条件下,所进行的盐酸对显色反应的影响的试验结果表明,盐酸浓度低于c(HCl)=3 mol·L-1,显色反应速度缓慢,且钼(Ⅴ)的干扰严重,钨(Ⅴ)显色反应的灵敏度也稍低;盐酸浓度大于4.5 mol·L-1,经10 min显色反应可完成,而盐酸浓度达6.0 mol·L-1,经8~10 min显色即完成且灵敏度也比其他较低酸度时略高。按所引方法操作时显色溶液中盐酸浓度约为5 mol·L-1。过高的盐酸浓度(大于6.5 mol·L-1)容易使硫氰酸盐分解,对显色反应不利。(3)钨(Ⅵ)的还原剂与硫氰…  相似文献   

5.
Cr(Ⅵ)与苯芴酮的氧化显色反应研究及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在盐酸与磷酸的混合酸介质中Cr(Ⅵ)与苯芴酮(PF)的氧化显色反应,在给定条件下,氧化产物的最大吸收峰位于490nm,摩尔吸光系数ε=2.2×10~4,Cr(Ⅵ)在0~40μg/25ml范围符合比耳定律,Cr(Ⅵ)与PF反应的摩尔比为2:3。拟定了用PF快速测定钢铁中铬的方法,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6.
Cr(Ⅲ)直接显色反应研究报导较少,这与Cr(Ⅲ)的水合物具有惰性、显色反应难于进行有关。近年来报导某些杂环偶氮化合物与Cr(Ⅲ)的显色反应,但反应缓慢,需在沸水浴中长时间加热方能反应完全,噻唑偶氮邻苯二酚与Cr(Ⅲ)的反应尚未见报导。本文研究了我们合成的试剂与Cr(Ⅲ)的形成条件并用于含铬废水中微量铬的光度测定。试剂与仪器 1.铬标准溶液:准确称取金属铬0.5000g溶于1:1 HNO_3中,移转至500ml容量瓶中,用水稀至刻度摇匀.1.0mgCr(Ⅲ)/ml.取适量上述溶液分别配成1.O×10~(-8)M,10μg/ml.  相似文献   

7.
在pH1.0的HCl-KCl和Tween80胶束介质中,研究了1-亚硝基-2-萘酚(NN)与Fe(Ⅲ)的显色反应。建立了胶束光度法测定微量Fe(Ⅲ)的新方法。结果表明,Fe(Ⅲ)-NN(pH1.0)的吸收峰在445nm;摩尔吸光系数为1.68×104L·mol-1·cm-1;检出限为0.025mg·L-1;有色溶液的吸光度与Fe(Ⅲ)量在0.5-2.5mg·L-1范围内符合比耳定律,加标回收率为97.8%-104.3%(n=6)。  相似文献   

8.
5′-硝基水杨基荧光酮与Cr(Ⅲ)显色反应的研究及其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新显色剂5’-硝基水杨基荧光酮在溴化十六烷基三甲铵存在下与Cr(Ⅲ)的显色反应.在磷酸盐缓冲介质中(pH5.7~6.2),经沸水浴加热后.Cr(Ⅲ)与5’-硝基水杨基荧光酮形成组成比为1:2的紫色配合物.其吸收峰波长λ_(max)=590nm,对比度△λ=67nm,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1.72×10~5,桑德尔灵敏度为3.0×10~(-4)μg·cm~(-2).Cr(Ⅲ)浓度为0~1.8μg/10ml时服从比耳定律.将Cr(Ⅲ)氧化为Cr(Ⅵ).采用阴离子交换树脂柱离干扰离子,方法用于水样中总铬和Cr(Ⅵ)的测定.Cr(Ⅲ)含量由差减求得.结果与二苯卡巴肼法一致.  相似文献   

9.
4-甲氧基苯基荧光酮吸光光度法测定合金钢中钼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研究了4 甲氧基苯基荧光酮(4 MPF)在非离子表面活性剂曲拉通X 100(TritonX 100)存在下与钼的显色反应条件。结果表明,在0.03~0.15mol·L-1盐酸介质中,在TritonX 100存在下,Mo(Ⅵ)与试剂形成1∶4的有色配合物,最大吸收波长位于530nm,摩尔吸光系数为1.5×105L·mol-1·cm-1,钼量在0~14μg/25ml范围内符合比耳定律。显色体系灵敏度高,稳定,有较好的选择性。在混合掩蔽剂存在下,可直接测定合金钢中钼,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10.
Cu(Ⅱ)—CAS—CTMAB—邻菲罗啉显色反应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络天青 S( CAS)光度法测定铜的报道较多[1,2 ] 。作者对显色体系进行了改进 ,引入溴化十六烷基三甲基铵 ( CTMAB)、邻菲罗啉 ,在 p H 8.5时 ,形成Cu2 + - CAS- CTMAB-邻菲罗啉四元显色体系 ,在波长 61 0 nm处测定 ,εmax=1 .3× 1 0 5。1 试验部分1 .1 主要仪器与试剂72 1型分光光度计 (上海第三分析仪器厂 )铜标准溶液、CAS溶液 :2 .0× 1 0 -4 mol·L-1CTMAB、邻菲罗啉溶液 :2 .0× 1 0 -4 mol· L-1硼砂 - HCl缓冲溶液 :p H 8.51 .2 试验方法准确移取铜标准溶液 1 ml于 50 ml容量瓶中 ,依次加入缓冲溶液 5ml、2 .0× 1 0…  相似文献   

11.
试验了Cr(Ⅵ)与对氨基二甲基苯胺氧化显色反应的条件。试验结果表明,Cr(Ⅵ)与对氨基二甲基苯胺反应形成的红色产物在554nm处有最大吸收,表观摩尔吸收系数为3.4×10~4L·mol~(-1)·cm~(-1),线性范围为0~1.6μg·ml~(-1)。采用全差示光度法测定脱脂奶粉中的总铬,用于某脱脂奶粉中0.23mg·kg~(-1)的铬测定时,相对标准偏差为3.7%(n=6)。测定结果与AAS法相比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12.
研究了新试剂对羧基苯基荧光酮(p CPF)与钼的显色反应,建立了一种测定微生物细胞质中微量钼的光度法。在硫酸和阳离子表面活性剂CTMAB介质存在下,p CPF与Mo(Ⅵ)发生灵敏的显色反应生成红色配合物,其最大吸收峰位于528.5nm,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1.12×105L·mol-1·cm-1,Mo(Ⅵ)含量在0~2.0μg·ml-1范围内符合比耳定律;室温下显色反应迅速完成,而钼配合物吸光度可稳定12h以上。此外,该方法还具有良好的选择性,常见离子及大量蛋白、核酸、糖等生物活性物质均不干扰钼的测定,已用于杆菌和酵母细胞质中钼的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13.
三苯甲烷染料是多种金属离子的灵敏显色试剂,但其在导数光度法中的应用未见报导。本文论述铬天青S与钪在混合表面活性剂存在下的导数光谱行为。 试验所用的稀土元素标准溶液,以光谱纯稀土氧化物配制成Sc 1mg/ml,10μg/ml,RE 1mg/ml、10mg/ml的盐酸贮备液。铬天青S(CAS)溶液的浓度为1.0×10~(-3)M;溴化十六烷基三甲铵(CTMAB)溶液的浓度为1.0×10~(-2)M;乳化剂(OP)溶液配成3%(v/v)。  相似文献   

14.
研究了在阳离子表面活性剂溴化十六烷基三甲胺(CTMAB)存在下,有机显色试剂2,3,7-三羟基-9-(2-羟基)萘基荧光酮(2-HNF)与Cr(Ⅵ)的显色反应和光度性质。结果表明,在pH=7.30的Na2HPO4-KH2PO4缓冲介质中,30min内可反应完全,2-HNF与Cr(Ⅵ)形成摩尔比为2∶1的紫红色络合物,络合物至少能稳定存在12h,其最大吸收波长位于570nm处,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1.07×105L·mol-1·cm-1,Cr(Ⅵ)含量在0~1.40μg/5mL范围内符合比耳定律。该分析方法已用于环境样品中微量铬的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15.
研究了在H2 SO4 介质中 ,氯离子存在下 ,用甲苯萃取二甲基吲哚羰花青 (DIC)染料与Cr(Ⅵ )配合物的显色反应。基于此 ,建立了一种光度法测定微量Cr(Ⅵ )的新方法。结果表明在 0 .0 5~ 0 .3mol L的H2 SO4 介质中 ,甲苯对配合物的萃取率最高。最大吸收波长为 5 60nm ,摩尔吸光系数为 2 .5×1 0 5L·mol-1·cm-1,检出限为 4× 1 0 -9g mL ,有色溶液的吸光度与Cr(Ⅵ )量在 0 .0 1~ 2 .1mg L范围内符合比尔定律 ,加标回收率为 96.4 %~ 1 0 4 .8% (n =6) ,n(Cr(Ⅵ ) ) :n(Cl-)∶n(DIC) =1∶1∶1。本法满意地测定了非晶态FeNiCr合金中的铬  相似文献   

16.
过氧化氢还原高锰酸钾冷原子吸收法测定水中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冷原子吸收法是目前较灵敏的测定环境水样中汞的方法。经硫酸-高锰酸钾消解后的水样,应选择理想的还原剂,既可还原过剩高锰酸钾(KMnO_4),又能保证汞在测定前不提前释放而造成结果偏低。现多用盐酸羟胺(NH_2OH·HCl),由于产生的氯气对汞蒸气测定有干扰,须放置30min,又NH_2OH·HCl对汞离子(Hg~(2+))也有还原作用,易导致汞的挥发,得即时测定而无法保存。本试验用过氧化氢(H_2O_2)替代NH_2OH·HCl还原过剩KMnO_4,同时过量加入使分析液处于酸性氧化体系内,避免汞在测定前被还原而挥发损失,还可延长测定时间,适宜大批环境样品的测定。  相似文献   

17.
在硫酸介质中用电生Fe(Ⅱ)作库仑滴定剂,电位法检测终点,对Cr_2O_7~(2-)、MnO_4~-离子及其混合物进行了滴定研究。试验表明,以(NH_4)_2S_2O_8溶液氧化Cr(Ⅲ)、Mn(Ⅱ)为Cr(Ⅵ)、Mn(Ⅶ)后可滴定两元素;若用稀盐酸还原Mn(Ⅶ),可滴定混合物中的Cr(Ⅵ)。当铬和锰之比从40:1到1:10变化时,混合物中两元素能依次测定。方法用于不同试样中铬和锰的分析,精度高,简便快速。  相似文献   

18.
铬(Ⅵ)-邻硝基苯基荧光酮-表面活性剂显色反应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研究了表面活性剂(以CTMAB为例)对Cr(Ⅵ)-硝基苯基荧光酮(NO_2-PF)显色反应的影响,发现CTMAB对此类显然体系有较强的增敏作用。着重探讨了Cr(Ⅵ)-οNO_2-PF-CTMAB显色反应的机理,认为在pH4.7~6.6实验条件下,Cr(Ⅵ)与ο-NO_2-PF之间是络合反应。  相似文献   

19.
锑(Ⅲ)-苯基荧光酮-混合表面活性剂光度法测定微量锑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研究在表面活性剂溴化十六烷基三甲基铵(CTMAB)和Tween-80协同作用下,锑(Ⅲ)与苯基荧光酮的显色反应。在硫酸溶液(1+6)介质中,形成的显色配合物的表观摩尔吸光系数ε_(550)=5.09×10~4 L/(m01·cm)。检测锑的线性范围为0~25μg/(25mL),线性回归方程为A=0.0166c+0.0017,相关系数为0.9980,回收率为94.3%~99.2%,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为0.43%~1.42%。  相似文献   

20.
研究了二安替比林基-3,4-二羟基苯基甲烷与Cr(Ⅵ)的显色反应。在磷酸介质中,在Mn(Ⅱ)和吐温-80存在下,Cr(Ⅵ)与二安替比林基-3,4-二羟基苯基甲烷反应生成一种橙黄色化合物,其最大吸收波长为480nm,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1.04×10~5L·mol~(-1)·cm~(-1),Cr(Ⅵ)量在0.3~11μg/25ml范围内符合比耳定律。文中初步探讨了反应的机理,并将此法应用于钢铁样品中微量铬的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