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熊绍良 《化学教育》2014,35(11):91-94
指出在化学平衡移动方向判断中存在的错误认识,提出了对化学平衡移动方向进行判断的2种简单、有效的方法。阐述了化学平衡移动的实质,指出了勒夏特列原理在判断平衡移动中隐含的应用条件。分析了平衡移动是一过程变量,它与平衡时的状态参数无必然关系,不能用等效平衡原理作为平衡移动的判据。  相似文献   

2.
杨嫣  陈山川  马爱洁  张改 《化学教育》2020,41(18):106-108
化学平衡的移动规律是物理化学中重要的知识点之一。平衡稳定条件在经典热力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但很少用于处理化学平衡问题。根据热力学原理,推导了简单的均匀隔离系统的平衡稳定条件,并将其用于分析温度和总压力对化学平衡移动的影响,结论为改变温度和总压力,使化学平衡朝着稳定平衡的方向移动。这种分析方法非常简单,也加深了我们对稳定平衡的理解。同时,也指出了该方法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3.
柳一鸣 《化学教育》1993,14(6):39-39
在医用化学教材“化学反应速度和化学平衡”一章中,讨论浓度对化学平衡影响时采用化学反应: FeCl3+3KCNS⇋Fe(CNS)3+3KCl 然后分别加入三氯化铁、硫氰化钾、氯化钾,利用溶液颜色的变化来判断浓度对化学平衡移动的影响(不少大中专实验教材都采用了这个实验)。笔者认为其中加入氯化钾使溶液颜色变浅,是“由于增加生成物浓度使平衡向左移动”这一解释欠妥。  相似文献   

4.
曹义琼 《化学教育》2012,33(5):25-27
介绍了高中生化学平衡移动判据的3种解释以及测查的材料和方法,依据测查结果说明了高中生对于有气体参与的化学平衡移动方向的判据多用勒夏特列原理或碰撞理论,较少利用浓度商规则;对于电离平衡、沉淀溶解平衡多用浓度商规则进行判断,较少采取勒夏特列原理或碰撞理论。并指出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应该增进学生对平衡状态移动的理解,帮助学生建立一个基于状态分析及状态改变的思考程序。  相似文献   

5.
为便于学生深入理解化学平衡知识点,借助手持技术,在教材的基础上,从定性探究单一浓度对Fe3+-SCN-平衡体系化学平衡移动的影响转化为定量探究多个浓度对化学平衡移动的影响,同时还探究了加入晶体后对化学平衡移动的影响。并通过对实验现象及图表的分析得出了随着加入硫氰化钾的浓度和质量的增加,化学平衡往正反应方向移动的程度增加的结论。  相似文献   

6.
邵利民 《大学化学》2017,32(11):69-74
物料平衡等式(MBE)、电荷平衡等式(CBE)和质子平衡等式(PBE)是化学平衡定量解析中的常用等量关系。本文从理论上证明了CBE可以由MBE导出,因此在计算中不是一个必不可少的独立条件。由于H~+来源的多样性,在涉及酸碱的化学平衡中,CBE比MBE的计算效率更高。这些结论与计算实践相一致,即在配位平衡、氧化还原平衡和沉淀平衡的计算中,MBE为主,CBE起辅助作用;在酸碱平衡计算中,CBE为主,MBE为辅。PBE也不是一个独立等量关系,而且仅适用于酸碱平衡,可以完全被效率更高的CBE代替。本研究明确了化学平衡中的独立等量关系,不仅有助于提高化学平衡定量解析的效率,而且使其理论结构更加简洁明晰。  相似文献   

7.
对化学平衡中的难点——化学平衡移动方向与移动结果的关系已有许多文章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笔者对平衡移动的判据、移动方向、平衡状态参数的变化及三者的关系等问题进行了全面阐述。  相似文献   

8.
万寿荣 《化学教育》2014,35(1):74-75
深刻认识化学平衡移动原理和反应程度,审视化学平衡常数大小、平衡转化率变化、平衡移动方向与反应程度之间的关系和正逆反应速率相对大小与平衡移动的关系。平衡是否移动就看能否减弱刚变化的因素。反应限度与反应程度不同。  相似文献   

9.
王清华 《化学教育》2006,27(4):43-43
在盐类的水解中,存在水解平衡,水解平衡也是一种化学平衡,它同样遵循化学平衡移动原理,我们应该将化学平衡移动原理准确运用于盐类水解平衡,不可断章取义。[题目]25℃时,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NaF和NaCl溶液中离子总数相比()A.前者多B.后者多C.一样多D.无法确定(注:原题出自任  相似文献   

10.
杨旭东 《化学教育》1996,17(10):36-39
本文论述了恒温恒容下,在气体参加的可逆平衡体系中加入参与反应的某气体或惰性气体,平衡移动方向的判定,由此给出平衡向生成添加物方向移动的具体条件,并结合中学化学教材给出的浓度对化学平衡影响、平衡移动原理及一道习题提出一点认识。  相似文献   

11.
王树志 《化学教育》2015,36(9):62-64
就Fe3++SCN-Fe(SCN)2+平衡而言,向该平衡体系中加入一定浓度的FeCl3溶液,通过改进浓度对化学平衡影响的实验和对实验的深入探究,借助实验的功能解决了平衡移动的方向、Fe(SCN)2+的浓度和溶液的颜色是如何变化的等问题,进而使学生对“外界条件对化学平衡的影响”有了更全面的认识.  相似文献   

12.
曹继莲  布多 《化学教育》2015,36(11):76-77
探讨了增加反应物或生成物的物质的量对平衡移动的影响, 并应用数学公式解析了得出的结论, 提出了化学平衡移动不符合勒夏特列原理的公式判断方法。  相似文献   

13.
关于浓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蔡经炳 《大学化学》1987,2(5):23-26
一、问题的提出在普通化学、无机化学和物理化学教材中,关于浓度对化学平衡影响的吕·查德里原理一般表述为:如果在平衡体系内增加反应物的浓度,化学平衡就向减少反应物的方向移动(说法I)。有时也说成增加反应物的量,平衡向减少反应物的方向移动(说法Ⅱ)。并由此推论,在化工生产中为充分利用某一原料,提高其转化率,常常用过量的另一反应物和它作用(也就是增加反应物配比)(说法Ⅲ)。这些说法准确吗?请先看两个实例。  相似文献   

14.
郭瑞春 《化学教育》2003,24(Z1):78-79
化学平衡知识是中学化学教学中的一个难点,学生在运用勒沙特列原理判断化学反应进程和判断平衡移动方向时, 经常会碰到与勒沙特列原理有矛盾的问题, 特别是浓度对化学平衡移动影响, 其判断更是感到束手无策。下面举2 个比较常见的例子。  相似文献   

15.
化学平衡知识是中学化学教学中的一个难点,学生在运用勒沙特列原理判断化学反应进程和判断平衡移动方向时,经常会碰到与勒沙特列原理有矛盾的问题,特别是浓度对化学平衡移动影响,其判断更是感到束手无策.下面举2个比较常见的例子.……  相似文献   

16.
郭瑞春 《化学教育》2003,24(7):78-79
化学平衡知识是中学化学教学中的一个难点,学生在运用勒沙特列原理判断化学反应进程和判断平衡移动方向时,经常会碰到与勒沙特列原理有矛盾的问题,特别是浓度对化学平衡移动影响,其判断更是感到束手无策.下面举2个比较常见的例子.  相似文献   

17.
由质量作用定律导出的化学平衡常数一般具有单位,而由热力学基本方程导出的化学平衡常数是无单位的。这两种对同一化学平衡规律的表示似乎是迥然不同的,但是从下面的推导说明中不难看出两者实质上是统一的。  相似文献   

18.
针对现行化学平衡教学中存在的突出问题,研发了一款以合成氨为例的化学平衡知识学习和习题验证的教学软件。该软件采用了可视化的技术,用柱状图、曲线、数据来展示反应达到平衡的动态变化过程,便于学生从反应平衡的图像和数据中获取信息并进行推理,从而认知化学平衡的原理。该软件不仅能用于化学平衡各概念的教学,也能为化学平衡习题课的讲解创设必要的教学情境。  相似文献   

19.
在一些教材中预言:“恒温压缩N_2O_4(?)2NO_2反应体系时,由于平衡向左移动,反应体系的颜色会变浅”。已有专文明确指出“预言”是错误的。但专文发表两年来,仍有一些人希图用改进实验的方法来实现这一错误的“预言”。这种情况的出现和对于题述反应的物理化学过程缺乏理论认识有关。本文正是从化学平衡,相平衡,平衡移动及化学反应速率几个方面,定量地分析这个反应,再次指出“预言”是错误的,还结合计算澄清某些错误的解释。  相似文献   

20.
王文林 《化学教育》2014,35(3):91-92
正中学化学教学中化学平衡移动方向判断的依据是勒夏特列原理。该原理认为:如果改变影响平衡的条件之一(如温度、压强,以及参加反应的化学物质的浓度),平衡将向着能够减弱这种改变的方向移动[1]。笔者认为该原理的表述值得商榷。1勒夏特列原理表述的欠缺化学平衡是可逆反应达到的一种状态,既然是一种状态,那么就有其对应的状态函数。由一种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