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2.
3.
4.
曾晨 《太原科技大学学报》1989,10(1):21-31
本文对浆状管道输送系统及其特点进行了简要介绍.给出了两相流中主要设计参数,如浓度C、流体流动系数C_d、物料颗粒在液体中的沉降速度v_t、流体的临界速度v_d等的计算公式及选用图表.并给出了对于不同物料流动状态的压力损失计算公式及浆状管道输送的理论设计计算步骤. 相似文献
5.
6.
7.
成品油管道输送高差混油模型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在倾斜管道顺序输送中,输送油品的物性差异在重力作用下影响混油的形成。分析了油品物性对混油过程的影响,利用与混油区的物质分布相关的轴向有效分散系数,建立了管道顺序输送高差混油模型。同时考虑了粘度和密度的变化,采用Crank-Ncholson型隐式格式构造差分方程,并进行了数值求解。利用计算实例对雷诺数、倾角和输送长度等混油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倾角对混油的影响随着输送距离的增加和雷诺数的提高逐渐减小,特别是在大于临界雷诺数的高度湍流和长距离输送时,倾角对混油的影响相当小。 相似文献
8.
9.
输送管道是新型纺纱机上的关键部件,它利用气流来实现纤维的输运、分离等功能,其设计对纱线的强度和均匀度有直接的影响,所以研究输送管道的结构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本文介绍了转杯纺、摩擦纺、管道纺等几种新型纺纱输送管道的结构形式,讨论了输送管道流场理论和流场测试进展,并对输送管道结构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0.
11.
柱状型煤水力管道输送试验研究系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建立了水力管道输送研究系统,对柱状型煤水力管道输送和现有的煤运输方法进行了比较,对试验研究系统进行了介绍,该试验研究具有广阔的开发应用前景,对今后系列试验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12.
提出了一类带约束运输问题的数学规划模型.证明了如果该类运输问题有可行解,那么它一定有最优解,且存在一个最优解,该最优解对应无约束运输问题的一个基础可行解. 相似文献
13.
浆体管道输送中两种阻力损失计算方法的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邱跃琴 《贵州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9,28(5):31-35
根据现场系统的实测数据和理论计算结果的比较,分析和评价了浆体管道输送中两种阻力损失的计算方法,编制了Wasp法的计算程序。 相似文献
14.
管道水力输送中料筒起动流速的试验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筒装料管道水力输送中料筒起动阶段为研究对象,研究料筒起动时承担输运任务的水流的平均流速与料筒荷重间的内在联系。给出了4种不同几何参数的料筒,在不同荷重下的起动流速,得出料筒的起动流速与荷重成正比变化;在荷重和筒长相同的情况下,较大直径的料筒更容易起动;在荷重和料筒直径相同的情况下,较长长度的料筒更容易起动。以上结果可供后续研究和工程设计时参考。 相似文献
15.
16.
根据西气东输二线工程的交通网络,结合其可行性分析,制定出钢管订购和运输的管道网络图,利用最短路Floyd算法简化了距离网络,求出最小购运费用矩阵.在此基础之上建立了钢管订购和运输问题的整数非线性规划模型,利用Lingo软件编程求解得出最优的西气东输钢管订购和运输方案,为西气东输二线工程的顺利进行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为了给油气两相流管线的设计和运行的安全性提供参考依据,并为油气两相流瞬态模型研究提供检验数据,对流量改变引起的油气两相流瞬态过程进行了详细实验研究.实验系统的管路采用管径为29mm,总长为18m的有机玻璃管道,由水平段、垂直上升段和垂直下降段三种管道布置组成;实验工质为30#机油和空气.在垂直下降段、水平段和垂直上升段设置测量段,测量压力、压降、含液率和流型;用微机数据采集系统实现自动连续采集,能得到流动参数快速变化的详细信息.该系统可同时采集16路信号,采集频率为1kHz.实验发现,增加气相流量时压力会陡然增加,超过最后的稳态值,出口流量也会出现瞬间峰值,增加液相流量和分别减小两相流量的操作不会引起超越稳态值的问题,因此在油气两相流管线的设计和运行操作时应考虑气相流量增加过程中出现的极大值超越稳态设计值所带来的技术问题.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