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蘇聯技術科學博士,羅果文教授於今年一月中旬應中國科學院應用化學研究所的邀請到我國進行了講學和訪問。 羅果文教授20多年來從事於化學纖維的生產和研究工作,曾榮獲斯大林獎金。這次來我國大部分時間在長春應用化學研究所工作。他參加了這個所纖維素化學研究室1958年研究計劃  相似文献   

2.
一 高分子化合物化學(高分子化学)是一門新興的科學。像有機化学的其他許多部門一樣,在最近二十多年來才從有機化学中分離出來,發展成為一門獨立的科學。高分子化学是天然與合成橡膠工業、天然與合成纖雜工業、塑料工業、油漆、塗料、黏膠以及其他有關高分子化學工業的基礎科學。高分子化學在應用物理化学、膠體化学和物理学的方法方面,比有機化學的  相似文献   

3.
由中國科學院化學研究所,化學工業部瀋陽化工研究院,紡織工業部紡織科學研究院三個單位聯合主辦的1958年全國化學纖維与塑料研究工作協調會議已於3月3日至10日在北京举行。參加這次會議的有中央各部委頷導機關,科學院及工業部門的各個研究院(所),高等院校,各省工業廳、市化工局的研究試驗機構和附屬工廠共計66個單位,出席和列席代表共有165人,集合國內大部分化學纖維和有關塑料的專家,共同商討發展化學纖維与塑料的研究事業。這次會議是在反浪费、反保守运動和全國工農業生產大躍進的形勢下召開的。  相似文献   

4.
由中國科學院化學研究所舉辦的兩期高聚物分子量測定學習班(第一期自七月七日到七月廿八日,第二期自八月四日到八月廿八日)已於八月底完滿結束。參加兩期學習班的學員共有五十四名,來自甘六個全國各主要省市的地區工業試驗所,八個工廠企業和七個高等學校。由於目前還有一些上海與華東地區的單位因學習班名额所限或報名較晚未能參加學習班,經化學所与復旦大學協商後,决定由復旦大學在上海繼續主辦第三期以满足這些單位的殷切要求。該期學习班已於九月一日开学。  相似文献   

5.
(1) 沿革 設立將近四十年的北京大学化學系,在全國各大學的化學系當中,是历史最为悠久者之一。北大於1913年,在理科下設立化學门,即今日化學系的前身。1919年改稱化學系。並將理科機構一度廢去。隨後在1923年再予恢復,改稱理學院,化學系成为該院下之一系,一直到今,已有三十多年之久。在最初階段中,老一輩的有名化學家,如陈世璋(聘亟),俞同奎,王兼善,丁绪賢等,實为本系教授中的中心人物。同時並有西籍教授,參加教  相似文献   

6.
杭州市解放一年以來,我們化學工作者,在政府舆科協的號召同领導下,貢献了一定的力量,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根據統計,化學工作者的人數,在全市科學工作者中,佔有約八分之一的比數。化學工業在全市工業  相似文献   

7.
民主德國化學會於1953年5月成立,迄今三年餘,每年舉行年會及許多專業的學術討論會。關於高分子方面,曾在1954年4月舉行過一次“塑料的生產和應用”的討論會。今年年會於10月16日—19日在萊比錫召開,以“高分子理論和實踐的新發展”為主題,內容包括無機、有機和生化高分子。參加這次年會的外國來賓除德意志聯邦共和國外,計有蘇聯、捷克、波蘭、  相似文献   

8.
编者的话     
今年春天,中國科學院召集各專門學會學術性刊物負責人開了一個座談會,討論這些刊物的調整問題,然後作出决定,將全國自然科學專門刊物暫合併爲十七種,用統一的名稱,稱作某某學報。根據這個决定,原有的“中國化學會會誌”改稱“化學學報”,“中國化學會會誌編輯部”改組爲“化學學報編輯委員會”。更重要的改革是論文一律以中文爲主。換言之,這個刊物是給祖國人民閱讀的,也就是說,我們的科學是爲祖國服務的。我們知道,只有科學能有效地爲祖國勞  相似文献   

9.
最早合成和研究硅有機高分子化合物的結構及性能的工作是在1937年,當時在蘇聯首次發表了獲得新型的、在工業上有價值的高分子化合物的方法,指出了將烷基(芳基)(?)硅烷和烷基(芳基)烷氧基硅烷水解可獲得硅有機高分子化合物,耶現在通稱為“聚有機基硅氧烷”。雖然離開我們最早的關於硅有機高分子化合物的工作以來祇經過相當短的時間,但化學中這  相似文献   

10.
硅橡膠是將平均聚合度2000以上的鏈狀聚二甲基硅氧烷(相當於天然生橡膠的彈性膠體),以氧化剂進行氢化(相當於天然橡膠的硫化)使它交聯,並加入適當填充料加工成型而得到的橡膠狀彈性體。 硅橡膠有高度的耐熱性及耐寒性,在250℃到-80℃的廣汎溫度範圍內性能沒有很大的改變,並且具有耐油、耐老化及優良的電絕緣性質,因此已成為航空,電機及化學等工業不可缺少的材料。硅橡膠的缺點是機械强度不够高不如天然橡膠,但是最近幾年來,針對這一弱點,從各個角  相似文献   

11.
我們這次有機會參加蘇聯第九次高分子會議並參觀了有關高分子研究機構包括科舉院和產業部門的七個研究所和三個專科舉校的教研室,了解了蘇聯在這門科学最近發展的一些情况。關於第九次高分子會議的情况已經在科學通報上作了介紹,現在準備比較詳細地介紹一些論文的內容,其中自不免有一些重複之處。關於參觀中所見到聽到的情况也將在本文內  相似文献   

12.
二甲基乙烯乙炔基甲醇(液態甲醇膠)是一種重要的單體,以過氧化苯酰作引發劑聚合後,可以成為對多種金屬及非金屬物質都具有巨大膠粘力的玻璃狀固體。由於這種性質,在現代工業中,尤其是在光學工業,機器制造工業及工具製造工業中,它得到了廣泛的  相似文献   

13.
硅酸乙酯     
硅酸乙酯是最早被工業生產的有機硅化合物之一。在有機硅化合物中,雖然聚烃基硅氧烷現在亦已廣泛用於工業材料,並在應用上有一部分已代替了硅酯乙酯,但是硅酯乙酯在工業上仍然有重要的價值。這是由於硅酸乙酯和聚烃基硅氧烷在應用上有所區別,它的重要的工業應用在於它在適當條件下能够經過水解縮合而析出有高度粘結性及高度耐熱性(1600℃)的二氧化硅的性質。  相似文献   

14.
聚酰胺     
聚酰胺在高分子化合物中是很大的一类,在應用方面佔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它們在合成纤維工業中的重要性,至今還沒有其它类高分子化合物,在數量和質量上能同聚酰胺相比。在另一些工業,如代用皮革、鑄製機件、膠合劑等,聚酰胺也都有廣泛的應用。天然有機化合物里最重要的蛋白質,從化學結構說來,也屬於聚酰胺類。 由於它們的重要性,在高分子化學領域里,這方面的研究工作是進行得比較廣泛而又深入的。  相似文献   

15.
(三)有重點的學習九十六種元素里,我們通常熟悉的只有一小部份,要将其餘大部份的元素,逐一加以详尽研討,尚有待於科學工作者繼續努力。為了使學習與實用和結合,似可暫取有重點的學習。C.G.Fink教授,对希有元素研究数十年,曾於1939年在美國化學教育雜誌(J.Ch-  相似文献   

16.
北京農業大學農化系(?)於化學工作者對於我國化學藥品的自給及帮助我國制藥工業的自立應有的責任,於去夏成立化學藥品製造室。先製造了五種植物生長調节物(2.4-D,α-萘氧乙酸、β-萘氧乙酸苯乙酸,苯氧乙酸)出售。按植物生长調节物,尤其是2-4-D及α-萘氧乙酸,在蘇聯及其他各國農業上,有大量應用。一年以來,全国各地農場,果園,茶樹種植場,煙草種植場,花房,研究機關,大學##原图像不清晰  相似文献   

17.
本文根據日本出席國際高分子討論會的大阪大學教授伊勢村壽三博士和倉敷人造絲株式會社的松本昌一博士所寫的兩篇報告節譯編寫。原文見高分子(日本)5,409;412(1956)。 一.大會概况 1955年4月3日至9日由國際純粹及應用化學會(IUPAC)和以色列Weizmann科學研究所主持的國際高分子討論會在以色列召開,有二十多個國家的200多個代表參加。會期  相似文献   

18.
頁岩油催化裂化的主要困難之一是有機氮碱對硅鋁催化劑的毒害作用.本文以異丙基苯的裂化作為控制反應,用動力學方法考察了硅鋁催化劑為吡啶中毒的情况. 作者批判性地總結了前人的工作,並證明公式中,不僅α取决於內部擴散,且β與外部擴散有關,因此公式一般只能作為經驗公式應用.宏觀動力學計算表明,當外部擴散起作用時,Wheeler的計算方法也只能認為是經驗性的及條件性的。吡啶中毒曲线表明,硅鋁催化劑上至少有兩種酸性活性中心及一種極性中心存在.吡啶對質子酸中心有選擇性吸附作用;但在同類中心上,吡啶的吸附則是均匀的,因而中毒曲线呈现“反選擇性”。實驗也證實了水分的活化作用及過量水分的去活化作用.據此,作者對硅鋁催化劑活性中心結構及其中毒機理提出了新的觀點。  相似文献   

19.
乙醇,2,3-丁二醇,乙二醇,丙三醇,異戊四醇和己六醇在高分子化學工業上是比較重要的原料。作者在研究乙醇和2,3-丁二醇的發酵,以及研究簡單酯化反應,聚酯化反應和三向聚酯化反應的動力學時,用重鉻酸鉀氧化法分析乙醇,乙二醇和丙三醇的原理和手續改為半微量分析法,並推廣用來分析2,3-丁二醇,丙三醇,異戊四醇和己六醇等等。經過几年來的應用,並用其他的經典方法,如醋酸酐法作對比,結果頗为满意,不僅分析手續簡便,迅速,且分析結果的重現性很好,茲將分析手續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0.
一.引言中國人民在軍事上、政治上、經濟上得到翻身之後,文化上也要翻身;這裏邊就包括着科學的獨立,或者說:要求一套民族的、大眾的科學;因此客觀上有統一學術名詞的必要。化學方面在過去雖然有過許多人提倡要用中文,但是在當時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條件下,客觀上是不容許少數學者迅速地順利地、進行這種改革的。可是今天呢?在人民政府積極提倡與幫助下,在廣大人民迫切要求下,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