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用500MHz超导核磁共振谱仪测定了甲基丙烯酸甲酯-萘乙烯共聚物的二维异核多量子化学位移相关谱和二维相敏NOESY谱,由此归属了共聚物的碳谱和氢谱,结果表明,聚合物是以无规共聚物为主,其中有一部分是以头一头(或尾一尾)相接的.文中还以反门控去偶测得其共聚含量.  相似文献   

2.
用核弛豫研究了溶液中甲基丙烯酸甲酯-萘乙烯共聚物体系中高分子链间的凝聚态结构.通过对溶液中甲基丙烯酸甲酯-萘乙烯共聚物的变温13C NMR自旋-晶格弛豫的研究,发现此体系具有类似小分子在溶液中的弛豫特性.变温1H NMR自旋-自旅弛豫呈现出双指数特性,弛豫快的部分随温度升高而减少对应于聚合物链间凝聚缠结的解缠,当温度继续升高时,主链的这种组分又开始增加,说明主链中形成新的缠结.研究结果还表明,在这种共聚物中,例基萘环的叠加较少.  相似文献   

3.
1H NMR,13C NMR,DEPT,gHMBC 和gHSQC 等一维、二维谱研究了γ 射线辐射引发聚合的甲基丙烯酸甲酯(MMA)与丙烯酸乙酯(EA)共聚物的微观化学结构并作了归属.结果表明二种单体的聚合转化率都较高,共聚物中MMA含量略多一些.由羰基碳的共振信号测得的共聚物中单体链节的三元组含量表明,在共聚物主链结构以嵌段分布为主,这是由于MMA与EA的竟聚率差异所致.  相似文献   

4.
用核弛豫研究了溶液中甲基丙烯酸甲酯-萘乙烯共聚物体系中高分子链间的凝聚态结构.通过对溶液中甲基丙烯酸甲酯-萘乙烯共聚物的变温13CNMR自旋-晶格弛豫的研究,发现此体系具有类似小分子在溶液中的弛豫特性.变温1HNMR自旋-自旅弛豫呈现出双指数特性,弛豫快的部分随温度升高而减少对应于聚合物链间凝聚缠结的解缠,当温度继续升高时,主链的这种组分又开始增加,说明主链中形成新的缠结.研究结果还表明,在这种共聚物中,例基萘环的叠加较少.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13C-NMR方法研究了异戊二烯(IP)和甲基丙烯酸甲酯(MMA)的交替共聚物Poly (IP-a-MMA)及其与苯乙烯(ST)和丙烯酸甲酯(MA)交替共聚物Poly (ST-a-MA)的嵌段共聚物Poly[(ST-a-MA)-b-(IP-a-MMA)-b-(ST-a-MA)]的微观结构,结果表明在完全交替的共聚物中,IP单元主要以反-1,4-结构存在。IP和MMA以"头-头"和"头-尾"两种方式共聚,而以前者为主。  相似文献   

6.
1H NMR谱,13C NMR谱,DEPT谱,gHMQC,gHMBC二维谱和质子弛豫时间等方法研究了在紫外光辐照条件下丙烯酰胺(AM) -甲基丙烯酸(MAA)共聚合反应,讨论了AM-MAA共聚合反应时间与转化率的关系、共聚单体的连接方式、共聚物序列结构以及不同辐照时间下形成的共聚物链运动. 结果表明在紫外光辐照条件下,AM-MAA共聚物链节中同时存在多种连接方式,当反应时间为45 min时,共聚合转化率可达100%. 从自旋-晶格弛豫时间(T1)和自旋-自旋弛豫时间(T2)测定中得出,在辐照1小时范围内,时间越长聚合物长链分子运动速度越快,但主链的链段运动变化不明显.  相似文献   

7.
制备了8-羟基喹哪啶、丙烯酸与镓(Ⅲ)的三元配合物,将此配合物与甲基丙烯酸甲酯共聚后得到一种含镓(Ⅲ)的共聚物,这种共聚物易溶于氯仿、丙酮等普通低沸点溶剂,具有良好的成膜性能。通过红外光谱、元素分析、紫外光谱等方法对三元配合物和共聚物的组成进行了表征。三元配合物和共聚物的荧光光谱测试,表明共聚物在496 nm处能发出较强的荧光。  相似文献   

8.
1,2-二氢-4-(4-羟基苯基)(2H)二氮杂萘-1-酮的NMR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应用多种二维核磁共振谱,即:2D同核化学位移全相关谱(TOCSY),2D NOESY谱,2D 异核多量子相关谱(HMQC)和2D异核13C-1H多键 相关谱(HMBC),对化合物1,2-二氢-4-(4-羟基苯基)(2H)二氮杂萘-1-酮的1H和13C NMR 谱线进行了完整归属,从而系统地分析和讨论了该化合物的结构特征.  相似文献   

9.
1H NMR谱和二维核Overhauser效应谱(2D NOESY)研究结果表明新型疏水缔合丙烯酰胺/2-苯氧乙基丙烯酸酯无规共聚物(PAM/POEA)在水溶液中的自聚集主要发生在酚基间以及酚基与主链的相互作用上,在PAM/POEA自聚集体中酚基主要位于丙烯酰胺主链骨架附近.  相似文献   

10.
β-环糊精与环氧氯丙烷共聚物的13C-NMR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13C NMR测定了一个系列的环氧氧丙烷与β-环糊精的共聚物,进行了谱峰归属和DEPT谱验证,实验测得2,3-丙二醇基在β-环糊精C(2)-O-位、C(3)-O-位和C(6)-O-位取代的13C NMR化学位移α-取代效应参数,描述了该共聚物分子链的组成和链化学结构特征.  相似文献   

11.
陈星綵 《波谱学杂志》1984,1(5):409-414
本文用13C-NMR研究EO-PO无规共聚物的序列结构,通过实验结果证明了Whipple等提出的以EO为中心的三单元组序列归属是合理的,得到一组取代参数,并在此基础上发现了EO'PO嵌段共聚物嵌段键合处特征峰,论述了无规共聚物和嵌段共聚物13C NMR谱的差异。  相似文献   

12.
赵辉鹏 《波谱学杂志》2010,27(2):194-205
Vistamaxx特种弹性体是一种新型的茂金属催化丙烯-乙烯共聚物,通过对其在溶液中13C NMR谱的归属和计算得到3种不同牌号的Vistamaxx弹性体的共聚物组成、单体和序列分布、亚甲基数均序列链长及分布等信息,并分别采用Bernoullian和一级Markovian统计模型对共聚物的三单元组序列分布进行处理,依据组成分布函数条件概率公式得到乙烯单元和丙烯单元的组成分布曲线.   相似文献   

13.
测定了两个氢化丁苯共聚物样品的1H、13C NMR谱。通过处理文献中的13C NMR谱数据得到了-C2H5和-C6H5的SCS参数。利用乙烯-α-烯烃共聚物的SCS方法结合DEPT NMR实验技术重新归属了该共聚物的13C NMR谱。明确指出,氢化丁苯共聚物分子链中主链任何一个乙烯单元的两个CH2在序列分布上分属于二元组和三元组。CH则用三元组来表征。最后,对HBS共聚物的序列分布进行了计算。  相似文献   

14.
本文在分析乙烯-α-烯烃共聚物序列结构时,把代表共单体反接单元的亚甲基(CH2)βγγδ分别归属给了二元组VV和三元组EEV。与此同时,CH2-δδδδ+归属给了二元组EE。表征乙烯长序列的CH2-δ+δ+分属二元组EE和三元组EEE,对应峰强度在EE和EEE之间的分配是处理序列分布的关键。在本文中运用序列结构的Bovey关系和Randall统计进行演算,求得了修正值△的数学表达式,严格解和近似解。在规则链条件下得到的近似解与G.J.Ray的结果完全相同。当共单体含量较少时,谱峰强度Iδ+δ+的分配接近相等。在二元组和三元组的水平上,乙烯-α-稀烃共聚物的13C NMR谱中共有十三个峰,属于CH2的有十个,属于CH的有三个。利用这些谱峰的强度数据可以建立一套计算公式,由此提供共聚物序列结构的全部信息。因此这是一个研究乙烯-α-烯烃共聚物序列结构的普适方法。  相似文献   

15.
In this work we studied the ionic conductivity for three copolymers of the title co-monomers as a function of LiClO4 content, temperature and ambient relative humidity. We also investigated the interactions between the salt and the co-monomer blocks in the copolymers and its effect on the morphology and thermal properties of the copolymer/salt complexes. Our data indicate that the Li+ ion predominantly interacts with the ethylene oxide repeating units of the copolymers. The copolymer with the highest ionic conductivity was obtained with an ethylene oxide/epichlorohydrin ratio of 84/16 containing 5.5% (w/w) of LiClO4. It showed a conductivity of 4.1×10−5 S cm−1 (30°C, humidity< 1 ppm) and 2.6×10−4 S cm−1 at 84% relative humidity (24°C). The potential stability window of the copolymer/salt complex is 4.0 V, as measured by cyclic voltammetry. For comparison, we also prepared a blend of the corresponding homopolymers containing LiClO4; it showed higher crystallinity and lower ionic conductivity.  相似文献   

16.
陈理  候明山 《波谱学杂志》1991,8(2):179-186
本文分别用JEOL FX-90Q和Bruker AM-300波谱仪测定了氢化聚丁二烯和氢化丁苯共聚物的1H,13C-NMR谱,得到了分辨率较高的谱图和新的结构信息。借助DEPT技术确定了各谱带的CH或CH2类型。利用Grant-Paul和Lindeman-Adams介绍的化学位移经验计算公式,考虑苯基对αβγ碳原子的影响,计算了各种三单元序列中有关碳原子的化学位移。对脂肪碳部分的28组谱带重新进行了归属。化学位移计算值与实测值基本相符,并得到了不同组成的模型聚合物13C-NMR谱的各谱带强度变化规律的验证。  相似文献   

17.
通过比较高温110 ℃下特定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H10和常温紫外辐照特定共聚合的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UV4的13C质子去偶谱和DEPT135谱,总结给出共聚
物链中马来酸酐环中酸酐基的取代效应参数(α=13.5、β=2.5、γ=-2)及引用苯基取代参数:α=16、β=6、γ=-2,对共聚物主链碳的化学位移进行了经验计算,对所有碳,尤其是主链碳在三单元组或四单元组水平上进行了链序列结构归属. 在进行峰面积积分的基础上,对共聚物分子链两种组份摩尔比或摩尔含量、交替度、链嵌段长度、马来酸酐环残基中顺反异构体比和共聚物数均分子量等进行了表征. 共聚物UV4比H10的交替度高许多,表明聚合温度对苯乙烯和马来酸酐共聚合交替链结构的形成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