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张小平 《化学教育》2014,35(11):74-76
利用紫甘蓝色素作为一种天然的酸碱指示剂,制作彩虹柱、多彩神灯、果蔬鸡尾酒,展现化学之美。简便易行的实验不仅培养了实验者的动手能力,而且激发了参与者的创新意识,对提高未来公民科学素养具有独特的教育功能。  相似文献   

2.
食用色素的性质及其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谭建军 《化学教育》1998,19(2):1-4,15
本文主要概述了我国食用色素的现状,以及食用天然色素的分类,着重叙述了我国已经工业化生产的19种食用天然色素的结构、性质及其适用范围。  相似文献   

3.
王涛 《化学教育》2013,34(8):67-67
1实验原理 在氨气喷泉实验[1~5]中采用紫甘蓝指示剂,随酸碱中和pH连续变化,烧瓶内溶液也依次呈现彩色变化. CH3COOH+NaOH =CH3COONa+H2O CH3COOH+NH3·H2O=CH3COONH4+H2O 2 实验用品 0.10 mol/L CH3COOH溶液、紫甘蓝指示剂、浓氨水、氢氧化钠固体、蒸馏水;1000 mL烧杯、500mL烧杯、500mL圆底烧瓶、双孔塞、10 mL注射器. 3 实验步骤及现象 (1)配制上喷溶液 热水浸泡紫甘蓝几分钟,即可得到紫甘蓝指示剂;向600mL浓度约为0.10 mol/L CH3COOH溶液中逐滴滴加紫甘蓝指示剂至溶液呈红色.  相似文献   

4.
高粱子粒淀粉表面色素的树脂分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纯化高粱淀粉过程中所得到的淀粉共生天然色素进行了树脂分离纯化研究.得到了树脂分离高粱淀粉共生色素的吸附动力学结果,3种大孔吸附树脂HPD-600、AB-8、H103对高粱红的吸附为慢速平衡型.通过对树脂分离所得色素成份的红外光谱、紫外光谱、质谱分析得出,高粱籽粒淀粉共生色素与高粱壳中的高粱红主要成份是同样的物质,鉴定出所分离的主要成份之一为5,7,4′-三羟基黄酮.  相似文献   

5.
通过介绍菠菜中色素的提取分离及紫甘蓝中花青素的提取两个实验,揭示大自然色彩背后的化学奥秘,并介绍了两个实验作为科普实验项目在化学科普活动中展示和互动的效果及特点。  相似文献   

6.
天然多功能食用色素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介绍了天然多功能食用色素的新品种、制备方法、纯化方法和改性研究的进展,并分析了天然多功能食用色素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7.
一滴紫甘蓝汁的微型电解实验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陈凯  龙琪  张丽娜 《化学教育》2008,29(8):65-67
该系列实验以一滴紫甘蓝汁液作为电解对象,紫甘蓝汁液还兼作实验中的酸碱指示剂。结合文献和现象对实验中的一些特殊现象作出了讨论,充分体现了微型化学实验的优点以及探究实验的思路。  相似文献   

8.
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了三种色素中常见的八种微量无机元素Zn、Fe、Ca、Cu、K、Na、Mn、Mg的含量。结果表明,三种色素中K、Mg、Ca含量较高,Cu含量较低。讨论了几种无机元素与健康的关系,对开发这三种天然色素提供了有用的参考数据。  相似文献   

9.
鱼子酱中的合成色素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建立了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鱼子酱中的柠檬黄、日落黄、偶氮玉红、苋菜红、胭脂红、赤藓红、红色2G和诱惑红8种合成色素的方法.样品中的合成色素经甲醇-4 mol/L尿素溶液(体积比1 ∶ 1)提取,固相萃取聚酰胺柱净化后,采用XDB-C18色谱柱(4.6 mm×250 mm×5 μm),以甲醇-乙腈(体积比1 ∶ 1)和0.01 mol/L乙酸钠溶液为流动相,在最佳梯度洗脱条件下,8种合成色素在17 min内实现分离.各色素在0.05 ~50 mg/L质量浓度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将该法用于实际样品的检测,8种合成色素的加标回收率为89% ~110%,相对标准偏差为1.4% ~4.7%.方法简单、高效,可用于鱼子酱中合成色素的日常监督检测.  相似文献   

10.
采用溶剂浸提法从成熟甜樱桃中提取了甜樱桃色素,并通过C18柱分离纯化,HPLC/光电二极管阵列检测器分析色素的主要成分,同时测定了甜樱桃色素体外清除二苯代苦味肼基自由基(DPPH)和羟基自由基的活性.结果表明,甜樱桃色素含有新绿原酸和对-香豆酰奎宁酸两个主要成分,对DPPH和·OH自由基具有较强的清除能力,且随色素浓度的增大而增强.研究认为,甜樱桃色素是一种具有良好抗氧化活性的功能性天然色素.  相似文献   

11.
胶束电动毛细管色谱同时测定食品中13种人工合成色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建立了胶束电动毛细管色谱(MEKC)同时测定食品中10种水溶性和3种脂溶性人工合成色素的分析方法.应用正交法优化了缓冲溶液的pH值、硼酸浓度和SDS加入量,并研究了有机改性剂、分析电压、毛细管温度等对分离的影响.确定最佳电泳条件为:未涂层弹性石英毛细管柱(75 μm×58.5 cm),缓冲溶液为40 mmol/L硼酸-氢氧化钠(pH 9.5),加入20 mmol/L的SDS和30%的乙腈作改性剂,检测波长为220 nm,分析电压25 kV,毛细管温度25℃,进样压力50 MPa,进样时间5 s.在优化条件下,13种合成色素在3~200 mg/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2均大于0.99.将该方法用于分析市售卤翅、腐竹、番茄酱、辣椒面等样品,其回收率为98%~104%,检出限为3.0~16.0 mg/L.该方法简便、准确,能够满足食品中合成色素的常规检测要求.  相似文献   

12.
桑色素是桑枝中的主要成分之一,属黄酮类化合物。该化合物是一种天然的生物活性物质,在自然界分布广泛,具有祛风湿、通血络、消浮肿和抗氧化等多种药理作用。同时,桑色素可与多种金属离子形成配合物作为配体进行分析。目前,有关桑色素的电化学行为及分析应用方法见报道的有高效  相似文献   

13.
色素作为食品中常用的添加剂,近年来受到广泛关注。人工合成色素通常较天然色素色彩鲜艳、坚牢度大、稳定性强、价格低廉,所以有着广泛的应用[1]。柠檬黄是人工合成黄色素中具有代表性的一种,其为橙黄色均匀粉末,可溶于水,耐热性、耐光性等均好,被广泛用于饮料、固体食品中,但柠檬黄分子中含有苯环等结构,具有毒性,食品中最大使用量为100 mg·L-1[2]。因此,检测饮料中柠檬黄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4.
胭脂虫红色素是一种蒽醌类天然色素,主要成分为胭脂红酸,理化性质比较稳定,胭脂红酸和氢氧化铝、明矾等铝盐反应可形成含水螯合物,是食品、化妆品、医药及纺织品的优良着色剂,也是唯一一种经美国食品药物管理局(FDA)允许可用于食品、药品和化妆品的天然色素。胭脂红酸在生物高新技术及生物标本制作上也有重要用途,且被视为最安全的天然色素之一。我国国家标准GB 2760—2007《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已将胭脂虫红色素作为允许使用的食品添加剂并列入国家标准,同时  相似文献   

15.
在特定实验条件下, 蚕丝蛋白对细胞色素c表现出选择性吸附. 以蚕丝蛋白微填充柱为载体, 在流动系统中建立了细胞色素c的分离富集方法, 以分光光度法在410 nm处检测分离富集过程. 在进样流速低于10 μL/s时, 2 mL样品溶液(pH=5.6的水溶液)中5 μg/mL的细胞色素c可被蚕丝蛋白微柱完全吸附, 而在洗脱流速低于15 μL/s时, 200 μL NaCl溶液(1.0 mol/L)可将吸附的细胞色素c完全洗脱, 分离富集系数为10. 用本方法测定细胞色素c的线性范围为1.0~10.0 μg/mL, 检出限为0.33 μg/mL, 精密度RSD为2.5%(5 μg/mL, n=9). 此外, 还采用本文方法对人全血中的蛋白质进行了分离富集, 并用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验证了分离后蛋白的纯度.  相似文献   

16.
轴向配体在决定血红素蛋白结构和性能方面的作用引起人们的兴趣[1]. 细胞色素c是一个重要的电子传递蛋白, 在天然状态下轴向配体His 18和Met 80与血红素的Fe原子配位. UV光谱和NMR谱显示氧化态细胞色素c配位的Met 80在pH大于9或强外源配体存在时较易被取代[2]. 人们对外源配体配位引发细胞色素c的构象的研究得到一些重要的结构特征[3,4]. 但对整个蛋白溶液结构完整精确的描述和血红素电子结构的研究还很少. 此外, 细胞色素c在重折叠过程中形成组氨酸配位的中间体, 而咪唑能捕获和阻断中间体的形成. 为此, 本文对咪唑-细胞色素c复合物溶液结构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7.
建立了预调鸡尾酒中24种水溶性合成色素的超高效液相色谱-二极管阵列检测器(UPLC-DAD)分析方法,对流动相、色谱柱、洗脱梯度等色谱条件进行了优化,确定最佳分离条件为:Waters BEH C18色谱柱(2. 1 mm×50 mm,1. 7μm),流动相为10 mmol/L乙酸铵(pH 6. 25)和甲醇-乙腈(2∶8,体积比),采用梯度洗脱,在16 min内实现24种色素的快速分离。24种色素在0. 01~50. 0 mg/L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2 0. 998 0),方法检出限为0. 66~27. 78μg/L,定量下限为2. 19~92. 59μg/L;日内相对标准偏差(RSD)为0. 04%~5. 3%,日间RSD为0. 08%~6. 4%;回收率为53. 4%~114%。该方法具有所测色素种类多、分析时间短、检出限低等优势,已成功应用于市售预调鸡尾酒样品的检测。  相似文献   

18.
利用水热合成法制备了一种基于聚乙烯亚胺的荧光碳纳米点,用光谱方法研究了其对桑色素的识别作用.结果表明,该碳纳米点对桑色素具有比率型荧光响应,且响应速度快、选择性和灵敏度高、抗干扰能力强.将桑色素加入到碳纳米点溶液中后,碳纳米点自身的荧光(460 nm)立即被猝灭,同时在555 nm处出现新的荧光发射峰并逐渐增强;其新发射峰(555 nm)与原发射峰(460 nm)的强度比值在此过程中呈线性增加.基于此,在1.0×10-6~4.0×10-5mol/L浓度范围内,可实现对桑色素的检测,该比率荧光响应非常灵敏,检出限可达3.0×10-8mol/L.另外,该碳纳米点与常见金属离子、氨基酸及其它具有类似桑色素结构的黄酮醇均不反应,显示出对桑色素的高选择性.该检测方法的荧光强度随桑色素浓度的增加而逐渐增强,并伴随着由蓝色到黄色的荧光颜色变化,可实现对桑色素的可视化检测;同时该碳纳米点还可用于稀释胎牛血清中桑色素的定量检测.  相似文献   

19.
以不同氢键供体和氢键受体合成的10种疏水型低共熔溶剂(DES)作为溶剂提取食品中合成色素,辅助液-液微萃取前处理技术,建立同时测定10种水溶性色素的高效液相色谱方法。结果表明:由四丁基氯化铵和辛酸合成的低共熔溶剂提取色素的效果最好,在最佳萃取条件(含水量0,摩尔比1∶3,提取剂用量500μL,提取温度20℃、振摇时间20 min)下,色素的回收率达83.5%~119.8%,仪器检出限为11.3~500.0μg/L。应用建立的方法测定汽水和糖果中的色素,赤藓红加标回收率在40%左右,其余色素加标回收率在77.8%~102.7%之间,相对标准偏差小于5.3%。  相似文献   

20.
采用电化学和荧光光谱法对Nd(Ⅲ)-桑色素配合物与DNA的相互作用进行了研究.实验发现在pH为6.0的Tris-HCl缓冲溶液中,加入溴化十六烷基三甲铵(CTMAB)微乳液,Nd(Ⅲ)能与桑色素形成配合物并在-1.55 V(vs SCE)处产生1个灵敏的极谱波.Nd(Ⅲ)-桑色素配合物与DNA以嵌入方式生成一种非电活性超分子复合物Nd(Ⅲ)-桑色素-DNA,导致Nd(Ⅲ)-桑色素的峰电流降低,峰电流在一定范围内与DNA质量浓度呈线性关系,线性范围为1 ~15 mg/L,检出限为0.08 mg/L.在pH为6.0的Tris-HCl缓冲溶液中,体系的荧光强度最强,最大激发波长为392 nm,最大发射波长为535 nm.配合物荧光强度在DNA存在时增强,并与DNA的质量浓度在1 ~10 mg/L范围内呈线性关系,检出限为0.10mg/L,可用于DNA的测定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