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4 毫秒
1.
新课程改革进一步强调教师“用教材教”,教材是落实国家课程标准的最重要的举措和手段.本文以人教版高中数学选择性必修第二册“等比数列的前n项公式”为例,试图教会教师创造地使用教材,做好二次开发,真正实现从“教数学教材”到“用数学教材教”.  相似文献   

2.
高中新旧教材“阅读材料”型栏目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下称"新教材")在课程内容设置上不仅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了社会、生活、生产、科学技术的创新对数学的需要,体现了由纯数学学科走向应用技术与数学相结合的现代教育价值观.  相似文献   

3.
冯嘉懿 《数学之友》2023,(23):52-54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强调,应当努力达到“教—学—评”三者的统一,通过深度学习,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发展核心素养,从而提升学生的素质.为了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教师应改变教学策略、促进课堂转型,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本文以七年级上册“从问题到方程”为例,从教学目标的制定、教学活动的设计以及教学评价的实施三个维度阐述了初中方程教学的设计思路,以推动数学课堂“教—学—评一体化”的开展.  相似文献   

4.
张乃建 《中学数学》2012,(18):55-56
"函数"最早是由17世纪德国数学家莱布尼兹提出来的,后来经数学家们不断完善就有了我们教材上的定义.它是我们进入初中以来接触到的一个全新的数学名词,由于它的抽象,学生学起来比较棘手和陌生.而  相似文献   

5.
姜忠杰 《数学通讯》2013,(Z2):15-18
自从高中数学新课改教材引入了"任意"和"存在"量词以后,与之相关的题目层出不穷,从起初的求含有一个量词命题的否定形式,到含有一个量词的方程或者不等式恒成立、有解问题,演变到今天的在同一题目中"任意"和"存在"相遇时各种方程或者不等式问题,让很多学生感到不适应,既读不懂题意,也不知道如何下手,更不清楚怎么转化.笔者就最近几年各省市对此类问题的改革创新探讨一下,以便让学生能够掌握好这类问题的解题策略.一、以方程形式出现1.两个不同函数的相等且没有附属条件,可  相似文献   

6.
2006年人教版数学(必修)第二册(上)在推导椭圆和双曲线的标准方程时有不严密的情形,在其后应当补充说明,可以验证由通过平方化简后得到的标准方程与起初的方程等价,否则对学生会产生误导。  相似文献   

7.
“至简数学”追求"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主张在教学设计时选取适宜的素材降低教学难度,让更多的学生喜欢数学并爱上数学.教学人教版教材中“实验与探究——设计跑道”一课时,在数学教学中引入实验,探究解决问题、探求结论的过程,让学生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让学生经历探索发现、体验获得结论的过程,贯彻"至简数学"主张,切实促进学生发展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8.
教材是教师教学的重要课程资源之一,教师对教材理解程度、处理方式和加工水平的高低既反映教师学科专业功底的厚薄,也直接关系到课堂教学质量的优劣.新课程将高中数学内容划分为不同模块或专题,但数学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教师应既"身在"模块又"胸怀"整个数学课程,既基于模块但同时又能"跳出"模块,从课程整体的视角实施教学.本文结合"抛物线的标准方程"(苏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选修2-1)一节的教学案例,提出优化模块教学、从教材处理到教学实施的三部曲,即教材的解读要"深化",教材加工要"细化",教学设计要"优化".  相似文献   

9.
潘神龙 《数学之友》2022,(18):46-49
为了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数学教学的实施应该是在抓住数学本质的同时尽量做到自然.但由于有些数学知识(比如复数)比较深奥,个别教师在讲授数学概念、定理时往往语焉不详、一带而过,甚至直接用解题方法、步骤来替代数学概念、定理,这种处理方式忽视了学生的探究与体验.如果教师能对这些知识做一个简单、清晰的介绍,那么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将会得到提升.本文就如何向学生介绍复数与一元三次方程的求解问题进行了思考与探索.  相似文献   

10.
1 问题提出法国哲学家、数学家、解析几何的创始人笛卡儿认为:"一切问题都可以转化为数学问题,一切数学问题都可以转化成代数问题,一切的代数问题都可以转化为方程,于是,一切的问题均将迎刃而解."从数学科学本身看,方程是代数学的核心内容,正是对于它的研究推动了整个代数学的发展.从代数中关于方程的分类看,一元一次方程是最简单的代数方程,也是所有代数方程的基础.主要内容包括:一元一次方程及其相关概念、解法及解决实际问题.,以方程为工具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即建立方程模型是全章的重点,同时也是难点.  相似文献   

11.
<正>学生从小学阶段到初中阶段,一开始习惯于列算式解应用题,并不习惯列方程解应用题.因此在列方程解应用题的教学过程中,老师应快速引导学生找出列方程的方法,让学生尽快理解和掌握列方程解应用题.在教学实践中,笔者由几何的"面积法"得到启发,得到"同量异构"列方程的方法,发现用"同量异构"列方程解应用题,  相似文献   

12.
数学探究对学生而言是一种学习方式,对教师而言既是一种教学理念,也是一种教学方式,如何把这一教学理念落实到具体的课堂教学之中是每个教师不得不思考的问题.下面结合我们在教学"离散型随机变量的期望"(人教版普通高中数学第三册选修Ⅱ)中的一些具体做法与思考谈点体会,以期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13.
“小球放法起波澜”——高中研究性学习的一个案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笔者教完人教版现行高中教材<数学>第二册(下A)第十章"排列、组合和概率"中的"10.3组合"等排列组合的有关知识之后,给学生们布置了这样一道习题:"有六件不同的奖品发给五位优秀学生,每人至少一件,有多少种不同的发放方法?".结果解法多多,众生百相,让笔者感慨万千,颇受启发,觉得这可能正是开展数学研究性学习的一个绝好素材.  相似文献   

14.
一道例题的变式与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题目:点M与两条互相垂直的直线的距离的积是常数k(k>0),求点M的轨迹方程.这是人教版《数学》第二册(上)第70页求曲线方程的一个例题.如果就题论题,我们就会失去一次培养学生反思探究能力的机会.在复习中,我们选取了这个平凡的题目进行探究,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开拓了学  相似文献   

15.
我们知道,数学是一门逻辑严密、前后连贯的学科,然而有些数学分支为了追求它的严谨性,对于初学者来说,会比较晦涩、难懂,这也就是教与学的难点.所以历次教学改革对于数学课程内容设置进行了删减、改变,又为了让数学知识保持严谨性,研制课标的数学家、教学专家们花费苦心,紧跟"课标"的教材也积极响应,及时删减了一些不学的内容,目的是简化数学学习内容.然而,这样的大删大减,并没有切实降低学生负担,这些年我们仍然看到学生负担过重的呼吁每年都在上演.下面,我们先从一些教学现状说起,并反思这些做法可以如何改进.  相似文献   

16.
从各版课标教材的比较谈初中函数教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函数是中学数学的核心内容,是代数的"纽带",代数式、方程、不等式、数列、微积分等都与函数知识有直接的联系.同时,函数在物理、化学等自然科学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在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时,也往往采用函数作为建模的基本工具.另外,函数知识的学习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从常量数学到变量数学的转变,是从函数概念的系统学习开始的.因此,函数的教学非常重要.课改以来,各版课标教材对于函数内容的处理也非常重视,百花齐放,各有特色.本文将对一些版本的初中数学课标教材的函数内容的处理进行比较分析,并以此为依托,对如何进行初中函数教学提出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17.
徐智愚 《数学通讯》2012,(20):42-45
"集合"是自主招生考试命题"感兴趣"的内容,因为它是高等数学的重要基础,同时,"集合"在自主招生中出现的知识背景、表现形式很丰富,它常常和函数、方程、不等式、三角、数列、解析几何等背景融合在一起.因此,探究这一类题目的解题的思路,应该将集合与其他数学知识渗透在一起,更为重要的是,在复习中让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这对学生自主招生中复习方法的更新不无裨益,更对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大有益处.  相似文献   

18.
比较国内11个版本义务教育数学教科书中等式基本性质2的表述形式,可以发现:"等式两边同时乘同一个数"时,这个数是否可以为0,出现了两种不同的观点.调查发现,这一现象的出现,对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带来了思想的混乱,同时也影响了相关教科书自身体系的完备性.一、苏科版与人教版等11个版本教科书对等式基本性质2表述形式的比较1.苏科版教科书中的表述形式等式两边都乘(或除以)同一个不等于0的数,所得  相似文献   

19.
1 教学案例 人教版2003年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必修)数学第2册(上)第7.6节圆的方程中的例2是:已知圆的方程是x2+y2=r2,求经过圆上一点M(x0,y0)的切线方程. 本题有定义法、方程法、平面几何法、向量法等多种方法,所得切线方程为x0x+y0y=r2.  相似文献   

20.
新课程背景下,初中数学教学的"有效性"更强调初中数学的学习是一个主动构建知识、发展能力、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过程.2014年10月31日,在广州市玉岩中学,笔者为全区七年级数学教师上了一节"基于学生个体差异和不同学习需求的数学教学策略研究"的公开课,教学内容是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七年级上册第三章第4节"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本文在听课、评课、课例研讨的基础上反思而形成,期待探寻新课程背景下初中数学"导学型课堂"构建的基本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