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系统地研究了Li2SO4-C2H5OH-H2O体系的相关系和汽-液平衡,分别测定了-20℃,0℃,25℃,30℃和50℃时的平衡溶解度。提出了一个经验公式,关联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相对误差<2%。用盐和溶剂间的相互作用解释了盐对乙醇-水体系粘度和密度的影响。同时对该体系在25℃和580mmHg等压下的汽一液平衡结果,采用判别乙醇和水的汽相携尔分数之和是否大于1的方法,计算平衡温度和汽相组成。该方法新颖合理。25℃时等温蒸气压的计算值与实验值一致,恒压下活度系数值与的实验值吻合。  相似文献   

2.
30℃时碳酸铯-乙醇-水三元体系的平衡溶解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自制微型平衡溶解度装置, 首次研究了Cs2CO3-C2H5OH-H2O三元体系中出现醇相、水相和固相的三相平衡, 测定了碳酸铯在醇、纯水和混合溶剂中的溶解度, 并采用物化分析对数据进行处理, 结果表明, 碳酸铯对乙醇具有较强的盐析作用, 用"湿渣结线法"获得30 ℃时平衡固相的组成为Cs2CO3.3.5H2O.  相似文献   

3.
甘氨酸在DMF/水和乙醇/水混合溶剂中的焓对相互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LKB2277生物活性检测仪对298.15K时甘;氨酸在纯水,DBF/水和乙醇/水混合溶剂DBF(或乙醇的质量分数为0.05~0.45,以10%递增)中的稀释焓进行了测定,并利用维里展开式法关联得到焓对相互作用系数值.结果表明,焓对相互作用系数h~2与溶剂的结构性质密切相关.在DBF/水混合物溶剂中,h~2随DBF含量的增加而变得更负;而在乙醇/水混合溶剂中,h~2与乙醇含量近似呈抛物线型关系,在乙醇质量分数为0.25时h~2达到一个极小值。  相似文献   

4.
乙醇—水混合溶剂中次氮基三乙酸离解平衡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次氮基三乙酸(NTA)在非水或混合溶剂中离解常数的测定尚未见报道,本文用电位法测定了乙醇-水混合溶剂中溶解度较小的NTA的离解常数,用标准盐酸溶液返滴定其钾盐可增加NTA浓度,提高测定准确度,测量系统防止CO_2装置和数据处理方法也比文献简单。  相似文献   

5.
在283.15,288.15,293.15,298.15 K温度下,测定了苯、甲苯、联苯在水-叔丁醇混合溶剂中的溶解度,其中混合溶剂中叔丁醇的物质的量分数分别为0.000,0.010,0.020,0.030,0.040,0.045,0.050,0.060,0.080,0.100. 以此为基础计算了苯、甲苯、联苯在不同温度和溶剂组成条件下的标准溶解Gibbs自由能和相关过程的疏水相互作用Gibbs自由能,并从微观上讨论了溶剂结构对溶解度和疏水作用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采用自制的相平衡研究装置, 测定了RbBr-CH3OH/C2H5OH-H2O和CsBr-CH3OH/C2H5OH-H2O四个三元体系在25、35、45 ℃三个温度下的平衡溶解度;同时得到了四个三元体系饱和溶液中不同盐浓度下的折光率数据. 实验结果表明,在所有的体系中, 随着甲醇或乙醇质量分数的增加, RbBr和CsBr 在水中的溶解度逐渐降低; 并且折光率也逐渐减小. 用经验关联方程对溶解度进行了拟合, 同时给出了CH3OH 和C2H5OH 分别对RbBr和CsBr的盐析率曲线.  相似文献   

7.
Rb2SO4-n-prOH-H2O三元体系10℃,30℃及50℃的等温平衡溶解度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半微量相平衡装置,测定了Rb2SO4-n-prOH-H2O三元体系10℃,30℃和50℃的等温平衡溶解度.这三个温度下体系的平衡固相皆为无水Rb2SO4.在30℃和50℃时体系在共饱和点处出现三相:醇相,水相和固相,而体系在10℃时溶液相不分层.确定了体系的分层温度,同时给出了体系10℃的溶解度关系式.  相似文献   

8.
RbBr/CsBr-CH3OH/C2H5OH-H2O三元体系的溶解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自制的相平衡研究装置,测定了RbBr-CH_3OH/C_2H_5OH-H_2O和CsBr-CH_3OH/C_2H_5OH-H_2O四个三元体系在25、35、45℃三个温度下的平衡溶解度;同时得到了四个三元体系饱和溶液中不同盐浓度下的折光率数据.实验结果表明,在所有的体系中,随着甲醇或乙醇质量分数的增加,RbBr和CsBr在水中的溶解度逐渐降低;并且折光率也逐渐减小.用经验关联方程对溶解度进行了拟合,同时给出了CH_3OH和C_2H_5OH分别对RbBr和CsBr的盐析率曲线.  相似文献   

9.
氢气在混合溶剂丙酮-水中的溶解度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报导一种能准确测定气体在混合溶剂中溶解度并能同时测定溶剂的饱和蒸气压的实验装置, 在20~40 ℃的温度范围内, 分别测定了氢气在丙酮、水和混合溶剂丙酮-水中的溶解度, 及其相应的蒸气压。  相似文献   

10.
 考察了不同溶剂中 Pt/WO3/ZrO2 催化剂催化甘油加氢制 1,3-丙二醇的反应性能. 结果表明, 质子溶剂乙醇和水有利于甘油转化为 1,3-丙二醇. 含有乙醇或水的二元混合溶剂表现出明显的溶剂组分协同效应, 使用混合溶剂时 1,3-丙二醇选择性超过使用单一溶剂, 而且混合溶剂的组成对反应性能影响很大.  相似文献   

11.
CO2与2-丁醇二元系统的高压相平衡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固定体积可视观察法测定了在323.2~353.2 K温度范围内2-丁醇在CO2中高压相平衡数据. 运用Peng-Robinson状态方程(PR)和van der Waals-2混合规则建立了相平衡模型, 并运用Chrastil半经验方程建立了溶解度方程. 通过优化计算得到了状态方程中的模型参数, 同时得到的Chrastil溶解度方程为c=ρ3.3617·exp(-2198.8193/T+6.5545). 二元体系的溶解热为-18.2809 kJ/mol.  相似文献   

12.
一微有交联的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试样在甲苯-乙醇和丙酮-水混合溶剂中的平衡溶胀比用容量法作直接测量,当非溶剂的体积分数分别为γ=0.17(乙醇)和0.02(水)时,平衡溶胀比均出现极大,与在稀溶液中的粘度和渗透压行为完全一致.在θ溶剂中的平衡溶胀比Q_θ是与溶剂-非溶剂对无关的常数,因而溶胀数据可以用一维溶胀因子X_(溶胀)= (Q/Q_θ)~(1/3)表示.从实验结果得到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的溶度参数δ=10.0.  相似文献   

13.
本文测定了KClO4在甲醇-苯,甲醇-甲苯,甲醇-四氯化碳及甲醇-环己烷四个混合溶剂中的溶解度。使用A.D'Aprano[4]和C.W.Davies[2],报告的KClO4及KNO3在甲醇中的缔合常数,计算得“自由离子”浓度。盐的介质效应活度系数fMX以So/Sm或S、D的表示值趋近相等,与非电解质的摩尔分数X(Ne的关系符合经验公式:1gfMX=kXNe,这里So和Sm分别是盐在甲醇和混合溶剂中的溶解度;脚注(±)标识“自由离子”;k为常数。电解质的溶剂化数公式:n++n-=-21gfMX/1gφρ,对KClO4在这些混合溶剂中的情况并不适用,这里n++n-是正、负离子溶剂化数之和;φp是甲醇在混合溶剂中的体积分数。这个结果表明ClO4-的溶剂化层不是完全由甲醇分子所形成,非电解质也影响着ClO4-在这些溶剂中的溶剂化层。KNO3的实验数据,溶解度公式和溶剂化数公式是引自李芝芬、黄子卿、刘瑞麟以前的论文。  相似文献   

14.
本文报道铜(Ⅰ)、铁(Ⅲ)与邻羟基苄胺(HBA)的固体配合物的合成及其溶解度、摩尔电导、磁性、红外光谱、热谱及绿色Cu(HBA)2·1.5H2O和棕色Cu(HBA)2的相互转化的研究。在乙醇和水的混合溶剂中培养得绿色含水Cu(Ⅱ)-HBA配合物的单晶,在无水乙醇中培养,得棕色无水Cu(Ⅱ)-HBA配合物的单晶,测定了配合物的分子结构和晶体结构。  相似文献   

15.
水/乙醇混合溶剂中氨基酸离解的取代基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LKB-2277BioActivityMonitor测定了298.15K时甘氨酸,丙氨酸和丝氨酸在水/乙醇混合溶剂中的离解焓,计算了相应的离解熵。根据三个氨基酸分别与某一参考酸之间的质子交换反应,重点讨论了溶剂结构变化对取代基效应焓,熵变化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水/乙醇混合溶剂的最大结构化区域,取代基效应最为显著。认为在混合溶剂的富水区大块的似冰山结构的水分子簇的寿命大大延长。  相似文献   

16.
H2—CO,N2和CO2在液体石蜡烃中的溶解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高压搅拌釜装置,在压力0.05—4.5MPa,温度373—553K的实验范围内,测定了H_2、CO、N_2和CO_2在液体石蜡烃中的平衡溶解度,目的是为了提供设计浆态床Fischer-Tropsch合成反应器所需的基本数据。实验结果表明,H_2、CO、N_2和CO_2在液体石蜡烃中的溶解度是压力和温度的函数。H_2、CO、和N_2的平衡溶解度随着压力和温度的升高而增加,并与压力呈线性关系,而CO_2的平衡溶解度在较高的压力时稍偏离直线,并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少,上述现象可用溶解熵来解释。将H_2、CO和CO_2实验结果与文献发表的数据进行了比较,比较结果说明二者是颇为接近的。实验测定的气体在液体石蜡烃中的平衡溶解度与压力和温度的关系可分别用下列各关联式表示,其计算值和实验值之间的平均误差均小于±6%。C_(eqH2)~*=106.12(P/T)exp(-883.37/T) [kmol(g)/m~3(1)]C_(eqco)~*=75.71(P/T)exp(-585.47/T) [kmol(g)/m~3(1)]C_(eqN2)~*=191.75(P/T)exp(-995.21/T) [kmol(g)/m~3(1)]C_(?)~*=38.88(P~0.904/T)exp(194.81/T) [kmol(g)/m~3(1)]  相似文献   

17.
李芝芬等人[1]测定了盐在甲醇混合溶剂中的溶解度,得到经验公式: lg(So/Ss-kXNe)(1)式中So和Ss分别为盐在甲醇和混合溶剂中的溶解度,XNe为第二组分溶剂的摩尔分数,k为第二介质常数。  相似文献   

18.
本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了25℃时配阳离子Cu(SCN)^+在乙醇-水介质中的稳定常数.乙醇在混合溶剂中的重量百分数为0,5,10,15,20和25.用NaNO3调节溶液离子强度I=0.2--2.0mol.dm^-^3.实验的pH=1.5--1.6.本文提出了基于Pitzer方程式的曲线拟合法,确定混合溶剂中配合物的热力学稳定常数.讨论了该常数和一级介质效应与溶液组成和介电常数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在303.15 K、313.15 K、323.15 K、333.15 K温度下,0-6 MPa压力范围内测定了甲烷在水-叔丁醇混合溶剂中的溶解度.溶剂中叔丁醇的摩尔分数(x_(TBA))从0到1.结果表明,在温度和溶剂组成一定条件下,甲烷的溶解度随其分区的增加而增大,随x_(TBA)的增加,在富水区内,甲烷的溶解度变化较缓慢,当x_(TBA)超过某值时,甲烷的溶解度随x_(TBA)的增加而增大,并且幅度较大;在x_(TBA)约为0-0.045范围内,甲烷的溶解度随温度增加而减小,x_(TBA)约在0.045-0.15范围内,溶解度随温度增加而增加,x_(TBA)约在0.15~1.0范围内,溶解度随温度增加而减小.根据溶解度与温度和溶剂组成的关系可以推测,在303.15-333.15 K、0-6 MPa范围内,水-叙丁醇混合溶剂中仍存在笼合物结构.根据溶解度与温度、压力的关系讨论了甲烷在此混合溶剂中的亨利常数、偏摩尔体积、标准溶解自由能、标准溶解焓和标准溶解熵.  相似文献   

20.
李晓萍  王强  李玲  丁艳萍 《色谱》2015,33(1):58-64
采用反气相色谱法(IGC)表征了离子液体(IL)1-己基-3-甲基咪唑四氟硼酸盐([HMIM]BF4)在343.15~373.15 K温度范围内的热力学参数.使用了一系列不同化学结构的探针分子测定[HMIM]BF4与溶剂之间的相互作用力.根据探针分子的保留时间计算得到探针分子与[HMIM]BF4之间的Flory-Huggins相互作用参数、摩尔吸附焓、无限稀释摩尔混合焓、摩尔蒸发焓、无限稀释活度系数以及[HMIM]BF4的溶解度参数.结果表明,n-C6n-C7n-C8n-C9、乙醚、四氢呋喃、苯、环己烷为[HMIM]BF4的不良溶剂;甲苯、间二甲苯、甲醇、乙醇、二氯甲烷、四氯化碳、氯仿、丙酮、乙酸乙酯、乙酸甲酯为[HMIM]BF4的良溶剂.运用外推法得到了[HMIM]BF4在室温(298.15K)时的溶解度参数为23.70 (J·-3)0.5.实验结果证明反气相色谱法是一种简便准确的获得离子液体热力学参数的方法.获得的热力学参数体现了这种离子液体与探针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力.本研究为离子液体的进一步应用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