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建立高冰镍电浸出反应器的数学模型是计算机辅助开发该流程的一个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2.
采用量子化学的算法,计算了18个黄酮类化合物的13个结构参数,并采用逐步回归分析,筛选出3个电性结构参数,即A环的总电荷、B环的总电荷、双键氧上的电荷。使用Matlab7.0软件中的神经网络工具箱建立黄酮类化合物抗氧化活性的神经网络模型。交互验证法预报结果表明,预报误差平方和(PRESS)为0.0192,交叉验证系数(R)2为0.875,该神经网络模型预报结果可靠,神经网络可作为化合物活性研究的有效计算机辅助手段。  相似文献   

3.
本文利用改进的“反向传播”神经网络模型,在滴定突跃附近,建立了E-V曲线的神经网络插值模型,由其二阶微商求得滴定终点。计算实例中,拟合最大相对误差不超过0.1%,计算机CPU时间不超过20s,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性能良好,在电容量分析方面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
EMG模型参数间的联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何大森  李似姣 《化学学报》1990,48(7):673-677
通过色谱拖尾峰EMG数学模型的计算机数值计算, 建立了拖尾峰特征参数之间的三类不同性质的线性关系, 佐证并修正了一些经验公式, 提出了计算模型参数与保留时间之间线性关系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5.
根据朗伯 比耳定律,建立了用于多组分分析的数学模型,将系统聚类法与人工神经网络相结合用于地质样品中钼钨锡锑的同时测定,其相对误差小于±12.5%。对神经网络隐层节点数的确定,样本及其个数的选择,以及如何防止过拟合现象的产生等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6.
气相色谱全流出曲线的曲线拟合法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论述了人工智能气相色谱软件之一——曲线拟合法谱图解析程序ChgrA-84的基本原理和数学模型及其部分应用。“高斯函数的指数衰减修正函数”(EMG)作为数学模型可以通过计算机编程,很好地描述一个气相色谱的拖尾峰峰形曲线。对EMG模型参数τ,σ在不同温度不同样品组份的系统考察,得到了τ和σ与保留时间t_r之间的近似线性规律。在这基础上建立的曲线拟合法可以通过计算机的软件形式再现不同温度的模拟色谱图,并可对一定范围的重叠峰做面积定量测定。  相似文献   

7.
蝇视觉系统的图形-背景分辨及模式分辨是计算机视觉研究中的重要问题之一。本文在Reichardt等的蝇视系统的图形-背景分辨的计算神经网络模型的基础上,对蝇视觉系统在非平稳条件下的图形-背景分辨进行了系统的计算机模拟。结果表明,模型与模拟对于行为实验结果具有预测能力。本文提出假设:人视系统的运动感知及初级模式分辨也可能是以运动检测器为输入端的图形-背景系统来实现的。  相似文献   

8.
智能求解未知多元酸各级离解常数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介绍了一种新的测定未知多元酸各级离解常数的通用方法。该方法实验上采用苛性碱电势滴定多元酸,计算上采用Gordon数学模型和单纯形最优化方法。并为此编制了一名为"GORDANACID"的计算机程序。  相似文献   

9.
在简单综述了微流控芯片发展的基础上,详细讨论了芯片电泳过程数学模型包括电场、流场、浓度分布弯管道传质控制方程的建立及其求解方法,进而讨论了借助计算机模拟计算辅助芯片电泳系统网络管道设计的研究进展,重点包括进样管道及分离管道设计。  相似文献   

10.
本文将定量行为实验与计算机仿真相结合,研究了蝇视觉系统的图形与背景相对运动信息的神经计算原理。在定量行为实验中仅检测了作定点飞行的蝇绕其垂直轴的扭矩信号。行为实验的主要结果是:(1)扭矩反应的动态特性不仅与图形和背景运动之间的相位有关,也与振动频率有关;(2)在全部检测的相对相位中,反应时程是给定的相位关系的“指纹”特征;(3)主尖峰反应幅度的变化是图形-背景分辨行为的多样性的灵敏的指标。计算机仿真的主要结果为:(1)“计算机蝇”,可描述至今为止在不同的相对运动条件下的扭矩反应的主要特征;(2)在不同刺激条件下的计算机仿真与相应的行为实验在其“指纹”特征方面完全符合;(3)计算机仿真中的反应时程与参数n,q,T和k密切相关。 本文的行为实验与计算机仿真在神经网络层次上加深了对视觉相对运动信息加工策略的理解。  相似文献   

11.
多肽定量构效关系与分子设计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综述了多肽定量构效关系和计算机辅助多肽分子设计方法的最新进展,重点介绍了多肽定量构效关系研究中的化学结构定量描述符和建立数学模型的统计方法,并对模拟肽学和虚拟组合多肽库在多肽分子设计中的应用进行了简要的论述.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介绍了生产过程中所用浓NaOH溶液的自动化配制与检测技术。采用Sb电极法和差压法,运用数学模型和计算机控制,使得浓NaOH溶液的配制,检测实现连续化,自动化。  相似文献   

13.
基于并联神经网络的烤烟内在质量分析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大启  吴守一 《分析化学》1998,26(10):1174-1177
提出了一种并联神经网络,能直接将烤烟主要化学成分测量数据转换为与香气,吃味,杂气,刺激性等人的感官评定指标相一致的结果。该方法不必预先假定数学模型,较常规数据处理方法有更广泛的适用性。应用实例表明,与感官评定方法相比,该方法在客观性,准确性等方面有显著出优越性。  相似文献   

14.
本文引入数学模型筛选的判别准则,从五种竞争模型中确定了涤纶无定形散射峰的表征函数;并且编制了适用于分解X射线衍射图谱的计算机分峰程序。在上述基础上分解了多种涤纶的X衍射图谱,探索了它们的结构参数,取得了较好结果。  相似文献   

15.
研究了火焰原子吸收光谱分析中多元混合干扰效应的计算消除方法.提出用多项式作为定量描述主测元素与干扰元素之间关系的通用数学模型,并对计算机自动寻找适宜的数学模型作了探讨。运用和尝试了一种新的下降算法──搜索法。本文是对多元统计方法在原子光谱分析中的应用的探索。在对多组分体系进行分析时,利用其元素间相互干扰时所形成的体系总吸光度与各组分浓度间的函数关系,用增量法去形成所需的系数矩阵,从而实现了在单波长处进行多元统计分析。  相似文献   

16.
本文用K系数法和最小二乘法数学模型,通过计算机计算,消除各元素间的干扰,实现了高含量多组分的分光光度同时测定。其中三个组分的回收率为99.7—100.8%,仅一个组分的回收率为95.2—111.4%,这是由于它的灵敏度太低而造成的。分析方法简单快速,不需要特殊试剂,可降低成本。  相似文献   

17.
吴育良  俞斌 《分析化学》1996,24(2):202-207
研究了火焰原子吸收光谱分析中多元混合干扰效应的计算消除方法,提出用多项式作为定量描述主测元素与干扰元素之间关系的通用数学模型,并对计算机自动寻找适宜的数学模型作了探讨。运用和尝试了一种新的下降算法-搜索法,本文是对多元统计方法在原子光谱分析中的应用的探索,在对多组分体系进行分析时,利用其元素间相互干扰时所形成的体系总吸光度与各级一分浓度间的函数关系,用增量法去形成所需的系数矩阵,从而实现了在产皮长  相似文献   

18.
对化学CAI应用的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们采用教育文献法、调查法和数学模型统计分析方法 ,重点对以计算机 /网络为代表的现代信息技术介入学校化学教育 /教学系统的定位、特征、功能、变化规律及发展趋势进行了多维的研究。 2年来 ,我们在实践调查、软件开发和探索化学CAI发展的方向 3方面做了一些调研工作。我们主要进行了 3个调查 :“计算机在中学化学教学中的应用”问卷调查、因特网上化学教学软件统计调查和南昌地区化学教学软件市场调查。对调查得来的资料进行了整理、统计和分析与比较。1计算机在中学化学教学中应用的现状调查为了掌握目前南昌市中等学校使用多媒体进…  相似文献   

19.
提出了一个计算机模型,利用该模型对表皮生长因子(EGF)激活的ERK信号转导网络进行了综合量化和动力学模拟.数学模型包含了各个途径的激活动力学,多条反馈回路和构架蛋白的连接.并对EGF受体和激活其下游的级联蛋白提出了新的认识.通过分析ERK信号转导途径正负反馈回路对信号转导的影响,发现这些反馈回路是ERK信号转导网络振荡的主要影响因素,它们能够导致下游底物的表达和相应的细胞行为.  相似文献   

20.
中药复杂组效关系的变结构神经网络辨识方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针对中药复杂组效关系的辨识问题,研究了变结构多层前馈神经网络,推导出一种新型的变结构网络学习算法,成功地应用于中药川芎药效活性预测计算.该方法从一个规模较小的网络出发,当网络无法达到预定的学习精度时,自动增加隐含层神经元个数,并在原有学习结果的基础上确定新的网络参数,自适应地确定前馈神经网络结构,可用于处理复杂化学模式信息.计算机仿真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有效地确定多层前馈神经网络的最佳结构,提高网络学习效率和函数逼近精度,解决复杂非线性函数映射关系准确建模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