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在香草醇双键的水合反应中丝光沸石的催化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庆之  俞正 《催化学报》1982,3(2):136-139
香草醇(2,6-二甲基辛烯-2-醇-8)分子中的双键加上一分子水,即成为羟基香草醇。再催化脱氢,可进一步得到羟基香草醛。羟基香草醛是具有玲兰花香气的香料,是香料工业中的一种传统产品。其传统工艺路线为:先用亚硫酸氢钠保护香草醛的醛基,再  相似文献   

2.
香料化学是天然有机化学发展中较为年轻的分支;香料工业的历史,迄今也不过一百几十年而已。但是人类对芳香物质的认识和应用,却是很古老的事了。那时,除用于祭神迷信之外,也有用于辟邪(瘟)治病和食品、酿酒等;只  相似文献   

3.
范武  刘俊辉 《化学通报》2016,79(3):232-237
在可持续性发展和降低生产成本的驱使下,食品香料工业近年来,特别是2014年,在利用生物技术生产香原料方面取得了显著的进展,并通过生物技术开发了许多重要的香料化合物。本文对食品香料工业利用酶和发酵技术开发氨基酸衍生的风味增强剂谷氨酸钠和γ-谷氨酰-缬氨酰-甘氨酸,广藿香醇,香兰素,香紫苏醇,β-檀香醇等香料化合物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4.
香精香料是食品添加剂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由人工调配混合而成,其中含有2种或2种以上的香料,一般由天然提取香料、化学试剂、合成香料、甜味剂等多种成分构成[1]。随着香精香料使用范围的不断扩大,人们对香精香料质量控制等问题的关注度越来越高[2]。目前,为加强食品添加剂的规范生产经营,国家标准GB2760-2014《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对一些易滥用食品添加剂进行了严格的限量规定[3]。  相似文献   

5.
在可持续性发展和降低生产成本的推动下,食品香料工业近年来,特别是2014年,在利用生物技术生产香原料方面取得了显著的进展,并通过生物技术开发了许多重要的香料化合物。本文对食品香料工业利用酶和发酵技术开发氨基酸衍生的风味增强剂谷氨酸钠和γ-谷氨酰-缬氨酰-甘氨酸、广藿香醇、香兰素、香紫苏、β-檀香醇等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6.
张瑞  刘璇  纪红兵 《化学进展》2018,30(1):29-43
作为一种中间体,天然香料纳微胶囊具有可控释放、保护活性成分的优势,已经被广泛应用于食品、日化和纺织等很多领域。然而,天然香料纳微胶囊的结构与性能的不可控限制了其在高技术领域的进一步应用。天然香料纳微胶囊属于结构化产品,性能不仅取决于比例和组成,微观与介观结构也起着重要的作用。本课题组在化学产品工程理念的指导下,以产品需求为导向,从分子水平研究芯材与壁材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建立天然香料纳微胶囊结构与性能的关系,通过多壁材复合技术、微流控技术与过程控制技术实现化学品的精确定制。本文综述了天然香料纳微胶囊在不同领域中的应用进展,重点探讨用化学产品工程理念来设计、制备天然香料纳微胶囊,并对该领域所面临的挑战和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7.
正1香草酸的合成1.1实验内容香草提取物约含200种物质,主要是香草醛、4-羟基苯甲醛、香草酸和4-羟基苯甲酸。其中香草醛是目前世界上用量最大的香精香料,它可以通过成熟的工业方法大量制备。香草酸是香草醛的氧化形式,它在食品、红酒、医药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在生物体中,廉价易得的香草醛可通过酶催化反应转化成有高附加值的香草酸,但这类反应时长多按天计算。研究发现,在氧化银和过量碱的存在  相似文献   

8.
《化学分析计量》2010,(5):92-92
2010年7月,台湾地区食品管理机构发布通知禁止在食品中添加香豆素,主要内容是: (1)食品添加物使用范围及限量暨规格标准第(10)类香料之备注栏所列品目,均为不得添加于食品之成分,惟因在天然香料萃取过程中可能有表内所列成分残留(如附加档案),故规定若使用之香料含有表内成分时,须标示其成分名称及含量;若饮料产晶添加此类香料时应符合该表列之限量标准。  相似文献   

9.
呋喃类杂环化合物几乎存在于所有食品中[1]。目前已从不同食品中鉴定出200余种呋喃类化合物,通过剖析和模拟天然食品中香气成分的组成和结构,已研究开发出100余种呋喃类杂环香料[2],许多α呋喃酯类化合物已成为重要的合成香料新品种[3]。本文通过高分辨核磁共振方法研究了...  相似文献   

10.
正韩国食品和药品安全部(MFDS)发布第2016-32号《食品添加剂法典》全部修改告示,其主要内容如下:(1)修改食品添加剂分类体系。取消原来的合成和天然添加剂分类体系,以用途为中心分类为甜味剂、着色剂、抗氧化剂等31个种类。(2)总则及通用标准修改。增加制造食品添加剂时使用水的条件和香料纯度相关原则,修改提取溶剂相关规定;新  相似文献   

11.
12.
周维善  王锺麟  姜标 《化学学报》1988,46(11):1150-1151
在从猪去氧胆酸合成熊去氧胆酸和鹅去氧胆酸时, 其关键是在羟基移位的一系列反应中保留5β构型. 本文报导了应用1,2-酮基移位反应, 实现上述转化的过程.  相似文献   

13.
14.
15.
16.
Oxalic acid or oxalate is widely used as a precipitant and a detergent in the field of nuclear energy. The present work aimed at developing a method of decomposing oxalic acid with HNO3 in the presence of Mn2+ ion. The use of Mn2+ ion as low as 10?3 mol/l facilitated the complete decomposition of oxalic acid, and the acidity of the resulting solution became as low as 0.1 eq/1 under the optimum conditions. The decomposition of oxalic acid is a first order reaction and proceeds at temperatures above 80°C; the activation energy of the reaction is 18.6 kcal/mol. This decomposition method is applicable to the dissolution of an oxalate precipitate.  相似文献   

17.
Summary The bromination of maleuric acid or its methyl ester, with subsequent alkaline treatment of the intermediate bromides, leads to the formation of orotic acid.The authors wish to thank B. V. Lopatin, I. S. Runge, and V. A. Shyapochnikov for making the spectral studies.  相似文献   

18.
19.
20.
Conclusions Fluoronitroacetic acid reacts with hydrochloric acid to form fluorochloronitrosome-thane which is capable of undergoing dimerization to give N,N'-azofluorochlormethane dioxide.Translated from Izvestiya Akademii Nauk SSSR, Seriya Khimicheskaya, No. 6, pp. 1420–1422, June, 198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