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盛姣 《科技信息》2009,(17):82-82,117
本论文将主要以车辆单轮ABS为例来介绍其控制方法。采用以门限值为参数的控制方法,并用车辆动力学原理和MATLAB/SIMULINK仿真相结合的方法,来分析普通制动系统和装有防抱死制动系统(ABS)车辆制动过程中各参数的动态变化规律。通过仿真计算研究,来证实该控制算法的有效性,为防抱死制动系统的研究提供一套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钱千 《科技资讯》2011,(34):48-48
汽车防抱死制动系统(简称ABS:Anti-Lock Brake System)是基于汽车轮胎与路面之间的附着特性开发的高技术制动系统,充分利用轮胎与地面的附着系数,依据ABS的工作原理,本文分析研究了ABS的控制方式,ABS的控制方式包括逻辑门限值控制、滑动模态变结构控制等。并通过对这些控制方式的研究,提出了自己的改进理论。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ABS工作过程中制动液流量的分析,确定了ABS电机的基本工作要求.结合ABS电机的工作特性,采用基于逻辑门限值的PWM控制方法控制电机.运用DSpace搭建快速原型试验台,对比在不同电机工作转速、PWM控制频率下的噪声和制动踏板感觉,优化逻辑门限值大小,得出合理的工作方式,使电机既能满足控制要求,又有较长的寿命.通过在不同路面的试验结果对该控制方法的两个关键参数进行了优化.最后进行不同工况的试验,结果表明:通过优化控制参数的PWM控制方法,具有较强的鲁棒性,能够满足ABS在任何工作条件下对电机的要求.  相似文献   

4.
陈贞健 《海峡科学》2004,(1):38-39,41
通过对汽车ABS在各种路面和行驶状态下制动控制过程的分析,表明采用逻辑门限值控制方式,以车轮减速度、加速度及滑移率为控制参数的ABS,具有路面自动选择功能,能依据路面附着系数的变化情况实施不同的控制,提高汽车的制动效能和方向稳定性.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电磁旋转涡流制动器制动力矩控制方法。利用磁路分析法得到了制动力矩的计算公式,以及制动力矩与励磁电流及列车速度的数学关系,从而确定制动力矩控制系统的总体方案,阐述系统工作原理,说明系统各主要组成模块,建立其仿真模型,并根据系统总体方案完成模块集成。介绍了PID(比例-积分-微分)控制、模糊控制、模糊自适应PI控制3种制动力矩控制算法,说明控制器设计步骤。完成仿真计算,并对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相对于开环控制,3种控制算法都能有效地控制制动力矩。此外,无论是系统瞬态性能指标,还是稳态性能指标,都是模糊自适应PI控制表现最佳,模糊控制次之,PID控制相对最差。  相似文献   

6.
相对于传统的液压式或气压式制动系统,电子机械式制动系统因具有结构简单、响应时间短以及制动效率高等优点正受到越来越高的重视.在设计出一套电子机械式制动装置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适合安装有电子机械式制动系统的整车制动防抱死滑模变结构控制器.通过动力学仿真软件Carsim建立整车仿真模型,并与Simulink进行联合控制仿真.将仿真结果与传统的基于逻辑门限值控制的液压制动器制动性能进行比较,验证了滑模变结构控制方法在安装有电子机械式制动系统的整车制动防抱死系统上的有效性及制动性能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制动器实验台的控制方法的分析和研究,建立了求解转动惯量和驱动电流的物理模型,并提出了基于递归思想的最优计算机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8.
张荣成 《科技资讯》2007,(18):26-27
由于汽车轮胎动力学的非线性,对防抱死制动系统采用了滑模变结构控制方法进行控制,滑模控制能较好地解决非线性系统的控制问题,但其固有的抖动会影响控制效果.本文采用一种基于指数趋近律的滑模控制方法,针对两轮车辆的防抱死制动系统设计了滑模控制器,并在Matlab/Simulink里进行了仿真.仿真结果表明了该策略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并且能较好的抑制控制系统的抖动现象.  相似文献   

9.
汽车ABS/ASR集成系统控制逻辑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改善和提高车辆的主动安全性能,进行了ABS/ASR集成系统控制逻辑的研究.该控制程序针对车辆的各种工况和ABS/ASR集成系统的执行机构,将成熟的ABS和ASR控制逻辑有机结合起来,并将制动操作的优先级设置为最高,避免了由于误操作造成的安全隐患,最后通过实车试验对控制逻辑进行了验证.试验结果表明该逻辑设计合理,集成系统能够满足各种实时工况的要求,达到提高车辆的主动安全性能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首先用理论方法对经过结构优化的磁粉制动器的滑差功率进行了计算,然后在自行设计、安装的实验台上对其进行了温升实验,所得理论计算值和实测值的一致性较好,在此基础上确定了它的额定滑差功率线图。  相似文献   

11.
在逻辑门限值法中,轮速信号处理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整个ABS( anti-lock braking system)的控制过程.提出一阶滤波系数自适应法对轮速信号进行平滑滤波处理,并针对试验中车辆跑偏现象,分别对前后轮的控制策略进行了设计.道路试验结果表明:经过滤波后的轮速信号较为光滑,能满足实时控制的要求,汽车在制动过程...  相似文献   

12.
针对汽车制动过程中防抱死制动系统(ABS)具有的非线性、时变性和不确定性,设计了以最佳滑移率为目标的滑模变结构控制器,并且采用径向基神经网络(RBF)实时调整滑模变结构控制器参数,以削弱常规滑模变结构控制的抖振现象。利用MATLAB/Simulink仿真平台搭建单轮车辆制动模型,并进行ABS控制策略的仿真实验。仿真结果表明:在指定路面上制动时,基于RBF神经网络的滑模变结构控制策略能够有效削弱常规滑模变结构控制输出的高频抖振,并能使车辆具有良好的制动效果。  相似文献   

13.
车辆制动器制动力矩计算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效能因数法是制动器制动力矩常用计算方法之一,笔者对领从蹄式鼓式制器制动力矩的效能因数法几种常见的计算公式进行了分析及计算验证,结果表明:各公式虽然形式各异,但都是基于现今广泛使用的刚性假设它们具有本质上的同一性,文后对公式的选用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4.
基于耗散结构理论的故障分析与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耗散结构理论,对故障系统的耗散参量和耗散条件进行研究,得到它稳定、安全运行的基本条件,为预防故障、促进系统安全运行和提高日常安全管理水平提供指导;通过对故障系统的耗散行为进行分析,得出了故障发生的原因以及演化规律,为减少故障发生,安全状况的持久改进提供新途径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为了充分利用路面附着能力以提高电动汽车的制动安全性,文章提出了一种基于径向基函数(radial basis function,RBF)神经网络路面识别的电动汽车制动防抱死系统(anti-lock braking system,ABS)控制方法。采用RBF神经网络进行路面识别,将识别出的最优滑移率作为目标参数,以此设计了一种模糊控制与预测控制相结合的ABS控制策略,同时制定了制动力矩分配策略,从而确保制动系统可靠工作并实现制动能量回收,最后基于CarSim与Matlab/Simulink仿真平台进行了实例样车仿真分析。仿真结果表明,该路面识别方法可以准确识别当前路面状态,ABS控制策略下的制动距离相对于模糊控制策略缩短了6.57%,制动能量回收提高了3.9%。  相似文献   

16.
汽车ABS模糊神经网络控制系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针对汽车的防抱死制动系统(ABS)工作特点和性能要求,在模糊自适应控制(FAC)和神经网络控制的基础上,采用模糊神经网络控制(FNC)方案对汽车ABS控制系统进行了研究,比较了FAC和FNC方案.结果显示,汽车ABS的FNC是成功有效的.且在设计模糊控制器时采用了本文提出的推理轨迹的方法,使模糊控制系统的优化设计更为便捷有效.  相似文献   

17.
刘康 《科技信息》2010,(23):J0092-J0092,J0130
随着中国运输业和重型载货汽车工业的快速发展,用户对重型载货汽车行驶时的制动性能、安全性能的要求也越来越高。ABS技术的应用能够使重型汽车在紧急制动过程中对被车轮的制动压力进行自适应调节,防止被控车轮发生制动抱死,从而大大缩短汽车制动距离及提高转向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18.
本文主要是以奥迪A6车型为模型,提出了一种以教学为目的ABS实验台设计。本实验台只是满足ABS教学需要,故它的特点是结构相对较为简单,对四个车轮的轮速实时显示,控制柜上设有检测孔、故障开关和自诊断接口,便于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可直观了解并通过设置故障增强其动手能力,以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9.
一种新的ABS控制方法   总被引:3,自引:4,他引:3  
论述了一种新的在紧急状态下提高车辆制动性能的防抱制动系统的控制器,首先建立双自由度车辆制动过程数学模型,利用该模型设计控制策略,提出具有4个控制阶段的控制方法,采用共轭边界法和Poincare图设定控制边界,然后用一个非线性车辆模型评价了各种预选和再选条件,最后通过计算机模拟各种控制方法,模拟结果表明这种控制方法有效地提高了紧急制动状态下的车辆制动性能。  相似文献   

20.
效能因数法是制动器制动力矩常用计算方法之一笔者对领从蹄式鼓式制动器制动力矩的效能因数法几种常见的计算公式进行了分析及计算验证结果表明:各公式虽然形式各异,但都是基于现今广泛使用的刚性假设,它们具有本质上的同一性文后对公式的选用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