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基于不均衡运输的编组站能力计算方法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分析列车到达不均衡对编组站作业的负面影响,结合编组站作业系统的特点,把编组站的工作时间分为忙、闲和普通三个阶段,以编组站的核心内容解体作业作为计算能力的基础,并且考虑了其它设备能力的影响,提出用编组站通过能力、编组站车流结构条件通过能力和驼峰小时解体能力三个概念来计算编组站的能力.与传统的编组站能力计算方法相比,突出了重点,计算结果相对能更好地反映不均衡运输条件下编组站的实际工作状况.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系统观点出发,对到发线通过能力赋予新的定义,提出到发线通过能力新的改进算法,并通过计算机模拟,得到综合反映各种因素对通过能力影响的两个参数——空费系数和等待时间的经验公式.它在理论上比目前算法更加完善,在实际应用上也无需进行繁琐的查标工作,简便易行.  相似文献   

3.
在深入分析既有的技术站能力计算体系及相关因素的基础上,提出了一套基于非均衡运输条件下的技术站能力计算公式体系.该公式体系根据非均衡运输的特点,结合生产实际,引入了一个新的概念:"3 h阶段不均衡系数",用它的适当变形来代替了原有公式体系中的空费系数.这不仅符合现实,而且可以更真实地反映出非均衡运输对技术站作业组织和能力的影响程度.  相似文献   

4.
深入分析限速条件下区间通过能力计算涉及的不确定因素.针对其动态性、模糊性、随机性和无后效性等特点,建立基于模糊马尔科夫链的区间通过能力计算方法.提出一种以模糊随机变量表达区间通过能力的解析形式,使得能力随突发事件影响程度变化的随机性和司机驾驶行为等因素的模糊性没有任何缺失.以京沪高铁作为实例分析,基于模糊马尔科夫链的计算方法反映了能力随事件变化的动态过程,更能容错各类因素及其不确定性,为决策者提供了丰富的选择方案,使得能力计算可兼顾激进的、保守的和相对折中的各种典型的运输组织策略,符合特殊条件下列车的实际运营环境.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中国典型城市(哈尔滨、北京、上海、长沙)火车站候车室的照度值测量,同时对候车室内旅客进行照明舒适度的调查,统计分析旅客在不同照度下的照明舒适度感受,利用模糊数学方法计算出候车室的阴暗度域限值.结合参照单位分析法(Ridit)对照度值进行探讨,对标准组的平均参照值进行了计算.数据分析表明,候车室照度的阴暗度阈限值为92.3 lx.候车室照度标准值取113.6~73.2 lx之间,平均Ridit值最靠近0.5所对应的照度值为80 lx,能够满足旅客对火车站候车室照明舒适度的要求.  相似文献   

6.
通过两座二级公路汽车客运站的设计总结,对客运站的设计趋势作初步探讨重点叙述客运站流线组织的基本原则和平面布局设计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7.
8.
以大理-瑞丽山区铁路的通过能力适应性计算为研究重点,分别计算了大瑞铁路各区段的平行运行图和非平行运行图通过能力。提出了三列旅客列车在追踪系数分别为0、0.5、0.67、1时,大瑞铁路的通过能力加强方法。研究表明:组织列车追踪运行,可以大幅度缩减同方向列车间隔时间,从而可以显著提高区间通过能力。随着旅客列车追踪系数的增大,旅客列车的扣除系数呈减小趋势,铁路区间通过能力呈增大趋势。  相似文献   

9.
分析突发事件条件下区间通过能力计算涉及的不确定因素. 针对其动态性、模糊性、随机性及无后效性等特点,建立了基于马尔可夫链的区间通过能力计算方法. 当特殊运营条件发生或列车运行受到随机干扰时,利用模糊评判法建立状态转移矩阵,而后根据列车速度对路网能力进行快速折算. 实验证明,基于马尔科夫链的能力计算方法更能容错各类不确定性因素,可预测未来某时段的路网通过能力.  相似文献   

10.
旅游客运站的选址是规划和建设旅游客运站的重要环节,对旅游客运站的有效选址进行研究,有利于推动当前旅游客运规划工作程序化、规范化和科学化。本文以定军旅游客运站的选址为基础,结合数学模型选址方法,通过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最终确定最优方案,为定军旅游客运站的选址奠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1.
从离散化的到发线时空资源的微观描述出发,研究列车加权总晚点时间与到发线使用费用之和最小为优化目标的客运站到发线运用方案调整方法,以保证列车运行安全、满足列车在站到发作业要求为约束条件,建立了求解客运站到发线运用方案调整问题的线性0-1规划模型,并设计了求解模型的遗传模拟退火算法,以快速得到问题的满意解.同时,以某一客运站为例对模型和算法进行验证,结果表明,该模型较好地描述了实际问题,并能在较短时间内获得满意解,实现了客运站到发线运用的实时调整,并为列车调度员随后的列车运行调整工作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2.
根据全路各主要客车整备所每列车底占用整备线的时间(t占)和两列车底之间的平均空闲时间(t空),用数理统计方法,按长、短途客车的比例,分别确定t占为8、9、10h;按每昼夜始发终到客车对数的多少,分别确定t空为3、4、5h;计算出客车整备线的利用系数a整和空费系数a空。据此可以采用分析计算法,查表法计算客车整备线的数量及能力。可供新建和扩建既有客车整备所参考。  相似文献   

13.
乘客选择行为引起地铁车站客流量分布动态变化,并导致拥堵的传播,是承载能力瓶颈产生的关键因素之一.通过分析乘客在站服务事件链,构建地铁车站系统中设施设备关联网络.在分析乘客选择行为作用下的关联网络特性的基础上,建立了节点约束下的车站客流分配模型,并引入动态惩罚函数求解该模型,结合求解结果,提出通过节点受影响程度指标来识别能力瓶颈.以上海地铁陆家浜路站为例分析,与StaPass软件的仿真结果进行对比,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和准确性,有助于快速分析不同客流条件下车站客流分布,并确定能力瓶颈.  相似文献   

14.
自2013年1月26日织金站办理铁路旅客运输业务以来,织金站旅客运输量逐渐增加,特别是周末和节假日期间客流量的大幅度增加与运能不足、车站设施设备短缺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对织金站客运服务系统做了详细的分析,提出织金火车站的运能、客运工作人员及相关客运设施设计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并且从列车的行车组织及完善设备设施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改善措施.  相似文献   

15.
针对铁路客运繁忙区段运能紧张、增开旅客列车困难的现状,从五个方面论述了提高区间旅客列车通过能力的途径,从而为提速后繁忙区段进一步提高旅客列车密度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结合兰州市西关什字特殊的地理位置,利用AnyLogic仿真软件建立了西关什字地下两层的地铁站模型,在微观水平上模拟与仿真了地铁站的客流组织. 根据仿真结果对客流组织进行了动态优化,提出了客流组织和设备配置与布局两个方面的评价指标体系,为地铁站实际的建设和管理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以京广铁路“八五”及“九五”期间的运量为目标值,考虑到点线能力的协调发展,通过采取不同方案的比选,探讨了从总体上提高列车重量,增加行车密度,加强通过能力,以适应各个时期运量增长的途径,提出了缓解该线运量与运能矛盾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