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我们通常使用的纸张大多是通过化学方法处理木材而制成的 ,它只利用了木材的一半 .用含木质素植物纤维 (即通过机械作用将木材磨成纤维 ,造纸上称之为机械浆 )来造纸时 ,几乎百分之百利用木材 .因此 ,努力发展机械浆造纸是充分利用我国有限的森林资源和保护环境的一条重要途径 .阻碍机械浆造纸发展的一个技术难题是光致黄化 .由于机械浆制得的纸 ,如新闻纸遇光会迅速泛黄 ,所以机械浆不能用于文化用纸等中、高档纸张中 .一百多年来 ,特别是全球环境保护意识日益高涨的今天 ,含木质素植物纤维光致黄化一直是世界各地研究者关注的课题[1 ,2 ] …  相似文献   

2.
3D打印技术作为新型成型技术,近年来受到了巨大的关注,但常见的PLA、ABS等单体打印耗材由于其自身的不同缺点,限制了其进一步的应用。本文综述了植物纤维及其提取物增强聚合物复合材料在3D打印领域的应用研究进展,重点阐述了木纤维、竹纤维,秸秆纤维等常见植物纤维用于3D打印的研究现状,还介绍了纤维素、木质素、半纤维素等植物纤维提取物增强聚合物用于3D打印的研究情况。同时对植物纤维/聚合物材料存在的一些问题及改性方法进行了分析与展望。  相似文献   

3.
王帅  许国勤 《催化学报》2013,34(5):865-870
使用X光电子能谱(XPS)及高分辨电子能量损失谱(HREELS)研究了二氧化碳在铜表面的吸附及其光化学反应.通过实验条件控制将物理吸附及化学吸附的二氧化碳吸附物种分别分离在规整铜表面及无序铜表面上,并使用193 nm激光对其照射研究其相应的光化学反应.结果表明只有化学吸附的二氧化碳物种在光诱导下发生了解理反应,而物理吸附的二氧化碳未发生反应.  相似文献   

4.
PET表面接枝偶氮聚合物和光致取向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合成了一种丙烯酸酯类含芳香族偶氮生色团的单体ANB .以二苯甲酮为引发剂 ,采用固相紫外光接枝方法将上述单体接枝到聚酯 (PET)膜的表面 ,得到了一种具有光响应性的接枝膜 .通过SEM研究了接枝膜的表面和断面的形貌 ,观察到偶氮接枝层均匀地覆盖了PET表面 ,接枝层厚度约 0 4μm .研究发现 ,当使用488nm的线偏振激光照射接枝膜时 ,偶氮生色团通过快速的顺反异构化反应在垂直于偏振光极化方向上发生取向 ,得到了具有光学各向异性表面的PET接枝膜 .接枝膜的取向是一个快速过程 ,取向有序度参数在 2min时即达到最大值 ,为 0 0 6左右  相似文献   

5.
光致电化学分析及其传感器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光电化学现象而发展起来的光致电化学分析法具有选择性好、灵敏度高,而且仪器设备简单、易于微型化,已经成为一种极具应用潜力的分析方法。本文综述了近几年来光致电化学分析法及其传感器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6.
植物纤维增强聚乳酸可降解复合材料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聚乳酸因具有优良的生物相容性、易降解、强度高,可塑性强,易加工成型等优点,近年来倍受高分子材料行业的青睐。但是由于存在脆性高、热性能较差、降解速度不易控制等缺陷,限制了使用效果,因此需进行改性研究。植物纤维质轻、价廉、比强度高并可降解,近年来作为增强材料发展迅速,用来增强聚乳酸,不但可以提高材料的性能,而且赋予复合材料...  相似文献   

7.
研制了一种新型全息用光致聚合物材料,其成膜树脂为胺固化环氧体系,全息记录组分为光引发自由基聚合体系.用新合成的高效光敏染料DEAMC做光敏剂,通过配方调整,制备了一系列的样片,以457 nm的蓝光为记录光,632.8 nm的红光为探针光,研究了样片的衍射效率、灵敏度、折射率调制度等全息性能.结果表明,通过调整材料的配方组成、各组分的含量及样片的膜厚等因素,可以优化样片的全息性能.对样片的信噪比损失(LSNR)测试结果表明,在全息存储的曝光量范围内对样片曝光引起的图像信噪比损失仅有0.40 dB,说明样片的光学质量高,在全息存储上将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
碳氟等离子体改性PET表面的反应机制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CF4与cH4/CF4等离子体来处理涤沦膜(PET),讨论了不同摩尔比的碳氟等离子体改性PET表面的作用机制.利用变角x光电子能谱(XPS)和接触角测试技术研究了改性后PET表面的结构和性质.结果表明,碳氟等离子体的处理可以显著地改善PET表面的憎水性.不同摩尔比的碳氟混合气体的作用机制不同,其中碳氟混合气体等离子体以聚合为主,在PET表面形成均匀的改性层;而纯CF4气体则以刻蚀为主,含氟基团主要分布在PET表面.  相似文献   

9.
含氟丙烯酸酯光致聚合物的全息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提高记录单体在成膜物中的迁移速率,加大记录单体与成膜物的折射率差,可以实现光致聚合物的折射率空间调制最大化.本工作以高折射率的超支化聚酯(折射率1.586)为成膜树脂,利用超支化聚合物分子结构疏松、便于小分子在其间扩散的特性,同时以低折射率的单官能团含氟丙烯酸酯(折射率1.372)和高活性的双官能团丙烯酸酯(折射率1.457)为记录单体制备了光致聚合物全息膜,以衍射效率为指标优化单体构成和全息膜的厚度,研究了该全息膜的衍射效率、空间分辨率、折射率调制度等性能.该光致聚合物全息材料的折射率调制度为4.82×10-3,衍射效率达到99.4%,在空间分辨率3750 lp/mm的衍射效率仍然达到85.6%,感光灵敏度56 mJ/cm2.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2种环氧树脂类含4-氨基-4′-硝基偶氮苯和4-氨基-4′-羧基偶氮苯生色团聚合物(BP-AZ-NT、BP-AZ-CA)双组分胶体球的制备和光致形变行为.通过在上述聚合物的四氢呋喃溶液中逐步加水诱导自组装的方法,得到了BP-AZ-CA/BP-AZ-NT双组分胶体球.在上述两种聚合物自组装形成胶体球过程中,较为疏水的BP-AZ-NT分子先发生聚集,而较亲水的BP-AZ-CA则在形成的胶体颗粒表面发生进一步聚集.在胶体球形成过程中,体系的临界水含量(CWC)主要由BP-AZ-NT发生聚集时的水含量决定,双组分胶体球的外层则含较多的BP-AZ-CA分子.比较单组分胶体球与双组分胶体球在线偏振Ar+激光(488nm,100mW/cm2)照射下的形变行为,进一步证实了通过上述方法可以制备BP-AZ-CA和BP-AZ-NT双组份的胶体球;胶体球形变时的初始拉伸速率由胶体球的外层聚合物分子的性质所决定。  相似文献   

11.
聚碳硅烷纤维的热交联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在无氧的情况下对PCS纤维进行热交联时 ,发现在热交联前纤维必须有一个最低的预氧化程度 ,然后通过PCS纤维自身热交联实现预氧化 ,这样可降低纤维 1 3的氧含量 ,制备性能优良的SiC纤维 .研究了低预氧化PCS纤维热交联反应的机理 ,并对引入氧在热交联中所起的作用进行了分析 .研究结果表明 ,PCS纤维能够进行热交联处理所需的最低预氧化程度为纤维氧增重 9% ;热交联的过程主要是消耗了PCS中的SiH键 ,生成SiCH2 Si键 ,形成分子间交联 ;引入的少量氧预氧化时生成SiOH键 ,热交联中发生脱水反应生成SiOSi键 ,在纤维表层形成保护层 ,保证了纤维的热交联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2.
Two kinds of water-soluble metallophthalocyanines (Mt2Pc2), binuclear cobalt phthalocyanine (Co2Pc2) and binuclear ferric phthalocyanine (Fe2Pc2), were supported on silk fibers and modified viscose fibers to construct bioactive fibers of mimic enzyme, Mt2Pc2 used as the active center of bioactive fibers, viscose and silk fibers as the microenvironments. The catalytic oxidation ability of bioactive fibers on the malodors of methanthiol and hydrogen sulfide was investigated at room temperature.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demonstrated that the catalytic activity of such bioactive fibers was tightly correlative to the types of bioactive fibers and substrates.  相似文献   

13.
1. INTRODUCTIONEnzyme as a biologic catalyst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all kinds of chemical reactions inside living creatures. Comparing to chemical catalysts, the natural enzyme has many advantages such as high speed, specificity, sensitivity and mild …  相似文献   

14.
聚苯胺/尼龙-11共混导电纤维的形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七十年代后期由于聚乙炔的发现而迅速产生了以共轭高分子为基础的导电高分子学科 ,聚苯胺 (PAn)也于 1 984年被MacDiarmid等重新开发[1 ] .相对于其它共轭高分子而言 ,聚苯胺原料易得、合成简单 ,具有较高的电导率和潜在的溶液、熔融加工可能性 ,同时还有良好的环境稳定性[2~ 5] .以导电高分子为导电剂的导电纤维有其独特的优点 .与颗粒状填料为导电剂不同 ,导电高分子在纺丝拉伸过程中会产生大分子取向 ,形成更多的导电通道 ,纤维的导电性能得到提高 ,导电阈值较小 .因此 ,研究导电组分在材料中的形态分布对研制导电共混复合…  相似文献   

15.
碳纳米管改性聚苯硫醚熔纺纤维的结构与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多壁碳纳米管(MWCNTs)和聚苯硫醚(PPS)经过熔融挤出后制备成复合材料切片,并采用熔融纺丝法制得碳纳米管改性聚苯硫醚复合纤维.采用扫描电镜(SEM)、拉曼光谱、示差扫描量热分析(DSC)、动态机械分析(DMA)以及力学性能测试等表征手段研究了复合纤维中碳管的分散状态,与基体的界面作用,复合纤维的结晶性能以及力学性能,从而探讨了聚苯硫醚/碳纳米管复合纤维体系的微观结构与宏观性能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聚苯硫醚分子结构与碳纳米管之间具有的π-π共轭作用使碳管较为均匀的分散在基体中,界面结合较为紧密.同时熔融纺丝过程中的拉伸作用使碳管进一步解缠并使碳管沿纤维拉伸方向取向.另一方面,拉曼光谱显示拉伸作用有效地增强了界面作用,有利于外界应力的传递.碳管的良好分散以及强的界面作用使复合纤维力学性能得到大幅度的提高,当碳管含量达到5 wt%时,复合纤维的模量有了明显的提高,拉伸强度较纯PPS纤维提高了近220%.  相似文献   

16.
王金富  恽勤 《应用化学》1992,9(6):95-99
活性氧在破坏核酸结构,攻击其嘌呤碱基和嘧啶碱基,导致变异的出现和累积方面起重要作用。在生物体内,超氧自由基(O_2)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活性氧,是氧分子单电子还原时首先生成的产物。由O_2衍生成过氧化氢(H_2O_2),羟基自由基(OH),单线态分子氧(~1O_2),  相似文献   

17.
IntroduCtioniron-basedcatalystSareactiveinformingliquidfuelsfromthehydrogenationofCO[l~6].However,itiswellknownthatthepoisoningofironcatalystsespeciallythesulfurandoXygenisoneofthemostseriousdeactivationproblemsincommercialproduCtionofsubstitUtenatUralgas…  相似文献   

18.
The reduction adsorption of silver diamminonitrate on different kinds of activated carbonfibers (ACF) has been studied in this paper. The effect of different parameters, including adsorptiontemperature, concentrations of activation agents, and activation time on the silver adsorptioncapacities of activated carbon fibers has been investigat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higher temperaturein which the silver complex interacts with ACF. or higher concentration of activation agent, will makehigher reduction adsorption capacities of ACFs. More over, ACFs activated with phosphoric acidhave higher reduction capacities than those activated with zinc chloride or steam.  相似文献   

19.
1. INTRODUCTION The discharge of effluent containing precious metal ions, which comes from electroplating, mining, smelting, and other industries, not only contaminate the environment where people live, but also cause the waste of natural resources. Fro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