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为了研究不同工况下油气润滑所需的最佳供油量,研制了一台能够对油气润滑滚动轴承温度场进行测量的试验台。通过对比试验研究发现:与传统的连续供油润滑方式相比,油气润滑具有较低的温升;试验研究了油气润滑过程中供油量对润滑效果的影响,发现不同的工况条件对应不同的最佳供油量,以该供油量进行润滑可使滚动轴承的温升最低;通过理论分析,提出了用于描述滚动轴承工况的参数s,并通过大量的试验研究,得到了工况参数s与最佳供油量之间的四次多项式插值曲线,建立了能够对油气润滑最佳供油量进行预测的数学模型,为工程实际应用中最佳供油量的确定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参照卫星驱动机构使用的C36018固体润滑角接触球轴承,建立了三维模型,借助ABAQUS有限元软件,对固体润滑滚动轴承进行显式动力学仿真分析,得到了不同转速和轴向力下轴承各部件的动态接触应力及滚珠和内圈的运动状态,并与无涂层润滑条件下的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轴向载荷增加,轴承各个部件的应力幅值都有所增大,滚珠和保持架开始转动所需的时间缩短;转速增加,接触区域应力峰值变化频率增大,但对应力幅值的影响很小;具有固体润滑涂层的滚道接触面,在与滚珠发生接触时,涂层发生弹性变形,接触面积增大,接触应力减小,可以有效地保护轴承.  相似文献   

3.
通过实验观察法及数值模拟手段研究了油气两相流体在输送管内的流型,并利用差压传感器测量了管内流动压力损失,进一步对试验结果进行了理论分析,总结出油气润滑输送管内压力损失的经验公式。通过对油气流型的研究,发现油气润滑输送管内为波浪—环状流流型,油、气速度变化、对环状流的流动特性有影响。  相似文献   

4.
为高速滚动轴承油气润滑系统研制出膜片式微量油泵,试验测出该油泵流量与电压,频率的关系曲线,进行了供油均匀性试验,结果表明,该泵能满足油气润滑要求。  相似文献   

5.
闭式齿轮传动的润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俊华  王丹 《江西科学》2002,20(3):167-170
论述了闭式齿轮传动时润滑剂及润滑方式的选择、供油量的确定 ,这些对提高齿轮传动的效率及延长其使用寿命都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本文导出了适用于计算各类滚动轴承脂润滑弹流膜厚的公式。计算中不需要轴承的细部尺寸,计算简便,精度较高。理论计算与实验结果十分接近。文中对若干影响膜厚的因素进行了讨论并给出了计算实例。  相似文献   

7.
电动机滚动轴承的润滑效果直接影响着电动机轴承的运行寿命,关系到电动机的安全运行和长周期运行,也是电动机运行维护的主要内容之一。本文对两种国产品牌的润滑脂在大中型电动机滚动轴承润滑中的应用效果进行了一些比较,以便更好地做好电动机滚动轴承的运行维护。使电动机的轴承运行尽量达到设计寿命。  相似文献   

8.
各种机械设备工作条件不同,对润滑油性能要求也不同,只有了解摩擦和润滑原理,各种润滑油性能和各类机械设备的润滑条件和工作特点,才能保证机械设备可靠有效地工作,并达到节油目的。  相似文献   

9.
为了揭示高速运行条件下轴承腔内油气两相的分布情况,提升高速轴承的喷油润滑效果,考虑滚动体自转及公转运动,通过定义旋转坐标系描述轴承各组件运动关系,构建轴承腔内油气两相流动精确分析模型;在此基础上,采用流体体积函数(VOF)模型及压力耦合方程组的半隐式(SIMPLE)算法对轴承腔内油气流动进行求解,得到油气两相在轴承腔内的分布状态;通过探讨不同工况下润滑油在轴承腔内的宏观运动规律,从压力分布、润滑介质分布特性等角度评估了喷油润滑条件下高速轴承的润滑性能。结果表明:受轴承内部气流影响,润滑油脱离喷嘴后逐渐发生偏移,运行转速越高,偏移越大,导致高速时润滑油难以直接到达滚球与内外圈接触区附近;当转速升高时,运动部件上的润滑油逐渐减少,成为制约喷油润滑效果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0.
滚动轴承在实践中被大量应用,本文从滚动轴承的选用、工作组合方式、轴承间隙的调整、轴承的拆装、润滑与密封几个方面对滚动轴承应用是应注意的问题作了较为详尽的介绍,便于使用者参考.  相似文献   

11.
为了研究轧机动压油膜轴承润滑油量的各种计算方法的准确性,给钢铁企业轧机油膜轴承润滑系统的设计提供理论参考。给出了油膜轴承润滑油量的相关理论计算方法和经验公式,分析了影响油膜轴承润滑油量的具体因素,并且结合实例对给出的计算方法进行了对比分析。计算结果表明:采用经验计算方法如根据轴承热平衡方程求润滑油量和根据轴承相对间隙及偏心率求润滑油量、数值计算方法以及理论计算方法的计算结果较为接近,能够满足生产要求;而根据生产中常用简化公式的经验计算方法所得结果精度较低。  相似文献   

12.
喷射润滑高速轴承内部油气两相流动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郭凯  苑士华  邵子桐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2012,32(10):1022-1025,1041
针对喷射润滑高速轴承内部产生的油气两相流动状态,基于VOF方法和滑移网格技术建立了油气两相流三维瞬态仿真模型,研究了轴承内部的两相流流场,揭示了润滑油喷入轴承后的油气混合过程,明确了轴承内部的油气比例和分布状态.建立了轴承结构-转速-供油量与轴承内部实际油液体积分数之间的联系,分析结果显示油液体积分数随转速的升高而降低,随供油量的增大而增加,并呈非线性关系,轴承内部油气分布不均匀,为高速滚动轴承的温度场分析提供了更为接近实际的边界条件.  相似文献   

13.
以流体力学理论、轧制理论及Hill的特性曲线微分方程解法为基础,建立了轧制界面考虑入口板带厚度、轧辊半径发生波动下非稳态油膜厚度分布动力学模型,提出了油膜波动系数来反映界面油膜厚度绝对波动,并进行了相应的仿真分析.结果表明:非稳态条件下轧制界面油膜厚度分布性态会随时间不同而发生变化,不同时刻最小油膜厚度也会发生变化;界面油膜厚度的绝对波动会随着入口板带厚度、轧辊半径非均匀程度加剧而变大,而入口板带厚度、轧辊半径的变化频率对界面油膜厚度的绝对波动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4.
基于Christensen的表面粗糙峰分布假设,以轧制理论、流体力学理论为基础建立了考虑表面粗糙度的冷轧混合润滑模型,并提出了混合润滑摩擦状态约束关系式用来判别摩擦状态.对不同条件下油膜厚度、接触面积比、压应力及摩擦应力分布情况进行了仿真分析.结果表明:随着压下率的增加,油膜变薄、界面接触面积比增加、应力增大;同时,表面粗糙度对界面接触面积比及应力分布有较大影响,粗糙度增加,界面接触面积比增加,压应力及摩擦应力均增加.较高的润滑液黏度或轧制速度可以有效地降低轧制界面摩擦力及轧制力.  相似文献   

15.
讨论了热弹流动力润滑的设计计算技术,对建立轧机油膜轴承标准的可行性进行了分析;对油膜轴承结构及设计准则进行了分析,对油膜轴承监测及控制进行了讨论.这些研究旨在推进轧机润滑优化工程及油膜轴承全生命周期设计.  相似文献   

16.
基于非牛顿弹性流体动力润滑(弹流润滑)点接触问题的数值求解方法,对深沟球轴承滚动体与滚道椭圆接触的稳态与瞬态润滑问题进行了分析.依据油膜压力与油膜厚度的数值计算结果,讨论了接触表面粗糙度、表面几何形态(粗糙表面峰谷高度)、滑滚比、接触力以及滚动速度等参数的改变对润滑深沟球轴承摩擦系数的影响.结果表明:表面粗糙度的改变对摩擦系数的影响较小;粗糙度一定时,表面几何形态的差别对摩擦系数影响较小;摩擦系数随着滑滚比的提高而增大;接触力与滚动速度的提高导致摩擦系数增大.  相似文献   

17.
使用半解析法求解涂层材料的接触问题. 对于接触压力的求解采用共轭梯度法;而表面弹性变形以及次表层应力,通过解析法得到影响系数,并采用离散卷积-快速傅里叶变换加速求解. 结果表明,薄涂层对表面压力的改变很小,主要由基体承受载荷,对于滚子轴承而言,涂层不能消除边缘压力集中;最大Von-Mises应力的大小和位置与涂层材料、涂层厚度以及摩擦因数有关;与软涂层相比,硬涂层具有较大的界面剪切应力,涂层剥落、黏着失效更易发生,随着涂层厚度的增加,最大界面剪切应力先增加后减小.   相似文献   

18.
低温透平制冷机的静压气体润滑轴承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对西安交通大学在研发低温装置的关键产冷机械——透平膨胀机的静压气体轴承时所取得的经验,进行了简要的回顾及总结.特别是对所研制的几种型式小孔供气静压气体轴承(双排径向、双排切向、多排切向等)进行了讨论,得出了小孔供气轴承间隙与失稳转速之间的关系以及最佳轴承间隙规律.研究发现:由普通的径向小孔供气轴承改为切向小孔供气轴承后,最佳轴承间隙增大75%,相应地失稳转速可提高30%.  相似文献   

19.
从实践出发,论述了轧机油膜轴承动压润滑原理和润滑系统的设计方法,系统地介绍了轧机油膜轴承润滑系统的设计原则及油膜轴承润滑系统各部分的组成及其各润滑元件的功能特征等.  相似文献   

20.
铜及铜合金薄带轧制过程中润滑-冷却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艺.讨论了轧机润滑冷却系统的组成、工艺润滑的分类和作用原理,工艺冷却的作用;分析了工艺润滑剂的种类、使用要求、品质评价体系以及维护要求和做法,对铜及铜合金薄带轧制润滑油的选择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