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通过品格取代作用,制备了以Ni为活性组分的六铝酸盐复合氧化物催化剂SrNiAl11O19-δ并通过XRD,XPS,TPR等实验技术,对催化剂的结构和性质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六铝酸盐SrNiAl11O19-δ对二氧化碳重整甲烷制合成气反应具有良好的催化活性和稳定性,在780℃反应2小时,CH,和CO2转化率分别为95.0%和93.4%,没有发现活性组分Ni高温烧结和催化剂失活.  相似文献   

2.
新型复合负载金属-支撑水相催化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复合催化剂SAP/Rh-SiO2中匀相组分和多相组分具有协同作用。本文主要考察V助剂对Rh-V/SiO2多相催化剂和SAP/Rh-V-SiO2复合催化剂1-己烯氢甲酰化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加入助剂V之后,Rh-V/SiO2催化剂的活性(147.2h-1)比Rh/SiO2催化剂的活性(20.8h-1)有很大提高,而复合SAP/Rh-V-SiO2催化剂的活性(594h-1)比SAP/Rh-SiO2催化剂的活性(370.5h-1)提高很多。V有很强的储氢作用,在Rh-V/SiO2催化剂上更容易发生氢溢流,因此该类复合催化剂的作用机理可能是多相催化剂上产生的H和CO溢流等活性物种溢流至烯烃配位的匀相催化剂活性上发生反应,从而促进复合催化剂活性的提高。  相似文献   

3.
根据氧化亚氮在表面零价铜上分解放出氮的特征反应,建立了脉冲氧化亚氮-色谱法测定各种含铜催化剂活性表面积的方法。对商品氧化铜、实验室中碳酸钠分解硝酸铜所制成的活性氧化铜、Raney 铜、工业脱氧铜催化剂、一氧化碳加氢低压合成甲醇ICI-51型催化剂以及目前正在开发的合金铜-锌催化剂等均进行了活性铜表面积的测量。结果表明,上述催化剂的活性表面积仅占总表面积的一部分,甚至是极少的一部分。约为3—30%。将一系列合金铜锌催化剂的活性表面积数值与其在实验室中一氧化碳加氢合成甲醇的催化活性进行关联,发现甲醇时空收率与催化剂的活性夜面积成正比,亦即反应速度与活性表面积呈线性关系。通过对催化剂表面铜使氧化亚氮分解并吸附氧的本质的探讨,证实了一个氧原子吸附在两个相邻的表面铜原子上的设想,为含铜催化剂对一氧化碳加氢合成甲醇反应活性组分问题的探讨提供了有用的信息。  相似文献   

4.
活性炭催化剂用于消除和回收烟气中低浓度的二氧化硫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八○二组 《催化学报》1982,3(3):198-204
评选出一种含某些活性组分的活性炭催化剂,运转时能提供参与反应的碘,使其脱SO_2性能远超过原炭。考察了各种反应条件对催化活性和吸附量的影响。还进行了680小时的催化剂稳定性试验。又建立了有4个塔切换操作的中间工厂,每小时处理燃煤烟气5000米~3,运转结果与实验室完全一致。在烟气中SO_2为3000—4000ppm,烟温为55—65℃,空速为400—500小时~(-1),吸附时间18—20小时的条件下,其中SO_2转化率在90%以上约占12—15小时。吸附量可达12—14克SO_2/100克催化剂。经过五级洗涤再生,副产硫酸浓度可达20%。1800小时稳定性试验,表明催化剂的活性基本稳定。  相似文献   

5.
2,2-二(4-羟基-3-氨基)苯基丙烷的合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乙醇介质中,以Fe(OH)3/C为催化剂,用80%水合肼将2,2-二(4-羟基-3-硝基)苯基丙烷还原为2,2-二(4-羟基-3-氨基)苯基丙烷。产率99.0%,纯度98.5%。考察了10种金属离子对催化剂活性的影响,结果发现Pb^2 会引起催化剂中毒;Mg^2 ,Cu^2 和Zn^2 钝化了催化剂的催化活性;Ba^2 和Cr^3 不影响催化剂的活性;Al^3 ,Ni^2 ,Ti^3 和Ti^4 能活化催化剂,使反应速度加快,但它们单独使用时无催化活性。  相似文献   

6.
由胺乙基膦酸、胍乙基膦酸和N,N双腈乙基胺乙基膦酸制得相应无定形混合磷酸锆载体及其相应的钯催化剂.用IR、TG、DTA和XPS对其进行了表征.研究了影响钯催化剂常压催化加氢活性的各种因素.催化剂对各种取代烯烃和硝基苯有很高的催化加氢活性、选择性和重复使用性.将这类催化剂与钯炭催化剂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7.
考察了Pt、Pd蜂窝催化剂,加或不加助化剂铈和钨,在空气中焙烧后,对甲醇氧化的活性,选择性和动力学网络的变化。发现Pt的低温活性比Pd好,但耐温性较差,500和700℃焙烧4小时的催化剂上甲醇氧化生成的主要副产物是中间产物HCOOCH3,经900和1100℃焙烧4小时后,生成的主要副产物是平行产物HCHO。  相似文献   

8.
酸-碱交替沉淀法制备铜基甲醇合成催化剂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采用酸-碱交替沉淀法(AP法)制备了一种新型的低压甲醇合成催化剂. 研究了母液pH值和交替次数对催化剂性能的影响. 结果表明, pH值交替范围为5.0~9.5, 交替次数为3时制备的催化剂活性最好. 与其它制备方法相比, AP法制备的催化剂具有最高的活性和耐热性,耐热后活性保留率达88%, 比其它催化剂高8%~20%, 而且耐热后活性甚至高于其它催化剂的初活性. X射线衍射(XRD)、热重分析、低温N2吸附和扫描电子显微镜等结果表明, AP法制备的催化剂的XRD谱中铜和锌的特征峰最为宽化、弥散, CuO与ZnO 峰交织在一起,峰强度最弱; 同时催化剂的粒度较小,粒径尺寸分布较均匀,结晶度相对较低; 而且催化剂的还原温度最低,铜锌组分间的协同作用最强. 这表明AP法制备的催化剂具有高活性、高耐热性和易还原的主要原因是该制备方法使催化剂中的铜锌组分形成了无定形状态的铜锌固溶体,提高了活性组分的分散度和比表面积.  相似文献   

9.
采用一种简单方法制备具有优异氧还原反应(ORR)活性的、无金属的氮掺杂碳材料。以双氰胺(DCD)为氮源,蔗糖、β-环糊精和壳聚糖为不同的碳源,通过简单的热解法制备出氮掺杂的类石墨烯纳米片催化剂CN-nanosh(suc)、CN-nanosh(cyc)和CN-nanosh(ch)。这些催化剂在碱性溶液中表现出优异的ORR活性,以CN-nanosh(suc)为阴极催化剂的锌-空气电池具有201.33m W·cm~(-2)的最大功率密度,在100 mA·cm~(-2)的大电流密度下能持续放电50多小时,电池性能接近目前报道的无金属阴极催化剂锌-空气电池的最好性能。  相似文献   

10.
王维佳  李金林  罗明生 《催化学报》2007,28(10):925-930
用共沉淀法制备了一系列不同硅含量的铁基催化剂,采用N2吸附和原位X射线衍射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在固定床反应器中考察了催化剂的费-托合成反应活性、选择性和稳定性.结果表明,含硅的催化剂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和较小的平均孔径,在CO还原及费-托合成反应中生成的碳化铁物种的稳定性比不含硅的催化剂高.在费-托合成反应中,不含硅的催化剂具有较高的初始活性,但易失活;含硅的催化剂具有较低的初始活性,但稳定性较高.Fe7C3是活性最高的碳化铁物种.随着硅含量的增加,催化剂的费-托合成反应更易生成低碳数产物.  相似文献   

11.
利用超声辅助溶胶-凝胶法,以钛酸正丁酯为钛源,制备了TiO2负载于活化半焦的光催化剂。考察了TiO2负载量,煅烧温度和时间,以及水对光催化脱硝活性的影响。利用X射线衍射(XRD),BET,FT-IR,扫描电镜(SEM)以及能谱分析(EDS)等方法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分析。实验结果表明,TiO2负载量为5.22 %,煅烧温度500 癈,煅烧时间为1 h时,TiO2/SC光催化脱硝剂效果最好,反应3小时后脱硝率仍高于70 %。通过添加自由基捕获剂的方法确定TiO2/ASC光催化脱硝过程中起主要作用的活性物种为?OH和?O2-,而空穴在本实验的光催化过程中几乎不起作用。对催化剂的再生研究发现,高温(400癈)水热一次再生可恢复催化剂脱硝活性至新鲜催化剂的100%,三次再生效果仍为新鲜催化剂脱硝率的80%。  相似文献   

12.
研制了一种以钯为主的重整后加氢催化剂,并在模试加氢装置上对该催化剂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在较温和的反应条件下加氢生成油溴价比用工业Co-Mo型催化剂时约低一个数量级;催化剂选择性好,芳烃基本不损失;经1000小时连续运转后催化剂活性基本没有下降,生成油溴价<0.01gBr/100g;再生后催化剂的活性和选择性与新鲜催化剂大致相同。这种催化剂精制效果好,价格较便宜,很有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纤维催化剂用于裂解汽油双烯加氢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报导一种以氧化铝纤维为载体的高效加氢催化剂。当用于裂解汽油双烯加氢时,其活性,选择性及稳定性均很好。在温和的反应条件下(温度40℃,压力40kg/Cm~2、氢油比(mol)0.5),液体空速可高达40ml/g·hr。在连续运转1000小时后,产品中双烯含量<0.5,催化剂活性未见下降。此外,还讨论了此类催化剂活性较高的原因。  相似文献   

14.
负载型钴基催化剂是天然气基费托合成的一种重要催化剂,其金属分散度和活性位密度是决定费托合成反应活性和产物选择性(CH4%, C5+%)的关键因素。因此,提高金属钴的分散度和催化剂的还原度是提高金属钴的原子利用率、降低催化剂成本的一条有效途径。本文综述了近年来高分散型钴基催化剂的研究进展,重点探讨了催化剂制备方法、载体类型及贵金属助剂对催化剂分散度和还原性的影响,以及影响高分散型钴基催化剂的费托合成反应活性、产物选择性和反应稳定性的因素,并对负载型钴基催化剂今后的研究发展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5.
开发的Co-Mo-Al7719型催化剂具有酸性低、孔径大等特点,能在焦炉气气氛下长期运转。在1.5立升模试装置上单程运转2800小时,活性未见下降,催化剂上积炭只有5%。文中还讨论了催化剂的酸性及孔径对积炭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本文报导一种新法制备的硅胶负载钯催化剂,其活性组份大部分负载于载体的表面。该催化剂在常温常压下对丙烯酸甲酯的液相加氢反应,即有很高的活性和良好的重复使用性能。 催化剂按下法制备:在圆底烧瓶中加入1.00g硅胶和20mL甲醇,抽真空置换出硅胶孔内的空气,在搅拌下加入一定浓度的吸附质(聚乙烯亚胺、正丙胺、正丁胺等),在25℃反应3—4小时,过滤,固体经甲醇充分洗涤后和一定浓度的氯化钯甲醇溶液反应6小时。过  相似文献   

17.
蒋聪  何纪纲  江英彦 《催化学报》1983,4(4):321-323
三氯化铝是常用的烷烃异构化催化剂之一,但需要有少量的水存在,如果用无水三氯化铝,需要较高的反应温度.Ono等用等克分子的无水三氯化铝和无水硫酸铜的混合物作为催化剂,可以使正戊烷在较低的温度(28℃)下进行异构化反应,3小时后总转化率为21%,选择性为92%.但这种催化剂对于正己烷的异构化反应,活性很低,总转化率只有1%.何纪纲等制备了聚氯乙烯—三氯化铝·硫酸铜催化剂,证明它在15℃下能够催化正己烷的异构化反应,总转化率为25%,但选择性只有58%.  相似文献   

18.
应用金属原子净电荷相关性(MANCC)方法研究了铁(Ⅱ)类催化剂活性. 取代基的电子效应占主导作用的催化剂, 活性与中心金属原子净电荷有较好的相关性. 当取代基呈供电子效应时, 催化剂活性随着电荷的增大而升高, 当取代基呈吸电子效应时, 催化剂活性随着电荷的增大而降低. 在此基础上推测烯烃聚合反应催化过程中可能存在两种不同的活性中心, 一种是[LFe-R]+, 另一种是[LFe-R]2+或[Fe(Cl)RL]+. 当取代基的电子效应和空间效应均对活性有影响时, 发现催化剂的两卤素净电荷差值越小, 催化活性越强.  相似文献   

19.
CeO2/BaMnAl11O19-α催化剂制备及甲烷催化燃烧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反相微乳液法制备了BaMAl11O19-α (M=Mn, Co, Ce)催化剂,研究了M对催化剂相组成、比表面积和甲烷催化燃烧活性的影响.Mn促进六铝酸盐的形成,Mn基催化剂比表面积虽低,甲烷燃烧活性却较高.Ce 基催化剂的热稳定性高,比表面积大幅度增加,但甲烷催化燃烧活性比Mn基催化剂低.Ce和Mn的共同作用使CeO2/BaMnAl11O19-α催化剂不仅比表面积较大,而且具有较高的甲烷燃烧活性.在100 h连续试验中,CeO2/BaMnAl11O19-α催化剂活性稳定,有望成为催化热汽轮机燃烧器的潜在催化剂之一.  相似文献   

20.
陈亮  沈俭一 《催化学报》2012,33(4):621-628
采用共沉淀法制备了高Co含量的Co/SiO2费托合成催化剂,并向其中添加一定含量的间苯二酚-甲醛树脂凝胶.结果表明,催化剂在393K干燥时,树脂会发生分解,因而仅有少量的含碳凝胶残留在催化剂中.然而,少量碳凝胶的存在显著增加了催化剂的还原度和金属钴的分散度,致使催化剂表面产生更多的活性金属Co,同时,催化剂的孔径也有所增大,因此Co/SiO2催化剂具有更高的反应活性及高碳烃选择性.其中80%Co/SiO2-C催化剂活性及高碳烃的选择性与我们前期报道的一种高活性的80%Co-8%ZrO/SiO催化剂相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