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离子液体中NaHSO4催化芳香醛与1,3-环己二酮的缩合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NaHSO4为催化剂, 在离子液体1-丁基-3-甲基咪唑四氟硼酸盐([bmim]BF4)介质中, 由芳香醛与1,3-环己二酮衍生物制备了9-芳基-2,3,4,5,6,7-六氢-2H-氧杂蒽-1,8-二酮衍生物. 在沸水浴中反应1~2 h, 产率达81.2%~93.0%. 该方法反应时间短, 产率高, 催化剂价廉易得, 而且对环境友好.  相似文献   

2.
刘艳梅  应敏  杨志杰  乐长高 《有机化学》2006,26(9):1286-1290
以[Bmim]Cl/FeCl3(三氯化铁/氯化丁基甲基咪唑)离子液体作为反应介质和催化剂, 考察了离子液体的酸度、反应温度及反应时间对α-生育酚与β-D-五乙酰吡喃型葡萄糖糖基化反应的影响. 结果表明, 离子液体的催化活性与其酸强度密切相关, 离子液体的酸性越强, 其对此糖基化反应催化活性越高. 在FeCl3与[Bmim]Cl物质的量比为2的[Bmim]Cl/FeCl3离子液中, α-生育酚与β-D-五乙酰吡喃型葡萄糖在45 ℃下反应3 h, 可以得到较高的转化率, α-生育酚的转化率最高可达70.2%. 同有机溶剂作为反应介质相比, 反应条件温和, 反应时间短, 室温离子液体具有更好的催化活性, 所得产物与离子液体不溶, 便于分离, 催化体系可循环使用, 且对环境友好.  相似文献   

3.
在离子液体BMImPF6中, 用不同的钯催化剂和Lewis酸三氟甲磺酸铜Cu(OTf)2共催化苯乙烯二聚反应, 发现用Pd(OAc)2/Cu(OTf)2作催化剂, Pd/Cu物质的量之比为1~4时, 可高产率高选择性地获得苯乙烯二聚产物1,3-二苯基-1-丁烯. BMImPF6对催化剂有较好的溶解性, 可固定催化剂体系, 使催化剂有效地与产品分离. 同时, α-甲基苯乙烯的二聚反应表明, 室温下不发生反应, 提高温度有利于反应进行.  相似文献   

4.
以芳醛、氰乙酸酯和4-羟基喹啉-2-酮为原料, 乙醇为溶剂, 在KF-Al2O3催化下80 ℃, 一步合成了2-氨基-4-芳基-5,6-二氢化-4H-吡喃[3,2-c]喹啉-5-酮-3-羧酸酯衍生物, 和其它方法相比, 具有反应条件温和, 容易操作和产率高等优点, 产物4a的结构通过X单晶衍射分析确证.  相似文献   

5.
以2-甲基对苯二酚和香叶基溴为起始原料, 经过酚羟基保护, 溴代, Li2CuCl4催化的芳基溴与Grignard试剂的偶联以及Julia偶联等一系列反应, 完成了裸鳃亚动物的代谢产物, 5-甲基-[(2E,6E)-3,7,11-三甲基-9-氧代十二碳二烯]苯醌(1)和氢醌(2)的首次全合成, 将1用NaBH4还原, 得到(±)-3, (±)-3也是此类天然产物之一.  相似文献   

6.
王宏社  苗建英 《有机化学》2007,26(2):266-268
NaHSO4•SiO2作催化剂, 1,3-二羰基化合物和伯胺在室温下反应合成了一系列β-烯胺酮(酯), 该法反应条件温和, 产率高, 催化剂能回收再利用.  相似文献   

7.
该文报道了N,N′-(2-苯并咪唑基甲基)亚氨基甲基膦酸{bbimpH2,[(C7H5N2)CH2]2NCH2PO3H2}的2个镍化合物Ni2(bbimp)2(4,4′-bipy)(H2O)2·2H2O (1)和[Ni2(bbimp)2(H2O)2][Ni(bbimp)(H2O)2]2·4H2O (2)。化合物1是4,4′-联吡啶作为桥连配体的中性双核结构。化合物2含有1个中性的[Ni2(bbimp)2(H2O)2]双核分子与2个中性的[Ni(bbimp)(H2O)2]单核分子。双核分子单元中的2个Ni(Ⅱ)离子被2个膦酸氧桥连。在化合物2中,膦酸氧桥连的2个Ni(Ⅱ)离子之间存在铁磁性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8.
齐斌  晁余涛 《化学学报》2007,65(19):2117-2123
在6-311+G(2d,2p)水平下,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DFT)的B3LYP方法, 研究了Criegee 自由基CH2O2与H2O的反应. 结果表明反应存在三个通道: CH2O2+H2O®HOCH2OOH (R1); CH2O2+H2O®HCO+OH+H2O (R2); CH2O2+H2O®HCHO+H2O2 (R3), 各通道的势垒高度分别为43.35, 85.30和125.85 kJ/mol. 298 K下主反应通道(R1)的经典过渡态理论(TST)与变分过渡态理论(CVT)的速率常数kTSTkCVT均为2.47×10-17 cm3•molecule-1•s-1, 而经小曲率隧道效应模型(SCT)校正后的速率常数kCVT/SCT 5.22×10-17 cm3•molecule-1•s-1. 另外, 还给出了200~2000 K 温度范围内拟合得到的速率常数随温度变化的三参数Arrhenius方程.  相似文献   

9.
H2SO4处理的Nb2O5/γ -Al2O3催化剂表面酸性与催化性能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Hammett指示剂法、红外光谱(IR)、示差扫描量热-热重法(DSC-TG)和微型催化反应装置等研究了H2SO4处理的负载型Nb2O5/γ-Al2O3催化剂表面酸性和催化异丁烯(IB)与异丁醛(IBA)反应生成2,5-二甲基-2,4-己二烯(DMHD)的催化性能。结果表明随所用H2SO4浓度增加,Nb2O5/γ-Al2O3催化剂表面酸性增强,B酸量增加,L酸量先增加后下降。经H2SO4处理的Nb2O5/γ-Al2O3催化剂的催化活性明显增加,但当H2SO4浓度超过0.05 mol·L-1时催化活性又急剧下降,这可能是因为在H2SO4处理的催化剂表面形成的强酸中心上,产物分子进一步转化为积炭且封闭催化剂活性表面,导致催化活性下降。  相似文献   

10.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一系列不同Al2O3含量的SiO2-Al2O3复合氧化物,以该系列复合氧化物为载体,采用等体积浸渍法制备了Ni负载量15%(重量百分比)的催化剂,用于催化乙酰丙酸加氢制γ-戊内酯.采用N2物理吸附、X射线衍射(XRD)、H2程序升温还原(H2-TPR)、H2程序升温脱附(H2-TPD)、NH3程序升温脱附(NH3-TPD)和吡啶吸附红外(Py-IR)等手段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不同载体催化剂的活性组分分散度及表面酸性质存在明显差异,显著影响了催化剂吸附、活化H2与C=O键的能力,进而影响了催化剂的乙酰丙酸加氢活性.其中,Ni/SiO2-Al2O3催化剂上的L酸中心能够促进C=O键的吸附、活化,与金属Ni上的H2吸附活性位协同作用,大大提高了乙酰丙酸加氢活性.因此,具有最多L酸中心和丰富H2吸附活性位的Ni/SiO2-8Al2O3催化剂表现出最高的乙酰丙酸加氢活性,在180℃、4 MPa氢气压力下,乙酰丙酸转化率达到90.5%,目标产物γ-戊内酯选择性为100%.  相似文献   

11.
研究了PEG1000-DIL/甲苯温控体系中硝基芳烃的还原反应.考察了催化加氢、水合肼/FeCl3.6H2O和水合肼/Fe5HO8.4H2O等3种还原体系,发现水合肼/Fe5HO8.4H2O在PEG1000-DIL/甲苯温控体系中具有很高的催化活性,将其用于12种硝基芳烃的还原反应,产率最高可达99%.该催化体系重复使用3次后产率无明显变化,用于卤代硝基苯类化合物的还原可以有效防止脱卤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以氯化铜、氯化铟、硫脲、亚硒酸以及硒粉为原料,乙二醇及乙二胺为溶剂,采用常压溶剂热法制备了硫化铟为核硒化铜为壳(In2S3/CuSe)的核壳结构复合粉体。主要探讨了反应温度、不同反应原料以及不同表面活性剂对产物物相以及形貌的影响。通过采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对产物的物相、形貌以及组成进行了表征。实验结果表明:常压溶剂热条件下可以制备得In2S3/CuSe复合粉体,其最佳反应工艺参数是:于160℃下合成In2S3粉体为核,于100℃下合成包裹在In2S3表面的CuSe粉体从而获得In2S3/CuSe核壳结构复合粉。在该工艺参数下合成产物的形貌主要由圆球状颗粒组成,粉体的粒径分布在1~2μm。此外,本文也通过添加不同种类表面活性剂对产物的形貌进行了控制。  相似文献   

13.
合成了两种稀土高氯酸盐与L 脯氨酸配合物的晶体.经热重、差热、化学分析及对比有关文献,知其组成是[Pr2(L Pro)6(H2O)4](ClO4)6和[Er2(L Pro)6(H2O)4](ClO4)6,质量分数为99.24%和98.20%.选用RE(NO3)3•6H2O(RE=Pr,Er)、L Pro、NaClO4•H2O和NaNO3作辅助物,使用具有恒温环境的反应热量计,以2 mol•L-1 HCl作溶剂,分别测定了[2RE(NO3)3•6H2O+6L Pro+6NaClO4•H2O]和{[RE2(L PrO)6(H2O)4](ClO4)6+6NaNO3}在298.15 K时的溶解热.设计一热化学循环求得化学反应的反应焓ΔrHm分别是:63.904 kJ•mol-1和91.017 kJ•mol-1,经计算得配合物[RE2(L Pro)6(H2O)4](ClO4)6(s)在298.15 K时的标准生成焓ΔfHm(298.15 K)分别是-6 594.78 kJ•mol-1和-6 532.87 kJ•mol-1.  相似文献   

14.
A facile and rapid method for the one-pot synthesis of 5,5-disubstituted hydantoins in the presence of magnetic Fe3O4 nanoparticles has been developed. The multicomponent reactions of carbonyl compounds (aldehydes and ketones), potassium cyanide and ammonium carbonate were carried out under solvent-free conditions to obtain various hydantoin derivatives. The magnetic catalyst could be readily separated by an external magnet from the reaction mixture. This procedure has many advantages, such as the use of a reusable magnetic catalyst, high yields, short reaction times, simplicity and very easiness with implementing the methodology.  相似文献   

15.
低温固相反应合成Li3V2(PO4)3正极材料及其性能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利用V2O5·nH2O湿凝胶,LiOH·H2O,NH4H2PO4和C等作原料,通过低温固相还原反应在550 ℃焙烧12 h制备出Li3V2(PO4)3正极材料。采用XRD,SEM和电化学测试对Li3V2(PO4)3样品性能进行研究。XRD研究表明本法所合成的Li3V2(PO4)3同传统的高温固相反应法所合成的Li3V2(PO4)3一样同属于单斜晶系结构。SEM测试表明所合成的样品平均粒径大小约为0.5 μm且粒径分布较窄。电化学测试表明以0.2 C的倍率放电时,样品的首次放电容量为130 mAh·g-1,室温下循环30次后其比容量为124 mAh·g-1。  相似文献   

16.
水溶剂中芳醛与5,5-二甲基-1,3-环己二酮的反应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芳醛1与5,5-二甲基-1,3-环己二酮(2)在氯化三乙基苄基铵(TEBA)催 化下在水中生成2,2'-芳业甲基双(3-羟基-5,5-二甲基-2-环己烯-1-酮 )(3),若在体系中有对甲苯磺酸存在时则生成3,3,6,6-四甲基-9-芳基- 1,8-二氧代八氢化氧杂蒽(4)或3,3-二甲基-9-(3-羟基-5,5-二甲基 -2-环己烯-1-酮-2-基)-1-氧代四氢代氧杂蒽(6)而不是生成3,产率接 近定量。  相似文献   

17.
La2O3对Ni/γ-Al2O3甲烷化催化剂的助催化作用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我国将稀土作为助剂引入镍基甲烷化催化剂,大大提高了催化剂的活性和热稳定性,并已投入工业应用[1-3].稀土对不同镍催化剂反应性能及其作用机理的研究已有一些报导[3-7].谢有畅等观察到镍负载在经单层La2O3改性的γ-Al2O3表面,其晶粒要比没有La2O3时小得多.Rotgerink等认为添加La后反应速率的增加不只是由于几何效应,而是La对甲烷化本身有促进作用,单位镍表面的活性是随La含量不同而改变的,活性增加的同时表观活化能也增加[5].作为助剂的La2O3在氢还原和反应过程中的变化及其作用的研究和讨论较少,目前一般认为添…  相似文献   

18.
以FeCl3和CH4N2S为主要原料,在0.2~0.4 T的外加磁场强度下,温度为170 ℃的反应体系中研究了磁场对前驱物Fe3S4转化成FeS2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Fe3S4到FeS2的转化率是与磁场强度有关的。Fe3S4的硫化过程可能是通过溶解-再结晶机理。外加磁场的存在可以促进物质的传输过程,从而加速前驱物的溶解和再结晶过程,导致和没有外加磁场相比Fe3S4到FeS2的转化率的增加。  相似文献   

19.
本文利用ZrO2-B2O3-C体系中碳热还原的基本原理,分别使用正丙醇锆(Zr(OC3H7)4)、硼酸(H3BO3)和蔗糖(C12H22O11)为原料,采用溶胶-凝胶法合成了ZrB2纳米粉末。在实验设计过程中,首先使用化学修饰剂乙酰丙酮(acac)修饰Zr(OC3H7)4,目的是防止Zr(OC3H7)4的快速水解;其次,选用蔗糖作为碳源,是考虑到蔗糖热解时可以完全分解为碳,这样可以准确计算热解过程碳的生成量。结果表明:当起始原料nB/nZr=2.3、热解温度为1550℃时,通过溶胶-凝胶法可以成功合成单相ZrB2纳米粉末。分布均匀的颗粒形貌呈等轴状,平均尺寸约50 nm。  相似文献   

20.
利用V2O5、LiOH·H2O、H2O2、NH4H2PO4与柠檬酸为原料,通过溶胶-凝胶法合成了碳包覆的Li3V2(PO4)3复合正极材料。采用XPS、XRD、SEM、TEM、拉曼光谱和电化学方法对材料的性能进行了研究。还研究了其结构与焙烧温度、样品电导率和电化学性能的关系。研究表明复合材料具有空间群为P21/n的单斜结构,表面包覆粗糙多孔的碳层。在800 ℃下制备的碳包覆样品的电子导电率高达9.81×10-5 S·cm-1,约为高温固相氢气还原法制备的未包覆碳Li3V2(PO4)3的10000倍。测试结果表明碳包覆Li3V2(PO4)3的电化学性能远优于未包覆碳的样品。在3.0~4.3 V电压范围内,以0.1C和2C倍率充放电时,碳包覆的Li3V2(PO4)3具有高比容量(分别为128和109 mAh·g-1)和优异的循环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