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石油污染土壤的生物处理技术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李凯峰  温青  夏淑梅 《应用科技》2002,29(10):62-64
石油污染土壤的生物处理技术具有高效、无二次污染和操作简便的特点,正逐步成为石油污染治理的一个重要领域。本文介绍了该方法的降解原理、各种技术措施、发展方向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
基于PCR-DGGE技术的石油污染土壤微生物多态性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基于PCR-DGGE技术,通过对中国不同区域环境下的油田区石油污染土壤微生物多态性的评价,探讨微生态环境与微生物多态性之间的内在关系,初步揭示环境胁迫下微生物多态性与降解活性之间的制约性。结果表明,提取的石油污染土壤微生物总DNA产率为3.45~11.7μg/g(以土壤质量计算),纯度为1.5~1.87,土壤含油率通过制约微生物数量和活性而对总DNA产率产生影响。在含水率较高的华东地区,其样品微生物种群多样性最高,DGGE条带数为西北地区样品的2~5倍。经过2个月的强化生物降解,东北地区样品的DGGE条带数约为原始样品的75%。  相似文献   

3.
本文综述了30多年来国内外石油污染土壤的生物修复的进展、主要影响因素并就今后的研究方向作了阐述,指出生物修复方法作为一种费用低、效果好、对环境影响低、无二次污染的方法,是今后治理石油对土壤污染的最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推动了城市化建设进程的加快,与此同时,国家产业转移政策的颁布实施,使全国范围内很多大中型城市都面临着重污染行业搬迁和倒闭的问题,由此产生的污染场地越来越多.据不完全统计,我国仅工业污染场地的数量高述6位数之多,为了能够使这些污染场地获得重新利用,就必须对场地当中的污染土壤进行修复处理.基于此点,本文就污染场地的土壤修复过程和修复技术进行浅谈.  相似文献   

5.
芦苇修复新疆石油污染土壤效果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考察芦苇对新疆污染土壤石油烃的处理效能、石油烃对芦苇生长的影响及不同石油污染度条件下芦苇根际微生物数量的变化。研究结果表明:经过123 d的芦苇修复,石油烃去除率可到41.21%~62.14%,明显高于空白样(19.75%~37.92%),其中饱和烃去除效果最好,可达60.52%~73.11%;芦苇对原油污染具有较好的耐受性,在土壤石油污染率低于1.25%情况下能够有效促进土壤中石油烃的去除;芦苇根际土壤中微生物数量与原油降解率呈正相关关系,芦苇根际效应促进原油降解菌数量的增加和活性的增强;芦苇的修复以根际效应为主,芦苇根际恰当的微生物类群为土壤原油降解提供有利保障。  相似文献   

6.
石油污染土壤修复过程中肥料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利用微生物菌剂修复石油污染土壤的过程中,肥料的类型、用量和补加均能对土壤中石油降解、菌体数目产生影响。研究实验表明,NH4NO3:NH4H2PO4=5:1,肥料添加总量为污染土壤质量的0.75%,在修复到30d时补加肥料,能获得良好的降解效果。经过60d的花盆修复实验,石油降解率达到48.5%。  相似文献   

7.
李静  苏占雄 《科技信息》2012,(25):411-411
陕北能源化工基地快速的建设步伐,使土壤石油烃污染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论文针对陕北污染土壤中石油烃降解的相关问题进行研究,为陕北实际石油污染土壤的修复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8.
以某石油烃污染地块为例,结合土壤调查结果和地块实际情况,根据《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评估技术导则》(HJ25.3-2019)推荐的风险评估模型,确定污染物暴露途径和风险评估相关参数.分析在第一类用地情景下地块中石油烃污染物的风险评估方法和风险可接受水平,经计算得出风险控制值.对比《土壤环境质量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  相似文献   

9.
稳定化是一种相对经济有效的治理重金属污染土壤的办法.以湖南某历史遗留含重金属尾砂污染的土壤为研究对象,通过正交试验向土壤中添加不同的药剂,以稳定化后土壤的浸出毒性为评价指标,确定最优的稳定化药剂配比.极差分析结果表明:氧化物的含量是控制浸出毒性的关键因素.基于标准HJ/T299—2007,加入最优配比药剂土壤的浸出液中As的稳定化率为90%以上,其他重金属的稳定化率为95%以上;基于标准GB 5086.1—1997,浸出液中As的稳定化率为88%以上,其他重金属的稳定化率为96%以上.SEM照片显示稳定化后形成了晶体,包裹重金属达到稳定化效果.  相似文献   

10.
石油烃污染会恶化土壤环境,严重危害土壤生态系统,在其修复技术中,生物修复技术具有修复彻底、无二次污染等优势。本文系统介绍了石油烃污染土壤修复技术的发展历程,并通过调研国内外微生物修复机理、影响因素、菌种构成及耦合方式等方面的研究成果,总结分析了微生物修复石油烃污染土壤技术的特点,最后结合政策、法规及标准等导向性因素对石油烃污染土壤微生物修复技术研究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1.
本文综述了土壤Pb污染对土壤动物生长和繁殖的影响。随着Pb浓度的增加,土壤动物的种类和数量减少,大型土壤动物蚯蚓体壁、胃肠道及细胞微结构产生严重损伤,胃肠道粘膜出血、萎缩,体内线粒体细胞发生肿胀、断裂,同时抑制蚯蚓酯酶同工酶的活性,精子发生畸形,增高畸形率。土壤动物对Pb污染的富集和耐污染能力,利用土壤动物对Pb污染进行指示,为土壤Pb污染的生物恢复和治理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2.
本文综述了污染土壤修复技术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并初步提出了我国污染场地土壤修复技术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13.
浅析土壤Pb污染对土壤动物群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综述了土壤Pb污染对土壤动物生长和繁殖的影响.随着Pb浓度的增加,土壤动物的种类和数量减少,大型土壤动物蚯蚓体壁、胃肠道及细胞微结构产生严重损伤,胃肠道粘膜出血、萎缩,体内线粒体细胞发生肿胀、断裂,同时抑制蚯蚓酯酶同工酶的活性,精子发生畸形,增高畸形率.土壤动物对Pb污染的富集和耐污染能力,利用土壤动物对Pb污染进行指示,为土壤Pb污染的生物恢复和治理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4.
辽河油田冻融石油污染土壤中原位修复微生物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以辽河油田不同年代开采油井附近采取的土壤样品为研究对象,通过冻融模拟试验和采用选择性培养基筛选对石油污染土壤具有原位修复作用的优势微生物菌株,并比较油田冻结土壤与未冻结土壤中石油降解细菌与真菌的数量变化特征及其对石油的降解能力.结果表明,从未冻结土壤中筛选出石油降解细菌14株、石油降解真菌6株;从冻结土壤中筛选出石油降解细菌5株、石油降解真菌2株.石油降解细菌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 sp.)的B3号菌株在37℃、7天时间内对石油的降解率最高,为30.2 %;石油降解真菌木霉属(Trichoderma sp.)的F3 号菌株在28℃、7天时间内对石油的降解率最高,为47.2 %.  相似文献   

15.
石油污染土壤的生物修复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几种主要的石油污染土壤的生物修复技术,技术应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探讨了今后研究的主攻方向.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几种主要的石油污染土壤的生物修复技术、技术应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探讨了今后研究的主攻方向。  相似文献   

17.
18.
采用生物碳吸附剂(植物性碳吸附材料表面固定本土石油氧化微生物)对污染土壤中的不同石油组分降解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0~14天后石油生物降解率达到40%~50%,30~40天后石油污染物降解率超过90%,土壤中石油烃含量下降至2%~3%,剩余的石油污染物中,饱和分与芳香分含量明显降低,而胶质与沥青质含量显著增加。在乌克兰与俄罗斯油田采油与炼油企业进行了生物碳吸附剂的示范试验,结果表明,该吸附剂对土壤中的石油污染物具有较高的降解率,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19.
为研究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对石油污染物的耐受力,于2012年4月采集土壤进行盆栽实验,设置原油污染水平为0,5000,10000,20000,40000 mg/kg五种不同的浓度,每一浓度三组重复,调查目标植物的出芽率、株高、枯萎率和植物干重,研究不同浓度原油污染物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并进行植物生长相关性影响分析。结果表明:土壤原油浓度5000 mg/kg时,植物种子的出芽率略高于无污染对照,土壤原油浓度在10000-40000 mg/kg时,延缓发芽时间并抑制种子的出芽率;紫花苜蓿的株高、植物干重均随原油浓度的增大而减小,土壤原油浓度40000 mg/kg时,植物生长后期出现叶片的枯萎。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贮存石油化工废水的泡沼进行实验研究,考察了其附近的地表水、浅层地下水以及深层地下水的水体污染现状,实验结果表明,纳污泡沼对地下水影响轻微,但出于确保地下水源安全的目的,建议严格对该纳污泡沼的进水水质和水量进行控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