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今年六月,洛斯阿拉莫斯国家试验室的物理学家们,通报了一项令人瞩目的发现,他们从三硝基甲苯(TNT)爆炸过后冒出的碳烟中,发现了无数的微细粒金刚石,这是他们正在从事研究高能炸药碳化学时发现的.金刚石是从哪儿来的呢?来自当地地下里的碳.碳原子在高压、高温作用下,以规则型式聚集在一起(即是结晶),这种结晶物质正是金刚石.试验项目负责人J.D.约翰逊说,在洛斯阿拉莫斯地区,其它因素或许有助于形成钻石,“但是,爆炸的压力和热量发挥了巨大作用”。  相似文献   

2.
人造金刚石     
金刚石具有超硬、耐高温、高热 导、抗腐蚀、抗辐照、透红外和半导体等特性,是发展现代工业、现代国防和尖端科学技术等方面不可缺少的一种重要材料.人造金刚石是固体物理学中超高压、高温下物质相变和人造新材料等方面研究的一个重要对象. 金刚石在工业上用途很广,可作优等磨料、磨具、切割片、孕镶钻头、表镶钻头、玻璃刀、砂轮修正笔、拉丝模、高精度的车刀、硬度计的压硬头、航行仪表用抗震支承轴等. 用金刚石研磨和抛光有很好的效果,并且质量高. 用作切割片,切割贵重、硬脆的半导体材料时,原材料损耗少,切割成品光洁度高. 金刚石砂轮的…  相似文献   

3.
引 言天然金刚石和人造金刚石具有很多优异的物理性能.它们的硬度高,抗压强度大,耐磨性好,已在机械加工、地质、冶金和石油的钻探开发中得到广泛应用.近年来,更发现一些特殊类型的金刚石,具有优异的导电性能和半导体性能,目前已在电子工业中开拓了新的应用领域.这里就金刚石散热片作一专门介绍,它们作为固体微波器件和半导体激光器的散热片,已得到有关部门的特别重视.一、金刚石的分类和Ⅱ-A 型金刚石目前根据金刚石的光、电及其它性质,把金刚石划分为Ⅰ型和Ⅱ型两大类,这两类又各分为A和B两亚类[1] .Ⅰ,Ⅱ型主要是根据金刚石的紫外和红外…  相似文献   

4.
天然金刚石形成透明硼皮金刚石的研究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4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采用离子注入法,对天然金刚石表面进行少量渗硼,形成透明硼皮金刚石。经NP-1型X光电子能谱仪(XPS)表面测试,证明注入硼后的金刚石表面硼原子和碳原子形成了结合键。又经热失重分析(TGA)表明,用B2O3和硼作离子源进行注入,均能使金刚石的抗氧化温度得到提高,但用硼注入得到的“硼皮”金刚石抗氧化性更好些。用四种不同能量进行注硼时,都能使金刚石的抗氧化性得到几乎相同程度的提高,与注入的深度无关。  相似文献   

5.
人造金刚石合成中黑色低磁金刚石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对合成金刚石的原材料和合成产物——石墨、Ni70Mn25Co5触媒、普通人造金刚石、黑色人造金刚石、NiMnCoC熔体的磁化率测试,以及对黑色人造金刚石和普通人造金刚石破碎断面扫描电镜的对比分析,认为黑色人造金刚石形成低磁性的原因是由于合成过程中温度偏高、压力偏低,生长的金刚石质量差、裂纹多。晶体内夹杂了很多石墨与触媒包裹体,同时金刚石表面与金刚石晶体内的触媒包裹体之间形成贯穿性的裂纹。在金刚石化学提纯处理过程中,金刚石晶体内的铁磁性触媒包裹体杂质被通过裂纹进入的酸除去。因而在检测金刚石磁性时,黑色金刚石的磁性很小,呈弱磁性。  相似文献   

6.
气相生长金刚石膜对衬底金刚石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以高压合成金刚石为衬底材料,用热解CVD法在衬底金刚石表面生长了金刚石晶体。结果表明,生长金刚石后的衬底金刚石热性能有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7.
用表面生长CVD金刚石的石墨合成高压金刚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用热灯丝CVD方法在多晶石墨衬底表面制备CVD金刚石颗粒,并用这种石墨在高温高压条件下采用六面顶压机合成出高压金刚石。初步实验结果表明:采用其表面生长CVD金刚石颗粒的石墨合成高压金刚石,可以提高金刚石的转化率和降低合成压力。  相似文献   

8.
目前国内外正在大力开展大颗粒多晶金刚石的研制工作,而且已广泛制成各种金刚石工具,如钻头、切削、磨削工具等。多晶金刚石的烧结,随压力的提高而更为有利,例如77千巴以上,甚至100千巴左右。这里介绍100千巴左右金刚石烧结的一些实验技术和结果。  相似文献   

9.
10.
一、绪言光学玻璃研磨加工可分为粗磨、精磨和抛光三个工序。粗磨的目的在于去除大量材料,使之接近所规定的形状,通常用金刚石磨轮进行加工;然而,精磨的目的则是要使被加工零件得到良好的形状精度和细腻的表  相似文献   

11.
金刚石精磨在西德是最近二、三年发展起来的,进展也较快。采用金刚石精磨在光学玻璃工业中是一个新的工艺。它是在抛光之前的一道精密工序,其玻璃的切削过程应考虑到粗磨的公差。使用金刚石模具进行精磨,可以产生光滑的表面,得到的光圈在N=2以内。当精磨余量在0.08~O.10mm的范围内时,精磨的时间只要几秒钟,很少超过两分钟的,一般都在一分钟以内完成。而抛光时,在抛光余量为5~10μ的范围内,不需要破坏精  相似文献   

12.
 21世纪正向我们走来,人类社会正处在世纪之交的转变年代,在这个关键年代各国都在制定21世纪的国家关键技术.最近德国研究和技术部组织科学家研讨后.  相似文献   

13.
14.
我厂利用废旧台式钻床改装一台金刚石套料机(图见封四),可用于光学零件内外圆成形,比原来手工加工提高工效二十余倍。该套料机的主轴转速为6000转/分。切削液从油泵输出,通过主轴的导管,由套料磨头的切削刃口自内向外循环。利用气动工件可迅速固定与取下,使用时,气泵压力控制在600毫米汞柱左右。套料磨头基体由钢材料制成,再用电解镍沉积法在刃口镀敷上一层80~100号的金刚石粉末。金刚石粉末层沉积厚度的不同与磨损情况将直接影响零件的公差范围。  相似文献   

15.
16.
17.
<正> 本文介绍甘肃光学仪器厂使用的一种特殊金刚石砂轮。这种砂轮有三个圆环刃口,每个圆环间有一定的距离,成阶梯状,所以,我们叫它阶梯形金刚石砂轮,其形状如图1。阶梯金刚石砂轮是在砂轮的基体上,分别由外、中、内三个不同直径的砂轮圆环组成,各砂轮圆环选用金刚石粒度不同。外环金刚石粒度为80~*,中环为150~*,内环为W28,浓度均为  相似文献   

18.
19.
人工合成金刚石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乾旺  娄正松  王强  陈昶乐 《物理》2005,34(3):199-204
1796年英国科学家S.Tennant的精确燃烧实验,首次揭示金刚石是由纯碳构成的宝石,从此人类开始了漫长的人工合成金刚石的探索.金刚石通常只能在极端条件下形成,因此,合成技术的突破是人类合成水平提高的一个重要标志,文章对这一领域一些重要工作做了简单回顾,也讨论了作者在合成金刚石方面的工作.我们在440℃的低温条件下,用碱金属(Li,Na,K)还原超临界CO2,得到透明、大尺寸的金刚石晶体,首次实现了金刚石燃烧实验的逆过程,即把低能、直线型CO2分子变成了碳-碳四面体连接的金刚石,开辟了人工合成金刚石的新途径.也讨论了它与天然金刚石起源之间的可能联系.  相似文献   

20.
<正> 一、引言光学玻璃的精磨,几十年来一直采用散粒磨料加工即所谓自由研磨。其加工效率较低,表面粗糙度也较差。如何提高精磨生产率及零件的表面质量,是国内外光学零件加工中的一个重要问题。采用金刚石精磨片(简称精磨片)对光学零件进行高速精磨的新工艺,在国外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