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 毫秒
1.
随着人口的不断增长,目前的水稻高产品种将越来越赶不上人类对粮食需求的增长。国际水稻研究所已培育出一种水稻新株型,即“超级水稻”。新型超级水稻的增产潜力比现有的高产品种高25%,达到每公顷13t。这超级水稻育种计划始于1988年,将在本世纪末下世纪初可得到适当的推广。这项计划被认为是有效地解决人类特别是亚洲消费稻米国家粮食短缺问题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2.
水稻新株型——超级水稻的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随着人口的不断增长,目前的水稻高产品种将越来越赶不上人类对粮食需求的增长。国际水稻研究所已培育出一种水稻新株型,即“超级水稻”。新型超级水稻的增产潜力比现有的高产品种高25%,达到每公顷13t。这超级水稻育种计划始于1988年,将在本世纪末下世纪初可得到适当的推广。这项计划被认为是有效地解决人类特别是亚洲消费稻米国家粮食短缺问题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3.
水稻动态株型材料的遗传特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从引进的水稻材料中发现了在生育前期叶片披垂,后期叶片直立的动态株型材料泸香90A.动态株型材料90A分别与正常株型恢复系蜀恢527和泸香恢1号杂交,F1代均表现显性,即动态型,杂交组合的F2代群体发生分离,动态型植株与正常型植株的比例表现为3:1.初步的遗传分析表明,上述动态株型属单基因显性遗传.  相似文献   

4.
水稻单产经历了由矮化育种和杂交稻带来的两次飞跃以后,长时间停滞不前。研究表明,以籼粳稻亚种间强优势利用与理想株型相结合为主要特征的超高产育种(即超级稻),正孕育着单产水平的第3次突破。基本理论与技术路线是增加生物产量,优化产量结构,利用籼粳稻亚远缘杂交或地理远缘杂交创造新株型和强优势,通过优化性状组配使理想株型与优势相结合。按照这一理论与技术路线,已经成功地创造出一批新株型优异种质,并育成了单产12~13 t/hm2的超级稻。  相似文献   

5.
《青年科学》2013,(4):4-7
河姆渡遗址出土的稻穗陶盆上印着弯弯的稻穗,这样的图案确认了公元前五千年前的人们已经开始了水稻栽培。七千年后的今天,稻作农业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但水稻的模样在人们的心目中却还像陶盆上刻的那样。然而,水稻就应该是弯弯的穗子吗?  相似文献   

6.
水稻株型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茎蘖、叶片、根系等3个方面,对水稻株型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提出了未来水稻株型研究的4个方向。  相似文献   

7.
结合重庆渝西地区再生稻高产品种筛选对13个杂交水稻品种成熟期株型性状进行了调查分析,希望为该地区再生稻品种选择和选育提供依据.结果表明,深两优5814,川香优178两季综合产量分别达到14 513.25kg/hm~2和14 283.75kg/hm~2,较对照增产19.76%和17.87%,再生力强、产量高、品质优,适宜在该地区推广应用.成熟期株型分析结果显示,13个杂交水稻品种株高为101.50~126.00cm,剑叶长和宽分别为23.43~40.61cm和1.72~2.16cm,剑叶叶基角为12.00°~23.75°.成熟期上三叶直立,特别是剑叶挺直有利于改善群体结构和再生芽萌发成穗.  相似文献   

8.
不同穗型的两个水稻品种株型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不同穗型水稻品种为试材,研究不同穗型水稻的株型.结果表明:与弯曲穗型水稻相比,直立穗型水稻品种在灌浆过程中,穗子基本保持直立,叶片尤其是上三叶叶片夹角小,从而使得在水稻的生育后期冠层光分布合理,群体中下部受光条件好,有利于CO2的扩散,有利于籽粒灌浆;而弯曲穗型品种随着灌浆的进行,穗子逐渐弯曲,对茎秆的作用力增大,易倒伏.在水稻的开花期和乳熟期群体饲喂CO2,发现稻穗的光合量仅占单株总光合量的5.4%,即稻穗由弯曲变直立后,穗本身功能并未增强.  相似文献   

9.
《广西科学院学报》2010,(2):158-158
水稻理想株型是当前国内外超级水稻研究中的一个核心领域,即通过改变水稻在分蘖、茎秆、穗粒等方面的结构特点,提高水稻产量。IPA1基因是控制水稻理想株型的关键多效基因。最近我国科学家研究发现,基因IPA1发生突变后,会使水稻分蘖数减少,穗粒数和千粒重(以克表示的一千粒种子的重量)增加,同时茎秆变得粗壮,增加了抗倒伏能力。  相似文献   

10.
高产小麦株型的指标体系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相似文献   

11.
应用文献资料调查、特尔菲和AHP等方法,对中国足球超级联赛俱乐部后备人才培养情况的指标以及指标的权重分配进行调查和计算,制定出后备人才培养的评价方案。  相似文献   

12.
陈洪宇 《遵义科技》2007,35(5):23-25
近年来,随着新品种的更新,各种育苗方式从两段育秧到早育稀植高产栽培法,产量在原来的基础上已有了一个飞跃,但是栽培优质稻的产量上只停留在550公斤左右的水平上。为了打破“优质水稻不高产,高产水稻不优质”的传统,探索优质水稻产量与品质,  相似文献   

13.
利用杂种优势培育塔型植株,已成为当今玉米育种方向之一、对当前在全国和新疆推广面积较大的三个杂交种的生理指标、净同化率、叶面积比、相对生产率、群体生产速率表明,绿色面积发展过程为“前快、中稳、后衰慢”。前期以茎叶干物质积累为主,后期茎杆物质向穗转移量约为50%。  相似文献   

14.
小麦高产株型的生理特性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单产7500kg.hm^-2以上的扬麦158高产株型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小麦高产株型的生理特性,结果表明,与中、低产株型相比,小麦高产株型的剑叶中异戊烯基腺苷、玉米素、生长素、赤霉素、含量显著高,ABA含量显著低,剑叶光合强度与iPA,ZR,IAA和GA3含量呈显著正相关,与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介绍水稻新品种海科115的选育。要选育高产、优质、高抗的新品种应该注重:根据海南气候的特点和生产实际需要;选择主要性状互补性强、优点多缺点少的品种作亲本;选育过程、重视库源比,通过长粒化来达大粒化和提高结实率;注重抗源的利用和抗病性状的选择。  相似文献   

16.
生物信息学在搜索水稻新基因及其功能预测中的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利用生物信息学探索网上克隆基因与预测基因功能的新方法,用本实验室原有的一段626bp片段在genebank的核酸数据库中进行同源性分析,并对blast所得的序列运用genscan等软件进行序列分析并预测新基因,由在网上数据库中的验证可知预测得到的新基因功能与水稻抗性相关.将该序列翻译成蛋白质并利用网上数据库进行功能预测,初步断定该蛋白是与水稻抗性相关的穿膜蛋白.同时也验证了用生物信息学预测新基因及其功能是极为有效和简便的一种方法.  相似文献   

17.
《科学观察》2009,(4):25-25
虽然杂交优势在农业生产上得到广泛应用,但其遗传基础和分子机理仍不甚明晰,是一个经典的科学难题。根据已知和预测的籼稻基因,中科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朱立煌研究组和未祯研究组与中科院北京基因组学研究所于军研究组以及湖南杂交水稻中心袁隆平研究组合作,设计了全基因组寡聚核苷酸芯片,并利用这种芯片研究了超级杂交稻LYP9及其亲本株93—11和PA64s发育过程中叶与花序的转录组情况。研究发现,AL7种组织(育秧和耕种期的叶,孕穗期、抽穗期、开花期和灌浆期的剑叶,灌浆期的花序)分离的共计36926个基因中有22266个在上述样本组织中表达。  相似文献   

18.
利用农业部2006年7月发布的水稻品种审定规范中的丰产性、适应性、抗逆性的定量评价方法对2007年陕西省水稻区域试验的中优系列、宜优系列、金优系列共21个品种做了初步分析评价。结果表明:(1)该方法具有结果准确、计算简便和便于比较等优点,是审定水稻品种的最科学、最有效的定量评价方法及评判标准,值得推广应用。(2)宜香1A/R2103、中9A/THR9903、中9A/常恢117共三个品种可作为首选良种在陕南海拔700米以下稻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9.
20.
小麦株型与田间透光率关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试验研究了田间光照强度与株型性状的关系。分析表明亩穗数、收敛指数、叶态、穗重4个性状与小麦田间平均透光率显著相关。茎态是株型的重要指标,茎态紧凑型品种的田间透光性大,茎态松散的品种透光性小。通过收敛指数与产量多项式拟合说明不同成穗类型的品种对茎态的要求不同。即大穗品种要求扩张型茎态,中穗品种要求松散茎态,多穗型品种要求紧凑或极紧凑茎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