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光散射学报》2005,17(4):318-318
2005年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工作日前结束。51名科技工作者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厦门大学田中群教授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在此,我们向新当选的田中群院士表示热烈祝贺!田中群教授是中国物理学会光散射专业委员会委员,现任《光散射学报》副主编。田中群教授是中国物理学会第五  相似文献   

2.
卞鲫 《现代物理知识》2020,(1):F0002-F0002,F0003
由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主办,中国科学院学部工作局、中国工程院办公厅、中国科学报社承办,中国科学院院士和中国工程院院士投票评选的2019年中国十大科技进展新闻、世界十大科技进展新闻,1月11日在京揭晓。  相似文献   

3.
《物理通报》2005,(2):64-64
2005年1月13日,由中国科学院院士工作局、中国工程院学部工作局和科学时报社共同主办,584.名中国科学院院士和中国工程院院士投票评选的“振邦杯2004年中国十大科技进展新闻和世界十大科技进展新闻”在京揭晓.  相似文献   

4.
20 0 3年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工作日前结束。在中国科学院院士学术活动中心召开的增选新闻发布会上 ,全国人大副委员长、中国科学院院长、中国科学院学部主席团执行主席路甬祥院士宣布了 5 8名科技工作者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高等研究中心朱邦芬教授、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李灿研究员新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在此 ,我们向新当选的两位院士表示热烈祝贺 !朱邦芬教授和李灿研究员都是中国物理学会光散射专业委员会委员。他们不仅在自己的研究领域内而且对推动和发展我国光散射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很大贡献。这一殊荣的获得是对…  相似文献   

5.
王淑敏 《物理》2000,29(1):59-60
为配合国家创新体系、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和中国科学院理论物理研究所实施创新工程试点工作,在即将跨入21世纪之际,由中国科学院理论物理研究所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吴岳良研究员发起,并联合全国15个有影响的大学和研究单位主办的“跨世纪物理学前沿问题高级研讨会”于1999年10月8日—11日在中国科学院理论物理研究所召开.在大会开幕式上,全国人大副委员会长、中国科协主席、“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周光召院士,中国科学院副院长许智宏院士,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会副主任、北京大学校长陈佳洱院士,科技…  相似文献   

6.
《现代物理知识》2007,19(1):60-60
1月21日,由565名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投票评选的2006年世界十大科技进展新闻和中国十大科技进展新闻在北京揭晓。高能所“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重大改造工程获关键性突破”入选2006年中国十大科技进展新闻。  相似文献   

7.
《强激光与粒子束》2011,(12):3366-3366
近日,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公布了2011年院士新增选结果,最终产生中国科学院院士51名院士和54名中国工程院院士。本刊编委张维岩当选为2011年中国科学院院士,张维岩目前担任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副院长等职务,  相似文献   

8.
正2017年11月28日,中国科学院公布了2017年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院士名单。根据《中国科学院院士章程》和《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工作实施细则》的规定,2017年中国科学院选举产生了61名中国科学院院士和16名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清华大学物理系段文晖教授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段文晖,1967年1月生。清华大学物理系教授。1981—1992年在清华大学学习,先后于1986、1988与1992年获得学士、硕士与博士学位。1992—1994年在钢铁研究总院做博士后。1994年至今在清华大学任教,期间于1996—1999年在  相似文献   

9.
1993年新当选的中国科学院院士介绍(Ⅰ)编者按:我们向1993年新当选的中国科学院院士致以衷心的祝贺。本刊从本期开始陆续介绍中国科学院新当选的与物理学相关的部分院士。本期介绍数学物理学部新当选的物理学方面的院士五名。新当选的院士艾国祥艾国祥 中国科...  相似文献   

10.
欧阳钟灿 《物理》2008,37(5):342-344
今年是我国开放30周年,中国科学院实施知识创新工程10周年,也是中国科学院理论物理研究所(以下简称理论物理所)建立30周年,首批进人知识创新工程10周年.在老一辈理论物理学家彭桓武、周光召的领导与影响下,走向而立之年的理论物理所取得不一般的成绩;从30几位研究员中,走出9位中国科学院院士(5人被选为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A类13人、B类5人.他们获得多项国内外重要科技奖项,其中2位获"两弹一星"功勋奖,有5项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求是杰出科学家奖与何梁何利科技奖各一项.  相似文献   

11.
《发光学报》2010,31(1)
中国科学院激发态物理重点实验室(以下简称实验室)始建于1989年,是国内惟一专门从事发光学及其应用研究的中国科学院开放实验室。徐叙瑢院士是实验室的创始人和第一届主任,黄昆院士为  相似文献   

12.
散裂中子源多学科应用研讨会简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芳卫 《物理》2004,33(11):825-825
2004年“散裂中子源多学科应用研讨会”由中国高等科学技术中心、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散裂中子源设计组共同主办,于2004年8月4日—6日在北京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召开.中国科学院白春礼副院长写信祝贺会议的召开;中国高等科学技术中心叶铭汉院士和中国科学院基础科学局张杰院士主持会议;洪朝生院士、梁敬魁院士、范海福院士、王震西院士、张焕乔院士、解思深院士等出席了会议;中国科学院有关部门领导和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领导莅临会议指导.  相似文献   

13.
《发光学报》2008,29(5)
中国科学院激发态物理重点实验室(以下简称实验室)始建于1989年,是国内惟一专门从事发光学及其应用研究的中国科学院开放实验室。徐叙2院士是实验室的创始人和第一届主任,黄昆院士为实验室顾问(1989.4~1993.6)。现任实验室主任为申德振研究员。实验室依托于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  相似文献   

14.
《发光学报》2005,26(2):252
《光学精密工程》是中国仪器仪表学会一级学术期刊,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主办,科学出版社出版。著名科学家王大珩等 12位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担任顾问,陈星旦院士任编委会主任,中国科学院副院长曹健林博士担任主编。《光学精密工程》坚持学术品位,集中报道国内外现代应用光学、光学工程技术、光电工程和精密机械、光学材料、微纳科学与技术、医用光学、先进加工制造技术、信息与控制、计算机应用以及有关交叉学科等方面的最新理论研究、科研成果和创新技术。本刊刊发国家重大科技项目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86…  相似文献   

15.
《中国光学学会科技奖》条例第一条:为促进我国光学科技事业的发展,激励我国从事光学、应用光学、光学工程等科技工作的中、青年科技人员奋发向上,创新进取,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王大珩教授出资在中国科学技术发展基金会设立基金,以其一部分用于《中国光学...  相似文献   

16.
《中国光学学会科技奖》条例第一条:为促进我国光学科技事业的发展,激励我国从事光学、应用光学、光学工程等科技工作的中、青年科技人员奋发向上,创新进取,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王大瑜教授出资在中国科学技术发展基金会设立基金,以其一部分用于《中国光学...  相似文献   

17.
我们向1995年新当选的物理学方面的中国科学院院士表示衷心的祝贺 本刊从本期开始陆续介绍新当选的物理学方面的中国科学院部分院士.  相似文献   

18.
《发光学报》2006,27(1):139-139
中国科学院激发态物理重点实验室(以下简称实验室)始建于1989年,是国内惟一专门从事发光学及其应用研究的中国科学院开放实验室。徐叙院士是实验室的创始人和第一届主任,黄昆院士为实验室顾问(1989.4~1993.6)。现任实验室主任为申德振研究员。实验室依托于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  相似文献   

19.
《发光学报》2006,27(3):429-429
中国科学院激发态物理重点实验室(以下简称实验室)始建于1989年,是国内惟一专门从事发光学及其应用研究的中国科学院开放实验室。徐叙院士是实验室的创始人和第一届主任,黄昆院士为实验室顾问(1989.4~1993.6)。现任实验室主任为申德振研究员。实验室依托于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  相似文献   

20.
中国科学院激发态物理重点实验室(以下简称实验室)始建于1989年,是国内惟一专门从事发光学及其应用研究的中国科学院开放实验室。徐叙院士是实验室的创始人和第一届主任,黄昆院士为实验室顾问(1989.4~1993.6)。现任实验室主任为申德振研究员。实验室依托于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