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我从1978年起在北京工业大学讲授大一化学课程,曾经热切盼望有一份大学化学教育的刊物.1986年,我非常高兴地见到<大学化学>创刊,编辑部就设在我的母校北京大学.我专门到北京工业大学校图书馆和系资料室,请他们订阅了这份杂志.1986年,<大学化学>第1卷第3期发表了我的文章:<在基础化学课中如何讲述转化率定义>,这是我在公开刊物上发表的第一篇论文.从此,我就和<大学化学>结下了不解之缘.那年,在熟悉的北京大学老化学楼召开的<大学化学>办刊人员和作者、读者座谈会上,我见到为这本杂志辛勤工作的老师们,其中不少是教过我的老师或学长,感到十分亲切.  相似文献   

2.
<大学化学>创刊20周年了,作为贵刊的忠实读者,深感<大学化学>是我们的良师益友. 我们学校属于教学型地方性本科院校.随着近年来招生规模的扩大,教师的教学任务繁重,平时花在教学研究上的时间相对较少,<大学化学>中的许多信息,特别是兄弟院校的教学研究成果给了我们很大的启迪,帮助我们在教学研究上实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黑恩成 《大学化学》2005,20(6):60-60
《大学化学》伴随我20年了,我保存着整套的《大学化学》。我喜欢《大学化学》,学院的老师也喜欢《大学化学》,因为它是我们自己的杂志。我喜欢“今日化学”和“教学研究与改革”等栏目,前者令我拓宽视野,了解许多化学前沿的新知识。后者能看到高教司陈祖福同志在不同时期写的对教学改革具指导性的文章;能看到化学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关于化学与应用化学专业基本培养规格要求和教学基本内容等文件;能看到教育部重大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如03-7、03-8、03-9研究成果的详细报导,以及兄弟院校总结的化学基地建设和教学改革经验方面的好文章。“教学研…  相似文献   

4.
韩长日 《大学化学》1995,10(6):60-61
《大学化学》促我成长十年来,我和周围的同仁们一样,是《大学化学》的忠实读者。在我的有机化学教研生涯中,《大学化学》是我的良师益友。《大学化学》的十年,正是我成长的十年。十年来,我从中受益匪浅,使我不断地充实、提高、成长。我几乎对《大学化学》中发表的每...  相似文献   

5.
贺克强 《大学化学》1995,10(6):58-59
十年求知每期必读《大学化学》,每年必订,每期必读;十年求知,大有收获。《大学化学》名符其实,特别对大学化学教育和教学改革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大学化学》是广大的普通的大学化学教师的一本好杂志,也是我最爱看的化学杂志之一。十年来,《大学化学》使我了解了我...  相似文献   

6.
我喜爱的杂志我在延边大学任教24年了,由于地处边疆,信息也少。《大学化学》的创刊给我开辟了一条重要信息渠道,我喜爱《大学化学》所有的栏目。10年来,《大学化学》是我教学的主要参考资料之一。《大学化学》的各个栏自从不同角度给了我教学知识营养。例如:“今...  相似文献   

7.
我是<化学教育>杂志忠实的读者和作者.自2001年有缘结识<化学教育>杂志至今,8年来我习惯了<化学教育>浓郁的书香,品尝着"学习-交流-探索-失败-成功"的快乐.<化学教育>杂志像一位经验丰富的智者,引导我不断克服困难,取得进步,走向成熟.  相似文献   

8.
廖一平 《大学化学》2005,20(6):61-61
我从1978年起在北京工业大学讲授大一化学课程,曾经热切盼望有一份大学化学教育的刊物。1986年,我非常高兴地见到《大学化学》创刊,编辑部就设在我的母校北京大学。我专门到北京工业大学校图书馆和系资料室,请他们订阅了这份杂志。1986年,《大学化学》第1卷第3期发表了我的文章:《在基础化学课中如何讲述转化率定义》,这是我在公开刊物上发表的第一篇论文。从此,我就和《大学化学》结下了不解之缘。那年,在熟悉的北京大学老化学楼召开的《大学化学》办刊人员和作者、读者座谈会上,我见到为这本杂志辛勤工作的老师们,其中不少是教过我的老师…  相似文献   

9.
葛秀涛 《大学化学》1995,10(6):61-61
《大学化学》为我解难释疑《大学化学》创刊之时,正是我刚走上教学岗位的第三年,十年来,《大学化学》对我的教学帮助极大。在教学实践中,每当遇到百思不得其解问题时,绝大多数都是求助于《大学化学》的。如电解质(MV+AV-)溶液活度α与质量摩尔浓度m(单位是...  相似文献   

10.
袁婉清 《大学化学》1995,10(6):56-57
《大学化学》伴我同行《大学化学》的十年,是成功的十年,取得的成果可喜、可贺!我是一名长期从事高校化学基础课教学的教师,对《大学化学》更是有一种亲切感。《大学化学》创刊号中,王夔先生的文章“为未来医学的突破培养化学人才”,曾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文章从深...  相似文献   

11.
陈忠云 《大学化学》1995,10(6):59-60
增我见识激我奋进《大学化学》自创刊以来,深受广大读者的喜爱。其所辟栏目,能够满足不同层次、不同工作性质的化学工作者的需要,具有很高的可读性和很强的吸引力。我是《大学化学》的忠实读者,多年来从中受益匪浅。我把《大学化学》对有关问题的研讨和论述运用于课堂...  相似文献   

12.
《化学教育》促进我成长——记2次难忘的退稿经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2006年末,已在一些化学期刊上发表了4篇论文的我暗下决心,争取来年在<化学教育>上发表文章,以证明自己的研究水平.在认真阅读并分析了该杂志的载文风格、特点及行文格式的基础上,我耗时半年精心撰写了<对二氧化硫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实验的再反思>一文(以下简称<再反思>),向<化学教育>投稿.1个月后,看到网站上公布该稿件被送出外审,我欣喜若狂.但不久接到了退稿通知,我的情绪一下子跌入了谷底.  相似文献   

13.
新年寄语     
一年时间转眼就过去了,在这一年里<高分子通报>又增加了一个新的协作办刊伙伴--江西师范大学.在2010年元旦到来之际,我谨代表<高分子通报>编辑委员会和<高分子通报>编辑部全体工作人员向多年来给予<高分子通报>支持和帮助的各级领导、各协办单位,向<高分子通报>的广大忠实读者和作者表示新年的祝贺和诚挚的问候.  相似文献   

14.
1980年,<化学教育>创刊,那年秋天,我考上了大学,从此与<化学教育>结下了不解之缘.30年过去了,<化学教育>成长为深受广大化学教育工作者欢迎的中文核心期刊.在她的帮助下,我也有了长足的进步,成为江苏省特级教师、江苏省中小学教研工作先进个人、盐城市新世纪"111工程"培养对象、盐城市先进教育工作者、盐城市教科研先进工作者、盐城市化学学科教学能手、盐城市化学学科带头人.  相似文献   

15.
<化学教育>杂志创刊时,正好是我从事化学教育工作的年月.<化学教育>杂志的发展历程,恰好是我作为化学教育工作者的成长过程. 1980年3月,我从一所边疆师范学校化学专业班毕业,从事化学教学工作.当时,我们这些文革后期的高中生,尽管是恢复高考的首届师范生,但仍然知识底子薄,专业功底差,教学经验少.  相似文献   

16.
2004年7月,常文保教授不幸辞世,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举荐我接任高等学校化学教育研究中心主任和《大学化学》主编,南京大学姚天扬教授专程来京商谈此事.我在毫无思想准备的情况下接下这副担子.接是接了,然而心弦紧绷,自知从无涉足办刊领域,更谈不上经验,恐有闪失,辜负朋友们的期望.好在此时经华彤文老师、常文保老师及许多学校老师的共同奋斗,《大学化学》己走出了创刊初期的艰难阶段,步入常态运作,工作也取得阶段性成果,积累了一定经验.于是我抱定主意:按既定方针办,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创新.  相似文献   

17.
我,一直是个不爱读书的人.不管你信不信,我真的连一本期刊杂志都没买过.上个月,同事在开学初借的一堆<化学教育>要到期了,让我帮忙还一下.虽从事化学教育工作已经好几年了,却一直都未接触过<化学教育>,碰巧同事让我代还书,出于好奇心去还书的路上我顺手拿起一本翻了一下目录,"读者·作者·编者"居然有这样的栏目,<浅谈化学教研论文的选题>,哈哈,最近正因评职称需要发表论文而头疼呢,我又迫不及待地翻到了第78页,仔细地研读起文章来,作者把化学教研论文的选题说得头头是道,不免有些佩服,也有些躁动.  相似文献   

18.
我,一直是个不爱读书的人.不管你信不信,我真的连一本期刊杂志都没买过.上个月,同事在开学初借的一堆<化学教育>要到期了,让我帮忙还一下.虽从事化学教育工作已经好几年了,却一直都未接触过<化学教育>,碰巧同事让我代还书,出于好奇心去还书的路上我顺手拿起一本翻了一下目录,"读者·作者·编者"居然有这样的栏目,<浅谈化学教研论文的选题>,哈哈,最近正因评职称需要发表论文而头疼呢,我又迫不及待地翻到了第78页,仔细地研读起文章来,作者把化学教研论文的选题说得头头是道,不免有些佩服,也有些躁动.  相似文献   

19.
我最早接触《大学化学》是在很多年前,利用业余时间为《大学化学》编辑部校对稿件清样。那时给我的感觉是:每校对一篇稿件都能或多或少地了解和学到一些化学以及相关学科的知识。甚至我还想到,如果能重新开始的话,我一定会知道应该怎样学好化学。1994年,我开始为高年级本科生和研究生讲授原子光谱分析专业课,1996年又涉足定量分析化学实验课教学,《大学化学》吸引我目光的不再只是“今日化学”、“知识介绍”、“化学史”等栏目,我的视线又落在了“教学研究与改革”、“化学实验”、“国外化学教育”等专栏。阅读“教学研究与改革”,使我更…  相似文献   

20.
焦家俊 《大学化学》1995,10(6):55-55
《大学化学》是我的良师益友几年前,一个偶然的机会,我看到一本《大学化学》期刊,封面装帧简洁明快,封面题字隽秀飘逸,尤其是当我翻开扉页时,“今日化学”、“知识介绍”、“化学实验”等各种栏目立刻一一展现在眼前,我一下子就被它那丰富多彩的内容吸引住了。记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