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报道了一种一锅法高效合成2-(2-氨基苯甲酰胺基)苯甲酸类化合物的新方法.以取代2-氨基苯甲酸为原料,合成了20个2-(2-氨基苯甲酰胺基)苯甲酸类化合物,其中有9个新化合物,收率达84%~99%.该方法操作简单,反应条件温和,对环境友好,产率高,并且底物普适性好.探讨了电子效应和空间位阻因素对反应的影响,为2-(2-氨基苯甲酰胺基)苯甲酸类化合物的合成提供了一种新途径.并且,2-(2-氨基苯甲酰胺基)苯甲酸(3a)经一步反应可高效生成大环内酯4和喹唑啉酮5.  相似文献   

2.
以纳米TiO_2为催化剂,靛红酸酐、2-甲酰基苯甲酸、不同芳香肼或酰肼类化合物为原料,在乙醇/水溶液为溶剂的条件下一锅法合成,高产率得到6个喹唑啉酮并酞嗪酮类化合物及10个3-酰胺基取代的异吲哚酮并喹唑啉酮类化合物.该方法简洁高效,反应条件温和,为喹唑啉酮并杂环类化合物的合成提供了一条新途径.  相似文献   

3.
以马尿酸、原甲酸三乙酯和乙酰乙酸乙酯或乙酰丙酮为原料,合成了两个3-苯甲酰胺基-6-甲基-2-吡喃酮衍生物(总产率66%)和一个新化合物——3-苯甲酰胺基-5-羟乙基-6-甲基-2-吡喃酮(总产率42%),其结构经1H NMR和13C NMR表征.  相似文献   

4.
以1-取代芳基-4-乙氧羰基-5-胺基-1,2,3-三唑为原料合成了5种新的氮杂-Wittig试剂--1-取代芳基-4-乙氧羰基-5-三苯膦化亚胺基-1,2,3-三唑.其结构经元素分析、IR,1H NMR和MS确定.  相似文献   

5.
李明  张建薇  文丽荣 《有机化学》2014,(12):2478-2486
基于底物设计的概念,建立了一种以1-(2-溴芳基)-3-乙氧基-3-(取代胺基)-2-丙烯-1-酮(1)为原料,经由5-(2-溴芳基)-3-取代胺基-1H-吡唑(2)和异硫氰酸酯(3)在溴化亚铜/邻菲罗啉催化下高化学选择性地合成苯并[e]吡唑并[1,5-c][1,3]噻嗪类衍生物的新方法.该方法操作简单、反应条件温和且收率高.  相似文献   

6.
以取代或未取代(硫)色满酮和芳香醛为原料,在氢氧化钠催化下,分别采用常规溶剂法与无溶剂研磨法两种不同方式,合成一系列新型的3-取代(硫)色满-4-酮衍生物3a~3l.无溶剂研磨法具有操作简便、反应条件温和、反应时间短、对环境友好等优点.所合成的标题化合物的结构通过IR,1H NMR,13C NMR和MS进行了鉴定和表征.  相似文献   

7.
以α-氰基乙酸甲酯为起始原料,经与二硫化碳、碘甲烷反应先得到α-氰基二硫缩烯酮1,1与苯乙酮2反应得2H-吡喃-2-酮-3-腈化物3,碱诱导下3再与丙二腈经环转化得到多取代邻氨基芳香腈4,4与酮5在氢氧化钠催化下环化得到多取代喹唑啉酮目标物6.这组连续转化合成多取代喹唑啉酮的反应具有原料简便、反应温和等优点.  相似文献   

8.
在KOH/丙酮体系中, 以5-甲基-4-N-取代苯基亚胺/胺基-1,2,4-三唑-3-硫酮为原料, 与溴-α-D-四乙酰葡萄糖进行Kenigs-Knorr反应合成了10个新颖的化合物—5-甲基-4-N-取代苯基亚胺基/胺基-3-S-(2',3',4',6'-四-O-乙酰基-β-D-吡喃葡萄糖基)-1,2,4-三唑(2a~2e, 5a~5e); 并在二氯甲烷/甲醇/甲醇钠混合体系中水解脱除乙酰基, 得到10个新颖的化合物—5-甲基-4-N-取代苯基亚胺基-3-S-(β-D-吡喃葡萄糖基)-1,2,4-三唑(3a~3e)及5-甲基-4-N-取代苯基胺基-3-S-(β-D-吡喃葡萄糖基)-1,2,4-三唑(6a~6e). 化合物的结构均经核磁共振波谱(NMR)、 红外光谱(IR)和高分辨质谱(HRMS)分析确证. 生物活性测试结果表明, 目标化合物对大肠杆菌、 金黄色葡萄球菌、 枯草芽孢杆菌和白色念珠球菌普遍具有较好的抗菌活性. 化合物3d和3e对4种菌株的最小抑菌浓度相对较低, 表现出较强的广谱抗菌活性.  相似文献   

9.
以取代的芳基酮为原料, 合成了一系列6,6-取代芳基富烯, 这些富烯都经过了核磁共振、元素分析、质谱和红外光谱的鉴定. 芳基酮上的取代基决定了合成中所用碱的类型. 对于含吸电子取代的酮, 采用乙醇钠作为碱可以达到很高的产率, 而对于含烷基等推电子取代的酮, 用环戊二烯基钠直接反应是一种比较好的合成方法.  相似文献   

10.
开发了一种以芳基甲基酮或脂肪酮和2-氨基苯硫酚为原料,正丁醇为溶剂, 120℃条件下经Selectfluor氧化合成2-取代苯并噻唑类衍生物的方法.通过改变底物芳基甲基酮上的取代基可以获得具有生物活性的药物中间体.  相似文献   

11.
以2′-O-乙酰基-3-羟基-11,12-环碳酸酯-6-O-甲基红霉素为原料,通过DMSO/P2O5氧化其3-羟基;再以六甲基二硅胺基钠为碱,经消除、咪唑酰基化"一锅煮"方法合成了抗生素泰利霉素的关键中间体--2′-O-乙酰基-3-酮基-10,11-脱水-12-O-咪唑酰基-6-O-甲基红霉素,总收率68.3%.  相似文献   

12.
报道了3-亚烷基(亚芳基)异苯并呋喃-1(3H)-酮及其衍生物的简易而且高效的合成方法.其特点是原料易得、价格低廉、反应条件温和、收率高.该方法以异苯并呋喃-1(3H)-酮(苯酞)及其衍生物为原料,经过自由基溴代合成了3-溴异苯并呋喃-1(3H)-酮及其衍生物,随后与三苯基膦发生亲核取代反应,接着在三乙胺的作用下发生消除反应生成Wittig试剂,最后与脂肪族醛或者芳香族醛发生Wittig反应得到目标化合物.目标产物及其中间体有13个是新化合物.  相似文献   

13.
为了寻找生物活性良好的查尔酮类化合物,利用2-(2-氰基亚胺基-1,3-噻唑烷-3-基)-1-苯基乙酮或3-((2-氰基亚胺基-1,3-噻唑烷-3-基)-1-苯基-1-丙酮与取代苯甲醛发生缩合,合成了14个新型含2-取代-1,3-噻唑烷的查尔酮类化合物.其结构均经1H NMR和元素分析表征.初步的生物活性测试结果表明,在试验浓度下,部分目标化合物表现出一定的杀菌活性.  相似文献   

14.
以硫代氨基脲为起始原料,通过缩合、环化、取代等反应合成了1-叔丁胺基-3-[(5-苯基-1,3,4-噻二唑-2-基)氧]-2-丙醇顺丁烯二酸盐.所得中间体及目标化合物结构经测定熔点、热重分析、红外光谱、质谱和核磁共振氢谱等得到确认.  相似文献   

15.
以2-氨基-5-取代苯氧甲基-1,3,4-噻二唑(1)为起始原料, 合成了中间体2-氯乙酰氨基-5-取代苯氧甲基-1,3,4-噻二唑)-2-乙酰亚胺(2)和2-(5-取代苯氧甲基-1,3,4-噻二唑-2-亚胺基)-4-噻唑啉酮(3), 化合物3进一步与取代苯甲醛发生类Knoevenagle缩合反应, 得到了一系列2-(5-取代苯氧甲基-1,3,4-噻二唑-2-亚胺基)-5-(取代苯基亚甲基)-4-噻唑啉酮类化合物4a4p. 目标化合物4a4p的结构经IR, 1H NMR和元素分析确证.  相似文献   

16.
以2.5-二巯基-1,3,4-噻二唑和N-取代氯乙酰胺为原料,合成了12种2,5-二(取代胺基甲酰基甲硫基)-1,3,4-噻二唑(3a-31),收率33.5%-88.0%,其结构经1H NMR,13C NMR,IR和元素分析表征.3的荧光测试结果表明,其中5种具有良好的荧光性质;电化学测试结果表明,3f有一对氧化还原峰.  相似文献   

17.
金瑛  曲世伟 《合成化学》2012,20(5):573-577
采用两种方法合成了天然产物Myceliothermophin E片断(Z)-5-(2-甲基亚丙基)-3-吡咯啉-2-酮(1).方法一是以链状化合物为原料通过改良的HWE反应制备顺式α,β-不饱和酯;再经分子内亲核取代反应进行环合、消除反应制得1;方法二则以吡咯为原料,经Mukaiyama Aldol反应引入C5-位取代基,再经过消除反应制得1.(E)-11(合成1的中间体)与无水乙醛进行Baylis-HiUman反应,为Myceliothermophin E的全合成提供了一个可能的模型反应.  相似文献   

18.
吴利欢  董基  陈志胜  覃超国 《化学通报》2016,79(11):1046-1051
以6-卤代或未取代色满-4-酮为原料,在碱催化的条件下采用无溶剂研磨法与醛发生缩合反应,合成一系列新型的3-取代色满-4-酮衍生物3a~3t,并通过IR、1H NMR、13C NMR、HRMS对所合成的化合物进行结构表征。抑菌活性测试结果表明,所合成的化合物对大肠杆菌、枯草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抑菌活性。  相似文献   

19.
利用微波促进的方法, 以2,6-二氯苯甲醛、胺和巯基乙酸为原料, 合成了系列N-3位不同取代基团的噻唑烷酮衍生物. 部分化合物在Lawesson试剂作用下, 合成了其系列噻唑烷4-硫酮衍生物. 所有化合物通过IR, 1H NMR, MS和元素分析等方法确定结构. 测试了化合物对黄瓜白粉病菌的抑制活性和对宫颈癌细胞的毒性作用, 部分化合物表现出较好的生物活性.  相似文献   

20.
研究了以2-氨基苯甲酰肼和4-氧代庚二酸为原料,以离子液体为绿色溶剂,在碘催化下进行的反应.结果显示,当酰肼中与酰胺基相连上的N原子没有取代基时,会顺利构建三个新环生成哒嗪并[6,1-b]吡咯并[1,2-a]喹唑啉-1,6,9(7H)-酮衍生物,并通过X单晶衍射分析验证了产物2,3,4,5-四氢化-1H,9H-哒嗪并[6,1-b]吡咯并[1,2-a]喹唑啉1,6,9(7H)-三酮(3a)的结构.而当其取代基是芳基时,由于位阻效应,哒嗪环并没有如期关环,生成四氢吡咯并[1,2-a]喹唑啉-3a(1H)-丙酸衍生物.该方法具有合成路线简洁、溶剂绿色环保、操作简便且收率较高等优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