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城市道路路面径流水质特性及排污规律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对西安市南二环路雨天路面径流排水进行了连续取样监测,表明城市道路路面径流污染物SS和COD具有很高的污染强度,且生物可降解性较差,水质参数SS与COD之间存在较好的线性相关关系。路面径流污染物排放不符合冲刷模型描述的排污规律。 相似文献
2.
通过研究武汉市湖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大楼春季的屋顶径流水质特征,以SS、COD、TN、高锰酸盐指数作为主要的水质指标进行比较,分析不同径流不同时间段水质变化的趋势,并且研究不同水质指标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初期径流中的CODCr分别为168. 56 mg/L、267. 47 mg/L;高锰酸盐指数分别为9. 86 mg/L、7. 19 mg/L; TN分别为15. 99 mg/L、20. 84 mg/L; SS分别为664 mg/L、726 mg/L,可看出各项指标都较大,有较大的污染;不同时间、不同降雨下的屋顶径流水质指标相差较大;随着降雨的进行,屋顶径流中各项数值指标呈下降趋势,并逐渐趋于平稳.通过对武汉市春季屋顶雨水的收集分析,为武汉市雨水利用提供一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3.
广州城区雨水径流非点源污染特性及污染负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广州市新河浦社区部分排水区为研究对象,将研究区域划分为居住区、马路、草地3种典型下垫面,在各典型下垫面分别进行若干场雨水径流水质监测,主要分析雨水径流中的化学需氧量(COD)、生物需氧量(BOD5),以及总悬浮物固体(TSS)、总氮(TN)、总磷(TP)、氨氮等污染物的浓度,探讨TSS和COD的相关性,揭示污染物的时空变化规律和径流的初期冲刷效应。基于暴雨径流管理模型(SWMM)建立了研究区域降雨径流非点源污染的模型,根据研究区域的水质监测资料率定模型参数,结果表明:水样中TSS和COD的相关性不明显;居住区、马路存在较为明显的初期冲刷效应,草地的初期冲刷效应不如居住区和马路明显;所建立的非点源污染模型具有较高的精度,利用该模型分别模拟不同重现期、不同降雨类型及不同下垫面类型的非点源污染负荷,所得负荷量结果较为合理,可以为城市雨水径流非点源污染的控制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
济南城区降雨径流污染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收集济南城区代表性样点的降雨径流水样,分析了济南城区道路和屋面雨水径流中的COD、SS及TN等污染指标的浓度及输出特征变化规律及其主要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济南城区雨水径流污染负荷水平较高,初期径流污染严重,主要是有机污染物污染和悬浮物固体污染,污染物浓度随降雨历时呈现规律性变化,并随下垫面以及周围环境的不同而存在一定差异.掌握城区降雨径流污染特征对合理开展径流污染控制和有效利用城区雨水资源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低噪声沥青路面声学特性的理论初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根据刚性骨加要多孔材料的微观理论具体分析了孔隙率,流阻率,扭曲因子和孔形因子对低噪声沥青中和面声学特性的影响,同时,讨论了路面厚度,双层路面结结构的影响;也估算了低噪声沥青面对轮胎与路面相 互作用所产生的单极子声源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邯郸市城区街道雨水径流水质的分析测定,发现城区雨水径流水质尤其是初期径流水质污染严重。影响雨水径流水质的主要因素有道路污染状况、路面材料、降雨量、降雨强度等。提出了改善雨水径流水质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西昌机场路西昌学院段公路径流污染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西昌机场路西昌学院段在降雨期间的连续采样,分析西昌机场路公路路面径流的污染特征。结果表明初期径流污染物浓度较高,固体悬浮物(SS)和化学需氧量(COD)最高分别为74mg/L、189mg/L;初期效应明显,路面径流污染物浓度随降雨径流历时呈前高后低的变化趋势。其很大程度上可能是与自然天气、降雨时间、车流量及路面清扫程度等因素密切相关,因此本文结合相关因素探讨了有效的控制方法,并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8.
城市水污染问题日趋严重,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不合理的城市土地利用方式.基于ETM+遥感影像,运用最大似然分类法对杭州市住宅小区景观进行分类,解译得到2010年杭州市住宅小区绿地景观格局专题图.采用景观指数法分析杭州市住宅小区的绿地景观格局与城市径流水质间的关系.研究表明:城市径流与绿地景观指数之间存在相关性,当绿化率小于33%时,随着绿化率的提高,径流水质明显好转;破碎度和平均邻近指数在一定范围时,绿地斑块对径流污染物的去除能力较强.为此,调整城市住宅区绿地景观格局,有利于改善径流水质状况. 相似文献
9.
在充分利用水资源的理念下,对海绵城市某公司不同取样点的雨水水质进行检测。介绍了研究区域的详细情况,给出雨水采集方法、实验方法和水质指标检测方法。选择研究区域4个不同下垫面的屋面和路面作为雨水取样点,分析了雨水径流水质随降水时间的变化规律、雨水径流水质随降水强度的变化规律和不同下垫面影响下雨水径流水质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降雨初期雨水污染程度较高,雨洪控制中衡量雨水径流水质指标含量相对较高;随着降雨时间的增加,水质逐渐好转并最终趋于稳定;短时暴雨和强度消耗时长降雨相比,径流污染负荷明显更高;舍弃前10 min的初期径流雨水后,水质明显更好,说明海绵城市雨水利用潜力很高,可作为第二水源。 相似文献
10.
为研究不同类型的城市绿地径流污染特征,以扬州市为研究区域,选取了公园绿地、小区绿地、工业区绿地、文教区绿地和道路绿地等五种不同类型的城市绿地,采集径流雨水水样并测试其中典型污染物的浓度。结果表明:不同类型城市绿地径流雨水均存在水质污染情况,其中道路绿地、工业区绿地污染严重,公园绿地、小区绿地次之,文教区绿地污染程度最低;城市绿地初始冲刷效应不强烈,大部分污染物呈现中等程度的初期冲刷效应;不同类型城市绿地污染物的赋存状态不同,其中TN(总氮)、Zn、Pb主要以颗粒态存在,COD(化学需氧量)、TP(总磷)主要以溶解态存在。 相似文献
11.
为了采用沥青路面轮廓特征指标来评价路面的施工质量均匀性,本文基于激光轮廓检测仪对沥青路面宏观轮廓特征进行研究,经过合理的数学推导方法,得出五个评价指标,采用MATLAB程序计算五个指标的数值。并且设计实验方案做验证性分析,室内成型四组不同的车辙板,以搓揉试验为基础,分别进行0,2,4,6,8小时的搓揉试验,测得数据并计算五个指标数值,将其与铺砂法的构造深度做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此五个指标能合理的表征沥青路面轮廓特征,具有一定的准确性和可信度,为后续评价沥青路面施工质量均匀性打下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12.
高速公路沥青路面施工过程中离析预防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松英 《河北省科学院学报》2006,23(3):86-88
离析是影响沥青路面使用寿命的关键因素之一,通过对丹拉高速公路沥青路面中、下面层施工分析,对沥青路面离析产生的原因,离析对路面通车后的质量影响、离析的预防对策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3.
14.
为研究高温条件下不同水泥面板界面处理及黏结剂组合方式对复合式路面滑移特性的影响,采用酸洗、抛丸、刻槽等不同层间处理措施和橡胶沥青和AF-I溶剂型两种黏结材料的复合试件板进行双侧无约束汉堡车辙试验,评价复合式路面层间高温滑移特性。结果表明:层间处理措施对层间高温滑移特性影响明显,当界面具有较好的构造深度时,整体抗变形能力明显提高。采用构造深度相对较高、纹理更密的十字刻槽以及刻槽间距较小的密刻槽效果较好,对防止层间高温滑移特性病害较为有效。相对于层间黏结使用橡胶沥青作为黏结剂的试件,使用AF-I溶剂型黏结剂的试件抵抗层间高温滑移特性效果更好。双侧无约束复合板式试件滑移特性试验中,随着构造深度的增大,滑移变形率整体呈现下降趋势,即抵抗滑移变形能力呈增大趋势。采取适当措施改善层间接触条件,对提高复合式路面层间高温滑移特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公路隧道反光沥青路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提高隧道沥青路面亮度,利用玻璃珠的回复反光特性,在开级配沥青磨耗层(OGFC)中掺加高强度玻璃珠;分析了不同掺加比例及不同粒径玻璃珠的5种组合方案对OGFC混合料路用性能的影响,并给出了最佳的掺加方案.结果表明:在OGFC中掺入玻璃珠会使马歇尔稳定度略有下降,沥青混合料的抗车辙能力、抗滑、降噪和反光性能与玻璃珠在沥青混合料表面的覆盖率有关;在OGFC-13混合料面层中掺加10%~15%、粒径为2~3 mm的玻璃珠可以满足路用性能各项技术指标的要求. 相似文献
16.
为了研究沥青路面结构在车辆荷载作用下的疲劳损伤演化特性并分析其形变规律,运用通用有限元软件ABAQUS及其二次开发平台,建立考虑路面材料疲劳损伤的沥青路面结构数值计算模型,分析沥青路面结构在车辆荷载反复作用下路面结构损伤和水平正应变的空间分布与演化规律,以及路表弯沉随荷载作用的演变规律.结果表明:路面结构损伤主要分布在双轮中心线下靠近层底的区域,基层层底与底基层层底损伤度随荷载作用均增加,但增加幅度逐渐减小;路面结构层内水平正应变在荷载作用下,靠近层底位置拉应变逐渐增大,但增加幅度逐渐减小,中性轴上移;路表弯沉在荷载作用下逐渐增大,但增加幅度逐渐减小.研究结果可为沥青路面结构设计、养护维修及长期性能预测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17.
为了探索玄武岩纤维和抗车辙剂复合添加对沥青混合料的增强效果,本文通过室内试验研究复合改性沥青混合料的路用性能,并与单掺一种改性剂的沥青混合料进行对比。试验表明与单掺玄武岩纤维沥青混合料相比,复合改性沥青混合料动稳定度提高320%,冻融劈裂强度比提高5%,疲劳破坏寿命提高14.6%;与单掺抗车辙剂的沥青混合料相比,复合改性沥青混合料低温抗弯拉应变提高53%,冻融劈裂强强度比提高8%,疲劳破坏寿命提高31.5%。玄武岩纤维与抗车辙剂复合改性能明显提升善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 相似文献
18.
沥青路面的施工质量控制 总被引:12,自引:6,他引:12
文章以新疆乌鲁木齐—奎屯高速公路第 10合同段沥青路面的施工为例 ,详细阐述沥青路面施工中原材料的质量控制、机械设备的质量控制、试验路段的试拌试铺、沥青混合料拌和、运输、摊铺、碾压的质量控制及接缝的质量控制等几个重要环节 ,提出沥青路面的标准施工方法及沥青路面质量控制的重点 ,用以指导沥青路面的施工。 相似文献
19.
国道212线(兰重公路)自北向南穿越陇南市宕昌、武都和文县三县(区)。公路沿线海拔高度起伏很大,地形、地貌属典型的高山深谷区,河流密布,水文、气候条件多变,从而导致公路沥青路面水损害的类型和原因都很复杂。本文依据陇南特殊的自然环境,结合工作实践,从公路设计、施工和养护三个方面提出了提高沥青路面防水性能的措施。 相似文献
20.
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与全厚式沥青路面疲劳特性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沥青混合料疲劳试验的荷载控制模式有应力控制和应变控制两种。文章经理论计算分析了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和全厚式沥青路面的沥青层在交通荷载作用下疲劳时的应力和应变状态。从而研究相应于两类沥青路面沥青混合料疲劳试验合适的荷载控制模式。计算表明 ,随着面层和基层材料劲度的逐渐下降 ,两类沥青路面的沥青层层底的弯拉应力和弯拉应变的变化规律有所不同 ;全厚式沥青路面沥青层层底的弯拉应力和弯拉应变随混合料劲度的变化规律 ,更加类似于应变控制模式的疲劳试验时小梁试件的应力、应变的变化规律。因此 ,全厚式沥青路面沥青混合料的疲劳试验更适宜采用应变控制的荷载模式。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