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ZrO2对CuO/γ—Al2O3催化剂CO氧化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用流动反应法、TPR、TPO和TG等技术研究了ZrO2的改性和CuO负载量对Cuo/y-Al2O3催化剂的氧化性能及还原行为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低负载量(wCuO=15%以下)时,ZrO2对γ-Al2O3的改性可明显提高CuO/γ-Al2O3催化剂的CO氧化活性.ZrO2的存在可增加活性铜物种在载体表面的富集和有效地促进CU2+物种的氧化还原循环,增加CuO催化剂表面上铜物种的可还原量,从而促进CuO催化剂的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2.
ZrO2在Pd/Al2O3催化剂中的助剂作用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用流动反应法考察了富氧或贫氧气氛中添加ZrO2的Pd/Al2O3催化剂上CO的催化氧化反应,并用XRD、TPR和TPD-MS等技术研究了助剂ZrO2与γ-Al2O3间的相互作用对催化剂上氧物种的还原和脱出-恢复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基质γ-Al2O3与ZrO2能发生相互作用,添加6%ZrO2的催化剂氧化活性最好,添加适量的ZrO2有利于催化剂上氧物种的脱出-恢复,从而促进CO氧化活性及表面活泼氧物  相似文献   

3.
采用XRD、DTA、TPD-MS及流动反应法等手段,研究了掺杂超细ZrO2对Pd/Al2O3催化剂物相结构、表面氧性能及催化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掺杂超细ZrO2,对催化剂Pd/Al2O3的载体物相变化(α-Al2O3的生成)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很高了催化剂的贮氧能力及表面吸附氧的活性,从而提高了催化剂的耐热稳定性、氧化能力以及对贫氧气氛的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4.
 用自燃烧法制备了钙钛矿型La0.8Sr0.2FeO3催化剂.用H2-TPR考察了催化剂表面的氧消耗过程,用程序升温表面反应(TPSR)研究了甲烷与催化剂表面氧物种的反应,用在线质谱脉冲反应和甲烷/氧切换反应研究了催化剂的晶格氧选择氧化甲烷制合成气.结果表明,催化剂上存在两种氧物种,无气相氧存在时,强氧化性氧物种首先将甲烷氧化为CO2和H2O;而后提供的氧化性较弱的晶格氧具有良好的甲烷部分氧化选择性,可将甲烷氧化为合成气CO和H2(选择性可达95%以上).在900℃下的CH4/O2切换反应结果表明,甲烷能与La0.8Sr0.2FeO3中的晶格氧反应选择性地生成CO和H2,失去晶格氧的La0.8-Sr0.2FeO3能与气相氧反应恢复其晶格氧.在合适的反应条件下,用La0.8Sr0.2FeO3催化剂的晶格氧代替分子氧按Redox模式实现甲烷选择氧化制合成气是可能的.  相似文献   

5.
Rh/SiO2催化剂上甲烷部分氧化制合成气反应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程序升温脱附、程序升温还原、程序升温表面反应、程序升温反应和化学捕获反应等手段,对Rh/SiO2催化剂上甲烷部分氧化制合成气反应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Rh/SiO2催化剂上甲烷部分氧化制合成气机理属于热解-氧化反应机理.甲烷首先在催化剂上发生解离吸附,产生具有不同H/C比的化学吸附物种CHx(x=1~3).其中,具有较高H/C比的CHx可能是甲烷部分氧化反应的活性物种,而具有较低H/C比的CHx可能是催化剂上积碳并导致催化剂失活的来源.活性物种CHx在活性氧物种的作用下,生成含氧中间体物种CHxO或继续脱氢.含氧中间体物种进一步分解,即生成CO和H2;CO2也可由CHx或CHxO物种进一步氧 化生成.  相似文献   

6.
用TPD-MS、TPSR-MS及CO氧化活性测定等方法研究了Pt/Al2O3和掺杂超细ZrO2的样品的表面氧脱出-恢复性能、CO表面氧化性能及催化氧化性能.结果表明,在Pt/Al2O3中掺杂ZrO2后,样品表面上的氧物种脱出和氧化恢复性能明显提高,脱氧量也明显增大;并发现在CO-TPSR过程中程脱物CO2的脱附量大小及峰顶温度次序与对CO的催化氧化活性也有一致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钙钛矿型LaSrCoCu_xO_3催化剂对CO氧化反应的催化活性及其表面氧的催化作用.结果表明,x=0.4的催化剂对CO氧化具有最高催化活性,常压及本实验条件下CO完全氧化的最低温度为168℃;催化剂均为氧缺陷化合物,吸附于表面晶格氧缺陷上的吸附氧是CO氧化反应的活性氧物种;并发现催化剂中存在有非常价态的C04 ,认为CO氧化反应是通过吸附氧调变Co3 和Co4 价态而进行.  相似文献   

8.
周仁贤  丁云杰 《分子催化》1996,10(3):226-230
用TPD-MS,TPSR-MS及CO氧化活性测定等方法研究了Pt/Al2O3和掺杂超细ZrO2的样品的表面氧脱-恢复性能,CO表面氧化性能有催化氧化性能。结果表明,在Pt/Al2O3中掺杂ZrO2后,样品表面上的氧物种脱出和氧经恢复性能明显提高,脱氧量也明显增大。  相似文献   

9.
通过原位红外漫反射实验比较研究了甲醇在Cu及ZrO2/Cu催化剂表面的吸附与反应,并且采用不同还原温度来处理催化剂,改变催化剂表面的氧含量,并进一步研究甲醇吸附和反应性能随着催化剂表面氧含量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甲醇在Cu催化剂表面反应生成吸附态甲醛物种,进一步生成CO2,而在ZrO2/Cu表面形成甲酸盐物种,并与表面氧进一步反应生成CO2.随着催化剂还原温度的升高,反应中间物进一步生成CO2的反应速率变慢,说明催化剂表面的氧物种含量决定着催化剂甲醇吸附中间物种的形成及反应速率.  相似文献   

10.
用自燃烧法制备了钙钛矿型La0.8Sr0.2FeO3催化剂。用H2-TPR考察了催化剂表面的氧消耗过程,用程序升温表面反应(TPSR)研究了甲烷与催化剂表面氧物种的反应,用在线质谱脉冲反应和甲烷/氧切换反应研究了催化剂的晶格氧选择氧化甲烷制合成气。结果表明,催化剂上存在两种氧物种,无气相氧存在时,强氧化性氧物种首先将甲烷氧化为CO2和H2O;而后提供的氧化性较弱的晶格氧具有良好的甲烷部分氧化选择性,可将甲烷氧化为合成气CO和H2(选择性可达95%以上)。在900℃一的CH4/O2切换反应结果表明,甲烷能与La0.8Sr0.2FeO3中的晶格氧反应选择性地生成CO和H2,失去晶格氧的La0.8Sr0.2FeO3能与气相氧反应恢复其晶格氧。在合适的反应条件下,用La0.8Sr0.2FeO3催化剂的晶格氧化替分子氧按Redox模式实现甲烷选择氧化制合成气是可能的。  相似文献   

11.
钙钛矿型La1+X/2Sr1-x/2Co1-xCuxO3催化CO氧化活性与表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The catalytic activity and the reactive properties of perovskite-type oxides catalysts La(1+x/2)Sr(1-x/2)Co1-xCuxO3 for CO oxidation reaction were investigated.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catalytic activity for CO oxidation reached to a maximum when x=0.4. The temperature for complete CO oxidation under atmospheric and experimental conditions was 168℃. According to the stoicheometry of catalyst, all catalysts were oxygen defect compounds. The active oxygen species on this catalyst was the adsorbed oxygen which was adsorbed on the surface lattice oxygen defect. It was also found that Co4+ existed in the catalysts and the sufrace active oxygen species was caused by the Co4+. It was concluded that CO oxidation reaction on this catalyst was carried out by the valence change between Co3+ and Co4+ which was adjusted by the adsorbed oxygen.  相似文献   

12.
Pt/Al_2O_3,Pd/Al_2O_3催化剂上CO氧化与表面氧脱出-恢复性能周仁贤,郑小明(杭州大学催化研究所,杭州310028)关键词铂,钯,氧化铝,氧化锆,负载型催化剂,一氧化碳,氧化,氧脱附AI。O。负载的贵金属(Pt,Pd或Rh等)催化剂对有...  相似文献   

13.
制备了氧化铝、铈锆固溶体复合氧化物负载铂、钯的双金属催化剂Pt-Pd/ Ce0.3Zr0.7O2-Al2O3,并添加3% ZrO2助剂改性,用于柴油车尾气中CO、HC和NO的催化氧化,其中贵金属负载量仅为0.68 wt%。考察了制备过程中焙烧温度对催化剂性能的影响。催化剂活性评价结果表明,与未添加ZrO2的催化剂比较。添加ZrO2明显提高了催化剂的低温氧化活性,而且焙烧温度对催化剂的氧化性能有较大影响。焙烧温度为800 ?C时,CO和C3H6的起燃温度最低,分别为168、189 ?C,焙烧温度为700 ?C时,NO转化为NO2的转化率最高,最大转化率为36%,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通过XRD、N2吸附-脱附、CO化学吸附、XPS、H2-TPR等表征手段考察了催化剂物理化学性质随焙烧温度的变化情况,并分析了与催化剂活性之间的关系,得到贵金属分散度、表面化学吸附氧含量、催化剂的还原性质对氧化性能有重要影响,发挥协同作用。进而可以通过优化焙烧温度提升柴油车氧化催化剂性能,对提高工业应用柴油车尾气后处理系统的净化效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采用等体积浸渍法制备两个系列不同V和K负载量的VOx/ZrO2和K-VOx/ZrO2催化剂.利用程序升温氧化反应(TPO)技术对VOx/ZrO2和K-VOx/ZrO2催化碳黑氧化的活性进行了考察.实验结果表明,当催化剂中V的负载量nV/nZr=4/100时, VOx/ZrO2催化剂的活性最好.添加K能显著改善VOx/ZrO2催化剂的活性,当K的添加量为nK∶nV∶nZr=1∶4∶100时,碳黑氧化的反应温度最低.催化剂的红外光谱和紫外-可见光谱表征的结果表明, nV/nZr=4/100时,催化剂的表面形成聚合的V物种浓度最大.由于聚合的V物种具有较强的氧化还原能力,因而能显著地降低柴油碳黑的氧化温度.当K-VOx/ZrO2催化剂中nK/nV超过1/4时,由于形成KVO3物种,催化剂表面原子的移动性减弱,因而催化活性降低.  相似文献   

15.
MnOx在ZrO2上分散状态及对CO氧化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年,氧化铝载体以其独特性能引起多方面的关注[1].当将Pt、Rh金属担载在ZrO2上时,在金属和氧化物之间存在着强的相互作用[2,3],从而提高了CO氧化和NO的还原性能.目前,许多作者曾对ZrO2。负载氧化铜催化剂进行了较系统的研究[4,5]:氧化锰对许多重要的催化反应有广  相似文献   

16.
Mn-O/ZrO2 catalysts were prepared by impregnation method and were characterized by XRD, TPR and TPD-MS. The oxidation activity of CO on these catalysts was also studied.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MnOx and ZrO2 would restrained the phase transformation of ZrO2, and raised the dispersion of MnOx species on ZrO2. The highly-dispersed MnOx on ZrO2 is predominant contributors in catalytic activity of the Mn-O/ZrO2 catalysts.  相似文献   

17.
甲烷在Ni/TiO2催化剂表面的活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考察了Ni/TiO2催化剂甲烷部分氧化和二氧化碳重整制合成气的反应活性,实验表明,以TiO2为载体的镍系催化剂对于甲烷部分氧化制合成气反应具有较好的活性,尤其对H2的选择性较高,对二氧化碳重整制合成气反应具有较好的低温反应活性.采用脉冲-质谱在线分析等技术,在无气相氧条件下向Ni/TiO2催化剂脉冲CH4,发现甲烷在催化剂表面的活化(转化)及其氧化产物的选择性与金属催化剂表面氧的浓度密切相关.CH4与Ni/TiO2催化剂作用过程中存在明显的氢溢流和氧溢流现象,可能是这种溢流效应使得Ni/TiO2催化剂具有良好的反应活性和抗积碳性能.  相似文献   

18.
甲烷在Ni/TiO_2催化剂表面的活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考察了Ni/TiO2催化剂甲烷部分氧化和二氧化碳重整制合成气的反应活性,实验表明,以TiO2为载体的镍系催化剂对于甲烷部分氧化制合成气反应具有较好的活性,尤其对H2的选择性较高,对二氧化碳重整制合成气反应具有较好的低温反应活性.采用脉冲-质谱在线分析等技术,在无气相氧条件下向Ni/TiO2催化剂脉冲CH4,发现甲烷在催化剂表面的活化(转化)及其氧化产物的选择性与金属催化剂表面氧的浓度密切相关.CH4与Ni/TiO2催化剂作用过程中存在明显的氢溢流和氧溢流现象,可能是这种溢流效应使得N/TiO2催化剂具有良好的反应活性和抗积碳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