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Na2WO4·2H2O-H2O2催化氧化苯甲醛制备苯甲酸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30%H2O2为氧源,Na2WO4·2H2O催化氧化苯甲醛制备苯甲酸.考察了H2O2用量,反应时间,催化剂和酸性添加物(硫酸氢钠)对苯甲酸收率的影响和在非酸性环境下,表面活性剂对苯甲酸收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加入非离子表面活性剂能有效的提高苯甲酸的收率,特别是添加β-环糊精,苯甲酸的收率达90.03%.  相似文献   

2.
以铜片和锌片为基材,复合电镀制得Cu-PTFE(聚四氟乙烯)和Zn-PTFE疏水性复合电极,并将复合电极应用于苯甲酸的电化学还原行为研究。测定了复合电极在电解液中的Tafel极化曲线、循环伏安、电极稳定性和交流阻抗等电化学参数。结果表明,在苯甲酸电还原制备苯甲醛中,Cu-PTFE复合电极相对于Zn-PTFE复合电极具有较高的催化活性,其电还原产率分别为88.4%和79.2%,因此,Cu-PTFE复合电极有望成为苯甲酸电化学还原制备苯甲醛的电极材料。电化学行为的研究结果显示,苯甲酸在疏水性复合电极上的电还原过程可能只受电子迁移过程控制。  相似文献   

3.
对硝基苯甲酸的制备实验是有机化学实验教学中氧化反应的典型代表。为了提高对硝基苯甲酸的产率、简化后处理步骤,对对硝基苯甲酸的合成条件进行了改进。探究了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和相转移催化剂对对硝基苯甲酸产率的影响。通过改变氧化剂种类、加入相转移催化剂、改变加料方式等措施有效地提高了产率。改进后产物的产率比教材中的重铬酸钠-硫酸氧化法提高了16.8%。  相似文献   

4.
对羟基苯甲酸苄酯的合成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制备;相转移催化;对羟基苯甲酸苄酯的合成  相似文献   

5.
以PCl5和NH4Cl为原料,利用一锅法制备了聚二氯膦腈,通过两步亲核取代反应,分别以甘氨酸乙酯和对羟基苯甲酸甲酯为亲核试剂,合成了混合取代可生物降解聚[(对羟基苯甲酸甲酯/甘氨酸乙酯)膦腈].用核磁共振波谱及红外光谱等对产物结构进行了表征.研究了甘氨酸乙酯和对羟基苯甲酸甲酯的比例及外界环境对所制备的聚膦腈降解性能的影响,并进行了体外降解实验.研究结果表明,通过改变甘氨酸乙酯和对羟基苯甲酸甲酯的比例,可获得一种降解速率可调节的生物降解膦腈聚合物.  相似文献   

6.
发展聚合物载体催化剂是有效解决催化剂利用及绿色合成化学的重要课题。烯丙胺盐酸盐作为单体在引发剂作用下聚合得到聚烯丙胺,通过环氧氯丙烷进行交联得到交联的聚烯丙胺盐酸盐。以交联聚烯丙胺作为载体,通过与氯磺酸反应,制备了高负载的固体磺酸催化剂。交联聚烯丙胺磺酸催化剂在150℃以内均是稳定的,表现出良好的热稳定性。该催化剂被用于催化苯甲酸与正丁醇反应制备苯甲酸正丁酯。反应的最佳条件为丁醇与苯甲酸(BA)的摩尔比为2∶1,催化剂用量为20 g/mol BA,反应温度为120℃,反应时间为6 h;苯甲酸的酯化率为95%。该催化剂可以重复利用多达4次而保持较高的催化性能。  相似文献   

7.
以苯甲酸、邻硝基苯甲酸、间硝基苯甲酸、对硝基苯甲酸、3,5 二硝基苯甲酸等为配体制备了Y3+、Eu3+二元配合物,配合物中Y3+与Eu3+的摩尔比为9:1.利用这些配合物的爆炸式热分解特性通过固相热解反应制备了一系列Y2O3:Eu纳米晶.透射电镜观察,可以看出所得纳米晶呈球形,粒度介于40~60 nm,X射线衍射分析表明实验所得纳米晶属立方晶系,粒径与电镜观察所得结果基本一致;Eu3+的引入并不影响Y2O3的晶相组成;配体类型对纳米晶的结构没有显著影响,不过相对于硝基取代苯甲酸配合物,苯甲酸配合物热解所得Y2O3∶Eu纳米晶团聚严重;退火温度显著影响纳米晶粒度,退火温度高,纳米晶粒度大,反之亦然.荧光光谱测定表明所有Y2O3∶Eu纳米晶具有相似的发光行为,其中以苯甲酸配合物分解所得Y2O3:Eu纳米晶发光性能最为优越.  相似文献   

8.
新型交联壳聚糖树脂的制备及其对苯甲酸的吸附行为研究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以壳聚糖为原料,甲醛为预交联剂,环氧氯丙烷为交联剂,通过反相悬浮交联法制备出新型壳聚糖树脂,并用红外光谱和扫描电镜对其结构进行表征.测定了不同温度下新制备树脂自水中吸附苯甲酸的等温线,计算了吸附过程的热力学参数.并用Freundlich方程对实验数据进行拟合,发现该方程适用于所研究的吸附体系.体系的热力学与吸附机理密切相关,当苯甲酸浓度较低时,吸附为放热过程,体系熵减少,降温有利于吸附;当苯甲酸浓度较高时,吸附为吸热过程,体系熵增加,升温有利于吸附.  相似文献   

9.
以C_8硅烷修饰的大孔硅胶作基质,涂覆制备了纤维素-三(4-甲基苯甲酸酯)手性固定相,研究了涂覆溶剂体系对固定相选择性的影响。实验选择氯仿或二氯甲烷作溶剂,分别添加N,N’-二甲基甲酰胺、苯酚、硝基苯、苯甲酸甲酯、苯乙酮涂覆制备了多个手性固定相,并以7种不同结构的手性化合物对固定相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添加剂的种类与添加量对固定相的装柱柱效、保留以及选择性均会产生一定的影响。添加与纤维素酯等质量的苯甲酸甲酯制得的固定相性能较佳,其对于西孟坦中间体和酮咯酸消旋体具有良好的对映体拆分能力,具备工业制备分离的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10.
壳聚糖苯甲酰化衍生物固定相的制备及其手性识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制备新型手性分离材料,用含不同取代基的苯甲酰氯修饰壳聚糖,合成了壳聚糖-二(4-甲基苯甲酸酯)-(4-甲基苯甲酰胺)、壳聚糖-二(苯甲酸酯)-(苯甲酰胺)、壳聚糖-二(3,5-二甲基苯甲酸酯)-(3,5-二甲基苯甲酰胺)和壳聚糖-二(4-氯苯甲酸酯)-(4-氯苯甲酰胺)4种新的衍生物,以N,N-二甲基甲酰胺为溶剂,将壳聚糖衍生物涂敷于大孔的3-氨丙基硅胶上,制得相应的手性固定相.测试了固定相的手性识别性能,结果表明这些固定相均有较好的对映体选择性.涂覆量为16%的固定相比涂覆量为20%的固定相有更好的手性分离性能,以壳聚糖-二(3,5-二甲基苯基甲酸酯)-(3,5-二甲基苯基甲酰胺)制备的固定相有最强的手性识别性能,以壳聚糖-二(4-甲基苯甲酸酯)-(4-甲基苯甲酰胺)制备的固定相对手性化合物有最大的分离度.  相似文献   

11.
以苯甲酸为原料,经硝化、还原、乙酰化、再硝化、水解,制备了标题化合物,结果较好。  相似文献   

12.
相转移催化氧化合成苯甲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德江  孙碧海  李斌 《化学研究与应用》2002,14(6):753-756,F003
苯甲酸一般由甲苯氧化而成 ,工业上采用液相空气氧化生产苯甲酸[1 ] 。KMnO4氧化甲苯制备苯甲酸的方法是在实验室中最常见的一种方法[2 ] ,该法的优点是反应条件温和 ,操作简便 ;其缺点是反应时间长 ,产率低 (低于 40 % ) [3] 。为了提高KMnO4氧化法的产率 ,本文采用十六烷基三丁基溴化磷 (HDTBP)和苄基三乙基氯化铵(BTEA)作相转移催化剂氧化甲苯制备苯甲酸 ,具有时间短 ,收率高等优点。同时又考虑到HDTBP的催化效果虽然好 ,但价格昂贵 ,因此本文采用价廉易得的苄基三乙基氯化铵 (BTEA)作相转移催化剂氧化甲苯制…  相似文献   

13.
以苯甲酸、邻硝基苯甲酸、间硝基苯甲酸、对硝基苯甲酸、3,5-二硝基苯甲酸等为配体制备了Y^3 、Eu^3 二元配合物,配合物中Y^3 与Eu^3 的摩尔比为9:1,利用这些配合物的爆炸式热分解特性通过固相热解反应制备了一系列Y2O3:Eu纳米晶。透射电镜观察,可以看出所得纳米晶呈球形,粒度介于40-60nm,X射线衍射分析表明实验所得纳米晶属立方晶系,粒径与电镜观察所得结果基本一致;Eu^3 的引入并不影响Y2O3的晶相组成;配体类型对纳米晶的结构没有显著影响,不过相对于硝基取代苯甲酸配合物,苯甲酸配合物热解所得Y2O3:Eu纳米晶团聚严重;退火温度显著影响纳米晶粒度,退火温度高,纳米晶粒度大,反之亦然。荧光光谱测定表明所有Y2O3:Eu纳米晶具有相似的发光行为,其中以苯甲酸配合物分解所得Y2O3:Eu纳米晶发光性能最为优越。  相似文献   

14.
以苯甲酸为原料,经硝化,还原,乙酰化,再硝化,水解,制备了标题化合物,结果较好  相似文献   

15.
孙婷  刘涛  刘传志 《广州化学》2010,35(4):12-16,23
采用Zn-饱和甲酸铵溶液、Zn-饱和苯甲酸铵溶液还原体系,从偶氮苯制备氢化偶氮苯。Zn-饱和甲酸铵溶液还原体系的优化反应条件为:偶氮苯/锌物质的量比为1∶3(偶氮苯2.5 mmol),饱和甲酸铵溶液1.0 mL,反应时间5 min,产率87.5%。Zn-饱和苯甲酸铵溶液还原体系的优化反应条件为:偶氮苯/锌物质的量比为1∶3(偶氮苯0.625 mmol),饱和苯甲酸铵溶液2.0 mL,反应时间3 min,产率86.4%。  相似文献   

16.
通过环境友好、价格便宜的铁配合物,在室温下催化以水为溶剂的双氧水氧化苯甲醇制备醛的反应,是典型的绿色醇氧化法。同时,原位制备的催化剂不仅具有高效催化活性,而且选择性强,有效地避免苯甲醛的过度氧化产生苯甲酸。  相似文献   

17.
以2,2′-二硫代二苯甲酸、2,2′-联吡啶、咪唑、硝酸锌和硝酸锰为原料,使用水热方法合成了配合物[Zn(EBLA)(2,2′-bipy)(H2O)](EBLA=2,2′-二苯甲酸硫醚)(2,2′-bipy=2,2′-联吡啶)(1),自然挥发法制备了配合物[Mn(EBSA)(im)2(H2O)]n(EBSA=2,2′-二硫代二苯甲酸)(im=咪唑)(2)。利用元素分析、红外和热重分析对其进行了表征。利用X-射线单晶衍射对结构进行了测定,并研究了配合物1的荧光性质。配合物1中,2,2′-二苯甲酸硫醚是通过水热方法由2,2′-二硫代二苯甲酸发生原位反应制备,Zn2+离子是五配位的四角锥双核结构;配合物2中,Mn2+离子是六配位的变形八面体一维链状结构。配合物中存在氢键和π-π堆积等弱的分子间作用力。  相似文献   

18.
苯甲酸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制备及其吸附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苯甲酸为模板分子,4-乙烯基吡啶为功能单体,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为交联剂,采用本体聚合法制备了高选择性识别的分子印迹聚合物。利用合成的聚合物作为吸附剂填充制备气体浓缩针装置,并用于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的气相色谱分析。实验结果表明:60℃下恒温聚合反应6h,模板分子、功能单体、交联剂的物质量比为1∶4∶20,预聚合时间为3h,溶剂为乙腈,模板分子为苯甲酸时,合成的分子印迹聚合物对苯系物的吸附量最大。  相似文献   

19.
含三乙烯二胺强弱碱功能基阴离子交换树脂的制备及其吸附性能;三乙烯二胺; 强弱碱基阴离子交换树脂; 滴定曲线; 苯甲酸; 吸附性能  相似文献   

20.
在气相色谱分析中,直接进样分析苯羧酸有一定困难,通常必须将其制备成衍生物。Kaufman认为,这是由于它们在高温下不能完全挥发,易于脱羧或形成酸酐。Tpycoв研究了o-甲基苯甲酸的直接进样分析,发现汽化室温度超过300℃时有峰的拖尾或消失现象,也怀疑是由于脱羧引起。我们的实验结果表明,苯甲酸、苯乙酸、o-、m-、p-甲基苯甲酸、邻苯二甲酸及水杨酸等苯羧酸,汽化室温度即使超过300℃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