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单茂钛催化剂的丙烯无规聚合反应及其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比较了不同钛化合物/甲基铝氧烷(MAO)催化体系的丙烯无规聚合,催化活性次序为CpTi(OR)3>CpTi(OPh)3>CpTiCl3>Cp2TiCl2>Ti(OBu)4>TiCl4>Ti(OBu)2Cl2,所得聚丙烯用沸庚烷抽提8h,溶解95%以上,可溶部分经13C NMR、WADX、FTIR等分析证明为无规聚丙烯(aPP),是没有结晶性的弹性体.GPC测出其分子量Mw=8.0~10.0×104,Mw/Mn≈2.0.探索了催化体系CpTi(O n Pr)3/MAO中钛的浓度、[Al]/[Ti]摩尔比,丙烯聚合压力,聚合温度和时间对丙烯聚合反应的影响.研究了该催化体系丙烯聚合反应动力学规律,表观聚合反应速率对催化剂浓度和单体压力(浓度)都呈一级反应关系,表观聚合速率常数KP=292×105mol/L·h(40℃).活化能ΔE=-7.88×103J·mol-1,碰撞因子A=1.41×10-4mol/L·h.  相似文献   

2.
陈涓  彭朴 《高分子学报》1999,(2):178-182
以2,4 二苯基 4 甲基 1 戊烯(αMSD)为链转移剂,采用与环境友好的本体自由基聚合法及悬浮自由基聚合法合成了重均分子量Mw=1,000~50,000,分子量分布Mw/Mn≈2的苯乙烯低聚物.随着αMSD浓度的增加分子量降低效果明显,分子量分布明显变窄.热引发本体聚合物具有单端活性双键结构.  相似文献   

3.
分别以Cu0/2 ,2′联吡啶(Bpy) 和CuCl2/Bpy 配合物为催化剂,CCl4 和偶氮二异丁腈(AIBN) 为引发剂,较为详细地研究了苯乙烯的原子转移自由基乳液聚合规律.结果表明:其乳液聚合体系均显示出了“活性”聚合的基本特征,即数均分子量与转化率呈线性关系,但聚合反应一经引发,聚合物的分子量就达数万,且分子量约为理论值的5 至20 倍;Cu0/Bpy/CCl4 体系的MWD 与本体聚合相当,而CuCl2/Bpy/AIBN 体系的MWD 比其本体聚合体系大,最小为1-64 ;研究Cu0/Bpy/CCl4 体系发现,乳液聚合与悬浮聚合在“活性”特征上没有本质的区别,但两者在动力学上有些差异;跟踪乳液聚合过程中的pH 值发现,体系中的pH 值随反应时间的延长呈下降趋势,并可能影响聚合速率.  相似文献   

4.
异丁烯的活性阳离子聚合反应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李梅  曹宪一 《高分子学报》1999,29(5):596-599
作者采用2 ,4 ,4 三甲基 2 氯戊烷( T M P Cl)/ Ti Cl4 引发剂体系,在电子给体存在下,对异丁烯( I B) 的活性阳离子聚合进行了研究.在 T M P Cl/ Ti Cl4/ I B 二氯甲烷/ 己烷(40/60 V/ V)/ - 80 ℃聚合系统中,以 N, N 二甲基苯胺、吡啶及三乙胺为电子给体,对聚合反应速率及产物分子量分布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发现当 N, N 二甲基苯胺或三乙胺的浓度稍高于质子性杂质的浓度时,即能实现异丁烯的活性聚合,得到分子量分布较窄的聚合物.电子给体的主要作用是质子捕捉剂,抑制痕量水的引发,而且对阳离子具有稳定作用  相似文献   

5.
本文研究了以甲苯为溶剂,AlCl3和BF3·OEt2为引发剂,1,3-戊二烯(PD)与苯乙烯(St)的阳离子共聚合反应,并用红外光谱测定聚合物的微观结构。由共聚单体PD和St加入顺序的不同可生成无规共聚物P(PD-co-St)和接枝共聚物P(PD-g-St)和P(St-g-PD)。无论是由AlCl3引发聚合反应,还是由BF3·OEt2引发聚合反应,St上的碳阳离子的活性都高于PD上碳阳离子的活性。由AlCl3首先引发PD进行聚合反应,结束后再引入St时,聚合体系不能引发St聚合反应;相反AlCl3首先引发St聚合后的体系能继续引发PD的聚合反应。BF3·OEt2无论先引发St或是PD,都能在聚合反应完成后接着引发另一单体而生成接枝共聚物P(PD-g-St)和P(St-g-PD)。二苯醚与烯丙基氯的加入,提高了碳阳离子的稳定性,增加了聚合物的分子量,但降低了碳阳离子的活性,使得聚合反应的产率降低,同时对St和PD碳阳离子的活性次序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6.
α-氯代乙苯/TiCl4/Ti(OiPr)4引发β-蒎烯活性阳离子聚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40℃条件下,在CH2Cl2溶剂中以α-氯代乙苯为引发剂,TiCl4和Ti(OiPr)4混合物为Lewis酸活化剂,进行β-蒎烯阳离子聚合,单独使用强的Lewis酸TiCl4时,聚合反应在瞬间完成,聚合产物的分子量分布较宽,添加本身无催化活性的弱Lewis酸Ti(OiPr)4后,聚合反应减缓且聚合产物的分子量的分布变窄,当Ti(OiPr)4/TiCl4摩尔比为1/3时,产物的分子量随单体转化率线性增加,且分子量分布较窄,显示出活性聚合特性这种活性聚合特性由单体添加实验进一步得到证实。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新型高活性乙烯气相聚合催化剂TiCl4/MgCl2/ZnCl2/SiCl4/醇/Al(i-Bu)3体系中钛和醇组分含量对聚合反应和产物颗粒形态的影响。测定了乙烯气相聚合反应动力学曲线,确定了聚合动力学方程。用SEM,DSC,WAXD,^1^3CNMR对催化剂及聚合物的形态,结构和性能进行了分析和表征。  相似文献   

8.
考察了在AlEtCl2/t-BuCl引发体系作用下的α-蒎烯阳离子聚合行为.结果表明,t-BuCl与AlEtCl2复合后,由于生成(CH3)C正离子而使引发活性增大.但t-BuCl的引人对产物分子量及其分布影响不大,产物主要由二、三聚体组成.聚合过程的动力学研究表明,α-蒎烯在进行阳离子聚合时容易发生链终止反应而导致单体转化率和产物分子量较低.α-蒎烯在聚合反应的同时伴随着异构化反应,用制备GPC分离出异构化产物,然后经1HNMR测定其结构.  相似文献   

9.
考察了复合催化剂AlCl_3/SbCl_3的不同配制方法和质子捕捉剂2,6-二异丁基-4-甲基吡啶(DTBMP)对α-蒎烯阳离子聚合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AlCl_3和SbCl_3加热熔融复合比简单复合的引发聚合活性更高;DTBMP对该复合催化剂的聚合反应速率及其产物分子量分布均无明显影响,证明该复合催化剂形成的活性种本质上与质子H活性种不同,是新型活性种。根据27AlNMR对该体系活性种分析结果,认为引发阳离子是[Sb(V)Cl_4],抗衡阴离子是[Al_2Cl_7]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MoCl5与n-C7H15COOH间的取代反应条件,如反应温度和时间等,取代反应物MoCl5-m(n-C7HCOO)m的影响,讨论了产物的紫外见光谱,测定了由取代产物组的钼催化剂对丁二烯聚合反应的活性,结果表明,随着MoCl5中氯的取代量(m=2-4)的增加聚合活性迅速降低。  相似文献   

11.
研究了2 N, N 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酰氧基乙酸苄酯( Bz D C A) 引发的苯乙烯光聚合反应,发现单体转化率和数均分子量( Mn) 都随反应时间而增加,在反应时间相同时随着 Bz D C A 浓度的增加单体转化率升高而 Mn 降低.聚苯乙烯( P S) 的 Mn 同单体转化率成线性关系并同理论计算值符合得较好.以2 甲基 2 亚硝基丙烷( M N P) 为捕捉剂用( E P R) 技术对聚合反应机理进行了研究.认为 Bz D C A 引发的 St 光聚合是一个“活性”聚合过程  相似文献   

12.
异丙醇铝改进的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催化体系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以α 溴代异丁酸乙酯[2 (EiB) Br] 为引发剂,溴化亚铜(CuBr)/ 联二吡啶(bpy)/ 异丙醇铝[Al(OiPr)3] 为复合催化剂,在环己酮溶液中进行了甲基丙烯酸正丁酯(BMA) 的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ATRP) .研究了异丙醇铝对聚合速率及产物分子量分布的影响.异丙醇铝可与引发剂和聚合物中的羰基配位,使相邻的C—Br 键活化,ATRP 反应可以在较低温度下进行.适量溴化铜的加入,可调节ATRP 活性,可得到分子量可控且分子量分布窄的PBMA( MWD= 1-3 ~1-5) .  相似文献   

13.
研究了MoCl5与n-C7H15COOH间的取代反应条件,如反应温度和时间等,对取代反应产物MoCl5-m(n-C7H15COO)m的影响,讨论了产物的紫外可见光谱,测定了由取代产物组成的铝催化剂对丁二烯聚合反应的活性,结果表明,随着MoCl5中氯的取代量(m=2~4)的增加聚合活性迅速降低。  相似文献   

14.
SOLID STATE SYNTHESIS AND CRYSTAL STRUCTURE OF THE CLUSTER COMPOUND[MwS_4Cu_3(PPh_3)_3Cl](Mw=0,56W+0.44M0)SOLIDSTATESYNTHESISAN...  相似文献   

15.
研究了新型高活性乙烯气相聚合催化剂TiCl4/MgCl2/ZnCl2/SiCl4醇/Al(i-Bu)3体系中不同醇、不同C2H5OH/Ti摩尔比和正丁醚对聚合反庆及产物颗粒形态的影响,研究了预聚合反应及乙烯气相聚合反应规律,用扫描电镜和图象分析对催化剂、预聚物和聚合产物的形态和颗粒分布的研究表明:新型高活性催化剂和经预聚合制得的乙烯气相聚合物的颗粒形态类似球形,颗粒长短轴比值和大小粒径比值相近。  相似文献   

16.
研究了新型高活性乙烯气相聚合催化剂TiCl4、Ti(OBu)4/MgCl2、SiO2和ZnCl2/醇/AlR3体系中ZnCl2-AlEt3/SiO2重量比和锌化合物含量对气相均聚合的影响,比较了2种不同催化剂Cat#A和Cat#B的聚合反应力学及性能差异。d f cltip  相似文献   

17.
本文采用一种新颖的活性自由基聚合—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ATRP)的方法,以1-溴代苯乙烷作为引发剂,过渡金属卤化物与配位剂络合物(CuBr/2,2’-联吡啶)为催化体系,环己酮为溶剂,进行了甲基丙烯酸正丁酯(BMA)和丙烯酸正丁酯(BA)的活性聚合。得到具有指定分子量和窄分子量分布(1.2<Mw/Mn<1.5)的模型聚合物。计算并讨论了两聚合体系的ATRP的动力学数据  相似文献   

18.
CuX/bpy催化体系中甲基丙烯酸甲酯的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2  
讨论了以α-溴代丙酸乙酯(EPN-Br)为引发剂、卤化亚铜(CuX)/联二吡啶(bpy)为催化剂,80℃下,甲基丙烯酸甲酯(MMA)地不同溶剂中的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ATRP)反应。通过对催化剂CuBr或CuCl及几种溶剂的考察,发现在80℃下EPN-Br/CuBr/bpy能有效控制丙烯酸甲酯(MA)的本体ATRP反应,但并不能很好地控制MMA在EAc中的聚合反应为一可控聚合过程,引发效率为0.8  相似文献   

19.
李凤富  金鹰泰 《应用化学》1994,11(3):104-106
发现了一种对异戊二烯聚合立体选择性较敏感的稀士催化体系:(β-CH_3-allyl)_2LnCl_5Mg·2T的ED(Ln)-R_3Al(Al)(Ln=Nd、Ce和La,T的ED:N,N,N′,N′-四甲基乙二胺;R=Me一,Et一,i-Bu一和Oct一).该催化体系在改变聚合温度、聚合时间、Al/Ln摩尔比、溶剂等时,可使聚异戊二烯的立体现整度有较大的改变,其中顺式-1,4、反式-1,4和3,4-链节含量的变化范围分别为19%~79%、17%~78%和0%~3.5%,还可获得较低分子量的聚合物。  相似文献   

20.
α—蒎烯阳离子聚合的二聚体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α-蒎烯阳离子聚合反应中二聚体的形成及其结构。结果表明,活性中心为H^+的AlCl3,CF3SO3H催化体系引发α-蒎烯聚合,产物中二聚体含量较高(27 ̄63%);而在引发活性中心为金属正离子的AlCl3/SbCl3复合体系的产物中,二聚体含量很低( ̄5%)。用制备GPC对二聚不同进行分离,进而用^13C-NMR、^1H-NMR进行结构分析,提出了5种主要二聚体的分子结构。不同催化体系导致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