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采用傅里叶变换光谱技术(FTS)记录了CH^35Cl3和它的同位素分子CH^35Cl2^37Cl的V=3的高分辨光谱,由于0.02m^-1分经不足以分辨K结构,我们将所观察到的谱线近似归属为K=0的转动能级,归属了CH^35Cl3岔子4〈J〈73,CH^35Cl^37Cl分子6〈J〈53的转动级。最后采用最小二乘法拟合,得到了关于J的转动常数和振动带心。  相似文献   

2.
用Seyler-Blanchard动量相关非定域相互作用的含温Thomas-Fermi统计理论,对半无穷大核物质模型计算了核物质表面能系数σ(T,δ)随温度T和不对称度δ的变化,发现在低温T≤5MeV和不对称度δ≤0.2时,可以近似写成σ(T,δ)=σ0(T)[1+K(T)δ2],其中σ0(T)和K(T)可以拟合成温度T的二次函数.  相似文献   

3.
在赝形渐变InGaAs/In0.52Al0.48As异质结的二维电子气中,发现了自旋方向向上的电子和自旋向下的电子在零磁场下存在着自旋分裂.利用ShubnikovdeHaas振荡研究了异质结中的自旋分裂行为,通过振荡中的拍频现象,发现了零磁场下的自旋分裂量为876meV.  相似文献   

4.
应用深能级瞬态谱(DLTs)技术详细研究低压-金属有机物汽相外延(LP-MOVPE)生长的Ga_(0.47)In_(0.53)As/Inp量子阱、宽接触和质子轰击条形异质结激光器中的深能级。样品的DLTS表明,在宽接触激光器的i-Ga_(0.47)In_(0.53)As有源层里观察到H1(E_v+0.09eV)和E1(E_c-0.35eV)陷阱,它们可能分别与样品生长过程中扩散到i-Ga_(0.47)In_(0.53)As有源层的Zn和材料本身的原生缺陷有关。而条形激光器的i-Ga_(0.47)In_(0.53)As有源层的H2(E_v+0.11eV)和E2(E_v-0.42eV)陷阱则可能是H1和E1与质子轰击引起的损伤相互作用的产物。  相似文献   

5.
用MOCVD技术在Al2O3衬底上外延GaN的光致发光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高瑛  缪国庆 《光子学报》1997,26(11):982-986
本文通过变温和变激发强度的光致发光研究了用MOCVD在Al2O3上生长GaN单晶薄膜的带边发射,通过分峰拟合得到A,B,C,D四个谱峰,其中半峰宽分别为13.8meV,10.8meV,15.6meV,和50meV。A对应自由激子谱,B,C为两种束缚激子的跃迁,D与氧杂质谱有关。  相似文献   

6.
应用深能级瞬态谱(DLTs)技术详细研究低压-金属有机物汽相外延(LP-MOVPE)生长的Ga0.47In0.53As/Inp量子阱、宽接触和质子轰击条形异质结激光器中的深能级。样品的DLTS表明,在宽接触激光器的i-Ga0.47In0.53As有源层里观察到H1(E+0.09eV)和E1(E-0.35eV)陷阱,它们可能分别与样品生长过程中扩散到i-Ga0.4 关键词:  相似文献   

7.
利用飞秒脉冲激光与泵浦-探测技术测量了YBa_2Cu_3O_(7-δ)(其中δ=0.0,0.1,0.4,0.8)外延薄膜的瞬态反射率改变随时间变化曲线。由于氧含量的不同使得样品瞬态反射率改变随时间变化曲线有很大差异。瞬态反射率改变随时间变化的曲线符号变化可以理解为氧含量的变化改变了样品费密面附近的能带结构。对实验数据的拟合表明δ=.4 的样品电声子耦合远弱于高T_cδ=0的样品。  相似文献   

8.
利用北京谱仪在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上采集的350万(2S)事例,通过(2S)→γπ-和γK+K-反应道测量了Xc0的总宽度.由MonteCarlo模拟给出的质量分辨函数,利用拟合Xc2谱形得到的质量分辨作标定后,用于Xc0宽度的拟合,得到Xc0的宽度为(15.0)MeV.同时定出了XcJ(J=0,2)到π+π=和K+K-的衰变分支比.结果为B(Xc0→π+π-)=(4.27±0.23±O.60)×10-3;B(Xc0→K+K-)=(3.44±0.21±0.47×10-3;B(Xc2→π+π-)=(1.52±0.17±0.29)×10-3和B(Xc2→K+K-)=(5.2±1.1±1.8)×10-4,其中第一项误差为统计误差,第二项为系统误差。  相似文献   

9.
在0—7GPa静压范围内测量了自发有序Ga05In05P合金的室温光致发光谱.三块样品的常压带隙能量分别比无序样品低115,92和43meV,它们的压力系数也从无序样品的92meV/GPa分别减小到75,81和83meV/GPa.用ΓL相互作用模型可以同时解释有序合金的带隙能量的降低以及压力系数的减小.得到的ΓL相互作用势分别为019,015和010eV.表明在自发有序Ga05In05P合金中存在着的沿[111]方向的有序是带隙能量降低的主要原因.在样品C中还观察到了明显的ΓX反交叉行为.拟合得到的ΓX相互作用势为0011eV,比ΓL相互作用势小一个数量级.表明在此样品中除[111]有序外还存在弱的[001]有序  相似文献   

10.
熊光成  邹英华  夏宗炬  袁平  连贵君  李洁 《物理学报》1994,43(11):1860-1865
利用飞秒脉冲激光与泵浦-探测技术测量了YBa2Cu37-δ(其中δ=0.0,0.1,0.4,0.8)外延薄膜的瞬态反射率改变随时间变化曲线。由于氧含量的不同使得样品瞬态反射率改变随时间变化曲线有很大差异。瞬态反射率改变随时间变化的曲线符号变化可以理解为氧含量的变化改变了样品费密面附近的能带结构。对实验数据的拟合表明δ=0.4的样品电声子耦合远弱于高Tcδ=0的样品。 关键词:  相似文献   

11.
本文测定了Cs3Cu2 I5 晶体薄膜在室温及液氮温度下的吸收谱,并依此计算出该材料的激子参数,即激子束缚能ΔE(1)ex = (0.53±0.07)eV,激子半径aex = 0.326 nm ,禁带宽度Eg = (5.00±0.07)eV。在谱分析的基础上,论证了Cs3Cu2I5 的电子和激子激发定域在该晶体的CuI亚晶格之中,同时,揭示了在低温下Csx Cu1- x I系列化合物的第一激子峰位置随其摩尔组分变化的规律。  相似文献   

12.
本文计算了红宝石中Al核自旋跳变引起的R1[4A2(S=-3/2)→2E(S=-1/2)]回波衰减.用随机电报过程描述每个Al核自旋(i)跳变引起Cr共振频率的起伏Δi,这个过程对光子回波衰减的贡献〈Ei(t21)〉可以用解析式表示.首先计算核自旋(i)跳变的总速率Wi及它引起的Δi,求出〈Ei(t21)〉.设对Cr光失相起主要贡献的每个Al核自旋跳变近似是独立的,所以总的回波强度是所有Al引起的〈Ei(t)21〉的乘积.计算得到非指数的回波衰减,以I=I0exp〔-(4t/tm)x〕拟合,x=2.56,tm=50.6μs,与实验及计算机模拟的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13.
应用分子轨道法(PPP-CI)计算了25种芳烃化合物的基态和第一激发单重态的。电荷分布、偶极矩、键级,以及各分子轨道的能级分布的变化。计算得到的分子吸收光谱波长与实验值非常一致。发现计算得到的荧光辐射能△EL与荧光米谱波数vfl;计算得到的分子激发过程中的平均键级变化△P与荧光量子产率φ存在如下关系:=7.0560△Efl十23.382O(Kcm-1)r=0.9881Inφ=-0.8407In△P—4.0044r=0.9079  相似文献   

14.
应用分子轨道法(PPP-CI)计算了25种芳烃化合物的基太和第一激发单重态的π电荷分布,偶极矩,键级,以及各分子轨道的能级分布的变化。计算得到的分子吸收光谱波长与实验值非常一致。发现计算得到的荧光辐射能△Efl与荧光光谱波数νfl;计算得到的分子激发过程中的平均键级变化△P与荧光量子产率△存在如下关系:νfL=7.0560△EfL+23.3820(Kcm^-^1)r=0.9881 lnФ=-0.8  相似文献   

15.
自由基分子CN(A^2Пi—X^2Σ^+)的光谱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利用塞曼调制磁旋转光谱技术对自由基分子CN(A^2ΠI-x^2Σ^+)(12,6)带、(7,2)带进行了测量,标识了光谱并拟合了A^2Πi太分子常数,从而得到V=7T V=12振转谱带的Tv、Av、Bv、Dv等参数,还获得A双分裂参数Pv和qv,两个带的总拟合方差分别为0.039和0.046cm^-1。  相似文献   

16.
本文给出了发射探针和电容探针测量等离子体电位的实验和方法。发射探针采用直流功率加热,并在较强电子发射条件下运行(I_(e0)/I_(e0)>1)。电容探针表面二次电子发射系数δ≥1。本文对发射探针的电子发射性能、工作电流、电容探针的输入、输出电压关系进行了标定实验。得到了电容探针的校准系数分别为3×10(-3)、5×10(-4)。实验给出了MM-4会切中心等离子体电位V_(p4)=-82±9-122±12V;MM-4U东、西会切中心等离子体电位分别为V_(P4u1)=-52.9±3.2V,V_(P4u2)=-62±3.2V。  相似文献   

17.
利用深能级瞬态谱(DLTS)和瞬态光电阻率谱(TPRS)研究了利用金属有机物化学汽相沉淀(MOCVD)生长的未有意掺杂的In0.49Ga0.51P中缺陷对载流子的俘获过程和发射过程.利用DLTS测量观测到了一个激活能为0.37eV的缺陷,该缺陷的俘获势垒值介于180meV到240meV之间.该缺陷的俘获势垒值的大的分布被解释为缺陷周围原子重组的微观波动.在研究中发现研究这些缺陷的俘获过程比发射过程更有效,俘获势垒为0.06eV和0.40eV的两个缺陷在俘获过程中被观测到,而在发射过程中并没有观测到  相似文献   

18.
将荧光探针1-苯胺基萘-8-磺酸盐(ANS)加入到乙烯基吡咯烷酮(VP)-醋酸乙烯酯(VAC)共聚物溶液中,共聚物组成分别为FVP=0.84;0.74;0.70;0.55(以乙烯基吡咯烷酮结构单元的分子数表示)。实验结果表明:VP-VAC共聚物对ANS水溶液的荧光强度增强效应与共聚物中乙烯基吡咯烷酮在逻节中的比例有关,其组成为FVP=0.55的共聚物对ANS水溶液有显著的荧光增强效应,相对荧光强度  相似文献   

19.
分析了TASSO等5个实验组的数据,并采用最新衰变分支比,得到了=29-35GeVe+e-湮没中D*±介子的平均多重数为0.24±0.02.这个结果同在ReviewofParticlePhysics中公布的为0.43±0.07严重不符。我们认为,我们的结果是可信的。  相似文献   

20.
我们在80~300K温区测量了电阻随温度变化行为十分不同的Y1-xPrxBa2Cu3O7-δ(x=0,0.2,0.5,1)膜的1/f噪声,发现Pr含量对样品噪声水平没有明显的影响.我们还将实验结果与Duta-Horn热激活模型进行了比较.发现YBa2Cu3O7-δ膜符合较好,PrBa2Cu3O7-δ膜定量上有较大差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