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火焰原子吸收法测定锰具有选择性好、操作简便等优点.但由于净水剂聚氯化铝中存在大量铝基底,在火焰中生成难熔的氧化物与锰形成混晶或固熔体,影响了锰的原子化,故在一般条件下不能以直接原子光谱法准确测定净水剂聚氯化铝中锰含量.目前,一般采用萃取-原子吸收法及化学法测定聚氯化铝中锰.但此两法有费时或所用萃取剂MIBK有刺激性气味等缺点.我们参照文献[1],在聚氯化铝样液中加入磺基水杨酸作Al~(3 )的配合剂,拟定了火焰原子吸收直接测定聚氯化铝中锰的新方法.该法有效地消除了大量铝  相似文献   

2.
聚合硅酸氯化铝的研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周安娜  张文艺 《合成化学》2003,11(4):359-362
应用硅酸钠、氯化铝在一定条件下制成聚硅酸氯化铝 ( PASC)絮凝剂 ,并对其稳定性 ,Si O2 百分含量 ,Al/Si摩尔比等进行了研究 ,得出影响 PASC稳定性的主要因素有二 :一是溶液中的 Si O2 浓度 ,当 Si O2 的浓度在1 %左右时 ,溶液的凝胶时间在 3 0 d以上 ,而当 Si O2 浓度在 3 .0 %时 ,其絮凝时间仅为 1 0 d;二是 Al/Si摩尔比 ,最佳摩尔比约为 1 .5。对制得的 PASC进行了处理污水 (浑浊水、剩余氨水 )的条件实验 ,得出聚硅酸氯化铝对剩余氨水中 COD的去除率可达 94.1 % ,对氨氮的去除率达 93 .8% (二次絮凝 )。 PASC处理废水的适宜操作参数为 :投加量 1 3× 1 0 - 6 ,p H值为 6~ 7,高速搅拌 ( 1 3 0 0 r/min) 2 min,低速搅拌 ( 60 r/min) 1 0 min,静置沉淀 3 0 min~ 60 min。  相似文献   

3.
体系以聚合氯化铝溶液为原料、以硫酸型强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为载体, 进行离子交换反应.结果表明,在保持氧化铝含量基本不变的情况下,能有效 地提高聚合铝的碱化度。同时生成含SO_4~(2-)的聚合氯化铝(简称PACS),实验证明它的絮凝效果优于聚合氯化铝(简称PAC).  相似文献   

4.
由铝土矿制备聚碱式氯化铝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万婕  倪筱玲 《大学化学》1998,13(3):40-41
介绍了以铝土矿为原料、实验室制备聚碱式氯化铝的原理和方法,并进行了产品净水效果实验。  相似文献   

5.
通过口服氯化铝建立小鼠学习记忆障碍模型,在此模型的基础上用跳台法观察了纳络酮对铝中毒小鼠学习记忆障碍的改善作用,并采用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了小鼠血中锌(Zn)、铜(Cu)、锰(Mn)的含量.结果显示,氯化铝可导致小鼠学习记忆障碍,且降低血中Zn、Cu含量(P<0.05),而纳络酮有改善铝中毒小鼠学习记忆障碍的作用,同时也增加了血中Zn、Cu含量.  相似文献   

6.
通过口服氯化建立小鼠学习记忆障碍模型,在此模型的基础上用跳台法观察了纳络酮对铝中毒小鼠学习记忆障碍的改善作用,并采用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了小鼠血中锌,铜,锰的含量。结果显示,氯化铝可导致小习学生记忆障碍,且降低血中Zn、Cu含量(P〈0.05),而纳络酮有改善铝中毒小鼠学习记忆障碍的作用,同时也增加了血中Zn、Cu含量。  相似文献   

7.
为了提高腈纶废水的絮凝处理效果,研发了一种Al-Fe-Mg三阳离子聚硅酸絮凝剂。通过正交实验研究了金属溶液浓度、硅与金属比例以及铝、铁、镁之间比例对絮凝剂制备的影响。然后,将制备好的絮凝剂药液投加入废水中,研究其投加量及pH对废水处理的影响。结果表明,将聚硅酸溶液倾倒入(金属溶液浓度为0.02mol·L~(-1),Si与金属摩尔比为2∶1,金属铝铁镁摩尔比为3∶1∶2)金属溶液搅拌快速搅拌5min后静置12h,在此条件下制备的铝铁镁絮凝剂效果最佳,并且硅与金属比例是复合絮凝剂的主要影响因素,去浊率可达99.59%。  相似文献   

8.
李俊生 《化学教育》2007,28(3):61-61,F0003
一般认为“氯化铝是分子晶体,熔融的氯化铝不导电,在电解槽中不能电解”,但这不是绝对的,我们可以改变它的环境,比如电解NaCl—AlCl3熔盐制铝[1],这一类似问题在中学教辅材料中早有体现,如电解Al2O3—Na3AlF6制铝,其中Na3AlF6的引入便是问题的关键,近年来Al在NaCl—AlCl3熔盐体系中的电沉积研究已经取得了很多研究成果[2],以下对电解熔融氯化铝问题进行分析。1电解熔融氯化铝问题的理论分析纯的氯化铝是无色的晶体,在通常情况下氯化铝容易挥发,180℃时开始升华,研究其蒸气密度表明在400℃以下氯化铝的分子式为Al2Cl6,氯化铝溶于有机…  相似文献   

9.
建立了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法测定聚氯化铝中砷含量的检测方法。将聚氯化铝样品用硫酸溶解,蒸至近干,用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法测定其中的砷含量。在最佳测定条件下,砷的质量浓度在0~10.0μg/L范围内与荧光强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0.999 3,砷的检出限为0.03μg/g,样品加标回收率为82.5%~90.0%,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为1.5%~1.9%。该法具有快速、准确、灵敏度高等优点。  相似文献   

10.
在合成聚合硫酸氯化铝的实验中,发现当盐基度B大于1.23时,有凝胶生成。对同一个配方的反复实验,凝胶的重量不重复,而且相差很大。对不同配方的反复实验同样重复了这个特殊的现象,凝胶的数量与盐基度、各成分的比例毫无关系。初步推断,聚合硫酸氯化铝的分子具有复杂的"构象"的变化,并且构象的变化,影响了分子间的凝聚,造成了实验结果的不能重复。  相似文献   

11.
采用萃取剂N,N,N',N'-四丁基丙二酰胺(TBMA) 、N,N,N',N'-四辛基-3-氧戊二酰胺(TODGA)和甲基异丁基甲酮(MIBK)从氯化铝水溶液中萃取铁,以制备高纯氯化铝。 研究结果表明,当氯化铝溶液中盐酸浓度在4 mol/L左右时,TBMA和MIBK的萃取率在90%以上。 TODGA显示出优异的萃取分离性能。 当氯化铝溶液中Al3+浓度为2.0 mol/L,Fe3+浓度为0.0036 mol/L(0.2 g/L),HCl浓度为1.2 mol/L时,0.20 mol/L TODGA的环己烷或环己烷有机相对铁的一次萃取率达到99.9%以上,多次萃取后溶液中的铁含量低于0.01 mg/L,能深度去除氯化铝中的铁杂质,在工业化生产中有极大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通过改进的制备方案,在常温下成功制备聚碱式氯化铝。无论在制备方法上还是在净水效果上,改进后的聚碱式氯化铝的制备方案都优于现有教材采用的实验方案。  相似文献   

13.
不同制备工艺聚硅氯化铝的红外光谱和晶貌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聚硅金属盐 (主要是铝盐和铁盐 )是一类新型高效无机高分子混凝剂 ,不同的制备工艺会获得分子相对质量不同 ,分子结构有差异 ,因而混凝效果与稳定性能明显不同的产品。由于基础研究过于薄弱 ,严重影响了其实行大规模工业生产[1] 。聚硅氯化铝 (PASC)属于聚硅金属盐 ,它的制备大多采用将聚硅酸与铝盐混合 ,在陈化中令其自然聚合 (或适当加热 )的方法[2~ 4 ] 。作者在该方法的基础上增加碱化聚合手段 ,继而引入代号为A的聚合助剂 ,使制得的PASC具有更好的混凝效果[5] 。为此 ,对不同制备工艺的PASC进行红外光谱和晶形貌象研究 ,…  相似文献   

14.
对GB15892-2003测定聚氯化铝中氧化铝含量的测量不确定度进行评定。通过对样品测定过程中影响测量不确定度的因素进行分析和量化,求得聚氯化铝中氧化铝含量测量结果的合成相对标准不确定度为0.0025。  相似文献   

15.
HPAM和PACS对钠型蒙脱土悬浮体的混合絮凝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聚丙烯酸酰胺(PAM)、增聚羟基氯化铝(PACS)和水解聚丙烯酰胺(HPAM)等高聚物作絮凝剂研究其各自对土壤悬浮体的絮凝效果及絮凝机理已有报道,本文研究了HPAM和PACS混合时对钠型蒙脱土悬浮体的絮凝作用,结果表明,混合使用比单独使用时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6.
粉煤灰与几种酸固相反应特性的表面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扫描电镜.能量色散谱研究了粉煤灰与酸的固相反应过程中表面形貌和化学组成变化特性。室温下粉煤灰分别与HCI、HNO3、H2SO4、HCIO4固相反应后,表面产生直径20—200nm的结晶颗粒或晶柱。反应生成的水溶物结晶体的扫描电镜图像分别呈手指状、龟背形、蛛蛛状、蝙蝠态,分别为氯化铝铁混晶、硝酸铝铁混晶、硫酸铝铁混晶和高氯酸铝铁混晶。粉煤灰是硅、铝、铁等元素的氧化物聚集体,铁铝等氧化物主要分布在颗粒表面,氧化硅主要分布在颗粒内层。用少量酸进行固相反应这些氧化物聚集体可相互剥离,用H2SO4处理粉煤灰优先将铁铝氧化物转化成可溶性硫酸盐。  相似文献   

17.
提出了冷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净水剂聚氯化铝中痕量汞,采用断续流动进样,并对仪器的工作条件负高压、灯电流、载气流量、屏蔽气流量作了优化。在优化条件下,荧光强度与汞的质量浓度在0.1~2.0μg.L-1范围内呈线性关系,检出限(3s)为0.05μg.L-1。按此方法分析了聚氯化铝样品,汞测定值的相对标准偏差(n=7)为1.93%。  相似文献   

18.
聚硅硫酸铝在中原油田注水处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用硅酸钠和硫酸铝制备了聚硅硫酸铝 (PASS)混凝剂 ,应用于中原油田废水的混凝处理 .考察了硅铝配比、熟化时间、水样pH值和温度等因素对混凝性能的影响 ,并与聚合硫酸铁 (PFS)、聚合氯化铝 (PAC)进行比较 .结果表明PASS在降低悬浮物 (SS)和总铁量、增大絮凝体的直径、加快沉降速度等方面均优于PFS和PAC ,在常温下的混凝性能尤其显著 .  相似文献   

19.
以甲醛、双氰胺、醋酸钠、氯化铵、氯化铝等为原料制备了一种印染废水脱色絮凝剂T-1。采用福州某纺织印染有限公司的印染废水为处理对象,以脱色率为主要考核指标,讨论了T-1的投加量、pH值、废水温度等对絮凝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双氰胺-甲醛缩聚物对印染废水具有优良的脱色絮凝效果,当投加量为100mg/L,废水温度为30℃,pH=8时,处理效果最佳,色度去除率达70%,COD去除率为78.3%。而且其絮凝性能明显优于聚合氯化铝(PAC)、聚合硫酸铝(PAS)絮凝剂。  相似文献   

20.
体系以聚合氯化铝溶液为原料,以硫酸型强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为载体,进行离子交换反应。结果表明,在保持氧化铝含量基本不变的情况下,能有效地提高聚合铝的碱化度。同时生成含SO4^2-的聚合氯化铝,实验证明它的絮凝效果优于了聚合氯化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