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对白头叶猴栖息地植物群落类组成进行取样调查,根据Bray-curits公式C=2W/A+B计算相似系数,以聚类分析和极点排序两种方法进行植物群落分类,为研究白头叶猴生境因子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1)白头叶猴栖息地植物群落的可分为3个群丛6个亚群丛,聚类分析和极点排序两种方法所得结论相符良好;2)白头叶猴栖息地生境因子由于地形状态导致的水湿分布与植物群落类型分布呈最重要相关。 相似文献
2.
对白头叶猴的个体行为下定义,利用焦点动物法对个体行为进行定量的研究,并与灵长类动物做比较,从行为上说明 白头叶猴如何适应 石灰岩生存条件。 相似文献
3.
1993 ̄1996年,对3群白头叶猴猴群进行了连续跟踪观察,记录了各种社群行为的类型和持续时间,探讨了白头叶猴社会行为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5.
6.
对白头叶猴栖息地植被进行群落学分析表明:1.白头叶猴栖息地植被属季风常绿阔叶林,是我国北热带地区的非地带性植被;2.白头叶猴栖息地水热状态比周围及邻区均表现为相对高热干旱。 相似文献
7.
为了确定弄岗自然保护区内白头叶猴的种群数量,弥补黑叶猴种群数量的空白,掌握此保护区叶猴的生存现状,采用访问法和实地数量统计法相结合的方法对弄岗自然保护区的弄岗、陇瑞和弄呼3个部分进行深入的调查研究.调查结果表明,在陇瑞片范围内,共有8群白头叶猴,种群大小在68只左右,和20世纪80年代末的244只相比,数量下降相当惊人;在弄岗片内,共记录到黑叶猴群10群,最大的种群为11只个体,最小的种群是4只个体,共计约有75只黑叶猴(绝对数量统计);弄呼的黑叶猴种群已经于上个世纪的晚期消失.造成目前状况的因素主要是过度狩猎和其他形式的过度干扰.弄岗自然保护区的叶猴种群数量已经接近可持续繁殖种群的最低水平,如不采取有效的保护措施,这个种群将很可能在短期内消失. 相似文献
9.
在北京动物园科普馆的展览大厅里,与国宝大熊猫并排介绍的是灵长类动物——白头叶猴。为什么将它放在如此重要的地位?它真有资本与大熊猫齐名吗?这就要从它的发现和命名说起。一条奇异的皮张时间追溯到1952年,北京动物园的动物专家谭邦杰,带领几名工作人员到华南搜集野生动物,他们到达了广西南宁。一天,谭邦杰等在一家药店意外地发现了一张黑白相间的异样皮张,他们翻过来、掉过去地看了好一阵子,可是谁也看不出这是哪种动物的“外衣”。他们便向店主询问,店主也答不上来,只是把他当时买下这张皮子的情景做了描述,他说:“我看着新鲜,就把它买… 相似文献
10.
白头叶猴出入洞行为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对三群白头叶猴的出洞和入洞进行研究表明:(1)白头猴在夏季和冬季均要入洞宿夜,分析与安全有关;(2)白头叶猴出洞和入洞的时间在夏季和冬季不同,推测与日照周期有关。 相似文献
11.
白头叶猴Trachypithecus leucocephalus与黑叶猴T.francoisi是喀斯特地区的近缘物种,具有相似的栖息地、身体大小和社会结构及行为特征.为了比较2个物种的理毛行为特征和社会功能的异同,2016年2月至2017年1月,采用焦点动物取样法(focal animal sampling)和连续记录... 相似文献
12.
1996年1月~12月对饲养在广西扶绥珍贵动物保护站内的白头叶猴进行了食物能量代谢的研究。笼养白头叶猴在夏季雄猴能从食物中获得362242±13297kJ能量,从排便和排尿中损失100111kJ能量,获得净能量259937kJ;雌猴每天能从食物中获得314542±1722kJ能量,从粪便和尿中损失91418kJ能量,获得净能量223127kJ。在冬季雄猴能从食物中获得513067±1480kJ能量,从排便和排尿中损失100625kJ能量,获得的净能量412146kJ;雌猴从食物中获得480540±20797kJ能量,从排便,排尿中损失74684kJ能量,每天净获得能量405852kJ。笼养白头叶猴平均每天每只摄入200g~258g干重物质,相当于体重的3%的重量。白头叶猴的消化能为335748kJ,食物消化率为804%,尿能损失9885kJ,能量代谢率为9705%。 相似文献
13.
14.
广西岜盆白头叶猴的种群动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6年9月至1997年6月,作者对广西岜盆自然保护区白头叶猴的种群数量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岜盆保护区现有白头叶猴136只,分属19个两性群,5个独雄群和1个双雄群。平均群大小5.44只/群,群密度0.26群/km^2,种群密度1.44只/km^2,白头叶猴的年龄组成为:成年猴80只,占58.82%,青年猴36只,占26.47%,幼猴20只,占14.71%,与他人1987年的报道相比,10年间 相似文献
15.
16.
用PCR(多聚酶链式反应)扩增方法测定白头叶猴、黑叶猴和菲氏叶猴各1只的线粒体DNAND4整个基因(1377bp)和D-环500多bp序列。黑叶猴与菲氏叶猴的ND4基因序列碱基差异数高达123,基于ND4基因的遗传距离值为8.9%;白头叶猴与黑叶猴ND4基因序列间碱基差异数为25,遗传距离值为1.8%。在D-环区域,白头叶猴与黑叶猴间的遗传距离为4.3%,而白头叶猴、黑叶猴两者与菲氏叶猴间的遗传距离则分别高达26.4%和26.0%。分析结果表明,白头叶猴恐怕还只是黑叶猴的一个亚种。从保护遗传学角度看,白头叶猴应被看作一个进化显著性单元(evolutionarysignificantunits,ESU),在动物的保护行动中应得到充分的重视 相似文献
17.
一个野生白头叶猴全雄群的巢域利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解白头叶猴全雄群的巢域利用状况及其未来走向,从2000年9月至2001年8月,作者对一个新形成的全雄群GS群进行了为期一年的跟踪观察。通过最小面积法确定GS群的巢域总面积为62.4 ha,其中与邻群的重叠巢域占总面积的73.8%,这很可能是其巢域远大于已知一雄多雌群的直接原因。通过分析群在巢域各部分活动的月时间比例,发现GS群对特有巢域和重叠巢域的利用存在显著的季节性差异。 相似文献
18.
7月18日,经过一上午的培训之后,我们终于得以在下午与白头叶猴相见。保护区的地理位置相对闭塞,路途崎岖难行,我们还没有空调大巴的福利。不过一想到我们即将与喀斯特的小精灵——白头叶猴见面,再苦再累也是值得的。车子停稳后,我们便徒步前往保护区核心区,时间正值下午,是白头叶猴的第二个觅食高峰。 相似文献
19.
运用非损伤取样法对一群白头叶猴的个体识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5年9月对广西扶绥九重山的一群白头叶猴跟踪观察,采集粪便样品,并从中提取粪便DNA。从已发表的36对灵长类微卫星引物中筛选出5对多态性较高的引物对提取产物进行PCR扩增,对扩增产物进行基因型分析后,成功地对这群白头叶猴进行了个体识别。该研究表明,运用粪便DNA技术并结合微卫星分析技术可以有效地完成对白头叶猴的个体识别。 相似文献
20.
1996年1月至12月对饲养在广西扶绥珍贵动物保护站内的白头叶猴进行营养代谢研究, 并对含氮物质进行理论分析。结果表明, 全年平均每只成年白头叶猴每天可从食物中净获得含氮物质 (473±126) g, 净获得碳水化合物(5318±3288) g。每只成年白头叶猴每天应该最少需要从食物中获得4005 g 的含氮物质, 略小于白头叶猴实际每天从食物中净获得的473 g 含氮物质,说明白头叶猴从食物中净获得的含氮物质基本上满足其最低需求, 但没有多少节余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