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本文由熵的定义和温熵图得到含二绝热过程和二同类多方过程的这样一类特殊循环过程效率的简洁表达式.结果表明,该类循环的效率形式上与卡诺循环的效率完全相同.  相似文献   

2.
工质变比热条件下内燃机循环普适特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用有限时间热力学的方法分析空气标准不可逆内燃机循环,导出了考虑工质变比热情况下,存在摩擦及传热损失时,由两个加热过程、两个放热过程和两个绝热过程组成的普适的空气标准不可逆内燃机循环的功率与压缩比、效率与压缩比以及功率和效率的最佳特性关系,同时由数值计算分析了工质变比热和循环过程对循环性能的影响特点,比较了工质恒、变比热时循环性能差异。所得结果包含了不可逆往复式Diesel、Otto、Brayton、Atkinson、Dual和Miller 循环的性能特性。  相似文献   

3.
从有限热源获得最大功率输出时的循环效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讨论从有限热容量的热源吸热的循环在最大功率输出时的效率.首先考虑单一的卡诺循环(即由两个绝热和两个等温过程组成的循环),其高温热源的热容量有限,而功率输出达极大值的情况,其次考虑这情况下一系列的连续卡诺循环.分别导出了这两种情况下循环的效率。  相似文献   

4.
新型氨吸收式动力/制冷复合循环的热力学分析   总被引:11,自引:4,他引:7  
在Kalina循环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了一个改进的吸收式动力/制冷复合循环,在logp-T图上分析了该循环的热力学原理,基于综合热效率η和(火用)效率ψ两个评价指标,通过模拟计算,研究了新循环的热力学原理和能量特性,发现新循环与Kalina循环的η分别为19.50%和14.54%,新循环比Kalina循环提高34.10%;两个循环的ψ分别为31.60%和31.19%。本文还研究了新循环的精馏塔进料浓度、透平出口压力对η和ψ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二氧化碳跨临界循环带膨胀机热泵系统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虽然二氧化碳跨临界循环成为最具潜力的工质替代技术,但其循环节流损大,循环效率还是比常规工质循环低,因此研制高效率的二氧化碳跨临界循环系统是推动实际应用的关键问题。在文中给出了二氧化碳膨胀机的设计思路,同时对提高效率的两个措施、采用回热器和膨胀机进行实验的对比。通过实验表明,膨胀机的运行效率与膨胀机的转速有关,而且系统的运行也受到其影响。系统采用膨胀机的运行效率高于带回热器的系统效率,说明膨胀机起到节能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本文分别对单级氨水吸收式制冷循环和GAX循环进行了计算机模拟,在热源温度TH为120℃、TM为25℃、TL为5℃的情况下,两个循环的制冷系数分别为0.589和0.776,GAX循环高出31.8%。(火用)效率分别为15.4%和27.4%,GAX循环高出77.9%。在α-h图上别对两个循环的热力学结构进行了比较分析,认为循环的改进取决于热机子循环的热力学完善程度,GAX循环与单级循环内部的热泵子循环的(火用)需求是相同的,只是由于GAX循环改善了热机子循环的过程耦合结构,减少了(火用)的消耗而获得了整个循环的增益。  相似文献   

7.
赵丽梅  张国锋 《物理学报》2017,66(24):240502-240502
研究了以带有Dzyaloshinski-Mariya(DM)相互作用的两比特自旋体系为工质的量子纠缠Otto热机和量子Stirling热机.两种不同热机在各自的循环过程中,通过保持其他参量不变,只有DM相互作用发生改变,从而分析热机循环中DM相互作用与热传递、做功以及效率等热力学量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DM相互作用对两种热机的基本量子热力学量都具有重要的影响,但量子Stirling热机由于回热器的使用,其循环效率会大于量子Otto纠缠热机的效率,甚至会超过Carnot效率;得到了量子Otto纠缠热机和量子Stirling热机做正功的条件.因此,在这两个纠缠体系中,热力学第二定律都依然成立.  相似文献   

8.
首次报道稀硫酸溶液中重铬酸钾在金电极上还原时产生的两种不同类型的电势振荡.一类发生在析氢之前,涉及电极表面低价铬氧化物钝化膜的形成和溶解;另一类伴随周期性析氨,源自电化学反应与扩散-对流传质的耦合.更有意义的是,这两种类型的电化学振荡分别与循环伏安图中的两个交叉环相对应.  相似文献   

9.
给出了判断一个准静态过程是吸热或是放热的简便方法.通过两个例子,说明在计算理想气体循环过程的效率时,如何运用这一判断方法。  相似文献   

10.
卡诺定理指出,工作于两个热源之间的一切热机,以可逆机效率为最大.且此效率仅与两个热源的温度有关,而与热机的工作物质无关.其值可表为 ηc=1-TL/TH(1)其中TH,TL分别为高、低温热源的温度. 卡诺定理对于热力学理论的建立、热机的改进和发展,起了重要的作用.但是由它所确定的热机效率界限,对实际热机的指导意义并不很大.原因是要达到这个效率界限时,循环过程必须是可逆的.而要实现可逆的等温传热过程,通常由于热阻的存在,过程必须无限缓慢地进行.因而这样的循环,尽管效率最高,却只能产生零功率.要使机器产生非零的功率,必须使循环在有限…  相似文献   

11.
部分空气湿化燃气轮机循环设计工况性能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参数优化的基础上,对加湿空气和未加湿空气混流位置不同的两种PEvGT循环设计工况性能进行研究,并与HAT和STIG循环进行了对比。研究表明:混流位置对其热力性能有重要影响;未加湿空气、加湿空气及蒸汽在回热器前混合(PEvGT-2)循环,最佳压比与HAT循环最佳压比接近(10左右);在各自的效率最高点,四种循环中PEvGT-2效率最高,未加湿空气、加湿空气及蒸汽在燃烧室前混合(PEvGT-1)循环比功最大;纯发电时,两种PEvGT的效率最高点对应的分流比在0%~20%之间,且通过对换热器面积和湿化器高度的比较和分析也表明分流比选取在该范围内比较经济;四种循环的效率、比功和最佳压比随透平初温的升高而上升,分流比对PEvGT-2循环的效率、比功和最佳压比影响较小,但对PEvGT-1循环影响较明显。  相似文献   

12.
多孔介质(PM)发动机理想循环热力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论述了基于多孔介质燃烧技术的超绝热发动机的原理及其工作过程,建立了PM发动机的热力学模型,对 PM发动机内的PM回热循环进行热力学分析,列出了循环参数如压缩比、预胀比、预压比等对发动机效率、循环功的影响,确定了PM回热循环的两种极限状态。将PM回热循环与发动机的Otto循环、Diesel循环进行比较,结果表明: PM回热循环在保证效率的同时,可以大幅度提高循环功。  相似文献   

13.
基于同一微燃机,构建了注水回热(RWI)、HAT、部分空气湿化(PHAT)、压气机入口喷雾冷却的HAT(AHAT)循环模型,对各循环的性能进行了模拟分析并对比了效率和比功.结果表明,在可比条件下,空气湿化循环功率和效率较回热循环分别提高40%以上和5个百分点左右.研究结果为微燃机改造为空气湿化循环提供了依据和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4.
CO2跨临界循环新型滚动活塞膨胀机的研究与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最有发展潜力的工质替代技术之一, CO2跨临界循环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但CO2跨临界循环研究面临的最大问题是提高整个系统效率,使之能与普通工质循环竞争。为降低CO2跨临界循环的节流损失,开发膨胀机代替节流阀是研究的重要方向。本文对原开发的CO2滚动活塞膨胀机进行了改进,并对两种膨胀机进行了实验验证。研究表明改进后的新型膨胀机效率有了提高,在测试条件下,最大测试效率能达到47%。说明采用的改进措施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15.
热漏、内不可逆性和导热规律对制冷机最优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1引言有限时间热力学研究制冷循环性能已取得了一批成果。已发表了热阻加热漏模型[1-4]、热阻加内不可逆模型问研究各种损失对卡诺循环性能的影响。本文作者用一常数项q表示热漏流率,用常系数表示热阻和热漏外的其余内不可逆性,建立了一类广义不可逆制冷机模型[6-7],并分析了牛顿传热定律下的最优性能。本文将基于此模型和较为普遍的导热规律,导出制冷机的制冷率、制冷系数最佳特性关系。2广义不可逆卡诺制冷机及其最优性能考虑一类工作在两个恒温热源之间的定常态流卡诺制冷机,循环中存在热阻、热漏和其它内不可逆性[6…  相似文献   

16.
提出了一种基于超音速两相膨胀的新型CO2制冷循环,开展热力学分析和模拟计算.结果 显示:在空调温区工况,新型CO2制冷循环COP较现有性能相对最优的CO2跨临界制冷循环COP提升了63.2%,且系统运行高压大大降低;自然工质气体添加剂对循环性能有较大影响,加入C2H6和N2后制冷温度更低,加入C2H6可提高相对卡诺效率,且随加入量的增加,效果越显著,当加入30%的C2H6时,可获得最大相对卡诺效率为0.93,较单一CO2的相对卡诺效率提高了26%,而加入N2则降低相对卡诺效率;超音速两相膨胀机入口压力、入口温度和旋流分离段出口压力均对循环性能有较大影响,可调节以上参数提升循环制冷表现.研究表明:新型CO2制冷循环具有较好的原理可行性,为CO2有效利用、人工合成制冷剂替代、CO2高效制冷提供一种可能的参考.  相似文献   

17.
透平是超临界二氧化碳(S-CO2)布雷顿循环的核心部件之一。通常,小流量的循环常采用向心透平。透平的效率和循环的设计参数密切相关。在关于S-CO2循环的研究中,透平效率通常设置为定值。目前并没有关于采用透平效率预测对于S-CO2循环,性能影响的研究。本篇文章提出了采用一维向心透平效率的S-CO2循环再压缩循环模型。并在不同的循环参数下,对采用一维透平效率和固定透平效率的S-CO2循环的热力学性能进行对比。结果显示当循环参数改变时,可以采用合适的固定透平效率。然而,当热源流量变化时,探究变工况情况下的透平效率相当重要。  相似文献   

18.
《工程热物理学报》2021,42(10):2544-2552
超临界二氧化碳(SCO_2)布雷顿循环发电系统与传统火力发电系统相比,具有系统尺寸小、循环效率高、工质易获取等优势。本文首先采用Aspen HYSYS与Aspen Plus软件分别建立了三种循环模型:简单循环、再压缩循环和分流再压缩循环;并使用三种物性方法对每种循环进行了模拟;对比实验室的数据,研究了不同物性方法的模拟精确度,数据表明Aspen Plus软件下的REFPROP物性计算方法精确度较高。然后在不同的工况参数下,使用该物性方法计算对比了三种循环在相同工况下的循环效率,结果证实:为获得高效率,回热尤为重要。最后,以再压缩循环模型为基础,在不同的回热条件下,研究了循环中五个主要参数对循环效率的影响。本文结论可为SCO_2的再压缩循环模型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三级回热压缩循环效率高、结构简单,是一种比再压缩循环更具潜力的超临界二氧化碳循环.间冷过程是一种常用的提高布雷顿循环效率的方法,当应用该方法时,可进一步提高循环效率.本文研究了三级回热压缩循环与间冷过程耦合时的特性,计算发现,当间冷压力偏离最优值时,循环效率会有明显下降,甚至低于同参数无间冷循环的效率.而在最优间冷压力...  相似文献   

20.
苏景顺  贾秀敏 《大学物理》2005,24(2):25-26,56
给出了一种计算理想气体循环效率的方法,并对椭圆循环效率做了具体计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