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张莉 《贵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24(6):597-600
基于内容的发布/订阅是一种新型的通信方式。在这样的系统中,事件通知的发布者不必给消息明确的目的地址,消息的目的地址由匹配订阅者申明的选择谓词的消息内容确定。因此,订阅与事件的匹配,路由成为基于内容发布订阅系统中面临的关键问题。详细分析了几个有影响的基于内容发布/订阅系统原型中使用的事件匹配和路由算法,和算法的特点和适用范围 相似文献
2.
CDN内容路由的负载均衡及网络分割算法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CDN(Content Distribution/Delivery Network)技术的产生,是为了给客户提供最佳的内容服务,CDN的实现需要依赖多种网络技术的支持,其中很重要的一项就是负载均衡技术,在两种实现内容重定向功能算法的基础上,对服务器进行负载均衡,分析均衡前后服务器负载情况,并再次对两种算法进行性能比较,详细讨论了网络树的概念,给出了具体的网络分割的算法。 相似文献
3.
分析网络移动现有方案在多穴负载均衡和嵌套路由优化方面存在的问题.基于最优路径选择算法和相应的路径评价标准,提出了支持综合负载均衡和路由优化的网络移动增强协议.该协议实现多移动网络前缀、多移动路由器、多家乡代理的负载均衡以及嵌套多穴移动网络全局和内部路由优化,解决嵌套移动网络的多角路由、隧道嵌套问题.此外,该协议兼容以前的网络移动标准,改动较少.协议的性能分析结果表明,和已有的方案相比,增强协议在帮助移动网络获得高吞吐量的同时,传输延时降低了近一半,可用连接增加了30%,而且性能更加稳定. 相似文献
4.
基于内容的发布/订阅模糊匹配路由过滤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基于模糊匹配的优化思想,设计基于内容的发布/订阅模糊匹配路由过滤器,对基于覆盖路由的模糊匹配过滤器的构造原理、模糊函数的构造和匹配规则、属性的隶属度函数和匹配阀值进行研究,并给出模糊匹配过滤器的算法描述和实验结果。研究结果表明:采用模糊匹配算法对属性进行过滤,可以快速找到符合订阅要求的发布事件消息,有效地提高系统性能。 相似文献
5.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8):99-105
针对MANET环境中密度驱动的发布/订阅路由算法在相邻Hill间转发消息过程中存在较大时延和冗余控制开销问题,提出一种消息侦听的高效快速发布/订阅路由算法(FEPML).该算法通过边缘节点侦听机制,快速构建相邻Hill之间的双向传输路径,提高内容匹配的效率;利用心跳消息转发时的捎带信息,避免向边缘状态的Hill转发消息,减少绕路;同时压缩消息头部字段,减少冗余开销.仿真结果显示:与现有的典型相关算法相比,FEPML可以有效地降低数据传输开销,快速实现发布消息和订阅节点的匹配,降低平均端到端时延. 相似文献
6.
基于流量的Ad Hoc网络负载均衡路由协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一种基于流量的负载均衡路由协议T-LBRP(traffic-basedload balancing routing protocol).该协议根据MAC层接口队列长度计算流量负载,将网络的平均负载定义为阈值,并引入动态阈值概念.在路由发现阶段节点将自身的负载与动态阈值比较,根据结果有选择地转发RREQ分组,以阻止在重负载节点上建立路由;同时在目的节点采用延时应答的方法选择最佳的轻负载路径回复应答分组.仿真结果表明:与AODV协议相比,T-LBRP协议使端到端时延和归一化开销分别降低约25%和45%,与此同时,分组投递率上升约7%. 相似文献
7.
本文在阐述网络优化特征的基础上,分析了负载均衡技术在网络数据及服务器中的优化应用,为负载均衡技术来实现网络优化提供了一定的看法. 相似文献
8.
Web集群技术解决了Web服务器系统容量问题,其核心思想是负载均衡策略和算法。传统的策略对某些站点类型有效,而不能满足各种类型站点的要求。笔者分析了各种类型站点的负载特点,讨论了负载均衡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内容的Web集群负载均衡策略和相应的负载均衡算法,并通过仿真实验验证了该策略和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9.
一种适用于Ad hoc网络的基于状态感知的负载均衡路由协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解决MANET中网络拥塞导致的网络时延增大和吞吐量下降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信道负荷感知的负载均衡路由协议CLB-DSR(channel load based-dynamic source routing)。该协议中,节点通过监测信道的繁忙比例预测信道的负荷,完成对信道状态的感知,中间节点根据感知的信道状态决定是否允许路由。CLB-DSR协议对网络负载的映射考虑了邻居节点的负荷,对网络状态的描述全面而准确,CLB-DSR路由协议只需监测信道的状态,一定程度上减少了负载信息在网络中传播带来的网络开销。仿真表明,该路由协议在没有增加网络开销的情况下,有效地提高了网络的吞吐量,降低了平均端到端时延。 相似文献
10.
当前的电子商务(E-commerce)大多采用传统的B/S结构,同时向用户提供站内的搜索引擎,但事实上电子商务的资源很多时候是分散并且动态的,因此造成了网络拥堵、可靠性低和使用不便等问题。针对上述问题,提出将电子商务迁移到P2P网络环境下,并使用发布/订阅系统代替搜索引擎,以适应网络资源分散和动态的特点。在现有的发布/订阅系统中融入基于内容的多权值过滤算法,提高了系统的性能和信息反馈准确率。数值实验表明:改进的系统将使商业模式更加人性化,网络负载更加平衡,具有更强的鲁棒性。 相似文献
11.
Ruisheng Shi Fuqiang Liu Yang Zhang Bo Cheng Junliang Chen State Key Laboratory of Networking Switching Technology Beijing University of Posts Telecommunications Beijing China Naval Academy of Armament Beijing 《清华大学学报》2011,16(6):589-600
A large proportion of Internet of Things (IoT) applications are internally publish/subscribe in nature,and traditional architecture cannot support them efficiently and flexibly.In essence,supporting efficient publish/subscribe systems requires data-oriented naming and efficient multicast.Since deployment of native IP-based multicast has failed,overlay-based multicast has become the practical choice.Since load balancing between heterogeneous nodes is an important issue,designing an optimal load balancing ove... 相似文献
12.
13.
近几年来,RFID技术取得了长足发展。更低成本、更高可读性的RFID标签的出现,极大的促进了RFID应用的扩展。然而任何一个RFID大规模应用,都离不开RFID中间件的作用。来自各种阅读器的数据经RFID中间件过滤、分组和计数后,这些数据被分派给各种应用。因为不同应用需要不同数据,所以中间件必须适应这些应用的特点。当存在许多RFID应用时,就必须要调整中间件以满足这些应用的需要。为每一个应用更改中间件,这将消耗更多时间和精力。构造了一个发布/订阅系统来满足中间件和应用程序之间数据交换的需求,并且根据这种设计,有可能使中间件独立于应用程序。当应用需求变化时,仅仅是重新订阅。这种做法提高了中间件的灵活性。 相似文献
14.
无线网状网是一种新型的宽带无线接入网络,其中路由算法的设计是一个非常活跃的研究领域。由于无线网状网具有的一些特性,现有的基于最小跳数的路由算法并不适合无线网状网。为了提高网络性能,文章在综合考虑无线链路质量、链路间的干扰以及节点的负载情况后,提出了一种新的路由判据I-WCETT;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案能显著提高网络的吞吐量。 相似文献
15.
为解决海量业务场景下传统路由策略计算成本高、容易导致网络拥塞等问题,以最小化最大链路利用率为目标,提出一种网络智能流量调度算法以实现业务流的高效传输。基于业务量矩阵等网络实时状态,采用启发式算法计算当前网络状态下最优的流量调度方案;采用反向传播(back propagation,BP)神经网络构建网络智能流量调度模型,并根据网络实时状态与流量调度方案的映射关系对网络智能流量调度模型进行离线训练。在网络运行阶段,采用网络智能流量调度模型实时对业务流进行调度。实验验证表明,所提算法相比于传统启发式路由策略,最大链路利用率、平均时延、最大丢包率等指标都有较大提升。 相似文献
16.
17.
TCP/IP(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internet protocol)网络下的发布/订阅系统受限于IP与位置的绑定关系,需要复杂的中间件进行发布者与订阅者之间事件的匹配.命名数据网络(named data networking,NDN)以数据命名取代IP的主体地位,由于其具有上下逻辑拓扑一致性、天然支持多播、具有网络层缓存、多路径转发等特点,故NDN在实现发布/订阅系统上更简洁、高效.设计了一个基于NDN的高效发布/订阅通信协议,并且利用NDN的命名机制对传输小块数据的发布/订阅通信协议进行了进一步优化,使得发布过程的网络开销减少一半.在Android平台上实现了分别代表大块数据和小块数据传输的新闻和天气信息发布/订阅系统,功能验证显示系统支持分布式多发布者、多订阅者的发布和订阅活动,而且对用户操作具有一定的容错功能.在ndnSIM上对所设计的2种发布/订阅通信协议进行模拟,实验结果显示优化后的发布/订阅通信协议在系统效率、传输时延2个性能指标上都优于通用情况的发布/订阅通信协议. 相似文献
18.
基于iLBS系统中SP服务器的发布/订阅(pub/sub)中间件技术,提出借助于贝叶斯网络来预测用户行为的一种新颖的pub/sub模型(UBPM).新模式不仅以用户目前所在位置作为通告的唯一标准,而且考虑了用户环境信息中前后台信息的同步,并使用贝叶斯网络对移动用户的行为做出预测.因此,有效地解决了传统pub/sub系统中病态和冗余消息通告的问题,并提高了消息的精确性.实验结果表明相对于现有预测模型,UBPM预测模型更加有效.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