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种群动态是种群生态学研究的核心问题.为深化对太行山猕猴种群生态学的认识,本研究以栖息于太行山猕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天坛山管护区的太行山猕猴王屋-1群(WW-1)为对象,基于野外观察记录,并结合访问调查和文献查阅,整理分析了该群2002年12月至2015年12月的种群参数、个体扩散模式和种群增长方式等.结果显示:1)WW-1群由2002年12月的14只增长至2015年12月的106只;2)WW-1群平均出生率为每年每只成年雌性生产(0.56±0.23)只婴猴,婴猴(1岁)平均死亡率为10.8%±21.0%;3)WW-1群表现出明显的偏雄(male-biased)的个体扩散模式;4)种群呈指数式增长(Nt=13.32×e~(0.153 1(t-2002))),瞬时增长率为0.153 1.  相似文献   

2.
2013年2月至2014年5月对贵阳市黔灵山公园内半野生猕猴的生态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调查和研究,本项研究对黔灵山公园的建设、发展和科学管理均具有重要意义。主要对猕猴的种群结构、分布、活动、食性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观察,观察结果:黔灵山公园半野生猕猴目前分布有605只,种群密度为1210只/km2,其中成体295只,幼体310只,雄性209只,雌性396只,成、幼比例为1.00∶1.05,雄、雌性比为1.00∶1.89。最后提出了对猕猴进行科学管理的措施。  相似文献   

3.
太行山猕猴Macaca mulatta tcheliensis为我国特有的猕猴亚种,也是我国灵长类动物中分布纬度最高的物种,仅分布于河南与山西两省交界的太行山与中条山南端地区。2019年7月至2020年4月,为了掌握保护区内猕猴的种群现状和威胁因素,采用文献资料查阅、访问调查和样线调查相结合的方式对河南太行山猕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太行山猕猴的种群数量、分布以及种群结构进行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太行山猕猴自然保护区内分布有21群猕猴,种群数量为1 680~1 820只,另有1群确定分布但个体数量不明;平均猴群大小为83±23.9只,主要集中在黄楝树、九里沟、天坛山、五龙口4个林区内;猴群的年龄组成中,成年个体占45.5%,亚成体占12.8%,青少年个体(1~3岁)占24.9%,婴幼猴(0~1岁)占16.8%。研究结果表明,近10余年来太行山猕猴的数量和分布有所增长,栖息地破碎化、较为频繁的人为干扰是太行山猕猴目前面临的主要威胁因素。  相似文献   

4.
湖北省黑熊的种群动态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报导了湖北省黑熊资源的分布及种群数量;预测了湖北省黑熊资源的发展前景;提出了保护湖北省黑熊资源的措施。  相似文献   

5.
宁夏贺兰山马鹿春季种群数量与种群动态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实体观测垂距法对贺兰山春季马鹿数量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种群密度为(2.15±0.66)头/km2,总数量为(1 705±523)头,1997—2005年春季马鹿数量累计增长了28.8%,年平均增长率为3.68%,比1983—1997年14 a间的年平均增长率2.38%提高了1.3%,种群成体与幼体个数比为3.78∶1,成体中雌性与雄性个数比为1.83∶1,对成体性别比的变化及种群增长速度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6.
元宝山冷杉种群结构和动态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元宝山冷杉种群的大小结构、存活曲线和水平分布格局及动态进行研究表明:元宝山冷杉种群在森林群落中具有增长型的繁殖潜力面表现为衰退型的演替趋势;种群分布格局由集群分布演变为均匀分布,元宝山冷杉种群动态受环境影响相当明显,种各生态学研究对人为调节种群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江西崇义钟花樱种群年龄结构及种群动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分析江西崇义钟花樱(Cerasus serasoidesvar.campannlata)种群的年龄结构、编制静态生命表和绘制存活曲线,得出钟花樱种群的年龄结构主要分布在第Ⅲ和第Ⅳ立木级,个体数量比重占65.1%,这对维持其种群优势有重要意义。幼老年种群株数严重偏少,种群整体呈衰退状态。钟花樱种群数量的存活曲线呈偏正态分布,表明钟花樱幼苗死亡率高,其生境或种子存活率受到限制。因此,建议适度干扰或开辟林窗以利于钟花樱的自然繁衍,并着力对钟花樱种子进行人工采集及繁育试验。  相似文献   

8.
种群动态中的混沌现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种群规模的消长及种群格局在生态场中变化过程的分析,结合混沌科学的研究成就,文章讨论了种群动态中的非线性问题。分析表明,r-对策种群动态是一个较为开放的耗散系统,其种群涨落并非简单的无序;k-对策种群在生态场四维空间之中,由于混沌因子的作用及作用过程的非线性动力学性质,其种鲜动态也并非简单的线性调控。  相似文献   

9.
两种种群动态模型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两种种群动态模型,逻辑斯蒂种群动态模型(简称LMPD)和可变资源下的种群动态模型,在微机上进行数值分析,比较了两种模型在1)没有资源输入2)具有不同初始资源状态3)有资源输入4)具有不同的资源消耗水平等四种情况下种群动态的差异。在LMPD中,种群的比增长率为种群大小的线性函数,而在MPDVR中则为非线性函数,在LMPD,种群增长速率到达最大值(dN/dt)max的时间tm比在MPDVR中要短,但  相似文献   

10.
1994年3月-10月以及1995年4月-10月,在吕梁山南麓的山西省隰县,对花鼠(Eutamiassibiricus)种群数量动态进行了逐月调查研究。结果表明,花鼠种群全年的数量高峰出现在8、9月份,经过越冬后数量下降。种群的数量季节消长主要是繁殖和死亡两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繁殖后新个体加入种群,可使数量达到原有的两倍多。种群夏、秋季死亡率为6.94%,冬、春季死亡率为49.80%。繁殖和死亡相互制约的结果使花鼠种群数量虽存在着明显的季节变化,但年度间却相对稳定。研究还表明,新个体的死亡率低于成年(包括老年)个体。  相似文献   

11.
采用访问和实地调查法对广西野生猕猴分布及种群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猕猴分布于51个县(区),种群大小约17 390(Std=446.6)只.西部及西南部喀斯特石山森林是猕猴的主要分布区,其种群大小与石山面积呈显著相关(p相似文献   

12.
陕西猕猴的栖息地和食物组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认为猕猴在陕西仅分布于大巴山和米仓山,喜欢选择盆地农田带上缘及衣田-灌丛-森林带和中山落叶阔叶林带下缘活动,海拔600~1500m之间,其间人迹罕至的悬崖峭壁中的灌木林和小乔木林,是猕猴最喜欢的栖息场所,无大迁移。随植物的物候期变化,取食植物的种类和部位也随之变化,共取食76种植物,104个部位。  相似文献   

13.
在与F2猕猴GMn-Ns品种相同的生活环境、饲养管理和营养条件下驯养1997年内出生的F3猕猴10只(其中公5只,母5只),并与同年内出生的F2猕猴11只作对照,分别测定其体重、躯干长、尾长及血常规等指标,统计成活率.结果F3猕猴公、母平均体重分别由出生时的363 g和339 g增加到12月龄时的1 596 g和1 550 g,分别比F2猕猴公、母的体重小,经t检验差异不显著(P>0.05).公猴和母猴的躯干长分别由6月龄时的156 mm和151 mm增加到12月龄时的185 mm和181 mm,尾长分别由6月龄时的119 mm和120 mm增加到12月龄时的130 mm和133 mm,F3猕猴躯干长在不同月龄时都比F2猕猴略小,但尾长较接近.F3猕猴12月龄时的成活率为83.3%,血常规正常.说明F3猕猴能在F2猕猴的生活环境、饲养管理和营养条件下正常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14.
贵阳黔灵公园半野生猕猴冬季生态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周礼超  雷原琴 《贵州科学》1993,11(2):78-83,91
对黔灵公园半野生猕猴冬季生态的研究表明,该群猕猴家域面积仅有110公顷,日活动范围约25公顷左右,日活动时间为690±30分钟,冬季多栖息于海拔1200-1400米的山林中;食物以人工投放为主(占91.1%),极少取食野生树叶,每天平均每只猕猴可获食物450克左右;到1992年3月猴群已达131只,其中有成年猴94只,幼猴15只,婴猴22只,性比(♂:♀)为1:1.79,分为4个亚群。  相似文献   

15.
《武夷科学》2019,(2):146-152
通过对建瓯万木林自然保护区猕猴种群数量、取食情况、危害作物及行为习性等栖息规律的调查,针对猕猴数量增加和周边山地的不断开发,猕猴危害周边村民农作物增多的现状,提出制定危害补偿办法、扩大保护区域面积、开展赔偿保险业务试点等保护管理措施,为更好地保护猕猴资源,有效化解野生动物保护与周边村民经济利益之间的矛盾,提供科学依据与借鉴参考。  相似文献   

16.
太行山猕猴种群mtDNA遗传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7年11月~2008年2月,利用非损伤性取样法,在太行山猕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采集到3个地理单元、5个野生种群猕猴个体的粪便样品,并从22份样品中提取到DNA,在此基础上,分析和探讨了野生太行山猕猴种群的遗传多样性状况及种群遗传结构.结果表明:①在341 bp的mtDNA控制区序列中发现11个变异位点,其中转换和颠换的位点分别为9个和2个;②在3个地理单元中,共定义了9种单倍型;③AMOVA分析结果表明,88.02%和11.03%的遗传变异分别发生在各地理单元间和各种群间,而地理单元内的各种群间的遗传变异仅占0.95%,且济源、焦作和新乡3个地理单元间存在着显著的遗传分化(P<0.01),无共享单倍型;④济源黄楝树种群具有最多的单倍型数(3),最高的单倍型多样性(0.833),最高的核苷酸多样性(0.002 93)和最高的平均核苷酸差异数(1.000).因此,从保护物种基因多样性的角度考虑,建议自然保护区管理部门将该种群列为优先保护单元.  相似文献   

17.
海南岛无翼坡垒种群调节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通过对无翼坡垒种群的两个高度类群的个体群的高度与密度关系,以及种群生物量与种群稀疏规律的研究,基本上掌握了种群的调节规律.该种群3m高以下的个体群高度与密度的关系为D1=0.791026H1(-1.18716),3m高以上的个体群相应的关系为D2=1.83252H2(-2.26782),种群生物量基本上符合Logistic增长,种群稀疏规律Bmf=0.0248D(-1.4204).说明无翼坡垒种群调节的因素是种群密度,稀疏过程主要是自疏过程,他疏程度小,但却是一个必须引起注意的因素.  相似文献   

18.
为了掌握大熊猫及其主要伴生动物种群动态变化情况,提高监测水平,采用固定线路、同一监测内容、地理信息系统、红外相机技术等综合方法,基本掌握了关键物种种群变化情况,建立了大熊猫及其伴生物种网络.结果表明大熊猫、黑熊、林麝、野猪、红腹角雉、血雉这六种动物的种群变化波动较小,处于种群恢复时期;羚牛、金丝猴、鬣羚、斑羚、金鸡种群扩大的趋势较为明显;鬣羚、斑羚受极端气候因素的影响较大,容易导致死亡.  相似文献   

19.
研究了海南岛橡胶林内人类的经济活动对海南山蛭Haemadipsa hainana种群数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橡胶园内牛群放牧使海南山蛭 种群数量1年内增加3.43倍,化学除环山行杂草,化学全面积除杂草使山蛭种群数量在1年内分别减少29.82%和50.21%。除草剂混入杀蛭农药,使山蛭种群数量1年内减少73.02%。科学的林段管理与控制山蛭 数量相结合的措施。能更好控制山蛭数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本实验通过在幼年恒河猴日粮中添加不同浓度的苜草素,对实验前后组间IgG、IgA、IgM进行比较分析。方法将15只人工饲养的健康幼年恒河猴随机分为3组:A组为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B、C组在基础日粮中分别加入0.1%和0.2%的苜草素。饲喂两个月后检测15只恒河猴血液中IgG、IgA、IgM水平。结果A、B、C三组实验后IgG分别为644.8 mg±72.23 mg/dL7、56.4 mg±55.87 mg/dL、776.4 mg±193.84 mg/dL;IgA分别为12.41 mg±3.31 mg/dL1、7.2 mg±1.77 mg/dL、19.75 mg±0.72 mg/dL;IgM分别为42.66 mg±4.45 mg/dL6、5.58 mg±10.11 mg/dL、71.36 mg±10.62 mg/dL。结论B、C组实验后IgGI、gAI、gM水平明显高于A组(P<0.05),同时两组实验后IgG、IgA、IgM水平也明显高于实验前(P<0.05),实验后C组IgG、IgA、IgM水平明显高于其他两组(P<0.05),表明苜草素能有效提高猕猴免疫球蛋白水平,增强猕猴自身免疫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