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刘鹏 《物理》2007,36(8):595-601
探测器是同步辐射实验的重要环节。探测器水平必须不断提高才能适应同步辐射发展的需求,最大限度地发挥先进光源为人类研究提供的强大支持作用。文章介绍了当前同步辐射实验中普遍使用的各种探测器的原理和特点,并就一些新型探测器的发展情况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2.
红外探测器光谱响应度测试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5,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光谱响应度是探测器的重要技术参数之一,随着红外探测技术的发展,精确测量红外探测器的光谱响应度变得越来越重要。首先对红外探测器光谱响应度的测试技术进行分析,然后建立红外探测器相对光谱响应度测量装置,并用腔体热释电探测器在该装置上进行红外探测器光谱响应度校准实验。通过对红外探测器相对光谱响应度进行重复测量,给出测量结果的平均值,最后对影响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进行分析。由于该装置的测量范围是1~20μm,因此还可以实现InSb探测器和HgCdTe探测器相对光谱响应度的测量。不确定度分析结果表明,InGaAs探测器光谱响应度的测量精度较高。  相似文献   

3.
 辐射粒子探测器是粒子物理、核物理、放射性测量等领域研究的重要手段,且广泛应用于国民经济和国防等多种领域。气体、闪烁和半导体探测器是近几十年来先后发展起来的三类主要探测器。20 世纪70 年代末,欧洲核子研究中心(CERN)的夏帕克(G. Charpak)因发明了多丝正比室获得了1992 年诺贝尔物理学奖,促使气体探测器得到了充分发展,在高能物理等领域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其他两类探测器也得到飞速发展。本文将对历史上的气体探测器进行简单回顾。  相似文献   

4.
GaN紫外光探测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德恒  刘云燕 《物理》2000,29(2):82-85,113
评述了近年来在GaN紫外光探测器方面的研究进展。介绍了GaN光电导探测器、p-n结二极管探测器、肖特基势垒探测器以及MSM结构探测器的制备方法、光电参数及研究现状。  相似文献   

5.
Nort.  PR 赵悦 《应用光学》1992,13(6):26-36,39
有多种探测器材料(光伏型碲镉汞、硅化铂、锑化铟、光电导非本征硅、硫化铅和硒化铅)可用于制作第二代红外传感器。本文评述红外探测器的发展背景,概述目前样机产品中所采用的红外探测器规格和结构,还给出各种探测器材料的光谱响应范围、温度及其它性能参数。  相似文献   

6.
利用Garfield气体探测器模拟程序模拟了不同条件下Micromegas探测器的增益和位置分辨特性. 通过对模拟结果的分析, 得出提高探测器位置分辨和增益的有效途径. 该工作不仅可以优化气体探测器结构设计, 缩短实验周期, 而且还能极大程度的节约经费.  相似文献   

7.
超导转变边沿单光子探测器原理与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张青雅  董文慧  何根芳  李铁夫  刘建设  陈炜 《物理学报》2014,63(20):200303-200303
量子信息技术近十多年来的快速发展对单光子探测器的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性能单光子探测器也因此受到了更多的关注.与传统的单光子探测器相比,超导转变边沿(TES)单光子探测器在探测效率、能量分辨、光子数分辨和暗计数等方面具有突出优势.目前,超导TES单光子探测器已经被成功地应用在量子光学实验和量子密钥分配系统中,未来在量子信息技术等研究领域具有更广泛的应用.本文从超导TES单光子探测器的工作原理、制备流程、测试系统、主要性能指标以及研究现状和进展等方面对该探测器技术进行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8.
唐九耀  张晓华 《光学学报》2005,25(11):501-1505
在常规的条状一维位置敏感探测器(PSD)中,光敏区和位置电阻区是结合在一起的,器件的欧姆接触电极难以做得比较理想,因此器件的位置准确度和线性度也受到了不利的影响。而在梳状一维位置敏感探测器中,光敏区和位置电阻区被分成了梳齿区和梳脊区两部分,并且位置电阻区被设计成很窄的长条,即使掺杂浓度比较高,位置电阻也能做得相当大。这样条状一维位置敏感探测器接触电极上的缺陷就可消除。用两种不同的一维位置敏感探测器所测量的位置特性曲线证实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测量结果还表明,梳状一维位置敏感探测器的位置准确度和线性度比条状一维位置敏感探测器有了显著的提高,梳状一维位置敏感探测器的平均位置误差从条状一维位置敏感探测器的55μm减小到了26μm,梳状一维位置敏感探测器的均方根非线性度从条状一维位置敏感探测器的0.94%减小到了0.09%。  相似文献   

9.
龚大卫  张翔九 《物理》1994,23(5):276-280
介绍了近年来新发展起来的几种硅基远红外探测器件,其中包括硅化物/Gexsi1-x肖特基势垒型探测器,锗硅异质结内光电发射探测器,锗硅/硅多量子阱型探测器和δ掺杂阱型探测器,并就这些器件的工作原理及影响其响应率,截止波长和工作温度的因素分别进行了讨论和比较。  相似文献   

10.
连续波激光辐照PV型HgCdTe探测器的新效应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用连续波DF激光辐照PV型HgCdTe红外探测器,得到不同辐照功率密度下,探测器响应输出的一系列实验结果,观察到器件饱和以外的如探测器混沌、探测器单极化等一些新现象,这些结果与理论预期有着较大差别。给出了实验结果的初步解释,该实验结果为今后更好地研究PV型HgCdTe探测器提供了新的线索。  相似文献   

11.
微悬臂梁探测器的理论模型及优化设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基于微悬臂梁的光学和红外探测技术进行了理论分析,并建立了相应的理论模型,在此基础上对该类探测器进行了优化设计,包括:微悬臂梁材料的优化选择、金属镀膜材料及厚度的优化选择以及光辐射吸收层材料的选择。最终给出了一种新型的三层结构微悬臂梁探测器,理论上这种新型结构的探测器比现报道的同类探测器灵敏度高出20多倍,噪声等效功率降低了85%-70%。  相似文献   

12.
窦双团  付利平  贾楠  王天放 《应用光学》2022,43(6):1165-1174
基于微通道板电子倍增电荷分割型阳极的成像探测器常用于行星大气、气辉等微弱信号探测。针对探测器读出电路增益不相等导致探测器成像产生畸变的问题,利用理论分析结合MATLAB仿真揭示了不同畸变图像的形成机制,在该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探测器读出电路增益补偿方法减小探测器成像畸变。通过MATLAB仿真和实验测试结果表明该文提出的方法能够有效减小由于读出电路增益不相等导致的探测器成像畸变。  相似文献   

13.
王金东  魏正军  廖常俊  刘颂豪 《物理》2007,36(4):319-324
研究了光子数分辨探测器技术发展的物理基础,技术现状和发展趋势.重点分析了目前能达到单光子分辨的发展中的三种探测技术:越界超导传感技术(superconducting transition-edge sensor),电荷积分单光子探测技术(charge integration photon detection)和雪崩光电二极管单光子分布探测技术(delayed single photon probability mapping based on avalanche photodiode),讨论了探测器的光子数分辨能力及其噪音来源.  相似文献   

14.
 20 世纪70 年代以来,气体粒子探测器得到很大发展。微结构气体探测器(Micro-Pattern Gas Detector,简称MPGD)目前已成为国际气体探测器研究的热点,在高能物理实验中获得新的应用,并广泛应用于高能物理、核探测和国民经济诸方面。  相似文献   

15.
作为激光光斑位置探测器,象限探测器和位敏探测器被广泛应用于激光光斑跟踪、监控、位置检测和定位等领域。对这两种探测器的角位置测量精度进行了探讨,分析了影响精度的主要噪声源,推导出两者的角位移精度表达式,并通过计算进行了模拟。结果显示,两者的测量精度决定于信号的信噪比,且随作用距离的增加而降低;象限探测器的角位移测量精度明显高于位敏探测器。在忽略背景光噪声的情况下,象限探测器的精度约为位敏探测器的40倍。  相似文献   

16.
PET设备中探测器的研发, 一直是很活跃且具有高创新性的领域。 提高现有基于闪烁晶体探测器的性能, 研究适用于多模式成像设备(PET/CT和PET/MRI)的新型探测器, 满足TOF和DOI技术的需求并促进其发展应用, 构成PET探测器的几个主要研究方向。 介绍了PET探测器在闪烁晶体、 光电探测器和半导体探测器等方面的最新进展, 指出未来最有潜力的探测器设计方案。 The research on PET detector is a very active and highly innovative field. The main research interests of PET detector include improving performances of scintillation crystal detectors, investigating new detectors being suitable for multimodality imaging (e.g., PET/CT and PET/MRI), meeting needs of TOF and DOI technologies in order to promote their development and application. In this paper, new developments in PET detector technology about scintillation crystal, photodetector and semiconductor detector are introduced and the most potential detector design scheme in the future is brought forward.  相似文献   

17.
共振腔增强型光电探测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傅竹西 《物理》1999,28(5):282-285
共振腔增强型光电探测器是近十年发展起来的新型探测器。它是在探测器内制备微共振腔并在中间插入激活层构成的。在这种结构中,由于共振腔对非共振波长的抑制及对共振光场的放大作用,使探测器的量子效率在共振波长处被增强,带宽-量子效率之积比传统的光电二极管提高了近3倍。由于它同时具备对波长的选择作用和高频响应特性,因而是光通信理想的探测器件。  相似文献   

18.
紫外探测器的辐射定标及标准传递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定量化遥感的深入研究和探测器测量精度的提高,本文对紫外波段探测器的标定方法和标准的传递进行了研究。介绍了紫外探测器低温辐射计的工作原理、标准建立过程及发展现状,探讨了美国国家标准研究院(NIST)传递标准探测器的选取和标准传递过程。文中的研究为探测器定标方法的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对提高标准探测器定标精度,促进其工程化应用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9.
气体电子倍增器(GEM, Gas Electron Multiplier)是近些年发展的一种新的气体探测器, 具有计数率和位置分辨率高等优点, 在粒子物理和X光成像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近些年来得到了很快的发展. 该探测器发展的关键问题之一就是GEM膜结构的制造, 该结构需要利用光刻等多项技术来完成, 工艺复杂, 研制困难. 本文介绍了开发GEM膜结构的研究结果, 通过干法和湿法腐蚀的研究和对比, 优化出GEM膜结构制造的一种工艺过程, 并利用该工艺成功完成了~GEM~膜结构的制造, 为国内GEM气体探测器的研究和应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0.
王骥  郑小兵  张磊  林志强 《应用光学》2007,28(3):313-316
对近红外辐射功率光谱绝对响应率的定标技术进行了研究。设计了一种制冷扩展波长型的InGaAs探测器,为了使其能够作为功率传递的标准探测器工作在(1.2~2.5)μm波长范围,对探测器的光谱响应率进行了测量。首先在1260nm波长下进行绝对功率传递的标定试验,然后用基于红外单色仪的光谱比较系统(SCF)测量了探测器的相对光谱响应率。结合2个步骤的数据,最终可以得到探测器的绝对光谱响应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