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化学学报》1998,56(10)
1998年7月3日是我国著名有机化学家黄鸣龙教授诞辰一百周年纪念日,6月19日在中科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举行了纪念活动,中科院院士、科研人员、研究生和家属等130余人参加了纪念会,林国强所长在纪念会上介绍了黄鸣龙教授的生平和他对科学事业所作出的重大贡献,会上发言的有黄鸣龙教授的学生周维善院士等.发言者都以崇敬的心情深切缅怀黄鸣龙教授的一生.黄鸣龙教授曾三次出国,是一位爱国的科学家,1952年毅然放弃美国的优越工  相似文献   

2.
著名有机化学家黄鸣龙教授于1979年7月1日在上海逝世。讣告发表后,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先后收到从国内外发来的唁电唁函多件,不论是黄教授在国内的同窗、同事和学生,还是黄教授在国外的同行和朋友,都深切地表达了他们对黄教授的怀念之情。本刊编辑部为纪念黄鸣龙教授逝世一周年,特请黄耀曾教授和王序教授分别在上海和北京召集黄鸣龙教授的部分生前友好举行了座谈,部分外地同志也应邀撰文纪念,缅怀黄教授在有机化学、药物化学方面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和他对祖国社会主会建设所作的重大贡献,一致认为在我们举国上下奋战四个现代化、努力攀登科学高峰的时候,我们需要很好地学习黄鸣龙教授数十年如一日,始终战斗在科研第一线的献身精神,学习他的高尚品质和踏实严谨的优良学风,争取在各自的岗位上为祖国的四个现代化多做贡献。  相似文献   

3.
黄鸣龙教授是国内外著名的有机化学家,是我国化学界的老前辈。他为科学事业艰苦奋斗了一生,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作出了重大贡献。不幸因长期患病经多方医治无效,于一九七九年七月一日在上海逝世,终年八十一岁。  相似文献   

4.
黄鸣龙教授是我国科技界的一位老前辈,也是国际著名的有机化学家。由于受到“四人帮”的严重迫害,他从1971年以来,长期患病,医治无效,不幸于1979年7月1日逝世。  相似文献   

5.
苏晓文 《化学教育》1989,10(5):59-59
黄鸣龙(1898.6.6——1979.7.1),我国著名的有机化学家,一级研究员,江苏扬州市人。今年7月1日是他逝世十周年纪念日。黄鸣龙早年毕业于浙江医药专科学校(现为浙江医科大学),毕业后曾在上海同德医专教化学,1919年赴欧洲留学,先后在瑞士苏黎士大学和德国柏林大学学习化学,1924年获柏林大学博士学位。1925年回国后任浙江医专教授和主任,继任南京卫生署主任。1934年又去德国任维茨堡大学化学研究所的访问教授。  相似文献   

6.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五届委员会委员,中国科学院数理化学部委员,中国药学会副理事长,中国化学会理事,上海药学会名誉理事长,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一级研究员黄鸣龙教授,因病医治无效,于1979年7月1日在上海逝世,终年81岁。黄鸣龙教授1898年生于江苏省扬州市。早年赴瑞士和德国留学,1924年获德国柏林大学博士学位。他是我国卓越的有机化学家,我国化学界的一位老前辈。他所从事和领导的科研工作,大都居于当时国际同类研究的先进行列。他在半个世纪的科学生涯中,与同工作者共发表研究论文近八十篇,专著及综述近四十篇。他所改良的开西纳尔-武尔夫(Kishner-Wolff)还原法,为世界各国所应用,普遍称之  相似文献   

7.
著名的美国有机化学家,哈佛大学的R.B.伍德沃德教授于1979年7月8日因患心脏病突然逝世了。他是当代有机化学的大师之一,由于对有机合成的重大贡献,曾荣获1965年度诺贝尔化学奖。他的不幸逝世使世界化学界感到极其惋惜,因为他正当盛年,近年来不断有重  相似文献   

8.
我国著名有机化学家、有机化学教育家、本刊顾问邢其毅教授 1911年 11月 2 4日生于天津市 ,原籍是贵州省贵阳市。 1933年毕业于辅仁大学化学系 ,后去美国伊利诺伊大学研究院 ,在有机化学家R .Adams教授指导下从事联苯立体化学研究 ,1936年获博士学位。同年夏天去德国慕尼黑大学 ,师从当时著名有机化学家H .Wieland、进行蟾蜍毒素的研究。他在博士后研究工作中完成了芦竹碱的结构与合成 ,这项成果后来成为一个重要的吲哚甲基化方法。抗战时期 ,邢其毅回国在上海中央研究院化学所任研究员。 1944年冒着生命危险 ,从国民党统治的…  相似文献   

9.
黄鸣龙教授是国内外著名的有机化学家,是我国化学界的老前辈。他为科学事业艰苦奋斗了一生,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作出了重大贡献。不幸因病经多方医治无效,于一九七九年七月一日在上海逝世,终年八十一岁。黄鸣龙教授一八九八年生于江苏省扬州市,早年赴瑞士和德国留学,一九二四年获德国柏林大学博士学位。曾先后在上海同德医学专科学校、浙江省医药专科学校、前中央研究院化学研究所及西南联合大学任教授及研究员。并曾三次出国,在德国维池堡大学、德国先灵药厂研究院、英国密得塞斯医院生物化学研究所、美国哈佛大学、美国默克药厂等单位任教授和研究员。一九五二年回国后,任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  相似文献   

10.
2007年是我国著名有机化学家、教育家、中国科学院资深院士张滂教授九十华诞。张滂教授1942年毕业于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化学系,1949年获英国剑桥大学博士学位。1949年回国后,长期从事有机化学教学与研究工作。他在以天然产物为中心的有机合成、  相似文献   

11.
有机化学家Kagan是法国Paris-Sud大学教授。近年来,他在不对称合成和镧系金属用于有机合成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本文是根据1982年10月他在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的演讲录音整理的。  相似文献   

12.
门捷列夫底同时代的著名有机化学家亚历山大·米海依洛维赤·布特列洛夫(АдександрМиха-ЙловичБутлеров)(1828—1886)是嘉桑(Казакь)大学而後又是彼得堡大学的教授,後来是科学院院士。没有布特列洛夫底劳动就没有近代有机化学底发展,正如没有门捷列夫的劳动也就没有普通化学和无机化学底发展一样。布特列洛夫底名字和他所创立的建筑在所有有机化学上的化合物结构理论将永垂不朽。  相似文献   

13.
唐勇  戴立信 《化学进展》2012,(9):1623-1631
黄耀曾先生(1912-2002),我国著名的有机化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我国有机氟化学的先驱者,我国金属有机化学的开拓者。曾任中央研究院化学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上海第一医学院助教,讲师。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副研究员,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副所长,中国科学院化学部常委,副主任,中国化学会常务理事,《有机化学》主编和国际《杂原子化学》顾问编委。他的研究工作不仅推动了有机化学的发展,而且在我国国防建设和经济建设中也做出了突出贡献。曾获全国科学大会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国防科技事业荣誉证书,国家自然科学三等奖及二等奖,第三世界科学院化学奖,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进步奖等众多奖项。几十年的学术生涯中,黄耀曾先生在国内外著名学术刊物上共发表论文230余篇,著译9本,培养了博士20名,其中有的当选为院士,有的已成为重要的科研骨干和领导,有的是著名的企业家。  相似文献   

14.
高振衡教授是著名的有机化学家,对有机结构化学造诣精深,为我国物理有机化学创始人之一。50多年为这一领域的研究和教育,倾注了全部心血,堪称杰出的科学家、教育家。 高振衡教授祖籍绍兴。1911年6月21日生于北京。1927年考入北京师范大学附中,1930年考取清华大学化学系,1934年毕业后留校任教。1937年“7·7”事变后,他积极参与  相似文献   

15.
1992年11月11日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为黄耀曾教授八十寿辰举行了盛大的庆祝会。会上发言者高度评价了黄耀曾先生在有机化学领域中的卓越贡献,赞扬了黄耀曾先生对党忠诚,对同志热爱,克己奉公的高贵品质。庆祝会开得隆重、热烈、感人心肺。黄耀曾先生是我国杰出的有机化学家。由于他在有机化学领域中做出的卓越贡献,在国内、  相似文献   

16.
焦雷 《大学化学》2004,19(5):57-60
维克多·格林尼亚是法国有机化学家.他发展了利用有机镁化合物进行有机合成的有效试剂和方法,这些成就至今仍是有机化学的经典内容之一.他不仅是一位辛勤工作的化学家,还是一位颇有成果的教育家,一生取得了光辉的成就.  相似文献   

17.
曹居东 《化学教育》1980,1(3):15-18
在中国化学教育工作委员会主任委员陈光旭教授和北京化学会副理事长张滂教授的倡议和主持下,在著名有机化学家王序教授、邢其毅教授、胡秉方教授等的支持下,北京化学会先后两次于1979年10月和1980年6月举行了北京地区高等学校有机化学教学问题座谈会。北京地区高等学校有机化学课程的主讲教师以极大的热情欢迎这两次座谈会。  相似文献   

18.
Breslow(Columbia大学)在Houston举行的美国化学会上接受物理有机化学的James Flack Norris奖金时提出了他在物理有机化学上的哲学观点,以下是谈话的摘录。物理有机化学的领域已广为开拓,在许多方面已吸引了很多青年学生投身于中,尽管他们对经典的合成方向兴趣依然不衰——经典的合成方向对许多有机化学的学生确实有着很大的吸引力。虽然道理并不完全清楚,但值得注意的是,物理有机化学家已承担了合成非天然产物的任务。换句话说,就是合成一些新的分子,通过  相似文献   

19.
《化学学报》2006,64(23):F0002-F0002
2007年是我国著名有机化学家、教育家、中国科学院资深院士张滂教授九十华诞。张滂教授1942年毕业于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化学系,1949年获英国剑桥大学博士学位。1949年回国后,长期从事有机化学教学与研究工作。他在以天然产物为中心的有机合成、新型化合物、试剂和方法的研究及新的有机反应的发现等研究领域都作出了突出的贡献。张滂院士曾任国家教委化学中心顾问、国家教委化学系课程结构研究小组组长,多  相似文献   

20.
2007年是我国著名有机化学家、教育家、中国科学院资深院士张滂教授九十华诞。张滂教授1942年毕业于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化学系,1949年获英国剑桥大学博士学位。1949年回国后,长期从事有机化学教学与研究工作。他在以天然产物为中心的有机合成、新型化合物、试剂和方法的研究及新的有机反应的发现等研究领域都作出了突出的贡献。张滂院士曾任国家教委化学中心顾问、国家教委化学系课程结构研究小组组长,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