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储能电站能够提高风电并网效益,减少弃风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在储能电站调度策略中,粒子群算法具有较好的适应性与便捷性,但存在容易陷入局部最优的缺点。针对这一缺点,本文提出将混沌改进的粒子群算法应用到储能电站的控制之中。由于混沌具有随机性、遍历性、规律性和敏感性的特点,将混沌融入到粒子群运动过程中,可以达到粒子群稳定与混沌不断交替进行变动,从而达到全局寻优的特点。最后通过具体算例将算法改进前后进行对比,验证改进的可行性与算法的实际应用性。  相似文献   

2.
船舶污水处理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船舶污水的种类及危害,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船舶生活污水处理技术、含油污水(包括舱底污水、压载水)处理技术的现状及发展趋势,指出上述船舶污水处理技术存在的问题及今后的研究方向,最终实现船舶污水达到处理后达标排放的目标,以更好的保护海洋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3.
为了优化海事监管资源配置,提高船舶安全监督管理水平,实现船舶监督精准化,通过层次分析法筛选指标,建立了评价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分析并改进了现有层次分析法(AHP)和数据包络法(DEA)集成方法的不足,建立了基于AHP-DEA方法的船舶监督精准化评价体系,实现了船舶风险程度以及船舶监督优先等级的排序和分类.最后运用改进的AHP-DEA方法进行了案例分析,并将结果与现有的船舶监督评价体系的评价结果作了对比,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和优越性.  相似文献   

4.
针对船舶推进轴系的振动问题, 基于小波包、Shannon熵、遗传算法(GA)和支持向量机(SVM)理论, 提出了一种船舶轴系故障诊断的新方法, 简称WPS-GS方法. 该方法依托船舶螺旋桨状态监测模拟实验平台, 利用小波包分解技术分析船舶轴系发生故障时的振动信号, 将其Shannon熵作为SVM的输入特征向量. 在训练SVM时, 采用遗传算法对SVM的参数进行全局寻优, 使SVM具有更高的识别准确率. 实验结果表明, WPS-GS方法对故障诊断的准确度和识别率较传统SVM和交叉验证SVM方法高, 适用于船舶轴系故障诊断.  相似文献   

5.
本文提出了一种利用PSA(Probabilistic Safety Assessment)方法学和风险信息进行核电站备品备件管理的方法.和过去备品备件管理方法相比,这种新方法打破了原本基于厂家推荐或电站运行经验的库存量确定方式,与设备的安全重要性相联系,可以解决备品备件大量冗余积压的问题.首先根据不同的PSA模型确定设备的安全重要度,然后根据设备的安全重要度、采购价格,使用寿命等因素,进行分类和建模,从而优化备品备件的库存量.这种新方法兼顾了电站安全和电站成本的最优化.  相似文献   

6.
根据船舶污染事故应急预案涉及的事件和事件之间的逻辑关系构架了应急预案的故障树结构, 将故障树结构贝叶斯网络化, 构建了标准贝叶斯网络图, 由此建立一种船舶污染事故应急预案完备性评估的新方法. 利用该方法对市级船舶污染事故应急预案的缺失事件进行了分析, 评估了预案的完备度, 并与其他评估方法进行比较, 验证了该方法有效.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船舶运营的角度,论证了各种类型船舶的经济性,推荐了散货和集装箱船的预测最佳船型.并将此与优越的自然条件加以综合考虑,认为宁波港北仑港区应建设成为长江三角洲的深水港.  相似文献   

8.
针对港口国监督(Port State Control, PSC)检查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 基于贝叶斯网络理论构建船舶PSC检查滞留风险分析模型. 以东京备忘录(Tokyo MOU)中2014~2017年船舶PSC检查样本数据为基础, 运用R语言bnlearn包进行贝叶斯网络的结构及参数学习. 同时分别执行贝叶斯网络的正向、逆向推理, 定量表示各风险因素与滞留结果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 找出导致船舶滞留的高风险因素, 实现不确定环境下船舶PSC检查滞留风险的全面动态分析. 实证表明, 模型具有较高的精确度, 可为检查人员的滞留决策及航运公司的安全风险管理提供有效依据.  相似文献   

9.
对船舶横摇与舱内货物的移动关系作了理论分析,提出了船舶横摇时各因素对货物产生移动的量化比例,通过实例计算分析了舱内货物防移的必要性及装货时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为克服模糊故障树分析模型计算过程专家人员需求量大,参评专家众多时,定量量化过程复杂及缺少随机性的问题,采用蒙特卡罗法建立模糊故障树分析模型,使用计算机运作生成随机数,并以船舶海上交通事故调查报告中的3个基本事故最小割集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蒙特卡罗模型法结合使用计算机生成随机数可以解决模糊故障树分析模型对事故随机性分析结果不准确的问题,实现了在参评专家人员众多情形下简化计算过程的目标.最后通过案例验证了该模型法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用工业控制计算机控制卫星地面站功率放大器的一种方法,阐述了控制系统的硬件和软件基本组成。  相似文献   

12.
港池波浪绕射的数值计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缓坡方程引入到SWAN波浪谱模型,修改了波浪谱方程中传播速度的表达式,从而改进其在计算波浪绕射作用的不足.选用美国Delaware大学波浪水池实验资料对改进后的SWAN模型进行检验,计算结果与实测值吻合较好,表明SWAN模型能有效模拟近岸复杂地形下的波浪传播.将模型应用于琵琶门电厂港池内波浪的传播计算,分析防波堤4种不同的布置方式下港池内波浪有效波高分布图.研究发现,防波堤走向布置对改善港池内的泊稳条件有显著作用,而防波堤口门大小的作用相对较小,为有效掩护整个港池,防波堤布置方式应尽量垂直于波浪传播方向.本文成果对类似海岸工程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介绍基于IBM—PC/XT的图象工作站仿真软件。把IBM—PC/XT变成图象工作站的仿真软件,为在IBM—PC/XT(及其兼容机)上,开发图象功能软件的用户提供了一个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就Windows NT4.0无盘工作站局域网的建立进行了分析、并对实施过程和维护进行了讨论,介绍了无盘Windows95工作站系统网络建设中的经验和技巧。  相似文献   

15.
垂向一维均质土壤水分运动在蒸发条件下的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新疆乌拉泊尔均衡场,新疆化肥厂试验站及昌吉地下水综合试验场资料求得的非饱和土壤水分特征曲线、水力传导度和土壤扩散率为依据,建立了适合乌鲁本齐地区非饱和土壤水分运动在蒸发条件下运用的数学模型.并用实测资料进行了验证.数值模拟结果与常观实测值有着良好的一致性,可应用于今后试验场在蒸发条件下土壤水动态的预报.  相似文献   

16.
在软土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建设中, 沿线工程地质条件对盾构区间设计方案的影响较大, 局部地段的基岩分布往往直接影响到设计方案的可行性. 而通过地质钻探与物探的相互比对, 是准确查明复杂地质条件的有效手段. 在宁波市轨道交通2号线二期招宝山站-红联站区间的岩土工程勘察中, 采用浅层地震反射波法配合地质钻探进行联合勘察, 将物探的“线”与地质钻探的“点”结合起来, 通过相互印证和综合解释, 查明了场地下伏基岩面的埋深及起伏形态, 为盾构区间设计方案的稳定提供了可靠的地质依据.  相似文献   

17.
OSMAR2000海洋表面径向流场的生成及后处理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为了径向流图的双站合成,在OSMAR2000超分辨率海洋表面流算法提取径后向流后,再经过均匀网格径向流图的生成、多幅径向流图的组合、海流实际探测张角和有效探测距离的截取,以及径向流空缺区域的局域插值,最终生成了所需的单站径向流图,经双站合成,形成海洋表面矢量流图,现场对比验证实验证明,本文的后处理方法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18.
国内以公共交通为导向的开发(transit-oriented development,TOD)研究大多集中在规划实践领域,对于TOD能在多大程度上降低城市居民小汽车出行距离依然有待明确。基于南京市城市居民出行调查数据,采用家庭所在地800 m范围内有无地铁站点定义TOD中“T”因素,以综合密度、混合度、步行评分作为“D”因素。在控制个人社会经济属性和家庭所在地位置因素的基础上,建立Tobit模型,研究TOD对居民小汽车出行距离的减量影响。通过划分TOD、only-T、only-D、non-TOD等4类家庭居住地,分析边际效应发现,当“T”因素从无地铁站点变为有地铁站点时,小汽车出行距离降低19.6%;“D”因素每增加0.01,小汽车出行距离平均下降0.7%;当“T”与“D”因素综合作用时,小汽车出行距离下降43.4%。依据上述研究结论,提出从only-T向TOD、从non-TOD向only-D转变的规划建议。  相似文献   

19.
本文使用杭州地区1962—1981年的降水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后,发现杭州城市环境使降水量增加了约13—15%,多雨区位置有随风向改变的现象。  相似文献   

20.
闪电事件时空变化研究对于防灾减灾和资源利用具有重要意义。采用2 481个站点的闪电日数数据诊断1961—2016年我国闪电事件的时空演变特征。结果表明:在时间上,1961—2016年我国年均单站闪电日数整体呈减少趋势,西北西部和西藏地区年均单站闪电日数呈分段变化特征。全国、东北、北方、西北东部和东南地区年均单站闪电日数大致呈2~4 a的周期变化。西北西部、西藏和西南地区分别呈2,4和6 a,3和8 a与2~6 a的显著周期变化。年均单站闪电日数突变集中发生在20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中后期,但均未通过0.05显著性水平检验。在空间上,1961—2016年我国年均闪电日数呈明显的“南多北少”的空间分布格局。1961—1980年,胡焕庸线以东地区闪电日数主要以正距平为主,1980年以后,正距平范围逐渐减少。在变化趋势的空间分布上,我国闪电日数年际变化趋势整体上以减少为主,尤其是长江以南的沿海地区减少明显;在波动特征的空间分布上,青藏高原、华北平原、沿长江两岸附近地区均为闪电日数年际波动较大的地区,而长江以南的沿海地区和新疆中部及北部地区年际波动相对较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