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体育学习兴趣的培养是中学生学好体育的先导,任何一门学科的学习只有建立在学生学习兴趣的基础上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加强学生与老师之间的互动交流合作,从而有利于中学体育教学活动的展开.  相似文献   

2.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搞好体育教学也离不开学习兴趣的培养。本文结合体育教学实践,根据中学生心理特点,采用多种方法培养中学生体育学习的兴趣,获得显著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3.
采用文献法和逻辑推理法等研究方法,对中学生体育价值意识的现状、形成原因等方面进行调查分析。认为当前中学生体育价值意识总体上不容乐观,存在着多方面的问题。提出通过教学方法上的创新、教学过程中多渠道的引导以及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全力配合等对中学生体育价值意识的培养途径。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查阅相关资料深刻认识新旧的体育学习方式,再通过问卷对中学生新体育课程学习行为进行全面的调查,最后进行统计,分析目前中学生新体育课程学习方式存在的问题,为优化中学新体育课程教学的整体效益提出可行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新课程标准要求我们,教学不能停留在知识的层面上,要注重学习方法的指导,给学生一定的自由度,让其自己去探索、去发展。因此,在教学中应以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个性发展,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主基调,并将新的思想、新的理念运用到教学中,在教学中不断完善。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我们不但要对教师的教学方法进行研究,还要对学生的学习方法做深入的探索。  相似文献   

6.
中学生体育学习中归因训练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探索性地将归因训练引入到体育领域中,通过教学实验来考察中学生体育学习中开展归因训练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对归因训练理论中几个争议问题做了部分的解决,并对Weiner的归因效果论进行了检验.研究结论:通过归因训练能够使参加体育课学习的中学生其成败归因?情感?期望水平和意向等向积极方向转化,继而提高学生的坚持性?成就动机和体育学习成绩.多种归因训练方法的综合促使高中生理想归因及其效果的形成;归因训练后的情感?期望?意向等部分出现了积极变化,但与归因维度的联系较为松散.  相似文献   

7.
宋莺 《科技信息》2008,(35):65-65
针对在体育学习评价改革中,新的评价方法难于操作的问题,提出了建立量化评价指标体系的原则,确定了各级量化指标与权重值。介绍了各级评价指标的具体内容及操作方法。  相似文献   

8.
高校体育教学的改革,不仅进行体系、制度、教材、教法的改革,同样需要进行学习方法的改革。总结前人的经验,开拓现代人的思路,使学生掌握了解更多的学习方法势必对教学效果产生更大的影响。因此,对学习方法进行研究和探索,就显得分外重要和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湖南省中学生体育认知总体水平处于较高水平,男生好子女生,体育价值取向呈现多元化趋势;按社会学标准,体育人口达52.72%,处于较低水平。存在学生爱体育而不爱体育课和喜爱的运动项目不能运用于健身的矛盾现象,男女生之间在运动场地和运动时段的选择上存在明显差异,并在体育锻炼组织形式上表现出强烈的独立自主意识,具有自由松散性、个性化和小群体化的特点.  相似文献   

10.
王奇  张小妮 《科技信息》2010,(21):I0355-I0355,I0354
本文在分析了校园体育文化的内涵的基础上阐明了其构成与作用。并进一步结合我国中学生体育意识的现状,具体从体育课、体育群体活动、体育设施三个方面指出了校园体育文化对中学生体育意识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以河南省中学生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 ,运用心理学动机体系原理 ,对其体育活动动机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分析 ,为了解、预测及有效的控制中学生体育活动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2.
中学生终身体育锻炼能力和习惯的培养是中学体育的终极目标,而学生的体育意识是目标的基础.体育意识包括体育的学习意识、参与意识、健康意识、竞争意识及社会交往意识等.它具有一定的能动性,在一定条件下会对体育活动产生积极的影响.学生体育意识的能动性表现为能够对体育活动提出相应的目的、理论、计划和方法等,并立志于实现之,也就是说学生会以这些观念的东西作指导,通过体育实践活动来实现自己的目的,最终达到主  相似文献   

13.
王超红 《科技信息》2012,(2):331-331
中学阶段的学生正值精力旺盛,好奇心、好胜心比较强烈的时期,容易对感兴趣的事物产生兴趣。但中学生的心理仍处于比较脆弱的阶段,一旦遭受打击,很容易失去自信心。自信心是取得成功的根本保障,在体育活动中缺失体育自信心,容易导致中学生对体育的恐惧和厌倦,这对中学生终身体育价值观的建立会产生负面的影响,因此建立中学生的体育自信心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4.
王淑芝 《科技信息》2007,(28):240-241
为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的需要,对郑州市某高校新入校的大学本科新生500人在中学阶段体育课的开设情况、接受体育技能教育情况及体育课教育的方法等项目进行问卷调查。调查结果发现,大学生在高中阶段的开课时数因学习紧张而明显低于初中生的开课时数(P<0.05);篮球、田径是中学生接受体育教育最多的项目之一,且男生和女生在接受教育技能程度方面存在着显著差异(P<0.01,P<0.05);大学生一般在中学阶段能够接受3~5项体育技能教育。有一半以上的学生在中学阶段体育教育的方式是松散式教学和放羊式教学。因此,大学生中学阶段接受体育教育明显不足,应引起高校体育教育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5.
激发中学生的感恩之心,对于中学生持久、勤奋、刻苦、高效地学习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激发中学生的感恩之学习动力源,可从感恩最亲近的人着手,要重视感恩传统美德教育,充分发挥典型示范作用。  相似文献   

16.
体育兴趣是人们力求积极认识和优先从事体育活动的心理倾向。在学校体育教学中,它是影响学生自觉性、积极性的重要因素。本文就如何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搞好体育教育,进行了详尽的分析,得出目前影响中学生体育兴趣的主要因素,并从不同角度阐述了现阶段应依据哪些教育原则、方法培养中学生的体育兴趣。  相似文献   

17.
杨咏梅 《科技咨询导报》2010,(8):136-136,138
随着体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发展,学校体育必须紧密联系社会,反映社会的要求,以适应将来的工作中的各种变化的环境和条件。学生应该在学校就要培养这种适应能力。如何培养学生的体育意识,发展学生的体育能力,使之能够设计和评价自己,包括走向社会后也能制定运动处方进行身体锻炼的能力,也就是培养学生体育能力,实现终身体育意识,应作为中学体育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  相似文献   

18.
郅光华 《科技资讯》2007,(24):119-119
体育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体育教育的目的是增强学生体质,增进学生身心健康,对学生进行"终生体育"思想的教育.在体育教学活动中,有些学生对体育课缺乏兴趣,以至于教学效果不好,没有达到预期教学目标.因此,体育教师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体育动机的培养与指导,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是提高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之一,对实现学校体育的目的、任务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合作学习”是自主学习的一种形式,它作为一种新型的学习方式,一般包括同伴互助合作学习、小组合作学习、全员合作教学三种主要形式。  相似文献   

20.
本文通过文献资料,结合个别访谈等途径发现当前中学生普遍存在着体育意识淡薄的情况,并分析其产生的原因,进而提出建议与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