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吴晓斌 《化学通报》2024,87(6):755-760
“氢、氮、氧、氟、氯”是现代化学中十分重要的元素,但是这些名词的创制与传播过程一直不太明晰。本文研究发现,“氢、氟、氯”1908年由中国化学会欧洲支会首创,其成果被1909年设立的编订名词馆吸收,并创制了“氮、氧”。这些译名在创制之初未能产生重要影响,1920年后才在郑贞文与商务印书馆的大力支持下被广泛使用,并最终在1932年的教育部化学讨论会上被确定下来,为化学界所接受。  相似文献   

2.
建立了氧、氮、氢分析仪的校准方法,介绍了氧、氮、氢分析仪的工作原理、校准要求、校准用标准物质.以北京纳克分析仪器有限公司生产的ON-3000氧氮分析仪和H-3000氢分析仪作为校准对象,对校准方法进行了验证.该方法已作为评价氧、氮、氢分析仪的依据并得到认可.  相似文献   

3.
采用自主研制的脉冲熔融飞行时间质谱法可以固时测定金属中O,N,H和Ar.重点讨论质谱谱线的选择,信号获得以及数据处理和校准,并给出O,N,H和Ar 4种的检出限分别为0.021,0.060,0.002和0.002 μg/g,线性范围分别为0.070~500 μg/g,0.200~400 μg/g,0.006~40 μg...  相似文献   

4.
建立了脉冲熔融-飞行时间质谱法测定Nd-Fe-B材料中的氧、氮、氢的方法,在选定的实验条件下,氧、氮、氢的检出限分别为0.021,0.060,0.002μg/g;利用系列标准样品得到各元素的校准曲线,线性相关系数R2均大于0.99。将方法应用于Nd-Fe-B材料的测定,经对比实验验证,方法测定值与传统的脉冲熔融-红外/热导方法测定值相符合。  相似文献   

5.
莫亦荣 《大学化学》1995,10(3):54-55
本文采用Lennard-Jones势能公式推导了气体分子内压力的表达式,进而得到用vanderWaals系数a、b表达的实际气体分子间的vanderWaals能,即D=10a/9πb。对一些气体进行了计算,并与实验结果进行了对比。  相似文献   

6.
7.
在50 kW循环流化床燃烧实验台进行了O_2/CO_2气氛下硫酸铵添加剂对生物质和半焦混烧过程中K/S/Cl迁移和N_2O/NO排放影响实验研究。结果表明,硫酸铵添加剂从提升管喷入后能够明显降低积灰中Cl含量,同时显著降低烟气中NO浓度。此外,硫酸铵添加剂还能够增强碱金属K向底渣和循环灰迁移转化,从而降低积灰中碱金属K含量。实验表明,硫酸铵添加剂的最佳喷入位置在提升管中上部。  相似文献   

8.
利用Vario ELⅢ型元素分析仪测定了碳纤维中氮、碳和氢的含量。优化的试验条件为:称样量2.1~2.4 mg,加氧时间120 s,燃烧管温度980℃。选用乙酰苯胺计算当天校正因子,方法用于碳纤维和石墨样品分析,含碳量在88.05%~99.46%之间,而在绝大多数样品中氮和氢的质量分数都小于0.30%。  相似文献   

9.
居学海 《大学化学》2012,27(1):88-89
质子化胺正离子通常以R3HN+表示,不少学生误以为胺正离子中的N原子也带正电荷。为此,通过量子化学计算,结合实验结果,分析了胺质子化前后各原子的电荷分布及其原因。结果表明:胺正离子(铵离子)中的N原子均无例外地带负电荷,各种取代基对其负电荷值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0.
氢氯混合气"自爆"原因的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汪富初 《化学教育》2004,25(1):47-48
氢氯混合气在收集时就自发爆炸,严重危害师生的安全。通过一系列的实验,排除了各种可能的因素,找出了气体“自爆”的真正原因,是仪器上附着的红磷引起的,并从理论上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1.
本文用一维量子散射方法, 计算了氢原子交换反应Cl+HCl(ν≤3)→ClH(ν'≤3)+Cl,得到了各振动态间反应和非反应非弹性几率。结果表明反应和非反应非弹性几率均呈振荡变化。反应与非反应去激几率相差不大, 预期在Cl原子与HCl(ν=1,2,3,)碰撞去激过程中, 反应和非反应散射都是一种有效的机理; 此与Wilkins的轨迹结果相符。去激几率与始终态振动量子数密切相关, 我们归纳出公式: P~ν~ν~'≈10^ν^+^ν^'^-^2^(^ν^'^'^+^1^)P~ν~ν~'~',(ν>ν'>ν')。与Moor的实验结果符合较好。  相似文献   

12.
居冠之  陈德展 《化学学报》1990,48(8):731-736
我们利用超球坐标对共线Cl+HCl(V-3)→ClH(V'≤3)+Cl作了一维精确量子计算,计算所用势能面是LEPS型,Et=-3.23KJ/mol, 得到了态态反应几率等动力学信息, 通过分析结果发现, 反应是振动绝热的, 即以对角(V'-V')反应几率为主,非对角(V' V')反应几率小于0.1, 反应几率随总能量表现出强裂地振荡, 在有阱的势能面上动力学共振增强。  相似文献   

13.
本文构造了氢-镍相互作用的5参数Morse势, 用经典的对势方法研究氢原子在Ni(100), Ni(111)和Ni(110)面上的吸附和扩散, 得到氢原子在三个表面上的吸附位、吸附几何、结合能及本征振动等数据, 和实验结果符合得很好。同时, 系统地研究了三个体系的吸附扩散势能面结构。  相似文献   

14.
The A-X and X...B bonds in A-X...B three-centered systems were shown to be of covalent nature, their energies being determined by interatomic distances only.  相似文献   

15.
王泽新  张文霞  刁兆玉  李文华  郝策 《化学学报》1997,55(12):1158-1164
本文构造了H-Ru相互作用的五参数Morse势,用经典的对势方法研究了氢原子在Ru(0001)和Ru(1010)面上的吸附和扩散,得到了氢原子在两个表面上的吸附位、吸附几何、结合能及本征振动等数据与实验结果符合得很好;同时研究了两个体系的吸附扩散势能面结构。  相似文献   

16.
本文用Li7(4,3)-H和Li9(5,4)-H小原子簇模拟氢原子在平坦金属锂(100)面吸附体系, 取小基组作了各吸附位吸附势能曲线及相应分子轨道能级图、吸附和表面扩散势能面的ab initio研究。结果表明, 氢原子优先吸附在配位数较高的吸附位上, 并倾向于由高配位数吸附位向低配位数吸附位迁移, 表面扩散各向异性, 扩散跳跃步长与锂单晶晶格原子间距数量级相同。从吸附和表面扩散势能确定了最低能量表面扩散途径, 分析了原子在平坦金属表面上迁移的微观过程。  相似文献   

17.
王文宁  范康年  邓景发 《化学学报》1995,53(10):1000-1004
本文分别用原子簇模型(CM)浸入吸附原子簇模型(DAM)的从头算方法, 研究了分子态氧在Ag(110)面上的化学吸附构型, 吸附态和吸附能。以Ag6O2为模型体系,对O2在Ag(110)表面长桥位(LB)化学吸附的研究表明: 二个最低能态是^1A1和^3A2,它们分别对应在[110]槽位吸附的过氧分子O2^2^-和在[001]方向吸附的超氧分子O2^-, 理论优化的吸附构型的实验测量分析结果非常一致。由于CM方法忽略了金属本体的影响, 所得吸附能明显低于实验值(甚至是负值), 而DAM方法得到正的吸附能, 且相当接近于实验值38.9kJ/mol, 其中[110]槽位吸附更为稳定。  相似文献   

18.
本文用自洽场组态相互作用方法(SCF-CI)精确计算了次氯酸分子HOCl的振动激发态的能级以及次氯酸分子中的H和Cl分别被D和^3^7Cl取代后的HO^3^7Cl,DO^3^5Cl和DO^3^7Cl的同位素效应, 这些理论计算值与已有的实验结果吻合较好, 还预测了一些尚未观测到的谱线频率及同位素效应。  相似文献   

19.
SCF-CI calculations have been used to study the intermolecular energy between two hydrogen molecules in four different geometrical configurations. The CI matrix was diagonalized using perturbation techniques. The importance of the perturbation expansion order upon the intermolecular energy could therefore be studied. The wave function includes all singly and doubly excited configurations. The natural orbitals have been determined and their relative importance on the intermolecular energy is considered.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