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中简明地定量描述非线性程序升温脱附动力学过程,还就参数的计算及其与非线性升温热脱附图谱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的讨论,得到一些有用的信息。并给出了H_2在钯-纤维氧化铝上热脱附图谱的结果。 相似文献
2.
3.
程序升温分解对PEEK热分解动力学及其机理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以程序升温分解法为主要手段,讨论了PEEK的热分解动力学特征,计算了热分解动力学参数;并辅以红外光谱法,探讨了PEEK样品的热分解交联机理。结果发现:PEEK的热分解并不是简单过程,而是分三个阶段进行;相应阶段的活化能分别为296.0kJ/mol,123.7kJ/mol,153.4kJ/mol,反应级数均为一级;第一阶段与第二阶段具有连串反应的动力学特征,而第二阶段与第三阶段具有平行反应的动力学特征。PEEK的热分解由芳醚键的断裂开始,形成自由基,尔后同时发生分解和交联过程,形成小分子化合物及交联结构。 相似文献
4.
程序升温热重法研究扎赉诺尔煤的气化动力学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用程序升温热重法对扎赉诺尔煤(ZL)的800℃半焦进行CO2气化研究,考察了升温速率对TG/DTG谱图的影响,分析讨论了DTG参数(Tm和Rm)的变化;用单一升温速率法和多个升温速率组合法分别作了动力学计算,并对结果进行了分析讨论。结果表明:Tm和Rm均随升温速率的增高而增大,两种计算方法得到的动力学参数是不同的,单一升温速率法计算出的表观活化能E和指前因子A遵循关系式:logA=0.10E-8. 相似文献
5.
煤沥青程序升温中间相转化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热转化试验装置上,采用程序升温对三种煤焦油沥青的中间相转化动力学进行了研究,求取有关动力学参数,提出了分段一级动力学模型的处理方法。第一阶段发生在470℃以下温度范围,是中间相生成、长大的主要阶段,活化能较高为245~280kJmol;第二阶段发生在470℃以上的温度范围,主要是中间相的融并、重排,活化能为60kJmol左右。中间相转化过程与沥青结构密切相关,若沥青结构中具有较多的烷基侧链,则活性较高,中间相转化速率较大,环烷结构则有利于中间相的长大和融并。 相似文献
6.
催化剂前体一般为硝酸盐、碳酸盐、草酸盐和水滑石等易热分解的化合物,经过干燥、高温焙烧以及还原、活化处理后,得到催化剂的活性组分。焙烧条件的选择是催化剂制备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一般采用TGDTA分析来确定[1]。高温下有些载体分子内失水以及含结晶水的前体,在不同温度下水的逐步脱除会使TGDTA曲线变得复杂,影响对这些化合物本身热分解动力学的计算。程序升温焙烧(TPC)技术是一种比较简易、方便的实验方法[2],可以灵敏、直观地研究催化剂前驱体的热分解过程并进行动力学计算。水滑石(hydrotalc… 相似文献
7.
8.
几十年来,程序升温脱附法(TPD方法)被催化理论与实验工作者广泛地用于测定气体在固体催化剂表面的脱附活化能[1-5],和鉴定气体在固体催化剂表面的不同吸附态[6-10],某些热分解反应也采用了线性升温的方法[11]。 相似文献
9.
10.
11.
采用CO与金属Co在473K反应400h以上合成了Co2C样品,采用X射线衍射、透射电镜和CO程序升温还原对样品进行了表征,并采用CO程序升温脱附和CO程序升温表面反应研究了Co2C对CO的吸附及其加氢活化行为. 结果表明,Co2C微观结构由体相和表面钝化层两部分组成. 表面钝化层可被CO于477K左右去除. CO在Co2C上有2个脱附峰,其中低温脱附峰可能源于Co2C上吸附的CO,而高温脱附峰可能对应于残留于Co2C晶格内的CO. Co2C上吸附的CO可与H2反应生成醇. 相似文献
12.
在运用连续流动反应(CFR)技术(尾气技术)的基础上提出了1种可筛选催化剂并能进行非均相催化动力学研究的实验原理和方法--程序升温连续流动反应器(TPCFR)技术。在用此法筛选过的Cu-Ni催化剂上对甲醇分解反应和甲醇水蒸汽重整反应进行了系统研究,证明这种方法合理、可信。利用1条TPCFR曲线可求出各个动力学参数。 相似文献
13.
14.
15.
]通过理论分析,提出了计算气相色谱法程序升温保留时间的数学公式。使用编排的相应的计算机软件,只需输入两个不同柱温下的死时间和k'=exp(A+B/T)式中A与B的数值,就可得到组分在程序升温的保留时间。实验证明此软件所得的结果可靠,所需的时间短,并应用于广柑油的分析。 相似文献
16.
Ni-Zn/活性炭催化剂的程序升温还原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TPR技术对甲醇、乙醇羰基化反应的Ni/C和Ni-Zn/C催化剂进行了研究.实验发现,负载于活性炭上的NiO比非负载的NiO容易还原;Ni与Zn之间有相互作用,Ni-Zn/C的还原峰温介于Ni/C与Zn/C之间;还原后的Ni/C和Ni-Zn/C催化剂比非负载NiO还原后的Ni更易氧化;氧化后的Ni/C和Ni-Zn/C在相同的升温速率下再一次还原,其峰温θm比第一次还原时低30~50℃,而对Zn/C的θm无影响.经反复氧化-还原操作,得到不同升温速率下的TPR谱,提出一种用TPR谱直接计算[H2]m的方法,进而求得催化剂的还原活化能 相似文献
17.
提出了TPD导数谱,并以理论TPD导数谱图为对象,讨论了TPD导数谱在提高分辨率,消除口音干扰及确定脱附级数等方面的特点,推导了由TPD一阶、二阶导数谱求算脱附活化能和指标因子和的数学方程式,并对其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18.
19.
程序升温氧化法测定碳纳米管的纯度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利用不同形态碳有不同氧化温度的特性,采用程序升温氧化法,以铂电阻丝热导池为检测器,以纯氧为载气和反应气,通过对碳纳米管(CNTs)与其中夹杂的其它形态碳氧化后生成的二氧化碳气体谱图的测量,达到对CNTs纯度进行定量分析的目的。在氧化升温速度为10℃/min,氧气流量30mL/min~35mL/min的实验条件下,测定用催化裂解法制备的多壁碳纳米管(MWNTs)和单壁碳纳米管(SWNTs)的纯度(纯化后纯度)分别为98.81%和79.47%。 相似文献
20.
程序升温还原法研究煤中形态硫的分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煤中形态硫具有不同化学稳定性的原理,以若干模型化合物作对照,用程度升温还原法考察了6种煤样H2S析出速度与加热温度的关系。结果表明不同形态的硫其H2S析出达到最大时的特征温度有所不同,如共铁矿为550℃,半胱氨酸为230℃,硫化橡胶为425℃和聚苯硫醚为615℃等。不同煤样由于形态硫分布各异,故H2S析出速度曲线的形状互有区别,但峰的位置有共性。此法对定性和定量测定煤中的形态硫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