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前言(S)-2-甲基-1-丁醇在手性精细化学品及药物合成中有重要的作用[1]。从20世纪90年代起,国外的(R,S)-2-甲基-1-丁醇拆分方面做了一些有益的尝试。Ayter Sagiroglu等人利用固定化脂肪酶催化三丁酸甘油酯与(R,S)-2-甲基-1-丁醇发生不对称酯交换反应,可制备e.e.为98%的(S)-2-甲基-1-丁醇[2]。同时我们的研究表明,无溶剂体系中,以猪胰脂肪酶或酵母脂肪酶为催化剂,三丁酸甘油酯为底物,拆分(R,S)-2-甲基-1-丁醇,可制备e.e.值大于90%的(S)-2-甲基-1-丁醇[3]。采用三丁酸甘油酯,虽然所得产品e.e.较高,但其价格昂贵(1000元/kg)、反应周期较长…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以2-羟基-4-甲氧基苯甲醛和2-氨基-6-甲基吡啶为原料合成新型席夫碱化合物5-甲氧基-2-[(E)-(6-甲基吡啶-2-亚氨基)甲基]苯酚的方法。当2-羟基-4-甲氧基苯甲醛与2-氨基-6-甲基吡啶摩尔比为1∶1.6,反应时间为6 h,反应温度为75℃时,反应产率最高。采用元素分析、UV-Vis、IR、1H NMR、X-射线单晶衍射等方法进行结构表征。该化合物为单斜晶系,空间群P21/c,a=1.1886(3)nm,b=0.65948(16)nm,c=1.6897(4)nm,β=108.505(3)°,V=1.2560(5)nm3,Dc=1.281 g·cm-3,Z=4,F(000)=512,μ=0.087 mm-1,R1=0.0477,wR2=0.1342。通过π···π堆积和分子内氢键O2-H2···N1、C8-H8A···N2形成较稳定的晶体结构,并具有蓝色荧光。  相似文献   

3.
构建了羰基还原酶CR2重组酶体系,并优化了相关的酶促催化反应条件.通过在催化体系中添加辅酶NADP+(0.1 mmol/L)和辅底物葡萄糖(120 g/L),在30℃及p H=8.0的条件下反应4 h,CR2重组酶体系不对称还原N,N-二甲基-3-酮-3-(2-噻吩)-1-丙胺(DKTP,10 g/L),合成了高光学纯度(S)-N,N-二甲基-3-羟基-3-(2-噻吩)-1-丙胺[(S)-DHTP,e.e.值99.9%],产率为62%.在酶促催化过程中,由于辅酶循环生成葡萄糖酸导致反应体系p H值下降而影响催化效率.通过调控反应体系p H值,(S)-DHTP的产率提高到68%.不同浓度底物的反应过程表明底物对CR2酶促反应具有抑制作用,且在10 g/L底物浓度下反应的时空产率可达1.3 g·L-1·h-1.  相似文献   

4.
考察了水/离子液体两相体系中出芽短梗霉(Aureobasidium pullulansCGMCC1244)催化4-氯乙酰乙酸乙酯(COBE)不对称还原生成光学活性(S)-4-氯-3-羟基丁酸乙酯((S)-CHBE)的性能,并对反应条件如摇床转速、相体积比、温度、初始底物浓度和pH值等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在水/1-丁基-3-甲基咪唑六氟磷酸盐体系中,出芽短梗霉催化COBE不对称还原生成(S)-CHBE,在30℃,pH6·6,摇床转速180r/min和不对称反应8h条件下,反应物的转化率、产物ee值和浓度分别达到95·6%,98·5%和47·1g/L.在控制pH值为6·6的情况下,通过分添加底物可有效提高产物(S)-CHBE浓度至75·1g/L.  相似文献   

5.
以乙酰基二茂铁为原料,经3步反应合成了一个新型的二茂铁衍生物——2,2-二甲基-1-[5-二茂铁基-3-(三氟甲基)-1H-吡唑-1-基]丙-1-酮(4),其结构经1H NMR,ESI-MS,元素分析和X-射线单晶衍射表征。4属单斜晶系,P2(1)/c空间群,晶胞参数a=7.805 6(4),b=20.906 1(11),c=11.124 6(6),β=93.820(2)°,V=1 811.33(17)3,Z=4,Dc=1.482 g·cm-3,μ=0.872 mm-1,R1=0.034 8,wR2=0.089 2。采用循环伏安法研究了4的电化学性质。结果表明:4有一对可逆的氧化还原峰,Epa=0.640 V,Epc=0.482 V,ΔE=153 m V。  相似文献   

6.
用KBH_4,CaCl_2为还原剂使D及L缬氨酸甲酯还原得到光学活性产物R-3-甲基-2-氨基丁醇(2a)及S-3-甲基-2-氨基丁醇(2b)。2a,2b同CS_2在KOH存在下反应得到(R)-4-异丙基四氢噻唑-2-硫酮(3a)及(S)-4-异丙基四氢噻唑-2-硫酮(3b)。肉桂酰氯分别同3a及3b在Et_3N存在下反应得到N-肉桂酰(R)-4-异丙基四氢噻唑-2-硫酮(4a)及N-肉桂酰(S)-4-异丙基四氢噻唑-2-硫酮(4b)。用半经验的量子化学PM3方法研究了反应物和产物的电子结构,得到了产物的最优构型和电荷键序分布以及反应焓变。  相似文献   

7.
胡炳成  吕春绪 《有机化学》2004,24(6):697-701
利用2,3-丁二酮与丙二腈缩合形成双甲基双氰基环并内酰胺,经酸性水解得到双甲基环并内酯,然后和(S)-(-)-(1-苯基乙基)胺反应生成1,5-二甲基-2-(S)-(1′-苯基乙基)-2-氮杂-8-氧杂-双环[3.3.0]辛烷-3,7-二酮,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和质谱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用X射线单晶衍射法测定了目标产物的晶体结构,结果表明,晶体属单斜晶系,P21空间群,a=0.8777(18)nm,b=1.0102(2)nm,c=0.9009(18)nm,β=118.75(3)°,V=0.7003(2)nm3,Dc=1.296 g·cm-3,μ=0.089 mm-1,F(000)=292,Z=2,R1=0.0393,wR2=0.0955.  相似文献   

8.
报道俘精酸酐类化合物(E/Z)4-二环丙亚甲基-3-[1-(2, 5-二甲基-3-呋喃基)亚乙基]四氢呋喃-2, 5-酮的拆分, 及(E)和(Z)-5-二氰亚甲基-4-二环丙亚甲基-3-[1-(2, 5-二甲基-3-呋喃基)亚乙基]四氢呋喃-2-酮 4(E)和4(Z)的合成, 并对它们的光致变色特性进行了初步研究。  相似文献   

9.
设计合成了8-羟基喹啉衍生物3和4以及它们的金属锌配合物5和6,化合物3和4经质谱(MS)、元素分析(EA)、红外光谱(IR)、紫外光谱(UV)、核磁共振氢谱(1H NMR)进行表征,并测定了它们的荧光性质,与2-甲基-8-羟基喹啉(λmax=390 nm)比较表明,化合物3和4的荧光红移80~150 nm;用X射线单晶衍射仪测定了化合物3的晶体结构,晶体属于三斜晶系,空间群P-1,a=0.706 87(5)nm,b=0.962 03(6)nm,c=1.221 09(8)nm,α=86.735(4)°,β=87.840(4)°,γ=74.333(4)°,V=0.79801(9)nm3,Z=2,Dc=1.367Mg·m-3,μ=0.089 mm-1,F(000)=344,wR1=0.055 2,wR2=0.1581.化合物3的晶体结构确认了2-甲基-8-羟基喹啉甲酰化是在5位.测定了化合物5和6的荧光光谱及其荧光寿命,结果表明,化合物5和6发光的峰值为620nm和623nm,能够发出橙色的荧光,与2-甲基-8-羟基喹啉锌(λmax=515nm)比较,发生了明显的红移.化合物5和6的寿命分别为1.57ns和1.77ns,呈单指数衰减.  相似文献   

10.
胡炳成  吕春绪 《有机化学》2004,24(6):697-701
利用 2 ,3 丁二酮与丙二腈缩合形成双甲基双氰基环并内酰胺 ,经酸性水解得到双甲基环并内酯 ,然后和 (S) ( -) ( 1 苯基乙基 )胺反应生成 1,5 二甲基 2 (S) ( 1′ 苯基乙基 ) 2 氮杂 8 氧杂 -双环 [3 .3 .0 ]辛烷 3 ,7 二酮 ,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和质谱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 .用X射线单晶衍射法测定了目标产物的晶体结构 ,结果表明 ,晶体属单斜晶系 ,P2 1 空间群 ,a =0 8777( 18)nm ,b =1 0 10 2 ( 2 )nm ,c =0 90 0 9( 18)nm ,β =118 75 ( 3 )° ,V =0 70 0 3 ( 2 )nm3 ,Dc=1 2 96g·cm-3 ,μ =0 0 89mm-1 ,F( 0 0 0 ) =2 92 ,Z =2 ,R1 =0 0 3 93 ,wR2 =0 0 95 5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