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采用生物炼制工业中残渣提取的酶解木质素与乙酸锌在碱性条件下水热复合, 制备出低分子量木质素/氧化锌复合物(LWL/ZnO), 再通过碳化和酸洗后得木质素纳米炭材料(NLC). 通过对其形貌结构进行表征后发现, NLC呈粒径小于50 nm的纳米颗粒结构, 比表面积为833.25 m2/g, 介孔率高达58.07%, 其中孔径约10 nm的介孔发达. 电化学性能测试结果表明, NLC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具有良好的循环性能和倍率性能, 在200 mA/g的电流密度下循环200次后仍能保持705 mA·h/g的可逆比容量.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介孔硅MCM-41为模板,蜂蜜为原料制备了纤维状多孔结构的碳材料。该材料拥有较大的比表面积,较高的N、H含量,并包含大量的微孔和一些较小的介孔。材料的多孔结构为锂离子提供了更短的输送通道和更多的储存位点。在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时,其在100 mA g~(-1)下的可逆容量达到630 mAh g~(-1),同时也拥有较好的循环性。  相似文献   

3.
用于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锡/碳复合材料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分散聚合的方法在氧化锡的表面包覆聚对位二乙烯基苯,再热解制备了锡基颗粒在碳基体中均匀分散的锡/碳复合材料.该复合材料具有良好的循环性能.在该复合材料中无定形碳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一方面保证了复合材料的导电性能,另一方面有效地抑制了锡基颗粒的团聚与粉化.只有当小尺寸的锡基颗粒均匀地分散在碳基体中时,锡/碳复合材料才具有稳定的电化学性能.  相似文献   

4.
以硅藻土为原料, 通过镁热还原反应得到多孔硅, 进一步利用砂磨得到纳米多孔硅, 然后通过球磨将其与片状石墨和沥青均匀混合, 采用喷雾干燥技术造粒, 高温煅烧后制备了纳米多孔硅/石墨/碳复合微球. 对所得复合微球的结构和理化性质进行了表征. 纳米多孔硅/石墨/碳复合微球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展示出较高的可逆容量、 优异的循环稳定性(100次循环后容量仍为790 mA·h/g, 容量保持率可达96.7%)及较好的倍率性能.  相似文献   

5.
以葡萄糖作为碳源,通过简单的水热反应获得菱形碳包覆碳酸钴(CoCO3/C)复合材料,并研究了其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电化学性能.晶型和表面形貌通过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透射电子显微镜(TEM)进行表征,用热重-差热分析法(TG-DTA)来测试CoCO3/C材料中碳的含量,用拉曼光谱分析无定型碳的存在. Barrett-Joyner-Halenda (BJH)则用来分析材料的孔径分布情况.实验表明,碳包覆不仅在CoCO3颗粒表面包覆了一层无定性碳,使得CoCO3材料在充放电过程中保持结构的稳定性,也形成了一些大约30 nm左右的介孔,这种孔的存在有助于电解液中离子的传输,从而提高材料的电化学性能.电极材料在0.90C(1.00C = 450 mAh•g-1)倍率下进行循环测试, 500次后的容量仍保持在539 mAh•g-1,显示出了较好的循环性能.当增加到3.00C倍率时CoCO3/C容量为130 mAh•g-1,再恢复到0.15C倍率时容量依然能够达到770 mAh•g-1,表现出了CoCO3/C具有良好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6.
锂离子电池用多孔硅/石墨/碳复合负极材料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两步高能球磨和酸蚀条件下制得了多孔硅/石墨复合材料,并对其进行碳包覆制成多孔硅/石墨/碳复合材料。通过TEM,SEM等测试手段研究了多孔硅材料的结构。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电化学测试结果表明多孔硅/石墨/碳复合材料相比纳米硅/石墨/碳复合材料有更好的循环稳定性。同时,改变复合体配比、热解碳前驱物、粘结剂种类和用量也会对材料的电化学性能产生较大的影响。其中使用质量分数为10%的LA132粘结剂的电极200次循环以后充电容量保持在649.9 mAh·g-1,几乎没有衰减。良好的电化学性能主要归因于主活性体-多孔硅颗粒中的纳米孔隙很好地抑制了嵌锂过程中自身的体积膨胀,而且亚微米石墨颗粒和碳的复合也减轻了电极材料的体积效应并改善了其导电性。  相似文献   

7.
以沥青为碳前驱物,通过加热分解法制备了具有不同热解碳含量的硅-热解碳-石墨复合材料,并测试及分析了材料的形貌、结构及电化学性能。结果表明,沥青质量在320~560℃的温度区间内迅速减小,沥青质量的减小是由于氢元素的去除。经过高温分解制得的热解碳与沥青的质量比率为65%。在硅-热解碳-石墨复合材料中,硅颗粒分散在石墨表面,热解碳覆盖在硅颗粒表面,热解碳增强了硅颗粒与石墨间的界面结合力。适当含量的热解碳增大了复合材料的放电比容量且改善了循环稳定性;过量的热解碳不能进一步提升复合材料的放电容量。  相似文献   

8.
锂离子电池碳负极材料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碳负极锂离子电池的研究进展,着重评述碳结构与其电化学性能之间的关系,并提出改进锂离子电池用碳负极材料性能的设想。  相似文献   

9.
锂离子电池用硅/碳复合负极材料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王保峰  杨军  解晶莹  王可  文钟晟  喻献国 《化学学报》2003,61(10):1572-1576
以聚氯乙烯(PVC)、纳米硅粉和小粒径的人造石墨为前驱物,利用高温热解 反应,使纳米的硅和石墨微粒高度均匀地分散在PVC热解产生的碳中,形成一种新 型硅碳复合嵌锂材料,电化学测试表明:该复合材料首次充放电效率约为84%。可 逆比窝容量500mAh·g~(-1)左右,30次循环后容量维持在90%以上。另外,该复 合材料充放电平台经目前锂离子电池广泛采用的中间相碳微球(CMS)高0.15V左右 ,这有助于提高电池的充电倍率性能和操作安全性。  相似文献   

10.
11.
以商业化的活性碳作为碳基体, 三聚氰胺作为氮源, 采用沉积法合成了N掺杂的碳磷复合材料. 材料的物性表征和电化学测试结果表明, 磷纳米球形颗粒均匀分散在氮掺杂的活性碳上, 有效增加了与电解液的接触面积, 同时P—C键的存在能稳定材料的结构, 当三聚氰胺的添加量为10%(质量分数)时, 氮掺杂的碳磷复合材料在室温及0.1C倍率首次充电比容量为2282.2 mA·h·g -1, 循环100次后充电比容量保持率为92.5%, 在5C倍率下首次充电比容量达到624.6 mA·h·g -1. 该复合材料在-10 ℃, 0.1C倍率下充电比容量为1128.2 mA·h·g -1, 在55 ℃, 0.1C倍率下首次充电比容量达到2060.5 mA·h·g -1, 表现出较好的电化学性能.  相似文献   

12.
SnO2/ 石墨复合材料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齐智  吴锋 《无机化学学报》2005,21(2):257-260
Nano-scale SnO2 powders were prepared by hydrolyzation. Graphite was poured into the SnCl4 solution during hydrolyzation. After drying and calcining at 360 ℃, the negative electrode composite material of nanosized SnO2 and graphite was obtained. The composite materials were characterized by X-ray diffraction (XRD) and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 (TEM). The average crystallite size was in the range of 15~20 nm. Electrochemical lithium insertion/extraction was studied preliminarily on the obtained composite. The discharge capacity of nanosized SnO2 / graphite composite was found to have a high electrochemical reversible capacity for Li-ion insertion and extraction, which possessed the advantages of both higher discharge capacity of SnO2 and lower discharge potential of graphite. In addition, the cycle capability was also improved due to the inhibiting effect of the composite against pulverization and agglomeration to a certain extent during Li-ion insertion and extraction.  相似文献   

13.
将LiNO3和Ti(OC4H9)4填填充在有序介孔碳CMK-3 孔道中, 然后烧结合成了Li4Ti5O12/CMK-3复合材料. 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和X射线衍射(XRD)对其结构和微观形貌进行了表征. 利用差热-热重分析(TG-DTA)测试复合材料中Li4Ti5O12的含量. 利用充放电测试、循环伏安和电化学阻抗技术考察了复合材料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性能. 发现Li4Ti5O12分布在CMK-3孔道中及其周围, 复合材料的高倍率充放电性能显著优于商品Li4Ti5O12, 复合材料中Li4Ti5O12的比容量明显高于除去CMK-3的样品(在1C倍率时比容量为117.8 mAh·g-1), 其0.5C、1C和5C倍率的放电比容量分别为160、143 和131 mAh·g-1, 库仑效率接近100%, 5C倍率时循环100次的容量损失率只有0.62%. 本研究结果表明CMK-3明显提高了Li4Ti5O12的高倍率充放电性能, 可能是CMK-3特殊的孔道结构和良好的导电性减小了Li4Ti5O12的粒径并提高了其电导率.  相似文献   

14.
以高锰酸钾和抗坏血酸合成的MnC2O4·2H2O为前驱体, 通过固相烧结制备了纳米MnO材料. 分别采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恒电流充放电技术考察了其晶相结构、颗粒形貌和电化学性能.分析结果表明, 该纳米MnO具有面心立方的岩盐结构, 结晶度良好. 其颗粒是由粒径为50-100 nm的一次颗粒结合而成的二次颗粒, 大小约为400-600 nm. 当充放电电流密度为46.3 mA·g-1时, 纳米MnO的首次库仑效率可达68.9%, 可逆比容量为679.7 mAh·g-1. 在141.1 mA·g-1的电流密度下循环50圈后, 比容量由584.5mAh·g-1降至581.5 mAh·g-1, 容量保持率高达99.5%, 表现出优异的循环性能. 此外, 当电流密度增加到494.7 mA·g-1 (~2C)时, 其比容量依然可达290 mAh·g-1, 表现出较好的倍率性能和快速充放电能力. 因此, 纳米MnO具有比容量高、循环稳定、倍率性能好和安全环保等优点,是一种非常有前景的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  相似文献   

15.
孙冉  刘子庚  蒋亚琪 《电化学》2011,(4):416-420
应用水热法合成前驱物CaSn(OH)6,经高温煅烧而得CaSnO3.XRD、SEM、DSC-TGA表征其物相、表面形貌和相变过程,调节溶剂水和乙醇比例,可有效地控制前驱物的形态,从立方块到内凹立方块乃至枝状结构变化,高温煅烧前驱体可得到CaSnO3样品.CaSnO3电极比容量为334.4 mAh/g,呈现出优良的循环寿...  相似文献   

16.
为了拓展能源化工和材料专业高年级本科生的知识领域,设计了综合性实验--生物质废弃物碳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研究。实验内容包括生物质废弃物碳的制备、结构表征、电极的制备、模拟电池组装及电化学性能测试等。通过实验操作、电化学工作站和充放电测试仪的使用及数据处理等环节,不仅可以巩固学生所学知识,还能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能力和团队意识,进一步提高综合素养水平。  相似文献   

17.
BaFeSi/C复合物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冯瑞香  董华  艾新平  杨汉西 《电化学》2004,10(4):391-396
采用机械球磨法制备BaFeSi/C复合物,并考察了其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电化学性能.结果表明,这种复合材料具有较高的初始放电容量、合适的充放电平台和良好的循环可逆性.XRD和XPS研究证明:BaFeSi/C复合物循环性能的提高主要源于惰性导电组分FeSi2、BaSi2和外层石墨骨架的协同作用,它们的存在不仅有效地缓冲了活性组分硅的体积变化,同时在很大程度上增强了复合材料的电子导电性和离子导电性.  相似文献   

18.
以三维多孔泡沫铜为基底, 通过直接电沉积的方法制备锂离子电池Cu6Sn5合金负极材料. 发现合金表面大量的微孔和“小岛”不仅增大电极的表面积, 而且显著缓解充放电过程中的体积变化. 测得三维多孔Cu6Sn5合金的初始放电(嵌锂)容量为620 mAh·g-1, 充电(脱锂)容量为560 mAh·g-1, 库仑效率达到90.3%, 具有较好的循环性能.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结果显示, 在泡沫铜基底上制备的Cu6Sn5合金电极具有比通常的铜片基底更好的结构稳定性, 经过50 周充放电循环后无明显的脱落现象.  相似文献   

19.
万露  付争兵 《应用化学》2018,35(1):116-122
以钛酸正四丁酯为钛源、甲酸锂为锂源、柠檬酸为碳源、脲作为氮源,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出了氮修饰碳包覆钛酸锂(Li4Ti5O12/NC)的复合电极材料。 借助X射线衍射仪(XRD)、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仪(XPS)、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热重分析仪(TGA)、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对Li4Ti5O12/NC的晶体结构、组成和形貌进行了表征分析,结果表明,所得产物是由尖晶石结构Li4Ti5O12外围包覆NC组成。 恒电流充放电实验结果显示,碳氮包覆量为9.48% 的Li4Ti5O12/NC材料在1C下首次放电比容量为212.9 mA·h/g,充放电循环100周后仍能保持160.1 mA·h/g的较高比容量。 碳氮包覆不会改变材料的晶型,但能有效抑制复合材料粒径增大,同时增加复合材料锂脱嵌活性位点,提高其比容量和导电性。  相似文献   

20.
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Cu2O的制备及电化学性能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陈宇 《化学研究》2009,20(2):20-21
采用多元醇法,以丙三醇、氢氧化钠、硫酸铜为原料,在油浴中共热制备Cu2O.通过X射线衍射分析(XRD)和电化学测试对材料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丙三醇能够将Cu^2+还原为Cu^+.并且,采用该方法制备出的Cu2O材料作为锂电池负极材料,具备较好的循环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