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多平面冷反光镜模具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出射光束照度的均匀度和出射光束的定向性,目前使用的检测方法存在测量过程繁琐费时,测量精度低等缺点。本文介绍了一种利用CCD线阵光电探测器研制的多面体模具角参数自动测量系统。该装置采用光学方法,将待测的几何参数——两相邻平面间夹角α转化为测量该两平面反射光聚焦光斑的距离,然后用CCD图像数据采集系统处理数据。使整个系统简单、紧凑,适用范围广,对不能接触测量或因面形太小或因形状复杂而难以测量的平面夹角均可进行测量。本文亦讨论了实验数据处理,并根据实际情况,采用重心法计算光斑中心位置,使测量精度有了很大提高。最后给出了利用该系统测量的结果。  相似文献   

2.
用透光率/雾度测试仪测量了模具温度、熔体温度、注射压力、注射时间、保压压力、保压时间、冷却时间等工艺参数对透光率和雾度的影响。研究表明:工艺参数的变化对透光率的影响很小;模具温度、熔体温度、注射压力的升高都会导致产品光学性能的下降;保压压力和冷却时间均应取合适的值,才能获得最优的光学性能。  相似文献   

3.
CCD扫描法检测模具表面缺陷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兴占  巩马理  李伦 《光学技术》2000,26(4):337-338,341
介绍了用由面阵 CCD组成的单列阵扫描法测量大型显像管玻壳模具的表面裂纹和砂眼等缺陷。同时还介绍了用软件对图像进行拼接的方法 ,以及采用分维数理论对灰度值进行分割等数据处理技术 ,并获得了较好的实验结果。由实验结果表明 ,该方法的分辨率达到了 0 .0 5 mm。  相似文献   

4.
孙朝晖  刘东华 《物理实验》1997,17(5):231-232
测定液体表面张力系数用的弹簧(焦利民秤附件)因学生使用多年而被损坏,我们采用以下步骤加以修复,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一、修复过程1.修复前的测量修复前光测量破损坏弹簧的平放自然长度和悬挂自然下垂长度,再测量弹簧的地强系数(见表1),以便与修复后的弹簧进行比较.2.拉伸金属丝顺着原弹簧弯曲的方向拆开废旧弹簧,用适当的力量拉直金属丝,尤其要把小弯拉直.金属丝拉直与否,是本修复过程是否成功的关键所在.3.绕制用早已铣好的模具(锥形、柱形各一套)缠绕弹簧.在绕制过程中,让金属丝一端固定,用适当力量拉紧金属丝与模…  相似文献   

5.
TB96 2004053826 结构光测量中获取高精度相位的新方法=A new method for getting high precision phase in structural light measurement[刊,中]/潘伟(上海交通大学国家模具CAD工程研究中心,上海(200030)),赵毅…∥光学学报,—2004,24(5)。—687-691 利用双目CCD(电耦合插件)摄像机记录的光栅投影测量技术是一种新型的光学测量方法。在该方法的测量过程中,通过测量相位值取得测量空间。为了获得连续  相似文献   

6.
在含缺陷的声子晶体中,缺陷模的声波能量被局限在缺陷处,据此设计了由花岗岩柱体按周期排列在空气中形成的二维线缺陷声子晶体型声波导.采用平面波展开法数值模拟了该模型的能带结构,确定最佳的排列形式以及缺陷能带的频率范围.测量了透过声子晶体的声压强,确定缺陷能带.实验结果证实线缺陷声子晶体对缺陷模具有明显的声波导作用.  相似文献   

7.
改善塑料光学零件成型质量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改进注射成型技术和模具制造技术的角度介绍了提高塑料光学零件的质量所采取的措施。在抑制变形的成型技术中所采用的注射压缩成型方法中,用机械的方法对熔融塑料均匀加压以减小塑件的变形及残余应力。也可采用适当的补偿方法修正模具以补偿塑件的变形。在模具制造中可以在模芯表面镀一层非电镀镍,然后用金刚石车削机床加工,而获得很好的表面粗糙度和表面面形精度。  相似文献   

8.
随着测量技术的不断发展,在航空、汽车、模具、造船等工业中,对复杂物体的三维扫描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实验表明,激光雷达对复杂物体扫描具有高精度、高效率,满足在实际应用中的要求.  相似文献   

9.
光学非接触廓形测量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表面轮廓、几何尺寸、各种模具及自由曲面的精确测量是提高零件数字化制造水平的重要环节。对光学非接触测量方法及其关键技术进行了分析。介绍了光学非接触廓形测量的两种方法:光学被动式廓形测量法和光学主动式廓形测量法。对光学非接触廓形测量常用方法进行了分析。论述了光学非接触测量的关键技术和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0.
塑料透镜的开发与生产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文综述了塑料光学元件的开发和生产。首先介绍了光学塑料材料,塑料透镜的设计,模具的材料和加工技术,然后介绍了精密塑料透镜的注射成型工艺和光学塑料非球面的测量。  相似文献   

11.
为了讨论拉脱法测量液体表面张力时用吊环和用∏型金属框拉膜的测量结果,在不同温度下分别对纯净水、乙醇和甘油三种常见液体的表面张力系数进行了测量,得出了吊环和∏型金属框各有优点,但用吊环测量的数据稳定性要优于∏型金属框。  相似文献   

12.
<正> 二英寸半大屏幕投影电视镜头中的施密特校正镜是用有机玻璃制成的。它的质量好坏直接影响着电视图象的质量。这个零件加工的传统方法是把有机玻璃用样板刀或靠模粗车成型,然后细磨、抛光。我们根据国内外有关资料,研究试验成功热压成型上述零件。一、工艺过程工艺原理:热塑性有机玻璃加热软化,在模具中热压成型,冷却后即成成品。工艺步骤: 1.将有机玻璃板按要求尺寸大小下成毛坯料如图1所示。2.将毛坯件洗净擦干。3.把恒温箱升温至160℃,将模具组分开放入箱内,加热30分钟;然后把有机玻璃毛坯放入模具,合模后继续加热至160℃,恒温15分钟。图2为合模后状态图。  相似文献   

13.
利用微电铸技术制作的微流控芯片模具往往存在沉积厚度不均匀的缺陷,这种缺陷会影响模具的尺寸精度及使用性能,并增加模具的制作成本。为了制得厚度均匀的微流控芯片模具,研究了超声电铸对模具均匀性的影响。首先,采用有限元软件COMSOL Multiphysics建立微流控芯片模具的微电铸模型,分析电铸2 h后的模具的厚度分布。并根据该仿真结果,设计掩模版。然后,在自主搭建的超声电铸装置中进行一系列电铸实验,来研究超声搅拌对模具均匀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电铸过程中添加超声搅拌可以改善微流控芯片模具的均匀性。超声功率为200 W时,超声频率改善模具均匀性的程度为200 kHz>80 kHz>120 kHz。超声频率为200 kHz时,超声功率改善模具均匀性的程度为500 W>200 W>100 W。当超声的频率和功率分别为200 kHz和500 W时,与无超声电铸相比,模具的均匀性提高约30%。  相似文献   

14.
热管技术在金属模具均温散热上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热管作为一种高效的传热元件,其优异的导热性能,在模具行业有着越来越大的作用。简述了在热管的工作原理,较为系统地介绍热管技术在模具行业上的应用,并且将热管冷却方式和传统模具冷却方法进行了比较。介绍热管技术在热流道系统中应用的进展,热管技术在注塑模中的应用,以及在铸造模具行业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5.
在具有较宽凝固温度区间的合金铸造过程中,为了保证铸件以顺序凝固方式凝固,从而控制缩松的产生位置及其大小,需要将该种合金液浇注于具有一定温度梯度的模具内。相关的实验也证明,模具的初始温度场分布对最终铸件的缩松缺陷有很大影响。因此在模拟该种合金铸件的流场及温度场之前,需要得到较为准确的模具初始温度场。实验过程中,在模具的不同位置设置了3个热电偶,因此从实测结果难以说明模具的整体温度分布,需要根据模具加热的物理过程结合实测结果对模具的温度场分布进行模拟。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介绍一种用简易低频数字信号发生器做信号源,用晶体管PN结做温度传感器,用电压值显示相关测量位置声波振幅大小,频率、温度均可调可控的可闻声声速测量装置。该装置可在多种不同频率下测量声速,测量时不需要示波器,运行成本低,抗干扰能力强、噪音小,测量结果准确。  相似文献   

17.
用毛细管焦点法精确测量微量液体的折射率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用毛细管焦点法精确测最微量液体折射率的一种新技术.该技术基于共轴球面光学系统的成像原理,用LED(λ=580 nm,FWHM为32nm)为测量光源,用CCD为像接收装置.一次测量样品需要量小于0.002 mL.待测样品封闭在毛细管内测量,有利于对毒性、挥发性和吸湿性强的液体介质折射率的测量.用此技术对纯水、乙醇、乙二醇和丙三醇样品的折射率做了测量,测量精度分别为0.0001,0.0002,0.0003和0.0003.论文在分析实验装置的测量灵敏度和成像景深基础上,提出了进一步提高测最精度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基于光纤光栅传感的模压腔内压强分布式测量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模压腔内压强分布式测量的需要,研制了等强度梁结构的光纤光栅压强传感器.该传感器的波长改变量与压强之间的线性度达到0.999 92.将六个研制的微型光纤光栅压强传感器镶嵌于模具内部,通过圆柱形刚性金属杆传递压力,实现了模压腔内部多点压强分布式测量,取得了很好的实验结果.实验研究了粉末状材料挤压成型过程中模压腔内压强的分布以及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19.
透镜组的焦距可以用测节器来测量,利用测节器测量的优点就是直观,在不用测节器的情况下,我们还可以用牛顿公式来测量,在利用牛顿公式时,需要知道焦点、物点、像点位置,常用的方法是对成像清晰程度进行判断,不同的人判断是不一样的,误差较大。文中采用物像视差比较的方法来判断,首先介绍整个测量系统,再介绍针尖系统,最后利用物像视差比较的方法,测出焦点、物点、像点位置,最终得到透镜组的焦距,相对偏差是0.13%,同时用测节器测量透镜组焦距,相对偏差0.45%。可以看出用物像视差比较的方法测量的结果更精确。  相似文献   

20.
尚扶岗 《物理实验》1989,9(5):193-195
准确地测定金属丝的杨氏模量,关键是准确测量其伸长量及直径。用典型的光杠杆法带有较大的测量误差,我们用劈尖干涉进行金属丝直径的测量和用干涉条纹的变动情况对其伸长量的变化进行跟踪测量,提高了测量精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