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取代邻苯二腈的合成   总被引:6,自引:4,他引:6  
在室温条件下合成了一系列芳氧基邻苯二腈化合物,应用无素分析、1HNMR、IR确定了它们的结构,讨论了不同取代基对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酚的芳环上有推电子基时反应容易进行;酚的芳环上有拉电子基时反应慢或不反应.  相似文献   

2.
报道了芳香末端炔烃与单膦酰基-保护二炔的选择性Hay偶联反应. Ph_2P(O)的极性使得产物非对称1,3-二炔易与副产物分离.单膦酰基-保护二炔的低反应活性减少了自身氧化偶联,从而提高了目标产物的产率.很多芳香末端炔烃与单膦酰基-保护二炔都能应用于本Hay偶联反应,且相应非对称1,3-二炔产物的产率为中等到好.产物非对称1,3-二炔能用于合成非对称炔-二炔烃及环多炔烃.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原位生成的全氟烷基次磺酸分别与炔烃和联烯的加成反应,成功合成了一系列全氟烷基烯基亚砜类化合物.结果显示芳基或烷基取代的炔烃与全氟烷基次磺酸在加热条件下可以直接得到符合马氏规则的加成产物,当炔烃上连有强吸电子取代基时,则生成类Michael加成产物.全氟烷基次磺酸与富电子联烯的加成反应选择性地发生在空间位阻较小的双键上,当联烯分子中含有吸电子基团时,则会优先选择与连接吸电子基团的双键进行反应.  相似文献   

4.
王莎  陈常鹏  曾小明 《有机化学》2023,(7):2447-2453
报道了金属铬催化炔烃的硼氢化反应.廉价易得的三氯化铬在4,4’-二叔丁基-2,2’-联吡啶配体及单质镁的还原作用下表现出高反应活性,催化实现了频哪醇硼烷与炔烃加成的硼氢化反应,为室温条件下制备烯基硼化合物提供了一条有效的合成策略.  相似文献   

5.
环上取代基对苯乙酮和苯甲醛缩合反应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陈万木  郭宏雄 《合成化学》1999,7(4):422-426
苯乙酮衍生物与苯甲醛衍生物缩合制备各种查尔酮,报道了4种苯乙酮衍生物与9种苯甲醛之间相互缩合的结果,讨论了环上取代基对缩合反应的影响。苯甲醛环上取代基,除羟基外无论是吸电子基还是给电子基对缩合反应收率影响都不大;羟基处于醛基邻位和对位的苯甲醛与几种苯乙酮衍生物的缩合,多数没有得到预期的产物,或收率极低;苯乙酮环上的羟基对缩合反应影响很大,羟基超多,缩合越困难。提出了一种假设,试图解释羟基对缩合反应  相似文献   

6.
β-砜基醇衍生物还原中的基团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靳立人 《有机化学》1998,18(5):473-477
比较芳香族砜基和脂肪族砜基对钠-汞齐还原β-砜基醇衍生物反应的影响。在还原β-苯基砜基醇衍生物的反应条件下,β-叔丁基砜基醇衍生物并不能得到还原去砜基的烯烃。β-苯基砜基醇衍生物可能是经过单电子转移消除的机理,而β-叔丁基砜基醇甲磺酰化物则经α-砜基碳负离子的消除过程得到烯烃基砜。  相似文献   

7.
炔基砜和三丁基锡化氢在四(三苯基膦)钯催化下于苯中室温下进行锡氢化反应4 h,经溶剂转换成DMF后,再在CuI助催化剂存在下与炔基溴化物于室温进行Stille偶联反应,以良好产率且立体选择性地合成了( Z)-2-砜基取代的1,3-烯炔。该“一锅”合成法具有起始原料易得、反应条件温和、操作简便、钯催化剂利用率高和产率好等优势。  相似文献   

8.
N-单烷基苯胺化合物是染料、医药的重要中间体.以取代硝基苯和醛为原料,钯碳为催化剂,甲酸铵为氢供体,经硝基还原、醛胺缩合、碳氮双键还原反应,在室温下一锅法合成N-单烷基化苯胺化合物,收率和转化率均超过80%.重点对反应配比、甲酸铵用量等工艺参数进行了考察,最佳反应参数为:n(硝基化合物)︰n(甲酸铵)=1︰4;w(硝基化合物)︰w(钯碳)=1︰0.10.并对苯环上取代基对反应的影响进行了探讨,结果显示,由于苯环上供电子基团有利于醛胺缩合物中间体的形成,故反应活性较高.该工艺具有反应温和、安全、操作简单等优点.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端基炔烃和醛肟在间氯过氧苯甲酸和催化量碘苯作用下的[3+2]环合反应, 结果表明, 该过程经过一个有机高价碘中间体而进行. 通过该反应, 端基炔烃在氧化剂间氯过氧苯甲酸和催化剂碘苯的作用下与醛肟反应, 常温下可得到产率良好并具有区域选择性的3,5-二取代异噁唑化合物. 本文考察了反应条件的影响, 提出了可能的反应机理, 为简便快速合成3,5-二取代异噁唑化合物提供了一种新方法.  相似文献   

10.
1,3-二炔类化合物是一类重要的有机合成中间体,被广泛应用于药物化学、有机合成及材料科学中.在室温条件下,以乙二醇二甲醚(DME)为溶剂,炔基溴(1 mmol)与炔基铝试剂(1.5 mmol)在Ni(acac)2(5 mol%)/DPPE(10 mol%)催化下进行偶联反应,以中等至优秀的收率得到了多种1,3-二炔烃类化合物.该反应体系对于带不同种类的功能基团的芳炔基铝试剂及炔基溴均有很好的催化活性.而且对于大位阻的α-萘炔及杂环2-噻吩炔也有较好的催化效果.该反应体系简单、催化效率高,不需要其它共催化剂.  相似文献   

11.
王道林  邓进军  徐姣 《合成化学》2007,15(6):702-705,718
室温下,1-乙酰基薁-3-甲酸甲酯与N,N-二甲酰胺缩甲醛缩合后再与肼或苯肼反应,合成了6个新的1-(3-吡唑基)薁类衍生物,其结构经1HNMR,MS和元素分析表征。并对反应机理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2.
在室温条件下,使用双官能膦-金(Ⅰ)催化剂催化邻苯二胺与炔烃进行亲核加成/环化反应,一步合成1,5-苯并二氮■类化合物.该反应具有原子经济性高、原料简单易得、操作便捷及反应温和等优点.  相似文献   

13.
苄基β-氯乙基硫醚、苯基β-溴乙基硫醚、苄基β-氯乙基砜、苯基β-溴乙基砜分别与各种仲胺作用,制成一系列氨基上有各种不同取代基的β-氨基硫醚及β-氨基砜.有的β-氨基砜则由相应硫醚以过氧化氢氧化制成. 二苯甲磺酰乙酸与苯甲醛及醋酸铵共热,除获得预期产物二苯甲基β-氨基-β-苯基乙基砜外,并得副产品二苯甲基β-苯乙烯基砜及二苯甲基甲基砜.苄磺酰乙酸反应时也生成类似产物.二苯甲硫醇与甲醛及仲胺进行Mannich反应,生成预期的氨甲基化产物.  相似文献   

14.
研究了取代芳基单席夫碱及双席夫碱的室温研磨固态缩合反应,测定了其在环己烷和甲醇中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并探讨了其电子吸收光谱与分子结构的关系,以及溶剂对电子吸收光谱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端基炔烃的简单快速二聚反应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端基炔烃在无钯催化剂的条件下, 以乙腈为溶剂, 三乙胺为碱, 与氯化亚铜和二醋酸碘苯反应, 常温下短时间内得到高产率的二聚产物, 提供了一个简单快速合成共轭二炔烃的新方法. 比较了反应条件, 并提出了可能的反应机理.  相似文献   

16.
原子经济性良好的炔烃[2+2+2]环加成反应与绿色溶剂超临界二氧化碳相结合,是一个符合绿色化学原则的环境友好反应过程.建立了一个纯超临界二氧化碳介质中八羰基二钴催化的端基炔烃环三聚反应体系,在优化的反应条件下,以较高产率选择性地制备1,2,4-三取代苯衍生物.优化了催化剂用量、二氧化碳压力、反应温度及时间等反应条件,讨论了反应物料及催化剂在超临界二氧化碳介质中的溶解性和相行为,提出了端基炔烃环三聚反应机理,并将反应底物从C≡C键拓展至C≡N键,对超临界二氧化碳介质中炔-腈环加成反应进行了初步探索.优化出的炔烃环三聚催化反应体系无需使用有机助溶剂和各类助剂,底物适应性好,产物选择性高,为合成1,2,4-三取代苯衍生物提供了一种绿色合成方法.  相似文献   

17.
富电子炔烃,顾名思义,就是碳碳叁键与一个富电子原子或基团连接,使得叁键上的电子云分布改变,从而具有活泼的化学反应活性.富电子炔烃在有机合成中扮演了十分重要的角色,可作为合成模块用于各类新型有机反应的开发.其中,富电子炔烃和羧酸的氢-酰氧化加成反应是富电子炔烃化学的重要部分,近年来也有了系统的研究.本综述对富电子炔烃与羧酸的加成反应及其合成应用进行了详细总结,并对该领域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8.
研究了数种芳基甲烷在有机溶剂中碱催化下的氧化缩合反应,并对反应产物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芳基甲烷中取代基的吸电子效应影响其氧化缩合反应活性及产物结构特征,取代基吸电性越强,吸电基越多,氧化缩合越易发生,  相似文献   

19.
报道了室温超声辐射下, 水相中通过乙酰乙酸甲酯、盐酸羟胺和芳香醛的三组分一锅反应, 合成了一系列3-甲基-4-芳亚甲基-异噁唑-5(4H)-酮衍生物. 在超声波辐射下, 参与反应的醛无论芳环上连有吸电子基或供电子基, 该一锅反应在室温下都能较好地进行; 对于α,β-不饱和醛、杂环芳醛以及二元芳醛与乙酰乙酸甲酯、盐酸羟胺的一锅反应也能在室温下顺利进行, 获得中等以上的收率. 产物的结构通过元素分析, IR, 1H NMR及单晶解析表征. 该方法具有操作简单和环境友好等优点.  相似文献   

20.
硅杂苯与亲二烯体的Diels-Alder反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DFT)在B3LYP/6-311G(d,p)水平上研究了硅杂苯与一些亲二烯体的两类可能的Diels-Alder反应的微观机理、势能剖面、取代基效应和溶剂化效应. 计算结果表明, 所研究反应均以协同的方式进行. 亲二烯体分子碳原子上的苯基取代基对两个新键形成的非同步性和反应的活化能垒的影响取决于苯基在产物中的相对位置, 而硅杂苯分子中硅原子上的CCl3取代基有利于杂Diels-Alder反应的进行. 形成一个C—Si键的杂Diels-Alder反应在热力学和动力学上均远比相应的全碳Diels-Alder反应容易进行, 实验观察到的杂Diels-Alder反应中的区域选择性由动力学因素所控制. 硅杂苯与烯烃的反应比与相应炔烃的反应在动力学上容易进行一些, 但在热力学上后者远比前者容易进行. 苯溶剂对所研究反应的势能剖面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