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我的回忆     
 经历数月的磨难,我终于在1950年11月底回到解放了的新中国.回国时,感到祖国一切都是新的,又受到了热烈的欢迎.自己向来未曾经过大的场面,又惭愧没有为人民做过多少事,心情很是兴奋与不安,只想尽快投入到工作中去,为新中国的科学发展出力.1951年,我开始到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所工作.由于我感到自己更愿意也更适合做具体的工作,便决定留在了实验室,着手核物理实验方面的建设.  相似文献   

2.
1概述 黑洞,通常作为一种奇异的天体来介绍,这是因为历史上的理论研究和实际观测都是在天文学的范围内进行的.然而近来物理学家也企图在实验室加速器中把它制造出来;因为从本质上来说,黑洞就是一种物质存在的形式.物质通常以实物和场(电磁场)的形式存在,其中实物是原子分子的集合.或从目前了解的最深的层次来说,它们是由基本粒子组成的,即由夸克、轻子和光子组成.但是黑洞,我们说它是奇异的,是因为它可以说是一种质量的纯粹状态,谈不上有什么内部结构。  相似文献   

3.
张红云 《物理》2023,(3):173-175
<正>去年我参加毕业典礼时,恰逢清华大学物理系复系40周年,有幸聆听了许多校友前辈们在科研道路上的心路历程,可以说,物理是他们一生的理想与热忱。而物理学于我而言,既是儿时的梦想,亦是穿插在整个成长过程中的一条纽带。我真正的接触科研是从成为一名博士生开始的,几年的时光虽然短暂,却是终生难忘的一段珍贵经历。回望自己的成长经历,我一直在坚持做的事情是:不断地成为更好的自己。  相似文献   

4.
我的回忆     
 照这个计划,我首先在麻省理工学院电机系静电加速器实验室学习静电加速器发电部分和加速管的制造.该实验室主任屈润普(Trump)热心而又和气,十分支持我的工作,为我想了好多办法.他让我利用他们的资料,还介绍给我另一位专家,帮我解决问题;又将实验室里准备拆去的一台旧的大气型静电加速器转给我作试验用.后来,1986年我国原子能研究院从美国购买的串列式静电加速器就是屈润普教授他们的公司供应的.在麻省理工学院加速器实验室呆了半年以后,为了进一步学习离子源的技术,我转去华盛顿卡内基地磁研究所访问半年.  相似文献   

5.
厉光烈 《物理》2012,41(2):114-118
我年轻的时候,从有关物理学史的书籍中看到,伽利略晚年向教会妥协,承认自己有“不道德行为”,在忏悔书上签字,我很不理解:为什么他不能像布鲁诺那样勇敢地与教会作斗争呢?经过“文化大革命”,看到自己的导师和周围老一辈科学家的遭遇,我才对他当年的处境有所理解.因此,我一直想把他与教会既妥协又斗争的经历讲给生活在幸福时代的年轻人听,免得他们对伽利略产生像我当年一样的误解.  相似文献   

6.
《现代物理知识》2012,24(4):57-59
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都是经历了千辛万苦之后才荣登讲台的。他们在这个领域都是经历了刻苦钻研几年,十几年,几十年。几十年如一日的坚守,才能换来最终的成功。坚守自己的选择,做下去,一直做下去。我觉得,人都是有共性也有个性之分的。总的来说,作出对全世界有贡献的人是少之又少的,全世界也只有一个诺贝尔啊。那么作为我们平凡的人怎样去实现个人的价值,我觉得就是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像我们就是安教乐教,上好每一  相似文献   

7.
《中国光学》2013,(2):271-272
经历了一个世纪的复杂数学研究后,物理学家能够将任何东西打成结,其中包括他们自己的鞋带和无形的水下漩涡。如今,他们可以依靠3D打印和来自动物王国的灵感,  相似文献   

8.
国际青年物理学家锦标赛对提升学生物理思维的重要作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介绍中国首次参加国际青年物理学家锦标赛(IYPT)的经历,简述和分析了IYPT对培养青年物理学家物理思维的重要性,同时也为提高他们的创新意识、团队合作、科研素质、表达能力等方面的综合素质提供了有效的途径.IYPT在中国的推广将有利于我国培养创新型的国际化物理人才.  相似文献   

9.
《光学学报》2007,27(6):101-1101
本书是作者作为一个指导教师在近30年的研究生指导实践中写下的有关研究生学习和科学方法的札记。诸凡青年学人,特别是研究生在学习与科学研究过程中的科学探索,为人与治学,以及论文写作方法等,著者都以亲身的经历阐述自己的认识和体会。其中很多内容都是应青年研究生的要求撰写的,非常符合青年学人的实际需要,  相似文献   

10.
自上个世纪七十年代以来,加速器质谱技术在放射性核素丰度分析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绩,特别是一些半衰期较长的放射性核素,例如10Be、14C、26 Al、36Cl、129 I,这些放射性核素可以被利用到生物,考古学,地质学等一系列领域。随着年代的发展,加速器质谱仪的体积和能量都经历了由大到小的变化,本文就国内外加速器质谱仪的发展过程,结合广西师范大学正在筹建的桌面化加速器质谱仪,为大家阐述加速器质谱仪的发展过程及部分应用。  相似文献   

11.
 由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国家实验室同步辐射室“青年工程师和科学家俱乐部”主持的、由学部委员朱洪元先生题写栏名的《青年之光》栏目,带着新春的喜悦同大家见面了.“发展科技待后生”,这是老一辈科学家的共识、呼唤与心愿.“不负众望,迎头赶上”的后生们,在同步辐射这一崭新的学科领域内获得了可喜的成就.人们将从他们撰写的文章中了解到同步辐射技术在物理学、化学、生物、材料科学、微电子学、显微技术等方面的应用.由他们的导师冼鼎昌教授撰写的《同步辐射光源史话》一文,作为本栏目的首篇奉献给广大读者,希望大家能从中获得启迪.  相似文献   

12.
胡仁宇 《物理》2006,35(9):760-763
人到老年,经常回忆起往事,岁月流逝,世事纷繁,绝大部分经历过的事情都已逐渐淡去,甚至烟消云散了,只留下一些对自己来说印象最深、影响最大的人和事,我从大学毕业以后,一直从事科研工作.工作单位虽然变化不多,却遇到了不少老师、同事和朋友,得到了他们的很多鼓励、指点和帮助,对此我都记忆犹新,往事历历在目,我一直从内心深处感谢他们。在他们当中,于敏同志是对我帮助最大、影响最深的人之一,是我的良师益友.大学毕业后,刚走向社会,我就认识了于敏同志,随后我们又长期为了一个共同目标,有了相当频繁的交往,一起讨论工作,这是我一生中有幸碰到的“机遇”之一。  相似文献   

13.
赵志祥 《物理》2004,33(8):605-607
我对老一辈的核科学家心中充满了敬意,越和他们交往,这种敬意就越加强烈.他们渊博的知识使人肃然起敬,他们以身许国的献身精神、海纳百川的博大胸怀和豁达开朗的人生观给人以极大的感染.谨以此文献给所有为祖国核科技事业作出卓越贡献的老一辈的核科学家们.  相似文献   

14.
一九五七年,我开始担任物理教师,那时,虽然有一股想干好工作的热情,可是,上课以后,学生总是不满意。我认为这是由于自己理论知识水平低,所以几乎把全部精力用于钻研理论书籍,结果不但没有把课讲得好一些,反而讲得更抽象、更繁琐,学生感到枯燥无味,头昏脑胀,我也不知所措。那时,我虽然读过毛主席的著作,毛主席号召革命青年和知识分子要同工农相结合;可是,我认为这是针对工农业战线上的青年、行政干部或是高级知识分子所讲的,与我关系不大。一九五八年,学校党支部动员组织教师到  相似文献   

15.
 从科学家预言有同步辐射的存在,一直到1947年观察到同步光,整整经历了30年,从看见同步光到第一个同步辐射实验室建立,又花了20年的时间。这里简单回顾一下,在漫长的岁月里围绕同步辐射这个课题科学家们所做的贡献。 众所周知,1873年伟大的物理学家麦克斯韦创建了麦克斯韦方程组,为电磁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如今越来越多的人都了解加速了的带电粒子,例如电于和正电子,能发射电磁波。它的能谱范围可以从几个电子伏能量的远红外延伸到几十千电子伏的硬X射线。从80年代起,同步辐射获得了极大的发展,在物理、化学、生物、医学、地矿、微电子技术等各个领域得以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6.
自从展开教学改革的大辩论以来,我深刻地感到我过去的物理教学是严重地脱离了政治、脱离了生产实际、脱离了学生实际。以致学生在物理科方面的学习质量,几年来始终没有显著的提高。尤其是学生不能把课堂知识和生产实际结合起来,做到敢想、敢作、大胆地发挥创造精神。我长期地是这样想:青年学生本来就是热情的、朝气蓬勃的,是富于理想和创造性的。但他们在思想上没能敢想、敢作、这原因在那儿呢?我认为并不是  相似文献   

17.
<正>2013年是北京大学物理学院创建100周年的纪念年,北大物理人经历百年风雨兼程,刚毅坚卓的奋斗精神铸就了今日的灿烂辉煌。在这继往开来的历史时刻,全院师生与各界校友欢聚一堂,共同回顾、感恩,庆祝、展望。作为一名小小的北大物理人,我有幸经历并参与其中。略有些绘画技能的我参与了《百年物理·纪念手绘明信片》的设计和绘制工作,以自己的方式为庆典献礼。  相似文献   

18.
丁兆君 《物理通报》2015,(3):113-116
本文概述了张文裕先生一生的主要经历与成就,突出了他对于我国高能物理、宇宙线物理等领域以及近代物理研究所、高能物理研究所与中国科技大学等单位科研、教学诸方面的贡献,从中可以体会到张文裕先生对科学、对祖国、对人民的一片赤子之心.  相似文献   

19.
莱德曼和一大学生的通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88年诺贝尔物理奖授予美国实验物理学家莱德曼(L.M.Lederman)和他的同事施瓦茨与斯坦博格,以表彰他们26年前在哥伦比亚大学进行的一项导致发现两种中微子的实验。 26年过去了,人们并没有忘记他们当年为高能物理学的发展所做的奠基性工作。 莱德曼在得知自己获得诺贝尔奖时,开玩笑地说:“我没有更早得到诺贝尔奖,是因为他们不能决定为了什么发现而授予我诺贝尔奖”。 莱德曼以毕生精力从事高能物理实验,做出了多项发现,许多工作都是开创性的,直到此时,他已经66岁了,还活跃在实验研究的前沿上,担任著名实验研究基地——美国费米加速器实验室(FNAL)所长。应该说,在他众多的发现中,任选一项都可以使他有资格被提名为诺贝尔奖的候选人。例如:1956年发现中性K介子;1965年发现反氘核;1977年发现γ粒子;他研究强子碰撞中轻子对的产生,开创了实验高能物理学的新方向;他最早在π-μ-e衰变过程中对李、杨宇称不守恒原理做出实验检验,和吴健雄的钴60实验同  相似文献   

20.
信息窗     
·新书推荐《科学研究的途径》——一个指导老师的札记记。诸本凡书青是年作学者人作,为特一别个是指研导究教生师在在学近习30与年科的学研研究究生过指导实践中写下的有关研究生学习和科学方法的札程中的科学探索,为人与治学,以及论文写作方法等,著者都以亲身的经历阐述自己的认识和体会。其中很多内容都是应青年研究生的要求撰写的,非常符合青年学人的实际需要,能帮助初涉科研的青年学人较快地熟悉科研过程及方法,及早多出成果,出好成果。本书作为有志于从事科学研究的理工科大学生、研究生、青年教师和青年科技人员的一本参考书,将对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