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L-脯氨酸催化α-酮酰胺与甲基酮的不对称直接Aldol反应, 获得了不同光学活性的α-羟基酰胺, 产率在21%~99%之间, 对映选择性最高达到43% ee. 加成产物的结构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2.
黄丹  鄢明  沈琪 《有机化学》2007,27(6):739-743
研究了在过渡金属配合物催化下α-重氮-β-二羰基化合物与醇的插入反应, 考察了重氮化合物的结构、醇的结构、催化剂的性质、反应溶剂和反应温度对这一反应的影响. 发现当重氮化合物与甲醇的物质的量比为1∶10, 1 mmol% Rh2(OAc)4为催化剂和回流的苯的条件下, 反应能够以高的化学产率生成α-甲氧基-β-二羰基化合物. 手性醇衍生的重氮乙酰乙酸酯反应的产物中两种非对应异构体的比例为3∶2~1∶1.  相似文献   

3.
MgCl2/Et3N催化合成α,β-不饱和氰代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章明  张爱琴  黄宜祥 《有机化学》2005,25(9):1133-1134
用MgCl2/Et3N催化氰乙酸乙酯和芳香醛的缩合反应合成α,β-不饱和氰代酯, 反应可在室温进行. 产率87%~92%.  相似文献   

4.
分子筛固载氟化钾催化芳香醛与环酮的缩合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回流甲醇条件下, 使用分子筛固载氟化钾催化芳醛与环己酮或环戊酮的缩合, 反应80~480 min, 获得56%~95% 产率的α,α'-二取代苯叉环烷酮.  相似文献   

5.
在AlCl3和多聚磷酸的存在下, 以邻苯二甲酸酐和对二氟苯为原料, 通过Friedel-Crafts和环化反应, 用改进的方法以60%的产率生成1,4-二氟蒽醌. 然后通过奎宁锂与1,4-二氟蒽醌的亲核取代反应得到新型手性配体(QN)2AQN, 产率85%. 在氧化-供氮试剂N-氯代氨基甲酸苄酯存在下, (QN)2AQN与OsO4原位生成的催化剂在五种肉桂酸甲酯的不对称氨羟化反应中表现出优异的对映选择性(90%~96% ee)和一般至优秀的区域选择性(75∶25~98∶2), 产率50%~70%, 高于文献报道的结果. 该手性配体易于合成, 成本低廉, 用于催化不对称氨羟化反应, 可以制备光学活性的α-氨基酸酯类化合物.  相似文献   

6.
王亚军  沈宗旋  张雅文 《有机化学》2006,26(9):1291-1294
用三乙胺催化环状α-酮酯和α-酮酰胺同硝基甲烷的Henry反应, 首次合成了12个多官能团的β-硝基醇, 它们的结构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进行了表征. 这一反应速度较快, 室温下进行, 条件温和, 产率较好, 是合成多官能团硝基醇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7.
将3,6-二氯哒嗪-金鸡纳生物碱衍生物用于催化β-二羰基化合物与溴乙酰甲酸乙酯/β-取代的溴乙酰甲酸乙酯的不对称“中断的”Feist-Bénary反应, 得到了较高的化学产率(72%~97%)和最高达93% ee的立体选择性.  相似文献   

8.
将以烯烃为原料通过Sharpless不对称双羟化等多步反应合成的8种手性β-氨基醇, 作为有机小分子催化剂, 用于催化α,β-不饱和酮的不对称环氧化反应.考察了影响对映选择性的催化剂结构、催化剂用量、氧化剂种类、溶剂、反应温度等因素.结果表明, 当催化剂用量为30 mol%、氧化剂为TBHP(叔丁基过氧化氢)、正己烷溶剂、在室温下、以(1S,2R)-(+)-1,2-二苯基-2-甲氨基乙醇(3)作催化剂时, 所得环氧化物的对映体过量最高为70% ee, 产率最高为84%.  相似文献   

9.
以烯烃为原料通过Sharpless不对称双羟化等多步反应合成7种手性β-氨基醇, 并将该类化合物用于催化二乙基锌和醛的不对称加成反应. 分别考察了影响对映选择性的催化剂结构、催化剂用量、溶剂、反应温度等各种因素. 当催化剂用量为5%、甲苯溶剂、在-10 ℃下、以(1S,2R)-(+)-2-氨基-1,2-二苯基乙醇(1b)作催化剂时, 所得仲醇的对映体过量最高为85% ee, 产率高达100%.  相似文献   

10.
在水悬浮体系中使用三氯异氰尿酸/碱氧化体系对α,β-不饱和酮化合物进行环氧化和对烯丙基醇类化合物进行直接氧化-环氧化制备α,β-环氧酮, 考察了表面活性剂、碱等因素对反应的影响. 反应无需有机溶剂, 对于大部分的烯酮和烯丙基醇反应可以在数小时内完成, 产率良好.  相似文献   

11.
芳醛与环戊酮或环己酮在碳酸钠水溶液中, 用微波辐射-相转移催化法合成 α,α'-双亚苄基环烷酮, 反应在0.5~7 min内完成, 产率高达80%~99%, 后处理极为简便, 是一种环境友好的绿色合成.  相似文献   

12.
水介质中三组分一锅合成1-芳基苯并[f]喹啉衍生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芳醛、2-萘胺和Meldrum酸为原料, 以水为溶剂, 在回流条件下以三乙基苄基氯化铵为催化剂通过三组分一锅反应, 合成了一系列的1-芳基苯并[f]喹啉衍生物. 该方法具有反应条件温和、产率较高(79%~87%)、环境友好等优点. 产物的结构通过熔点, IR, 1H NMR和元素分析表征.  相似文献   

13.
脂肪族伯胺作为亲核试剂与手性合成子5(R)-(l-孟氧基)-2(5H)-呋喃酮(4)发生不对称Michael加成反应, 得到一系列新的手性β-烷氨基-γ-(l-孟氧基)丁内酯类化合物6(产率34~81%, de≥98%). 通过IR, 1H NMR, 13C NMR, MS, 元素分析及单晶X射线衍射分析, 确认了它们的化学结构、立体化学和绝对构型. 此结果为某些具有生物活性化合物及复杂分子的合成提供了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4.
陆占国 《化学学报》2006,17(17):1843-1846
建立了一个在质子性溶剂中经由o-quinonemethide中间体的trans-hexahydrocannabinol的简便合成方法. 用对甲苯磺酸为催化剂, 加热回流resorcinol衍生物和citronellal之间偶联产物的甲醇溶液, 酚的脱保护、o-quinonemethides的生成以及分子内狄尔斯-阿尔德环加成反应一步完成, 产率为93%~95%.  相似文献   

15.
周佳栋  曹飞  武红丽  韦萍 《有机化学》2008,28(2):228-233
微波辐射下, 由硫氰酸铵与α-氨基酸通过两步反应合成了11种5-取代-2-硫代海因衍生物, 并用1H NMR, IR和元素分析确证了中间产物和终产物的结构. 对比常规加热方法, 微波辐射具有反应时间短(4 min), 每步反应产率高(85%~93%)的优点. 同时对合成化合物2h的反应历程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6.
一种使用1,3-二溴-5,5-2甲基苯乙酮α-溴代新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报道了使用1,3-二溴-5,5-二甲基海因和对甲苯磺酸在甲醇中和20~60 ℃的温和条件下合成α-溴代苯乙酮的新方法. 对位和间位取代的苯乙酮获得了高的产率; 而在同样条件下, 邻位硝基苯乙酮没有发生反应.  相似文献   

17.
以芳基异氰酸酯(1)和β-芳胺基苯丙酮(2)为原料, 甲苯为溶剂, 在回流条件下一步有效地合成了1,3,4-三芳基取代3,4,5,6-四氢嘧啶-2(1H)-酮类化合物3, 并研究了反应条件对产率的影响. 结果表明, 该法具有操作简单、原料易得、反应收率高(79~96%)等优点.  相似文献   

18.
盐酸L-肉碱和盐酸乙酰L-肉碱的合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L-肉碱(维生素BT)和乙酰L-肉碱是长链脂肪酸运输的载体, 广泛用于医药、保健食品及饲料等行业. 本工作介绍了一种化学不对称合成盐酸L-肉碱和盐酸乙酰L-肉碱的方法. 以自制的手性噁唑硼烷为催化剂, 将起始原料γ-氯乙酰乙酸乙酯不对称催化氢化还原成(R)-γ-氯-β-羟基丁酸乙酯, 这一步的化学收率和光学收率都较高. 然后将(R)-γ-氯-β-羟基丁酸乙酯转化为盐酸L-肉碱和盐酸乙酰L-肉碱. 合成盐酸L-肉碱只需两步, 总收率为68.3%, ee值可达94.6%; 合成盐酸乙酰L-肉碱需三步, 总收率为62.6%, ee值可达96.8%. 还考察了反应温度、催化剂及还原剂的量等因素对γ-氯乙酰乙酸乙酯的不对称氢化还原的化学产率和光学收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杨冰  杨俊  翁玲玲  郑虎 《有机化学》2006,26(6):835-838
由泼尼松龙(Prednisolone)为原料, 经甲磺酰化、甲基化、脱水、两次1,3-偶极反应以及其后的两次热分解共7步反应, 以23.5%的总收率首次制得了11β-羟基-16β-甲基-16α,17α-环丙烷基-孕甾-1,4-二烯-3,20-二酮这一重要的潜在药物及化学中间体. 实验同时发现, 1,3-偶极反应及其之后的热分解反应具有高度的立体选择性和区域选择性. 这种立体选择性和区域选择性通过1H NMR数据加以了证明.  相似文献   

20.
以妊娠双烯醇酮醋酸酯为起始原料, 经过6步反应以15.0%的总收率, 首次合成了孕甾-5,20-二烯-3β-醇-3-O-β-D-吡喃木糖苷. 关键反应为选择性还原α,β-不饱和酮, 夏皮罗反应, Koenig-Knorr 反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