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采用长柄V型玻璃管做"木炭还原氧化铜"改进实验。改进后的实验装置简单,缩短了实验时间,降低了实验操作的难度,提高了实验的成功率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2.
针对材料化学综合实验本科教学,以学生掌握吸水性水凝胶的制备、表征和性能测定方法为目的,以安全、实验历程适合课堂教学为原则,以羧甲基纤维素钠、丙烯酰胺和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为主要原料,采用自由基接枝聚合的方法,制备了尿素缓释凝胶。利过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对水凝胶的化学结构进行了表征,采用淋溶法测定了尿素缓释凝胶的缓释性能。该实验安全性高,易实施,操作难度适中,为材料化学相关本科实验教学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评价型"实验题是新课程高考化学实验考查的一种新的重要形式。结合教学实践,就"评价型"实验题对学生实验素养的考查做了一些探讨,其中包括命题立意、考查内容、考查方式等。  相似文献   

4.
李霖 《化学教育》1998,19(7):33-34
中学化学实验由教师"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两部分组成,教师演示实验为学生实验提供示范,学生学会自己动手实验是中学化学实验的立足点。  相似文献   

5.
化学实验是培养学生能力、提高化学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化学教师要千方百计地克服困难、创造条件,努力完成课堂演示实验或学生实验的同时,还要开展学生课外实验活动。  相似文献   

6.
“黑面包”实验是浓硫酸脱水性性质的经典验证。针对当前该实验中存在的问题,文章对这一实验进行了新设计,将该实验及其气体产物的检验放在较环保的条件下进行,药品用量少,实验现象明显。  相似文献   

7.
戴梅 《化学教育》2010,31(Z2):106-109
1教学内容分析人教版高中《化学1(必修)》教材中将"物质的量"基本概念的教学内容放在了第一章第二节,紧跟第一节内容"化学实验基本方法"后,突出"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对于这个安排,笔者认为,第一章即安排实验的教学突出了化学学科的特点,而将“物质的量”知识与实验联系,一方面体现化学计量这一化学研究的重要工具,另一方面个人认为可以突出化学的科学研究过程,即能使学生体会如何在科学研究过程中引入适当物理量来推进研究进程。  相似文献   

8.
潘明先 《化学教育》1983,4(6):48-49
氨(或氯化氢)极易溶于水的喷泉实验,中学化学课本已作了介绍;利用二氧化氮气体与水反应生成硝酸的“喷泉实验”,则尚未见报道。本文将介绍这一演示实验。  相似文献   

9.
韩程明 《化学教育》2010,31(9):69-71
化学实验在科学研究和化学学习中有着重要作用,化学实验教学设计意在教学理论的指导下,对实验的目标进行分解、实验内容进行改进与组合、实验过程进行优化、实验的效果进行评价。结合实施原则从3个方面对化学实验教学设计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10.
孙丹儿  占小红  王祖浩 《化学教育》2010,31(2):13-16,25
从实验研究的角度出发,对"争议"化学实验进行了界定;以化学实验系统组成要素为研究对象,展开对"争议"化学实验来源的探讨,分析了中学化学中较为关注的源自药品或试剂、反应原理或机理、实验装置、实验操作以及实验现象的"争议",从而引出对中学化学实验研究的相关思考和启示。  相似文献   

11.
传统高分子化学实验往往侧重于不同聚合机理及聚合方法的罗列,注重学生基本理论及基础实验技能的培养。教学过程中,以教师讲授以及学生根据特定实验步骤重复为主。笔者结合自身近5年本科生高分子化学实验的教学情况发现,在传统高分子化学实验过程中,学生缺乏主动性和能动性,实验结束并撰写完实验报告后很快会将相关实验遗忘,实验教学效果欠佳。思考如何将高分子科学相关知识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密切联系到一起,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实验趣味性及实际意义至关重要。本文以"高保水型家用高分子防火凝胶"为例,探索"学以致用"的现代高分子化学实验的可行性。结果表明,学生对该实验兴趣浓厚,实验结束后绝大多数同学感到自己可以综合应用高分子科学相关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并能获得一定"成就感",实验教学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2.
1957年7月出版的现行高中化学第一、二两册中,在学生实验部分都增添了“实验习题”。这对于一般的中学可能过去进行得不多,因此这是一个新的内容。为此,把我们对“实验习题”的认识和体会,谨提出来,并请先进指正为感。一、什么是实验习题实验习题是实习作业的一种形式,不同于实验作业,也不同于一般地验证已学知识的实习作业。实验习题的任务是在学生对教材彻底掌握,并对一般操作已比较熟悉的基础上,用实验的方法,来解决某些习题,使学生把理论和实际紧密地结合起来,从而培养学  相似文献   

13.
最近,很多学校都学习苏联先进经验,实行了“边讲边实验”教学法。这种方法具有很多优点,受到广大学生的热烈欢迎;这种方法对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学生实验技能技巧,贯彻基本生产技术等方面,都起着重要的作用。但是,突行这种教学法也存在着一些困难,最大的困难就是准备实验的问题。因为实行“边讲边实验”,教学法,在每节课差不多都有学生实验。而且学生实验要分25组以上进行,(每两人一组。如果人多了做实验时学生就要离开座位,影响课堂秩序)每一个班就要准备25份以上的仪器,药品。如果一天有三个班上课,突验的准备工作就成了大问题。最初,我们学校既没有实验室管理员,又没有供讲  相似文献   

14.
对中山大学、辽宁大学等校编的“无机化学实验”中两个实验的改进:课本第130页,装置接头较多,易造成漏气,改用以下装置,现象明显,且节省试剂。  相似文献   

15.
邵立新 《化学教育》2000,(11):42-42
银镜反应"是普通高中必做的课堂演示实验.以往,该实验在具体操作中成功率不高,具体表现在生成的银粒子较粗与试管内壁的附着力较差,试管内一片浑浊,以致镜面效果不明显.一般认为,所用试管是否冲洗干净是做好本实验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学生在学习氮族元素时,对 5价氮的氧化性有较深刻的认识,如浓硝酸和稀硝酸的强氧化性。而对-3价氮元素的还原性往往缺乏足够的认识,教材中只介绍了工业上氨的催化氧化反应,没有可演示的实验。这里介绍一个简单易行的实验,可以帮助学生对-3价氮元素的还原性有一个直观、深刻的认  相似文献   

17.
针对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探索"课内"实验与"课外"实践相结合的"双轨型"教学模式。介绍了"双轨型"实践教学模式改革的重要性、总体目标和架构;从改革教学方法、优化教学内容、倡导"绿色"化学等方面对"课内"实验教学进行改革;从教学内容、方法与组织等方面对"课外"实践教学进行探索;并对"双轨型"实践教学考核评价体系进行了优化,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相似文献   

18.
刘松伟  王雪瑞 《化学教育》2014,35(17):54-55
阐述了教材中“燃烧条件的实验”存在的问题,说明了具体的改进方法和实验效果,解决了没有白磷的问题。改进后的实验现象明显,操作简单,安全环保,具有很好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9.
程龙吟 《化学教育》1995,16(7):28-30
为学生创设最佳的学习情境,重视情感陶冶;为学生提供动手、动脑、动口的机会和条件,促使学生理解学习过程,生动活泼地主动学习,是研究化学教学模式,改革化学教学的方法论原理[1]。高师无机实验基本操作与中学化学实验联系最为密切,它覆盖了中学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全部内容,是化学实验十分重要的基本功。  相似文献   

20.
何世英 《化学教育》2003,24(Z1):45-45
在新编全日制普通中学化学教科书(实验修订本·必修)(第一册)中增加了15 个小实验, 其中6 个家庭小实验, 9 个选做实验(以下均称为小实验)。这是实施素质教育和进行开放性教学, 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的重要举措之一。所以, 对于如何领会、落实这些“小实验”的教学将是课改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