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针对对比实验,制作了一种新的化学实验仪器,解决了化学教学中对比实验不能同时等量添加试剂、观察现象不明显的问题,使对比实验效果直观、明显,在化学教学和科研中有一定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李颖  杜晶晶 《化学教育》2010,31(2):71-72
针对初三化学教材中木炭还原氧化铜实验的不足之处,分别从仪器改进、药品添加方法、药品配比及用量4个方面进行了改进。改进后的2个实验具有操作简便、安全,实验完成时间短,现象明显等特点,便于开展学生分组实验。  相似文献   

3.
瞿兵 《化学教育》1999,20(5):29-31
化学小实验是指所用仪器简单,仪器或药品可以就地取材,操作简便,需时一般较短的一类化学实验。这类实验一般较为简捷省时且现象明显,对“常规实验”不仅能起到补充和完善的作用,而且在某种程度上说还是那些仪器多而杂的“常规实验”所难以做到的。  相似文献   

4.
分析了中学化学教材中氨催化氧化演示实验成败的关键因素,根据化学原理对反应用的药品、用量及实验装置进行了适合课堂教学实验效果的探究,避免了以往实验装置和操作的复杂及实验现象出现的不确定性,可以在短时间内轻松操作就获得明显、准确的实验现象。  相似文献   

5.
过去我们实验室是很乱的。因为实验室和仪器室(物理、化学、生物)是在三间房子的屋中,又没有管理员,所以教师在取教学用具和实验仪器及药品时弄的很乱。往往在准备教学用具时费很长的时间,同时还发生过丢失的现象。有时教具和仪器损坏后责任也分不清,这不但给工作带来了损失,也浪费了国家的财产。自上学期开始,学校党委会和行政对实验室的管理工作非常重视。在开学初,校长便亲自参观了实验室,并提出了具体的管理方法,提  相似文献   

6.
大一学生在“元素化学实验”教学过程中,对反应条件如温度、催化剂、酸度、浓度或试剂用量等因素的影响考虑不周,可能出现某些实验现象和预想的或理论分析的结果不一致的“异常”现象。本文就学生在Mn元素化学实验过程中遇到的一些“异常”现象进行分析和总结,借助生动直观的演示实验,引导学生探究“异常”现象产生的可能原因和直观认识反应条件对反应结果的影响,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判断、归纳、推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7.
大一学生在“元素化学实验”教学过程中,对反应条件如温度、催化剂、酸度、浓度或试剂用量等因素的影响考虑不周,可能出现某些实验现象和预想的或理论分析的结果不一致的“异常”现象。本文就学生在Mn元素化学实验过程中遇到的一些“异常”现象进行分析和总结,借助生动直观的演示实验,引导学生探究“异常”现象产生的可能原因和直观认识反应条件对反应结果的影响,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判断、归纳、推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8.
熊言林 《化学教育》1995,16(9):32-33
笔者将卤素间置换反应的实验集于一支试管内进行。实验装置简单,操作方便,药品用量少,实验现象鲜明,需时较短,无有害气体逸出。  相似文献   

9.
实验教学是以实验操作为基点,培养学生各种能力的最佳途径。因此,提高实验教学质量是化学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但是,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又深切地感到,教材中有些实验较难成功,有些实验由于设备及条件所限,需改变教材原设计。准备这样的实验,整个过程都要进行摸索。有时花费了许多时间和精力终于使实验有了良好的实验效果,但由于没能及时地将实验的主要数据,操作方法,注意事项及成败关键等记录下来,时过境迁,下次再做此实验时,又不得不重新摸索,造成了时间、精力的浪费,以及仪器药品不应有的重复损失。为了克服上述弊端,1992年…  相似文献   

10.
针对氯气有毒及其与金属反应易于泄露等实验不足,设计了氯气制取、氯气与金属反应和氯水成分探究的全封闭实验。其中,氯气与金属的反应采用原位电加热的方式,加热速度快,金属在氯气中的燃烧现象明显,且能快速识别产物,有效地消除了因加热带来的氯气泄露问题;氯水成分的探究是通过青霉素瓶在封闭条件下进行的。整个实验仪器常规,装置简单,药品用量少,操作容易,现象明显,安全无污染,非常适合课堂演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