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实现了42.8 Gbit/s 差分相移键控调制信号的三信道波分复用传输实验.传输链路为410 km的标准单模光纤,分为四个放大段,采用色散补偿光纤进行色散补偿和掺铒光纤放大器/分布式喇曼放大器混合放大方式.给出了差分相移键控信号及其解调后的信号在背对背和传输后的光谱和眼图(中路波长信号).在接收端使用单端检测,给出中路波长的差分相移键控信号背对背情况和传输后的误码率曲线,并与单信道传输时进行比较.经过传输后的中路信号的误码率可维持在1.0E-3左右.  相似文献   

2.
实现了42.8 Gbit/s 差分相移键控调制信号的三信道波分复用传输实验.传输链路为410 km的标准单模光纤,分为四个放大段,采用色散补偿光纤进行色散补偿和掺铒光纤放大器/分布式喇曼放大器混合放大方式.给出了差分相移键控信号及其解调后的信号在背对背和传输后的光谱和眼图(中路波长信号).在接收端使用单端检测,给出中路波长的差分相移键控信号背对背情况和传输后的误码率曲线,并与单信道传输时进行比较.经过传输后的中路信号的误码率可维持在1.0E-3左右.  相似文献   

3.
为了得到适用于40 Gb×N WDM的相干光源,对40 Gb/s超短脉冲源的1 550 nm波段利用高非线性光纤(HNLF)进行展谱.并且,通过与标准单模光纤级联的啁啾脉冲压缩的优化方案在抽运光平均功率有限的情况下实现了C波段的光谱展宽,3 dB带宽达到9.32 nm.在获得超连续谱后,按100 GHz(0.8 nm)的信道间隔进行谱切片即可得到WDM所需要的光源,从而为实现超高速光纤通信系统的通信用光源提出了一个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4.
复杂光场通常是指相位、振幅和偏振等具有特殊分布的结构光场,包括以轨道角动量模式为代表的涡旋光场和以偏振态非均匀分布的矢量光场。利用复杂光场构建多维复用光纤通信系统已成为空分复用光通信技术的研究热点。介绍了通过光纤实现复杂光场产生、调控、传输的方法;简述了新型环形纤芯光纤在低复杂度、短距模式复用光纤通信系统中的应用;介绍了基于Q玻片的短距直接检测矢量模式复用光纤通信系统实验;简要分析了光纤光栅耦合模式转换法,以及利用少模光纤实现一阶和二阶轨道角动量模式的产生方案;同时介绍了利用一维和二维周期渐变相位光栅测量涡旋光场特性的技术方案。光纤损耗和模式串扰是限制基于复杂光场的模式复用光纤通信系统性能的关键因素;基于光纤产生和调控高阶复杂光场仍然具有很大的挑战性。复杂光场模式复用技术作为一种基于光纤本征模式的复用技术,与其相关的研究在未来超大容量模式复用光纤通信系统中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和潜在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在空间光通信系统中,激光在大气中传输时容易受湍流效应影响,且接收端往往使用模场半径极小的单模光纤进行空间光耦合,导致光纤耦合效率降低,影响通信系统性能.为了提高接收端光纤耦合效率,结合随机并行梯度下降(SPGD)算法和少模光纤耦合解复用系统对动态湍流所引起的波前相位畸变进行补偿校正,并实现了传输距离为5 km的空间光通信数值仿真.仿真结果表明:在不同的湍流强度和风速条件下,未经SPGD算法校正时,两模光纤的耦合效率比单模光纤提高了0.5 dB~1.5 dB,相对标准差降低了0.03~0.4;经过SPGD算法校正后,两模光纤的耦合效率比单模光纤提高了0.4 dB~2.2 dB,中强湍流下,相对标准差降低了0.1~0.2.因此在空间光通信中,采用少模光纤进行耦合接收比单模光纤具有更好的耦合效果,有利于提高通信系统稳定性.  相似文献   

6.
可调谐集成光学Ti:LiNbO3光波导定向耦合滤波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刘洪举  潘雪飞 《光子学报》1994,23(6):592-596
波分复用技术是当今光纤通信系统中的关键技术之一。具有增加光纤通信系统容量的巨大潜力,集成光学复用技术对于单模光纤通信系统特别重要本文给出了一种集成光学复用器件的设计和制作,这种集成光学滤波器是在之切LiNbO3衬底上用非对称钛扩散条波导定向耦合器构成,它适于1.32μm和1.55μm波长耦合滤波。为了使单模光纤和条波导有效耦合,我们研制出了硅V型槽,并给出了一种光纤与波导的连接结构。提供了一种切实可行的途径。  相似文献   

7.
随着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的正式商用,全球网络流量的需求呈爆炸式增长,传统单芯单模光纤通信系统的容量已接近香农极限,实现通信系统的升级扩容迫在眉睫.空分复用光纤通信系统基于空间维度复用,可有效解决未来通信系统的扩容难题,而空分复用光纤放大器是不可或缺的核心器件和研究焦点之一.当多信道功率增益不均衡时,功率差将会随传输距离的...  相似文献   

8.
空分复用(SDM)与波分复用(WDM)的结合有效提升了光纤通信系统的容量,其中光纤的非线性影响不可忽视.本文将光纤四波混频作用过程由WDM频域推广到模分复用(MDM)空间域,第一次给出抽运消耗情形下空频域四波混频的统一解析表达式.通过数值计算非简并四波混频耦合模方程的幅度和相位演化特性,验证了解析分析方法的正确性.讨论了解析解在多波耦合方程简化、大规模并行相位运算器设计以及快速非线性补偿等方面的应用.  相似文献   

9.
高扬  陈林  余建军 《光子学报》2014,40(2):161-168
研究了低密度奇偶校验编码与正交频分复用相结合的编码调制技术,从理论上分析了光纤链路中色散和频率选择性衰落的影响,并通过数值模拟仿真,比较了不同编码码率的编码调制信号在长距离单模光纤传输和多模光纤接入网络中的传输性能.仿真结果表明,采用码率为0.75的长码型非规则的低密度奇偶校验编码与正交频分复用相结合的编码调制技术更适合光纤通信系统中的长距离传输和多模接入网络.  相似文献   

10.
光相位共轭色散补偿波分复用系统的传输带宽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邵钟浩  张国强  马骏 《光学学报》2002,22(9):044-1050
导出了光相位共轭器(DPC)接于常规单模光纤链路中点的色散补偿波分复用(WDM)系统传输带宽的估算公式,并用数值仿真的结果验证了公式的正确性;采用不对称接入光相位共轭器提高传输带宽的方法,导出了光相位共轭器接入位置对传输带宽影响的估算公式,利用公式估算和数值仿真的结果表明,当光相位共轭器处于最佳接入位置时,色散补偿的波分复用系统的传输带可以提高近一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