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王志  江兆潭 《大学物理》2017,(10):57-60,76
介绍了研究型教学的主要特点,重点论述了研究型固体物理课程的设计和实践.固体物理课程教学中,针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等进行了研究型教学的改革尝试,提高了学生的研究素质,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为提高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2.
1946年,美国Purcell小组和Bloch 小组分别观测到固态石蜡和水中氢核的核磁共振(NMR)现象.以后三十多年来,NMR已迅速发展成为获得物质内部各种信息的一个重要手段.六十年代固体高分辨方法的出现,使人们可以直接观测固体的NMR高分辨谱,从而,使它在固体物理研究中进一步得到广泛的应用. 本文简单介绍,NMR技术可以研究固体物理中哪些问题,并举例说明.一、NMR在固体物理中研究些什么? 在NMR研究中,原子核就像自然界安排在物体内部的微小探针,返过它可以取得许多物质微观结构的信息,帮助我们了解其宏观特性. 固体中原子核系统发生NMR的…  相似文献   

3.
引言近年来电子显微技术的发展,为固体物理的研究开辟了一个新的途径,也为固体物理研究者提供了不少非常宝貴的資料。过去,人們对于晶体中原子排列的情况多借助X射綫、电子和中子衍射的方法进行研究。但是,这些方法有些不足之处。首先,它們推得原子排列的結果比較間接;其次它們所給出的完整品格中原子排列的結果比較清楚可靠,而  相似文献   

4.
作为近代物理实验,除去在实验方法上应有一定的训练价值及代表性外,其内容最好也能富有时代感.本文所报导的二维铜膜低温电阻及磁阻行为的实验观察,正是这样一个涉及到1979年以后固体物理研究中新出现的领域——弱局域性(Weak localiza-tion)的实验.近年来的工作表明,借助于弱局域理论,通过磁阻测量,可以可靠地确定金属中各种散射的驰豫时间,成为固体物理中一个新的实验手段,受到人们广泛的重视.一、弱局城性简介  相似文献   

5.
针对固体物理课程理论性强、学科发展迅速的特点,结合作者多年来讲授固体物理的心得和体会,对固体物理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难点等方面进行一些教学改革的探索和实践.在对应用物理学专业学生的十几年教学实践中,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为提高固体物理课程的教学质量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6.
马荣  李斌  王璐 《大学物理》2022,41(6):11-15+30
本文将固体物理的教学内容与凝聚态物理的研究前沿紧密联系,以金属化合物材料二硼化镁为教学案例,使用较为直观的语言,深入浅出地介绍了固体物理中晶格结构、能带理论、态密度和声子色散关系等基础知识.将学科前沿进展转化为教学案例,融入到固体物理教学中,不但能丰富教学内容,让课堂生动有趣,还能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物理概念,建立清晰的物理图像,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7.
前沿科学技术融入教学是实现专业知识从学习、应用到创新的重要途径.本文将热电材料科学研究融入到固体物理教学中,利用热电材料研究前沿促进固体物理中晶体结构、晶体的结合、晶格振动与晶体的热学性质、自由电子论和能带理论等基础知识的教学和思考,加强学生对固体物理基础知识的理解、激发学习兴趣,拓展知识层次,培养学生将基础知识用于解决实际问题的科学思维和能力,提高了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8.
为解决固体物理教学中存在的晶体结构不易讲解、理论推导复杂易导致物理图像不清晰的问题,本文对以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为核心的电子信息技术辅助固体物理教学进行了研究,总结了多媒体技术在晶体三维结构、布里渊区、晶格振动和电子能带理论教学中的具体应用及效果,又列举了网络资源在固体物理课教学中的应用及效果.实践表明,多媒体技术的恰当应用,能使学生更深入地理解相关的固体物理知识,建立清晰的物理图像,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而网络技术的有效应用,可以扩展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相似文献   

9.
研究非晶态磁性理论是近几年才真正开始的.随着对非晶态磁性材料的研究日益深入,应用前景越来越明显,提出了从理论上阐明非晶态材料中磁相互作用和磁性现象特点的要求.更广泛地从整个固体物理的发展上看,从过去对晶体的研究,到对非晶态材料的各种物理性质,如半导性、超导性、磁性等的研究,是固体物理发展的重要方面.过去的固体理论中,晶体的点阵结构可以说是一个很重要的基础.然而现在的实验和理论都表明,对于许多物理性质,这种结构都不是决定性的条件,例如非晶态材料中同样可以形成能带结构,出现超导性、铁磁性或反铁磁性.因此,研究非晶态…  相似文献   

10.
针对固体物理课程特点,在教学中进行一些研究性教学探索与实践。为提高固体物理课程的教学质量和培养研究性人才提出新的思路和方法。在对物理专业学生的教学实践中,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1.
课程考核是教学活动中的重要环节之一, 对保证教学质量、 推动学生素质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针 对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 固体物理》课程考核中存在的问题, 结合《 固体物理》课程教学目标和专业人才培养需求, 对《 固体物理》课程的教学课程考核模式、 内容和方法改革展开探索和研究, 并提出了具体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非线性现象的研究,近年来在物理学的发展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它包括了物理学的几乎所有分支,从力学、电学、光学到等离子体物理、固体物理以及基本粒子理论等等.由于在非平衡相交、孤立子及湍流理论等方面解决了历史上所遗留的许多重大问题和预言了很多新的现象,显示了这种研究在理论和实践上的巨大价值,人们的兴趣更加高涨.因此,在理科的基础课程中适当增加有关非线性现象的基本知识是很有必要的. 非线性现象的描述工具是非线性方程.由于非线性微分方程严格求解很困难,从定性方面来研究它的解的一般形态就成了有效手段之一,稳定性分析…  相似文献   

13.
Kittle著“固体物理引论”,在美国和很多其它国家,广泛地采用作为大学物理系本科固体物理教材,我国已有其第五版的中译本,也普遍地采用为固体物理教学参考书.在新版本中,一维二维问题增加,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目前固体物理研究从体内到表面,从三维到少维,从有序到无序的发展趋势[1].书中有一道习题,是关于一维点阵和展形点阵的热容量问题,它的内容是[2] (a)证明对于低温T《一维单原子点阵的德拜近似热容量正比于T/,其中是一维有效德拜温度,定义为=m/KB=/KBa,此处KB是玻尔兹曼常数,a是原子之间的间距.(b)考虑一个由原子层构成的电介质晶体,…  相似文献   

14.
超声是近代声学中发展较快而应用较广的一个分支.近年来获得高频超声的技术的迅速发展,更扩大了它的应用范围.在一些基本科学问题的研究中,超声已成为有力的工具之一.本文简略地描述了超声的产生及测量方法,并以在化学中及固体物理中的应用为例,阐明它在一些科学研究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5.
鉴于固体物理学理论性强、学科发展快、概念抽象的特点,结合多年教学实践,针对固体物理学课程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矛盾,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等方面作了探索性改革,认为固体物理的教学,应精选教学内容、注重概念表达和理解.要有效利用多媒体、教学辅助软件、网络即时通讯工具和课程网络平台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并充分利用实验平台的优势,结合实验现象实现固体物理理论与应用实践有机结合,以促进固体物理教学水平的提升.  相似文献   

16.
袁喆 《大学物理》2021,(4):1-5,18
固体物理学是物理学本科教育的一门核心课程,其内容紧密联系凝聚态物理研究前沿.在教学中引入适当的前沿进展,可以拓展学生的学术视野,激发深入学习和参与研究的动力.本文结合固体物理中的铁磁性章节,选择铁磁金属中磁畴壁导致的电阻作为一个典型案例,引导学生整合能带论、微扰论和输运现象等基础知识,分析磁畴壁中的自旋相关输运问题,从而将自旋电子学的前沿研究融入固体物理教学中,为打造具有高阶性、创新性和挑战度的固体物理课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一、引 言 单能离子束的背散射技术已广泛地应用到固体物理中.随着半导体技术的飞跃发展,背散射技术又与半导体物理的发展紧密地联系起来,使它成为研究半导体表面不可缺少的分析手段之一.在1973—1977年曾先后召开过三次有关离子束表面分析的国际会议[1-3],详细介绍了背散射技术及其在固体物理和半导体材料中的应用. 背散射分析方法的优点是:准确、简单、快速,测量时对样品没有破坏性,用这种方法分析过的样品可以再用其它方法进行分析,然后对分析的结果进行比较. 我们利用2.SMeV静电加速器产生的H”和 He+离子束对一些半导体材料的表面层…  相似文献   

18.
从上海交大材料学院开设固体物理课程的教学现状出发,结合材料学专业学生学习固体物理的特点和难点,通过总结教学团队多年讲授该课程的经验,提出了将固体物理中抽象概念形象化的一些教学思路及具体案例,以期对相近专业的固体物理课程教学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9.
《大学物理》2021,40(9)
固体物理是一门紧贴科学前沿发展的课程.本文探讨了将二维材料研究前沿融入固体物理教学,使得教学内容富有时代气息,并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科研兴趣.  相似文献   

20.
3月20日至24日,美国物理学会在圣路易斯市(Saint Louis)举行了1989年春季年会.会议中有20%的论文与高温超导有关.物理学家们就高温超导理论进行了专题讨论.理论学家进一步阐述了安德森(Anderson) 的共振共价键理论.朱经武(休斯顿大学)和吴茂昆(哥伦比亚大学)的科研组分别报告了新的实验结果.会议中,人们就高温超导应用进行了认真的讨论.科学家们还渐认识了高温超导体的电、磁与光学特征.穆斯堡效应与其它测量技术提供了新材料的结构信息.本届会议还就固体物理的其它分支学科进行了研究和讨论.论文主要集中于半导体、低温超流、磁性材料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