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用动力学光度法研究了仿生理条件下(4S,5R)-2(-4-氯苯基)-3,4-二甲基-5-苯基噁唑烷的水解反应。证实了该恶唑烷的水解为一级反应,水解半衰期16.5min,水解反应速率与缓冲溶液pH以及反应温度紧密相关。从而建立了动力学光度法测定微量噁唑烷的水解反应新方法。  相似文献   

2.
 合成了4种聚醚桥连二异羟肟酸双核配合物,并将其用于催化α-吡啶甲酸对硝基苯酯(PNPP)水解反应,研究了聚醚桥连二异羟肟酸双核配合物催化PNPP水解反应的动力学和机理,提出了配合物催化PNPP水解的动力学模型. 结果表明, 在25 ℃条件下,随着缓冲溶液pH值的增大, 聚醚桥连二异羟肟酸双核配合物催化PNPP水解速率逐渐提高,表现出很高的催化活性. 根据阿累尼乌斯公式和不同温度下的表观一级常数,求出了水解反应的表观活化能.  相似文献   

3.
本文报道合成了一系列S,S-型螯合配体—1,2-二苯硫基乙烷及其衍生物。制备了它们与Pd(Ⅱ)形成的配合物,并研究了这些配合物促进下的二肽水解反应动力学。结果发现这些配合物对二肽的水解反应有促进作用,该水解反应是通过配位水的进攻机理进行的,水解速率随着与Pd(Ⅱ)配位的配位水的个数的增加而加快。  相似文献   

4.
系统研究了近临界水中聚丙烯腈无催化水解反应动力学.在实验数据重现性和物料配比对PAN水解反应影响的考察基础上,系统测定了210~250℃下聚丙烯腈的水解反应动力学数据,采用元素分析仪、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热分析仪、凝胶色谱仪对水解产物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近临界水中聚丙烯腈无催化水解是可行的,其中温度与物料配比是影响水解速率的主要因素;通过控制不同水解条件,可得到不同含量的腈基(—CN)、酰胺基(—CONH2)和羧基(—COOH)二元或三元共聚物,产物侧基含量的不同有可能在不同的领域得到应用;以一级连串反应动力学模型对实验数据进行了拟合,得到了聚丙烯腈和聚丙烯酰胺水解反应活化能分别为53.37 kJ.mol-1和120.55 kJ.mol-1.  相似文献   

5.
合成了两种新的聚醚取代的水杨醛亚胺Schiff 碱锰(III)配合物和, 研究了它们与表面活性剂Brij35形成的金属胶束对BNPP的催化水解反应. 探讨了催化反应机理, 提出了水解反应的动力学数学模型; 计算了催化反应的Michanelis常数和表观活化能, 并与不含聚醚链的类似物比较, 考查了配合物配体中聚醚支链及其端基对催化水解反应的影响. 结果表明, 催化水解反应遵循金属-氢氧离子机理; 以羟基作为聚醚链端基的的催化活性最高, 在相同条件下, 其表观一级速率常数约为的3倍, 为的30倍.  相似文献   

6.
<正> 在以前的研究中我们发现:水杨酸、甲醛和烷基伯胺的缩聚物在催化p-硝基苯酚乙酸酯(PNPA)水解反应的过程中,主链上的水杨酸羟基和叔胺氮原子之间有协同作用;聚合物则链上的长链烷基能与底物发生疏水相互作用,酯的水解反应表现为Michaelis-Menten动力学历程,本文在不同温度下测定了水杨酸及其缩聚物催化PNPA水解反应的速度常数及各项热力学活化参数,讨论了温度对缩聚物催化作用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微量量热法研究淀粉酶催化反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酶催化水解反应;热动力学;微量量热法研究淀粉酶催化反应  相似文献   

8.
用NMR谱研究乙酸甲酯的水解反应邵振忠,李卫东(北京师范大学化学系100875)核磁共振除广泛用于有机化学、生物、医药等各个领域外,从60年代开始在化学动力学方面显示身手,本文用目前很多高校具有的60兆NMR谱仪来测定乙酸甲酯在不同温度下水解反应速率...  相似文献   

9.
水杨酸、甲醛和烷基伯胺(烷基:甲基,正-丙基,正-己基或正-十二烷基)通过Mannich缩合反应制得了主链上既含有水杨酸基又含有叔胺基的线型缩聚物。用这些缩聚物催化P-硝基苯酚乙酸酯(PNPA)水解反应的动力学研究结果表明,缩聚物的催化活性随N-烷基侧链的链长增加而增加。在催化剂过量的条件下,带有十二碳烷基侧链的缩聚物催化PNPA水解反应时符合简单的Michaelis-Menten动力学历程。  相似文献   

10.
合成了两种新的聚醚取代的水杨醛亚胺Schiff碱锰(III)配合物MnL12Cl和MnL2Cl,研究了它们与表面活性剂2Brij35形成的金属胶束对BNPP的催化水解反应.探讨了催化反应机理,提出了水解反应的动力学数学模型;计算了催化反应的Michanelis常数和表观活化能,并与不含聚醚链的类似物MnL2Cl比较,考查了配合物配体中聚醚支链及其3端基对催化水解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催化水解反应遵循金属-氢氧离子机理;以羟基作为聚醚链端基的MnL12Cl的催化活性最高,在相同条件下,其表观一级速率常数约为MnL2Cl的3倍,为MnL2Cl的30倍.23  相似文献   

11.
合成了两种新的聚醚取代的水杨醛亚胺Schiff碱锰(Ⅲ)配合物MnL 1 2Cl和MnL 22 Cl,研究了它们与表面活性剂Brii35形成的金属胶束对BNPP的催化水解反应.探讨了催化反应机理,提出了水解反应的动力学数学模型;计算了催化反应的Michanelis常数和表观活化能,并与不含聚醚链的类似物MnL3 2Cl比较,考查了配合物配体中聚醚支链及其端基对催化水解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催化水解反应遵循金属-氢氧离子机理;以羟基作为聚醚链端基的MnL1 2C1的催化活性最高,在相同条件下,其表观一级速率常数约为MnL2 2Cl的3倍,为MnL3 2Cl的30倍.  相似文献   

12.
章道道  梁贵柏 《化学学报》1986,44(11):1179-1181
由于β-环糊精(β-CD)对苯酚酯水解反应的催化机理与胰凝乳蛋白酶的作用机理十分相似,因此以β-CD作为模拟酶的动力学研究已经成为当前该化学领域中的一个重要课题.Breslow等报道,β-CD对2-二茂铁丙烯酸对硝基苯酚酯(1)的酰基转移反应或水解反应的催化加速程度K_c/K_(un)(k_c与k_(un)分别表示在OH~-离子浓度恒定的条件下β-CD存在及不存在时底物水解反应的速率常数)高达3.6×10~5,达到了典型的酶催化反应的数量级,因而引起了人们的广泛注意.  相似文献   

13.
本文应用一级反应的无量纲参数法(R<1),对甲酰苯胺在10%(V/V)二噁烷—水泥合溶剂中的碱催化水解反应进行了热动力学研究,并探讨了其反应机理。讨论了热动力学快慢反应的判定方法。  相似文献   

14.
本工作由七篇论文组成。第一部份以不同链长的对位取代苯酚羧酸酯的水解反应为模型,通过动力学研究,得到十条证据,表明由于疏水亲脂作用。长链羧酸酯在水-DMSO中有簇集和绕曲,大大地影响了水解反应的速度和反应机理,其中四条证据是新的,尤其是将糖淀粉作为宿主研究簇集和绕曲。  相似文献   

15.
阿司匹林水解反应动力学是药学、医学类专业物理化学理论教学中的典型案例,其动力学参数的测定通常采用络合显色法,存在实验步骤繁琐且耗时过长等问题,难以转化为物理化学实验教学内容。为解决上述问题,改进了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阿司匹林水解反应动力学的方法并详细探讨了其实验原理。和络合显色法相比,新方案大幅简化了实验内容和步骤,避免了含酸废液的产生并将反应时间缩短为4小时。改进后的实验项目有望发展为药学和医学类专业的化学动力学教学实验。  相似文献   

16.
硅氧烷的水解-缩聚反应动力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综述了硅氧烷的水解动力学的主要影响因素(硅氧烷上的基团和水解反应催化剂等)、单组分以及多组分硅氧烷缩聚反应动力学、硅氧烷共缩聚产物结构控制策略。  相似文献   

17.
冠醚化Schiff 碱配合物金属胶束催化BNPP水解动力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两种新的冠醚化Schiff 碱过渡金属配合物与表面活性剂Brij35(聚氧乙烯(23)十二烷基醚)形成的金属胶束对BNPP(对硝基苯酚磷酸二酯)的催化水解反应. 探讨了催化反应机理, 建立了一种金属胶束催化BNPP水解的动力学数学模型; 计算了模拟酶催化反应的相关参数和表观活化能. 结果表明, 此类金属胶束作为模拟水解金属酶对BNPP水解反应表现出良好的催化活性.  相似文献   

18.
合成了一种含有谷氨酸残基的长链烷基表面活性剂Nα-十二烷基-L-谷氨酸. 研究了表面活性剂所形成的胶束体系在较温和条件下催化纤维素模型物甲基-β-D-纤维二糖苷(MCB)水解的反应. 研究表明此功能胶束对MCB水解为葡萄糖的反应在较低的温度(90℃)下就表现出明显的催化作用, 在pH 5.0附近具有最佳的催化水解效果.根据胶束催化的相分离模型获得MCB水解的一级反应速率常数(km).研究了胶束与组氨酸(His)或谷氨酸(Glu)所组成的复配体系对MCB的催化水解作用. 结果表明: 氨基酸小分子的加入极大地促进了水解反应的进行, 而胶束与氨基酸在1:1的摩尔浓度配比时催化效果最好. 温度对水解反应速率以及副产物的产生有明显的影响. 在130℃, pH 5.0的水溶液中, 胶束与谷氨酸的复配体系催化MCB水解反应1.5 h后的葡萄糖收率可达到36.6%. 本文也对此催化体系催化MCB水解反应动力学进行了研究, 获得了催化反应的表观一级速率常数(kobsd), 计算得到催化水解反应生成葡萄糖的活化能(Ea)为97.18 kJ·mol-1.  相似文献   

19.
引言化学动力学盐效应的研究是液相反应动力学的重要课题之一,因为它既会显著地影响着反应的动力学性能,有时还可用它来判别反应的过渡态结构和反应机理。关于乙酸乙酯碱性水解反应的动力学盐效应,早在1887年Arrhenius根据他自己的工作,就认为不存在盐效应。后在1930年Livingston结合他自己的工作绘出三类动力学盐效应的五种典型反应的盐效应  相似文献   

20.
硅氮烷添加剂的水解稳定性对硅橡胶热稳定性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一种新的方法研究了硅氮烷水解反应的动力学规律 ,根据实验数据测出硅氮烷水解速率对硅氮烷的浓度符合一级动力学关系 .计算出了几种硅氮化合物与水蒸气反应的表观活化能 ,结果表明硅氮烷的结构与其水解反应的表观活化能有密切的关系 .硅原子或氮原子上带有较大空间位阻的基团后 ,其水解稳定性提高 .其中六苯基环三硅氮烷 4的水解表观活化能为 2 14kJ mol,而苯基硅氮聚合物 5的水解表观活化能更达到 2 91 3kJ mol.添加到硅橡胶中的硅氮化合物水解表观活化能越大 ,即水解稳定性越高 ,其改进硅橡胶热稳定性的效果越好 .将 4和 5添加到硅橡胶生胶中 ,35 0℃下老化 2 4h的热失重分别为 0 96 %和 0 6 %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